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意拳动画

 建华1968 2013-03-19
 
 
 
 

龙形 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龙调膀】(动画)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龙调膀之劲,前足如踩毒物之踩劲,腰为或左或右之扭劲,前肩为向敌人身里进靠之钻劲,两膝里扣,两足跟向外扭劲。加以三尖相照,即鼻尖膀肩在一条线上,则全身形成一片射出,进攻如尖劈之楔入木一般矣。

 

————摘自凌汉兴【心意六合拳艺传真】

 

龙调膀,入门“老三篇”之一,其中劲力值得慢慢体会。

 

攻防中,若完全保持基本间架左右不变,直进直退,固然很严谨;但若在进身进步之际,能左右之架随机互换,前领后随之势即兴更替,则更活泼灵动,而握得先机。所以,龙调膀的左右互换互进,是快速灵活身法的极好练习方式。

 

其次,心意拳是最很高效的拳术,没有单纯的防守或者过度动作,龙形调膀,“采三折之身,取扭拧之腰”,龙腰的先蓄后转,使过渡性的进身变得充满攻击性,由龙腰而得之势能,由两膀自然浑厚地发放,所以龙腰与熊膀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看似简单的进身换式,其实可获强大攻效。防即攻,进身即攻,换势即攻,没有丝毫浪费。动画所示,只是攻防的外在一式,明白其中的劲意,应不必拘泥死法。

 

龙调膀既有双肩如刀的前向刃劲,又有雄浑熊膀之横向括劲,是两种劲路的复合统一,这也正是难练之处。一如摇闪把,既是由内向外的翻劲,又是自后向前上的钻劲。两者实有异中之同,相映成趣。心意拳由枪化拳,吸取了大枪的直力兼横螺旋劲路,枪之“拦”遂成拳之翻钻,枪之“拿”则化捉拿,这种内在的传承,虽历久而不变。

 

 

大龙形】】(动画)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精彩的连续肘击

大龙形臂肘合力如环,攻防一体,连绵不断。

 

面对凶狠的下勾拳,元福取熊立之势,双臂由上而下,恨天无把,合身下拍,插,挂,以冲砸开下勾拳的来势,此中,臂肘下插,既防开对方攻击线路,又是对敌进攻部位的震荡与攻击,可谓守中寓攻;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顺势沉身,元福一手猫洗脸护颜,束裹蓄势严然,进入了理想的攻击位置,而敌则旧力方过,门户洞开;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正式反攻第一肘:敌肋;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顺势上抬第二肘:敌下颏;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右肘继之上击敌胸;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反势下砸,第四肘或者肩劈靠。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两臂成立圆,下砸上挑,如车轮滚滚连环而进,连环肘击,艺精者杀器也。

谱曰:狸猫洗脸肩、肘、手,海龙翻身波浪花

 

小龙形 与大龙形类似,只是以单臂划圆上挑,然后左右互换。就单式而言,乃是紧小之“猫洗脸”,到较大之“狮子梳头”,至龙形之“龙翻身”,一路劲意也。

龙形蔽月肘】(动画)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游戏中并没有这一把,但可尝试模拟。

龙形蔽月肘,意为采用云手之类手法,迷惑敌人,蔽月之蔽,防为遮蔽己身护体,攻为遮蔽对手眼目,从中暗施肘击,打人于不知。

 

由于游戏不设云手或类似之单技(如“猫洗脸”被复合在其他较复杂拳把中作为组成部分),所以且用丹凤朝阳之挑击来代替。

上挑敌人胸臂,佯攻,乃遮人眼目之意图: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趁敌迷惑不明之际,暗施肘击: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龙形 <wbr><wbr>- <wbr><wbr>龙调膀,大龙形,龙形蔽月肘

 

需注意的是,上挑或者云手,应与肘击同步,敌人才必然顾上漏下,但游戏中无法完全模拟,分了前后,当明辨之。

龙形 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动画)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乌牛摆头为曲断中节之劲意,与一头碎(摔,搠)碑有异曲同工之处。左掌垫于左额角下,侧身撞击敌人胸膛。左掌在前,又有护颜部之作用,此即连顾带打之法也。左右手舞动,有拨拦敌手之用。

 

尽管在游戏的其他招式中也包含了此技,但这一把才是游戏中正式命名为“乌牛摆头”的。

此式也有名“乌龙摆角”的,还有:“左打乌牛摆头,右打黄牛摆角”的说法,总之以头侧攻敌面胸之意。

动画所示为“七寸腿·乌牛摆头”二技连施。

 

此处【七寸腿】,言腿击之高度,其实就是心意拳中的“刮地风”,施低腿斜向括击敌脚踝处。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继之以【乌牛摆头】: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乌牛摆头”,主头打,头有明确的横向位移,双手控敌后,如蛮牛横甩头摆角,而游戏中的这一把,细审之,摆头之意不明显,却更接近于大劈的靠打,而下面两把的示例,似乎更接近些。

龙腰】(动画)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龙腰本是心意拳核心技术特点——身成六式之一。

龙腰三折之体,似正似斜,其用贯穿在各动静拳势之中,其优点简言有三:

1. 缩小(被)打击面积。

2. 便于发劲,如弹簧之卷放。

3. 快速隐蔽地进身。

 

而此处用“龙腰”来命名的技法,其实是“婴儿扑食”和“乌牛摆头”的组合技法。

 

