分享

北京杨式太极拳研究会2011年太极拳展演

 兴安书馆 2013-03-08
北京杨式太极拳研究会2011年太极拳展演
百花山随笔
今天,北京市杨式太极拳研究会在朝阳体育中心举办了2011年太极拳展演活动。特邀了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及再传弟子作了现场表演,北京杨式各门派齐聚一堂各显身手。其余十六个节目中有个人单练项目,有集体的崔毅士传42式太极拳,有太极剑、太极刀,也不乏杨式竞赛套路和功夫扇的演示。
热热闹闹的展演过去了,总是给人留下无尽的思考。
印象最深的有三:
一、蒋林先生(杨式少侯系张虎臣之弟子)与其弟子李泽辉表演的推手。蒋林先生身灵步活,进退之间都有着鲜明的少侯一支杨式太极推手的特色。
二、李鸿先生(崔毅士入室弟子)的徒弟们演练的传统杨式42式太极拳。虽然拳架还不够松活,但是从拳势的演练中可以看出内心的平静,一招一式中有着浓郁的杨式崔派太极拳的特点。
三、华园的集体杨式太极刀。刀法精确,刀意浓厚,身法步法周正合度,气势如虹。拳是基础,器械是手臂的延长,拳练不好,毛病会在练器械中被放大。刀能打成这样也算可以了。
思考:
观摩过后,感觉我们华园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常言说的COPY不走样,动作教过后要看着学生做到家,一个一个的看,然后带动多人,形成一致的风格。这是需要静心去做的事。过去是教的多,要求的少,希望学生明理后自己去悟,结果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
其次还是要在太极推手上下点功夫,通过自己徒弟拜师十个月来的进步幅度,多是受益于练习推手,身能松沉,开合有度,还有了整体劲力的体现。
练传统杨式太极拳要避免练传统的套路,用竞赛的练法;要避免只练套路不练推手,即不知人也不明己;学拳要专心,切忌浮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这山望着那山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