心意拳的头打技法常用者有中门头,乌牛摆头,婴儿扑食。

以头中部正击敌面部,胸部,为中门头。

以头侧击敌头部,胸部,为乌牛摆头(角)。

以头由下向上击敌下颏,则为婴儿扑食。

 

a.【婴儿扑食】:

头打必近敌身,步法要疾行如风,并以手法裹住敌梢节方可施用: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踏占敌中门后,施“婴儿扑食”,由下向前上撞敌下颏,使敌仰跌,此式也名【马抬头】。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由于敌背靠壁,未能就势脱离,所以攻者继续沉身蓄势以连续攻击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b.【乌牛摆头】:

以头前侧部击敌面胸。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其技除了头攻,同时也是肩撞肘打,前腿又有插入中门攻击敌档的致命打法,所以是毒辣的全面攻击。

 

在游戏中,由此“婴儿扑食”和“乌牛摆头”二技连施,而以“龙腰”来命名这一组合技,用以连续猛击被逼入壁角之敌。

龙腰在此二式中确为极重要的发劲枢纽,但龙腰在心意拳诸技中都起非常关键作用,故略疑何以此二式专名之? 

 

心意把】(动画)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这一把,其实就是“乌牛摆头”的之用,当然在此例中,更着重于擒摔:采拿敌之来拳,顺势下捋,使敌重心前失;敌反挣,则就势踏其重心,鲠脖刃肩,头触身靠,掀跌放人,其中之拿应为就势半拿。有一种【鸡刨食】(张克强整理陶子鸿之著)与此相类,主侧进刃肩掀敌之势,而名之为“心意把”的则不多见。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龙形 <wbr><wbr>- <wbr><wbr>乌牛摆头,龙腰,心意把,

 

】(动画)

虎形 <wbr><wbr>- <wbr><wbr>虎蹲山,虎抱头,虎摆尾

这里的虎蹲山沉劈”结束时所成之式,如下方第七图

 

虎蹲山劲意与用法和“猴缩蹲”有相似之处,其缩身后坐,意为敌若从后抱我,我沉身后坐,带胯、臀击之,功深之人可坐断石条凳。亦盘练与沉劈相辅相成之意。

故此处二式连施为“丹凤朝阳”连“沉劈”。

 

【丹凤朝阳】:

虎形 <wbr><wbr>- <wbr><wbr>虎蹲山,虎抱头,虎摆尾瞳直拳袭来,老头很夸张
虎形 <wbr><wbr>- <wbr><wbr>虎蹲山,虎抱头,虎摆尾老头“丹凤朝阳”,
虎形 <wbr><wbr>- <wbr><wbr>虎蹲山,虎抱头,虎摆尾以右肱上弦挑击瞳的臂弯
虎形 <wbr><wbr>- <wbr><wbr>虎蹲山,虎抱头,虎摆尾 瞳臂一阵酸痛,不慎滑地

沉劈】:
虎形 <wbr><wbr>- <wbr><wbr>虎蹲山,虎抱头,虎摆尾 刚站起来,又被沉劈。
虎形 <wbr><wbr>- <wbr><wbr>虎蹲山,虎抱头,虎摆尾“咦”!

沉劈结束时成下图【虎蹲山】之式:
虎形 <wbr><wbr>- <wbr><wbr>虎蹲山,虎抱头,虎摆尾下手好重呀~
虎形 <wbr><wbr>- <wbr><wbr>虎蹲山,虎抱头,虎摆尾 “555,痛死了啦 ~~~

沉劈
顺势迎进,以右肱连格带劈,循敌右颊而下,猛砍敌之上臂。劈时右肩前倾,胸腰内收,右肩与右胯竭力相合,使肩靠撞敌肋。

--------摘自凌汉兴【心意六合拳艺传真】



虎抱头】(动画)

 虎抱头是拳艺中既打又顾的战术技法,是顾打合一的典型打法之一。

虎形 <wbr><wbr>- <wbr><wbr>虎蹲山,虎抱头,虎摆尾

 

泰拳中有横向摆肘,竖向挑肘,而虎抱头之肘击,其轨迹由下向上,由后向前,亦可带由外而向内之括劲,所以一如心意拳其他重要核心技法,打的是一把复合之劲。

如果说虎抱头的肘打用法,是较为表象的意义,那么从整个心意拳技术体系来讲,它如同摇闪把一样,是一把基本的出手劲意。泰拳之肘为落意,完成之式;而虎抱头则是起意,为后技之开路先手。比如单把,大劈,虎扑等等,凡后手需上出至前施技者,出手时均是这把虎抱头的肘劲,有所谓“闯肘者”,即开路之技法也。起手虎抱头,为守亦为功,手抬至头侧,落手则可种种变化,可为鹰捉虎扑,可为熊膀单把,可为大劈冲靠,可为斩捶栽肩,视情况不同而变化无穷。乃至猫洗脸,诸般括劲,亦带有这把劲意。与摇闪把一前一后,一内一外,看似纷杂的心意拳,其基本构架其实很严整。

 

虎摆尾】(动画)

虎形 <wbr><wbr>- <wbr><wbr>虎蹲山,虎抱头,虎摆尾

 

虎摆尾打的是一把背劲,横劲,骤合骤开,连肩带背,如虎之摆尾,向侧向后煽鞭击敌。在游戏中,此技被设定为在敌身后时的摔技,这是游戏的局限。实际无论敌在何向,均可变化施之。如敌在正前,则我劈开敌来手,即顺势拧中节进身侧倚,主动形成敌在我侧之局面,便可从容施技。

 

【虎扑】(动画)
虎形 <wbr><wbr>- <wbr><wbr>虎扑,双把,狸猫上树

元福这一把鹰捉虎扑,撕面扑胸,海莲娜的花容是保不住了……

 

拳劲云:“起势鹰捉,出势虎扑”,为心意六合拳艺之核心。鹰捉紧接虎扑,尤为锻炼捉劲,扑劲之基本动作。

鹰捉虎扑,鹰捉控敌之臂,或扑击敌面;虎扑拥身而进,头撞肩靠,同时双手顺势撕扯敌面而下,挫塌敌胸腹,所以鹰捉虎扑二而一,天然浑成,可捉,可劈,可塌,可肩靠,可头撞,变化无穷。 

 

 

双把】(动画)

虎形 <wbr><wbr>- <wbr><wbr>虎扑,双把,狸猫上树

 

相传心意六合拳创自宋岳王武穆,岳王善于双推掌称世,即今之“虎扑双把”是也,拳经云:“势势不离鹰捉,把把不离虎扑”。又云:“手提如钢锉,手落必钩杆”,均指此而言。据此可知,虎扑双把在心意六合拳中所占地位之重要。两手一收,须以丹田为主,抱住向里吸劲,并以肩肘之劲佐之,其势如双钩摞着棒杆往后一抽,且有鹰抓(捉)之意(故曰:落如钩杆)。双手前推是自下而上摩擦之劲,即用手掌天星骨自下循弧形线向前上方推出,宛如钢锉之物一般(故曰:手提如钢锉)。同时丹田抱劲,向外一吐,后是竭力蹬劲,浑身如钟摆般向前捶去,犹如饿虎扑食之势,故曰虎扑双把,此劲着敌,有使敌身悬(浮)足掀之妙。

 

虎扑双把与虎扑收式(即鹰捉虎扑,博主注)同出一源,故用法多类似。如我以右手背虚晃敌右脸,敌如起手挡拦,我将左手由右手虎口穿出,救应右手,双手操往敌人上臂,施鹰捉向右后方下落。此时右肩全部后拧,两肘重抱胸前,于是迫使敌重心前倾,慌于往后挣扎,我遂趁其收缩之势,双手向前一送,则少有不向后倾跌者。或趁其后缩,双手释去敌臂,改用双把击敌胸膛,或腮腭等处。亦可推送或施以双把。但必须手足齐到,即前足随手跟进半步,便奏奇效。

 

——摘自凌汉兴【心意六合拳艺传真】

 

 

狸猫上树】(大动画虎形 <wbr><wbr>- <wbr><wbr>虎扑,双把,狸猫上树)

虎形 <wbr><wbr>- <wbr><wbr>虎扑,双把,狸猫上树

双把击敌分上中三节,下节自小腹向上托击,能将敌掀托起来;中节连托带冲袭敌心胸;上节为狸猫上树,双把托击敌之下颌,兼提膝撞击敌膝盖或小腹,阴部。

 

束身蹲踞而进,左足踩敌足面,双掌从敌小腹挫托而起,右足施刮地风腿,铲踢敌右足胫骨。其劲意为长身而起,去势如饿虎扑食,双掌以掌根和前缘,向上挫托而起,此即拳谱所示:“提手如钢锉之劲”。同时右腿刮着地面而起,如此铲出时,因地面之阻力而造成劲大一倍,犹如弓之引满,则箭之射力强也。腿去时右足须擦着左足外边,以免裆劲外开。腿弯曲,屈而直,以便使上胯劲,而其势倍猛,又须循着地面低铲过去,以免脚踢浑身是空之弊。总之,刮地风须带上胯催膝,膝催足之意,其劲始足。
虎形 <wbr><wbr>- <wbr><wbr>虎扑,双把,狸猫上树

碰中节,为狸猫上树又一盘法,注重锻炼中节丹田,为腹打之基本。

双手前按,继以双肘创敌胸膛:

虎形 <wbr><wbr>- <wbr><wbr>虎扑,双把,狸猫上树

 

敌如仰身后吞,接托我肘,我即趁势钻进,施以腹打,用全身力量,集中于腹部,此拳去势非常猛烈,着敌之身少有不跌翻丈余之外者。(此势亦有称为“龙出水”者,博主注)
虎形 <wbr><wbr>- <wbr><wbr>虎扑,双把,狸猫上树

 

落势翻身大劈敌侧、背。

虎形 <wbr><wbr>- <wbr><wbr>虎扑,双把,狸猫上树
虎形 <wbr><wbr>- <wbr><wbr>虎扑,双把,狸猫上树

(此技在游戏中,被设定为当敌蹲踞之时所施。博主注)一般的用法,前手虚晃敌上节,以迷眩其双目,同时施刮地风袭其下节。铲踢落空,则右足落实(等于前进一步),随将埋藏直右手上穿翻进,施大劈,劈击敌半身,或向左腰际插去,施十字括横击敌。

 

 

在此游戏中,这几形的技法太少,希望将来能有所丰富。 

 

猴形】(动画)

猴形,马形,鸡形,燕形

“猴有纵身之灵”,常见猴形拳把有:猴形小裹,猴束蹲,猴形扑怀,猴蹬腿,猴掏心等~

猴的击人上戳眼,下掏心,出手狠毒,灵活机敏,进退缠打,忽高忽低,诡秘莫测,着重身法的起落。

 

此为“卷地风”接猴形,未说明是猴形哪一技,根据所击部位,且视为“猴掏心”吧~

凌书于“小括”一节中有语:五指撮拢伸直,指尖劲,拧身向敌人心窝捣去,如枪尖前刺哉,其名曰:“猴捣心”。用猴捣心击敌,手须下过功夫,如能拧身一捣,使敌心痛而跌出,否则不易收效。

 


马铁头】(动画)

猴形,马形,鸡形,燕形

“马有奔腾之功”,过步践穿有虎践马奔之意,夜马闯槽,野马窜道,马形穿拳,马蹬腿,马抬头等。

观此“马铁头”,似乎是“马抬头”的一把变意。谱曰:上钻下撩须头钻,头钻进步手脚变。头上抬是“婴儿扑食”,以头击敌下颚的打法(参见本博龙形之“龙腰”),头下钻,则可攻击低处敌面,两者正好互补,这与马形双“蹄”之上钻下捣相映成趣。

 

此把与泰拳之“箍颈撞膝”略同,但非箍颈,而是扳肩,以膝撞低势之敌的胸颌,然后以正额撞击敌面门,身形随之甩出,似孤注一掷。

 


鸡形】(大动画 猴形,马形,鸡形,燕形 

猴形,马形,鸡形,燕形

鸡形是心意拳的基本,“打遍天下老鸡形”,鸡步贯穿心意拳的始终,入门先要踩鸡步,所以这是尤为重要的一形。鸡形的技法也非常丰富:鸡步摇闪把,鸡形大劈,鸡刨食,鸡抖翎,等等。

游戏中此鸡形技法名为“鸡腿”,主鸡步暗打之意。练习鸡步日久,当具备裹,践,钻,踩,诸般下肢功力。在步法上来说,可以进退自如,逼人夺位;从打法上来讲,则不拘膝打足打,打人如走路般平常,步步可踢人于无形之中,种种心意拳的低腿足打也从中自然派生,可七寸刮敌脚踝,创敌胫骨,也可踩膝弯,撩裆阴,乃至下踩脚背,钉敌足于地,平常中蕴含着最重要的下盘攻击。

 

 

燕形】(大动画 猴形,马形,鸡形,燕形

猴形,马形,鸡形,燕形

燕形,最常见是“燕子抄水”,主取燕子低掠之巧;其次有燕子入巢或穿帘之势,也主非常规身法的锻炼。

此游戏招表中没有燕形字样,但这把“天山崩捶”,实则即为“燕子抄水”最常见的用法,故纳入燕形,以补缺憾。

回想青少年时代,习种种长拳,奔跳卧展,人的外动机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发展,如仆步穿掌者,平常之技也。后重视技击,内功,外家遂疏也,不作低伸高跃者久矣,然则非误区耶?

 


 

蛇形 蛇拨草,蛇盘肘,蛇摆尾,蛇形穿拳

 

蛇拨草】(动画)

蛇形 <wbr><wbr>- <wbr><wbr>蛇拨草,蛇盘肘,蛇摆尾,蛇形穿拳

“蛇有拨草之能”,蛇为小龙,在心意拳中有丰富的技法:蛇出洞,蛇拨草,蛇抖身,蛇盘肘,蛇形穿拳,蛇吐信,蛇摆尾,蛇捆身等等,似与大龙互秀,不遑多让~

蛇形技法,多从中路进,其劲意忽倏左右,搭手间可拨人倾跌。

脚踩三角步,可补身腰之力,三角步亦为迷惑对手的斜窜步法。

蛇形又多肘劲,与身腰合一,如水平旋转的轮齿,强大的中场发动机。

 

游戏中没有“蛇拨草/出洞”,但经典岂能遗漏?于是借其“怀抱顽石”之技补之。因怀抱顽石乃抱人来腿奋力抛掷之法,而游戏中非此用,却正好是蛇形出洞拨草之势。

此势体现蛇之盘旋曲折,机关在腰。蛇形以手肘盘拨控制对方手肘,随势发劲, 以己腰力,裹挟穿错对手腰际,劲力或平或斜,迈三角步,可直接钻空档肘击敌胸腹或腰肋,也可控敌手后利用斜向进步的发劲,拨敌如草。蛇形实在是妙手。

 

 

蛇盘肘】(动画)

蛇形 <wbr><wbr>- <wbr><wbr>蛇拨草,蛇盘肘,蛇摆尾,蛇形穿拳

所谓“看似进手,实为进肘”,以梢节虚击,同时进身,暗度陈仓,发肘击敌。蛇出洞,蛇拨草,主盘拨控发;蛇盘肘则出短劲,为“剑出鞘”之变意。用法上与龙形蔽月肘有异曲同工之妙:蛇盘肘,手先虚晃然后迅速进肘;蔽月肘,则一手虚晃,一手同时进肘——实则都是偷袭之意。

 

 

蛇摆尾】(动画)

蛇形 <wbr><wbr>- <wbr><wbr>蛇拨草,蛇盘肘,蛇摆尾,蛇形穿拳

游戏中的“白蛇翻捶”,应可视作“蛇摆尾”的一种用法:拨开或直接避开对手来拳来腿,同时快速后转进身,斜向或横向,以手臂外缘摆击劈打对方的腰背空档,本例则下劈敌下身。

蛇摆尾之一般用法,可用于防守时斜下劈开对手来手,亦可含挂,捋之意,半控半打。

蛇摆尾,斜劲,手臂外缘;虎摆尾,横劲,手臂背部——都需腰部发劲。

 

蛇形穿拳】(动画)

蛇形 <wbr><wbr>- <wbr><wbr>蛇拨草,蛇盘肘,蛇摆尾,蛇形穿拳

穿拳,有马形穿拳与蛇形穿拳,其拳法相若,马形主奔践之穿,蛇形主暗拨之进,一明一暗,穿进之劲相同而用势小异耶?也有“虎窜把”,同为虎窜马奔之意也。

 

哥俩好?恰恰舞?
蛇形 <wbr><wbr>- <wbr><wbr>蛇拨草,蛇盘肘,蛇摆尾,蛇形穿拳


元福劫踢了扎克的裆部?
蛇形 <wbr><wbr>- <wbr><wbr>蛇拨草,蛇盘肘,蛇摆尾,蛇形穿拳

 

哇,原来这穿拳也冲着裆部来的啊?
蛇形 <wbr><wbr>- <wbr><wbr>蛇拨草,蛇盘肘,蛇摆尾,蛇形穿拳
蛇形 <wbr><wbr>- <wbr><wbr>蛇拨草,蛇盘肘,蛇摆尾,蛇形穿拳

 

前辈们还指点:一手抓裆,一手穿拳,真是教唆毒辣啊~~蛇形 <wbr><wbr>- <wbr><wbr>蛇拨草,蛇盘肘,蛇摆尾,蛇形穿拳

 

鹞形 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鹞子入林】(动画)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鹞有侧翅之力”,忽束忽长,骤开骤合,侧身而入,翻身而逼敌。轮身而起,舒肘展胯以袭敌。左冲右突,横冲直撞,曲尽奇击之妙用…

盖鹞子入林为横盘肘,胯打,兼锁腿之手法…

包裹之劲,蓄而待发,身旋时着意于背劲,双目向背后暱而视之,猝然而起,身腰活泼灵便,势如猛虎返首,鹞飞侧翅…

 

——摘自凌汉兴【心意六合拳艺传真】

 

[滚动回放]撞机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蒂娜侧身展胯,不是想踢我吧?”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来真的啊,老汉我闪!”~~~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抬腿半边空,趁你未稳,我顶你!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咦”!!!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乘着雷声的翅膀,蒂娜在飞翔~~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 …… 

 

动作正面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老头VS蒂娜是打了个对接劲,高腿的空档大,所以利用身法的束展,直接钻入,撞靠对手的腿尻,巧进+硬进,将对手撞飞;

VS巴斯,则撑开敌人来手,快速侧穿,以胯找胯,打人于无形之中,上部为鹞形入林之臂膀打,下部为虎蹭痒之胯打。 

 

 

鹞子翻身】(动画)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第二剧场]老鸟捕雏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奔奔跳跳,意欲何为?”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你是孙猴子吗?”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原来是小鹿纯子,晴空霹雳转体扣杀呀!”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爱玩放鹞子~~~”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蒂娜飞了,你也飞吧~~~”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嗨,走您的!”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一地樱花?一地鸡毛?……”

 

 

鹞子栽肩】(动画)
鹞形 <wbr><wbr>- <wbr><wbr>鹞子入林,鹞子翻身,鹞子栽肩

鹞子载肩或载膀,取鹞有入林之巧,艺在肩打,头打,手打,肘打。

本例,则为“迎门铁臂”后之“斩捶”,因于半空成载打之势,故名之曰“鹞子载肩”。河南“四拳八式”则称为斩手之鹰式。周身一体,上下合一。劲起连肩带背、连膝带足;落劲连扑带拽,连声带气。

 

鹞子,一种小巧灵活的猛禽,在空中搏杀时,可随意控制身形,动作灵巧兼迅猛。鹞式喷气战机,即采用了可变相涡轮风扇发动机,从而可以垂直起落,空中悬停。英阿马岛战争中,这种战机占尽了空中格斗的优势。

 

此鹞子载肩,亦仿生之长,象形取意如此:在“迎门铁臂”(或“冲天炮”)后,人的重心上悬,上起之劲已尽,这时极易被人趁机,如果“迎门铁臂”没击中对手,则此时此式更危险。于是仿鹞之长,就势变式,合身下载,变高处之危为下砸之势,与少林心意之“锄地把”金刚捣椎之式,同为相近之劲意。



鹰形,熊形

 

鹰捉】(动画)

鹰形,熊形
“老夫鹰捉,天若有把天亦塌,况尔区区扎克乎?—— 咦!”(教堂内回声无穷~ 鹰形,熊形

 

举手如抽,落手如钩。起如举鼎,落如分砖,撕拽而下,意欲“恨天无把”,如同鹰之捉物。势起双手搓把上撑,防护的同时攻击敌面门,或推击敌下颚,肘击敌胸;而后合身下落,可抓住对方头发撕拽,或炸开十指,顺敌面部抓下。 双手撕曳敌手下滑的同时,势落主肩打,头撞敌之胸、面,或手肘击敌之面部、锁骨。鹰捉的同时,可进步扑撞,或退步撕拿,使敌如猎物无处遁逃。

 

鹰形,与虎形合为“鹰捉虎扑”,是心意六合拳古老的技术核心,技击路线崇尚捷径。拳势一开,把把鹰捉,式式虎扑,看似长枪大戟,实则三节齐用,层层严备。“鹰捉虎扑”一式,捉劲紧接扑劲,边捉边扑,合二为一,攻防兼备,是心意拳高度浓缩的精华。

 

鹰形,又与熊形合为“鹰熊斗智”,阐明心意拳攻防之道。攻为鹰式,守为熊式,一如河南“四拳八式”所体现的攻防理念。

 

鹰捉转把】(动画)

鹰形,熊形

这是鹰捉的应用一例。操其一腿,而塌天之意依旧,扛顶与下砸,将交互作用在敌手身上。

由于心意拳的劲路,多为复合状态,即非单纯前后或上下,总是斜向的,带有螺旋路线的,或钻或翻,其力难以招架。鹰捉虎扑一式,妙用无穷,许多看似危厄重困的局面,此式均可迎刃而解。 


 

单把】(动画)

鹰形,熊形

熊有竖颈之力,防御之能。鹰、熊两艺为心意门拳技之本,越此两势则拳艺失真。鹰捉撕拿之精巧,熊膀挥扇之浑厚,是身成六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熊形主要有单把,双把,小搨,熊调膀等,充分习熊上肢之长技。

单把常为人们乐道,有提手单把之艺,出手含虎抱头之闯肘劲意,盖若敌远,则不宜直接施单把,可借挑敌手之势,手挑肘闯,打近敌身,然后就势发单把袭之,胜算多在,亦可落竖肘补之。步法上有“快三步”可辅之快速连施。

 

午夜剧场冬山熊出没》

搨把】(动画)

鹰形,熊形

此式与“搬双把”相近,也称“婴儿击食”,都是长身直立之式。然“怀抱顽石”之“搬双把”为横劲,此“搨把”,则为直劲;其直劲又与虎扑双把之斜上直劲不同:竖项直立,肩催肘,肘催手,发雷声,双掌齐力击人胸肺,在前扑的双推掌中,含有顺势下搨与沉坠之劲,借助了身体与双膀的重力与惯性,所以正是大熊蛮浑膀力的最好写照,故纳入熊形,以为不谬。

 

饶你猛似豹,也尝老子蛮熊膀!

鹰形,熊形我踢!”,“我闪!”
鹰形,熊形“我熊五进六”鹰形,熊形“嗯??!#&*¥……%”
鹰形,熊形 “我再……”
鹰形,熊形 “……の…踢…”
鹰形,熊形 “我拱!”
鹰形,熊形 “我七荤跌八素……”
鹰形,熊形 “再赏你个单把!”


心意三“风”

 

心意三鈥湻玮
[望瀑阁上的风采]

 

此三“风”,即三种腿法。心意拳当然不止三腿,也无所谓几腿。因为心意拳的基本步形——鸡步,就蕴含了种种下肢的攻击之法,在盘练踩鸡步的过程中,当可一一体悟。鸡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是攻击之法,所以并没将鸡步分解为单式的腿法。鸡步裹裆磨胫,为实时防护之道;顶,踩,践,蹬,或膝或足,上可撩阴顶胸腹;中可撞膝踹侧窝;下可剁足钉脚背。落步逼敌,锁扣欺身,鸡步之用无穷也,而寓于走路之姿,平淡无奇,果真技示人,门外汉望而却走乎?

 

心意拳主张低腿,暗腿,几乎每一把拳式一出,皆先含有发腿袭敌之意,是下肢的拨敌开路之法,“打人如走路”,绝非虚言。所以就有了独具特色的三种低腿之“风”,乃走路打人,居家外出必备之良技也心意三鈥湻玮

《精武》2000年第3期,有马文星等人所撰之“终南派心意六合拳龙形四要素”图文,其中“龙形腿”之篇,即清楚地阐明了这三腿之理,劲,用诸法,兹摘录其文,配以动画,阐释如下:

 

卷地风】(动画)

心意三鈥湻玮

劲意:躜足撅劲

技法:发腿起直脚,脚高离地面约为七寸,故又称七寸脚,简称寸脚。(对此各家命名稍有不同,博主注)在起腿时,足掌上躜,力聚于足前掌击敌,为心意五劲中的撅劲。因起腿时,如同地面突然卷起一阵风,起于无形之中,发脚隐蔽,故名卷地风。该腿法起脚突然,劲力较短,起腿低,外不露形。功力大者发脚迅猛,能重创敌小腿之迎面骨或膝盖,须慎用。

用法:上盘起手,以双撑把用小臂将敌上盘来手撑开棚架起,同时下盘发卷地风以足前掌直击(踢)敌之小腿迎面骨。

卷地风为直踢,又是进法(进步)。

刮地风】(动画)

心意三鈥湻玮

劲意:截脚躜劲

技法:躜足前踩落实,同时发后腿起横截脚,脚掌横斜,足心朝前,离地面高约四至五寸。此脚法有横截之势,上躜之劲,主要施技于敌小腿或足腕等处,属腿法中的低腿。该腿法并含有跤意,在技法上属绊腿(绊子)。发腿时,须脚面横斜括地面起,起腿时如风发之于无形,故名曰刮地风。

用法:起脚前踩,以脚前掌踩住(又称钉住)敌之前脚足面,使敌不得脱逃,发横脚以刮地风截踢敌小腿或脚腕。如上下齐用,则可将敌绊倒也。

刮地风为截踢。

扫边风】(动画)

心意三鈥湻玮

劲意:勾挂腿括劲

技法:横截脚前踩落实发后腿起内勾脚,足尖向下向内曲勾,足尖似着地似不着地。此腿脚法有内勾之势,横括之劲。施技时,主要以脚尖勾踢敌脚腕,亦属腿法中的低势腿技。此腿法除勾踢外,还含有挂腿腿法。所谓挂腿,是指脚腿回收向后回挂,也含摔跤法。技击时,用足尖勾踢敌脚腕,既为击打,又是跤法,可使敌失重仆地。而勾腿回撤即挂腿,可将敌勾挂倒地。发腿形同扫帚贴地一扫而过,疾快如风,故名曰扫边风。

用法:两手上下位置互换,以横击敌头颈和小腹软肋,下盘以脚法勾踢敌足腕,可将敌绊倒击翻矣。此勾腿回收时,即为挂腿,一进一退勾挂连环,能迅速制敌取胜也。

 

 

【题图回放】

“上来就刮人家脚腕耶!!!”
心意三鈥湻玮
心意三鈥湻玮


还剁人家脚背哦~~~
心意三鈥湻玮
心意三鈥湻玮

 

“还碾!”

心意三鈥湻玮

 

“我顶你格肺哦~”
心意三鈥湻玮
心意三鈥湻玮

 

“我扫!”
心意三鈥湻玮
心意三鈥湻玮



 

分享: 心意拳动画 <wbr> <wbr>2

裹横与拿靠

 

十字裹横】(动画)

裹横与拿靠

“裹横”,指将敌裹住,然后横向发力,将敌靠撞出去。“十字”,指方向上走十字步,可力战四门;其实裹与横,也是一个抽象意义上的“十字”,一裹一横,二劲对挣。

心意拳里有许多“裹横”,比如大劈裹横,龙形裹横等等。 

此例中,“裹”者为顺势牵拉敌袭来之臂,走步变向,使敌失重自裹,此为横向裹劲;然后竖劈,则相当于原来之“横”——“裹横”一般是裹后横劲发敌,此处则是裹后竖劈,是一种变意用法。比如“一劈一裹”,劈进敌之间架,管腿偎身,将敌从侧面裹住,敌胸腹洞开,于是发横劲击之;此例,则牵拉敌臂,使之自裹其身,背

部敞开,于是发竖劲落劈之。所以“裹横”的“横”,并不一定是水平横向,而是与前面的裹劲形成十字变向,即为“横”。

 

十字大劈】(动画)
裹横与拿靠

 “十字”依然可以理解为走十字步使敌失重,但此例中,显然非此意。所以,依照上面“裹横”的思路,把“十字”理解为劲力上的十字变向,就不难理解了:挽拿敌臂,此为横裹劲,然后竖劈,形成一横一竖二劲,此谓之“十字大劈”也。其实与上例非常相似,都是先横裹,后竖劈。

 

狸猫上树 - 侧阵靠】(动画)
裹横与拿靠

此例之“侧阵靠”,实与上例为一理也。不同处在于:上例“十字大劈”,为先横裹,再竖劈;此例“侧阵靠”,则为先竖拿,再横靠。

 

旋龙把】(动画)

心意舞伴

 

作为一款写实类的格斗游戏,《生与死》在各方面都尽量忠实于现实中的武技。但是游戏嘛,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游戏的浪漫之处,特别在一些击打效果上,往往极尽夸张能事。

 

“旋龙把”,紧接着“蛇形穿拳”的一把裹旋横劲,将对手打得如冰上的舞伴,原地转体漆摆贰石渡,不知这是心意拳里的哪一把,由于快速,也看不清老头是“搂旋”还是“挥旋”,还是兼而有之?或许把住敌腰旋之,是可以使其作旋风舞的,老头自己还先转了一圈,使这春山双人舞分外诗意。

 

 

大枪】(动画)

心意舞伴

在冯正保的VCD中,末了练了一趟大枪;在其师徐文忠遗影视频中,也练了大枪。

心意六合拳,由大枪化来,枪劲在心意拳中的痕迹是很明显的:无论是出洞入洞的持枪之势,还是直力兼横的螺旋力,拦拿而来的钻翻捉拿劲意,都是传承久远的核心理念。不过,在看到这把“大枪”之前,还真没想到枪劲是可以这样直接运用的。

 

这是一个转身劈枪之式,传统大枪,长且重,久练必然长力:以至于老头可以擒直蒂娜的玉腿,美人当作大杆子,翻身劈仆。话说这也并非不现实,如果美人不是很肥胖,而老头又能接来腿之势,展腰力奋而托举,就像冰上舞蹈那样,是完全能做到的。只是如此美人舞伴,举则举矣,托则托矣,摔之何忍?

 

云蔽日月把 - 箭疾歩】(动画)

心意舞伴

如果说上两例还是能实现的舞技,那么这例“云蔽日月把”要做得老头那样高、飘、雷,就很有些高难度了。

其实细析其帧,老头的“云蔽日月把”做得与中央台武林大会的张老师别无二致:双手封闭拨转对方的双手使其困蔽然后趁势击之。问题是老头这回怜香惜玉,不加伤害,却舞性大发,按托其腹,一举将伊抛到了月亮上……

箭疾步,即过步箭(践)钻,用于突袭或追击,出手横拳,势难招架,此处则应似是穿拳。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好的舞伴就是应该懂得忽悠…… 

心意舞伴
心意舞伴
嫦娥一号顺利发射升空!
心意舞伴
心意舞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心意舞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心意舞伴
起舞弄清影……何似……

心意舞伴
在……人……
心意舞伴  
……间!
心意舞伴
千……里……

心意舞伴
共…… …… 婵…… …… 娟!
心意舞伴


 

 

斩手】(动画)

硬开三簧锁

 

“硬开三簧锁”,一个比喻搏击中硬打硬开劲意的形容词,如同“恨天无把”,“恨地无环”,这些充满文学想象力的词出处不详,原多见于民间通俗演义小说,评书,曲艺等载体,被习武之人拿来应用于拳把之上,也算是一种传统文化特色。通过简单易懂的比喻,传达出某种状态或境界的基本面貌,历来为百姓所乐用,一般并不指特定技术对象,可以有许多具体演变,着重取其意。

 

“硬开三簧锁”在心意门内也有多种说法,坊间所见即有以下不同说法(排名不分先后):

李新民《心意门秘籍》之“斩手”(河南“四拳八式”之一);

马琳璋《搏击》2003年12期中所介绍之同名小套路;

凌汉兴《心意六合拳艺传真》之“上挑,转身,后顶肘”;

冯正宝《DOA》之同名技艺;

 

 

李新民的“斩手”,为“四拳八式”之“斩手”:

其“熊式”(起式,防式)即为“迎门铁臂”,也叫“冲天炮”;

其“鹰式”(落式,攻式)即为“斩捶”,“斩手炮”。

(拳界内叫法并不统一,比如冯正宝即将前者称为“斩捶”而后者称为“鹞子载肩”。)

其文道:

用法:势起之时击敌之阴部、胸部、下颚;势落可击敌之胸部、腹部、面部。此式俗称:“硬开三簧锁,就是神仙也难躲。”

 

硬开三簧锁

 

李新民的“斩手”,是诸说中最简洁的,博主也认为此技最具代表性,此“迎门铁臂”+“斩捶”,三节齐攻,朴实无华,凶狠毒辣,似乎早就名声在外了。
游戏中(冯正宝)的“斩捶”连“鹞子载肩”,正是李新民之“斩手”,如顶图动画所示。

 

 

马琳璋之同名小套路,其图程略如下:

硬开三簧锁

硬开三簧锁
硬开三簧锁

“虎出洞”后接“鹰捉把”、“虎扑”(同时发“雷声”),收势为轻步站。

其第四图“硬开三簧锁”文:

……

此势在练时,两臂两掌要有硬崩之劲,有不断反复环绕,其先后有环绕三次,意谓锁簧难开,而我有硬打硬开、硬行将锁簧崩断打开的意思;两臂均屈臂成垂肘,有护胸的作用。硬开三簧锁在此趟拳法中为最主要的精华,故在盘练和击技中有先上挑敌膀,再向敌方硬进,再钻进击打敌方胸肋部的勇猛气势,有硬打硬进的狠毒性。

……

 

 

凌汉兴之“上挑,转身,后顶肘”,其文在“四把”-“挑领”小节中曰:

用法:敌如用右拳击我上节,我即以右肩领前,浑身转动而进,以右肱上弦挑击敌右膊阴面弯处,再顺势将身疾转,以右肩背对着敌人,用右肘顶击敌胸肋,谓之“逥身后顶肘”。上挑,转身及后顶肘三者须一气贯通,始能奏效。术名“硬开三簧锁”。……

 

在游戏中冯正宝所示之“硬开三簧锁”,与上述凌汉兴之说基本相同,唯变上挑为擒臂下砸,见下动画:

硬开三簧锁】(动画)

硬开三簧锁

 

综上所述,李新民之“斩手”说最简洁,马琳璋之小套路最复杂,凌汉兴与冯正宝之说基本相同。式虽不同,但用法上还是有共同之处:即以肘闯,以肘落,强硬破敌间架,连续猛击。这或许就是“硬开三簧锁”应有的基本涵义吧~~

 

 

 

附:【打起落】(动画)
硬开三簧锁

凌之“硬开三簧锁”,因其挑劈之核心劲路,故写于“挑领”一节中,其先前叙到:

沉劈与挑领,须单独练习,名曰:“打起落”。沉劈为落劲,挑领为起劲,一起一落,一开一合,为四把之精要。

徐谷鸣之DVD中,有单操之“打起落”示范,为“丹凤朝阳”-“沉劈”-“挑领”-“鹰捉”-“虎扑”,实为“四把”之段落。今择其精要“沉劈挑领”“鹰捉虎扑”做成上面的动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