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长春观:寻找邱处机(文字版)2013-01-25 11:43:39| 明清和民国时期,武昌老城东墙出口大东门(又叫宾阳门),黄鹄山(蛇山)正好从门旁蜿蜒穿过。如今早已看不到“门”的影子,高架环绕,车水马龙。大东门通往老武昌郊外的路边,一座名叫长春观的道教寺院,冬去春来,眼瞅着它被越来越多的民居和高楼渐次湮没,道观大门也一度让位给了“口腔医院”的门诊大楼。 有那么十几年,我几乎天天都要从它面前经过,熟视变成了无睹。直到某一天,翻开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才骤然一惊:金庸笔下的全真派大侠邱处机,是否就是长春观供奉的道教祖师? 现代中国人对邱处机其人其事的了解,多数源于《射雕》。全真七子,尤其是长春子邱处机,最为射雕迷们钟爱和痴迷。自书中第一回“风雪惊变”始,这位武功盖世、疾恶如仇、秉性耿直的大侠形象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忽听得东边大路上传来一阵踏雪之声,脚步起落极快……那道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全身罩满了白雪,背上斜插一柄长剑,剑把上黄色丝条在风中左右飞扬,晃眼之间已在十余丈外,如此轻功,实所罕见……” ![]() 虽然我也算是金庸小说的骨灰级粉丝,但向来对邱处机武功的真实性不以为然,武侠书家姑妄之言,读者宜姑妄听之。然而,当女作家霍达2009年杀青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一时间洛阳纸贵,我又一次发现了道长邱处机。霍女士借书中主人翁梁亦清之口转述的那个“丘祖”,一直到今天,北京玉器行同业工会还要每年两次组织同仁祭祀。游逛北京的古庙老街,你也会在古玩聚集的琉璃厂发现长春会馆,馆内邱祖塑像旁,立石碑记叙邱处机大师感动中国的优秀事迹。据称,他不但是中国珠宝玉器行之鼻祖,人们熟悉的道家形象标志——高高挽起的发髻上,倒扣着玉杯状的道冠——玉杯正是当年成吉思汗给长春真人的赏赐。道家丘祖凭借精湛的玉雕技艺,被元太祖封为“白玉大士”。 道教祖师、武林大侠、玉雕鼻祖,哪一个才是真实的邱处机?长春观是非进去不可了。毕竟,中国道教全真天下的四大十方丛林(北京白云观,西安八仙宫、沈阳太清宫、武汉长春观),唯独武昌宾阳门前这座历史悠久的道观,在名称上直接维系着邱长春。 走进不久前修缮一新的武昌长春观,寻找大侠邱处机。 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元代成吉思汗时期的长春观,确是因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邱处机来此筑观修道而得名,几经焚毁于战火,数度重修新建,称“江南一大福地”。明朝永乐年和清朝康熙年间再次重建后,规模愈发宏大,“东起卓刀泉、南含宾阳门、北盖白鹤观、西连黄鹤楼”——卓刀泉在今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东门外,黄鹤楼则远在长江之滨,东西跨度约二十华里,几乎包容了大半个武昌城,屋宇千间,道友万数,香火鼎盛。 ![]() 如今再度修缮的长春观,形成了一个分左、中、右三路依山势而上、层层递进的建筑群。我随着游客从中路大门灵官殿入内开始寻找。穿过斗拱飞檐的太清殿,太清殿供奉的是道家始祖道德天尊(即春秋时期的老子)。雕梁画栋的三皇殿,三皇是我们华夏祖先伏羲、神农和轩辕。三皇殿上面还有一间殿堂,供奉的是玉皇大帝。然后,分别沿左右两路仔细搜寻。财神殿、吕祖殿,以及新建的王母殿等等,殿内各路神仙依殿名所定,如财神爷赵公明、八仙中的吕洞宾、与玉帝并列的西王母。另有忠仁堂,供奉的并非道教偶像,而是神化了的关云长;就连原冠名“邱祖殿”的建筑,也被改称“斗姥殿”,供奉着“先天斗姥元君”,民间俗称“斗母”,是为数不多的女性尊神。四下眺望,殿前或者殿内,多见到的石雕造像或彩绘画像,还是那位慈眉善目、胡须雪白的太上老君(也是老子的尊称)。长春观里竟然鲜有长春真人邱处机的踪迹。 唯一的例外在长春观主殿“七真殿”。穿过蓬壶月门,拾阶而上。道教全真派的创教师祖王重阳端坐正中,他的七位弟子依次排列。在这里,我终于发现了《射雕》里频频出招的全真派列位大侠,如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长生子刘处玄等等,都是“天下武功第一人”王重阳的“处”字辈高徒。湖北工学院刘维之教授一幅《王重阳祖师授道七子图》,把这些全真派先祖们刻画得栩栩如生,且匠心独具地将邱处机安排在王重阳身边,以便能面对观众。然而,真是遗憾得很,七真殿里紫烟缭绕,寡欲清心,绝对没有什么武林秘笈,没有什么《九阴真经》,估计也没有哪位真人会什么武功绝技。全真七子师承王重阳“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渊数,以修真养性为全真道士修炼的唯一正道,拳脚相加估计不是他们的热衷。“邱大侠”在全真诸子中仅位列第四,在他的师傅、师兄相继羽化(辞世)后,才在山东莱州递补接任了第五任掌门。 ![]() 出生在山东登州的邱处机,家境贫寒,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酸,孩提时期就梦想着修炼成仙。为弘扬王重阳师祖的教义,他隐居陕西皤溪和陇州龙门山潜心修道一十三载,创立了全真分支龙门派内外双修之术,逐渐声名鹊起。可是,究竟是什么使他的影响力在后世间陡然超越了他的师兄,名声甚至盖过了全真派始祖王重阳呢? 依我愚见,没有武功的长春真人,扬名立万的首要原因在于旅游,他很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年岁最高的“老驴友”。在那金宋元交替朝代,公元1220年,邱处机应外出征战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召见,以七十三岁高龄,亲率弟子一十八人组成“出国游”团队,从山东莱州出发,长途跋涉至西域昆都斯(今阿富汗境内),前后行程达数万里,历时整整三年。弟子李志常跟随师父左右,一路记录行止和沿途所见所闻,并把他的“旅游博客”整理成一部《长春真人西游记》。三百年后,这部奇书居然成了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撰写《西游记》的范本。 根据李志常的“博客”介绍,以邱真人为领队的组团,其实是个“豪华旅游团”。你看,邱真人尚未启程,成吉思汗即派来高官持虎头金牌和“如朕亲行”的诏书,充当“全陪导游”。在“行”的方面,真人抵达益都,地方官组织万余名士兵夹道欢迎;路过京城,无论是京官、士子和黎民百姓,还是和尚与道士,都远至京郊卢沟桥迎送。在“住”的方面,李志常写道,某月28日,真人团队“泊窝里朵之东”。窝里朵,汉语指皇帝行宫,绝对的“五星级酒店”。他甚至得意地评价说:古代大单于也没有这种级别的待遇。在“吃”的方面,“日以醍醐、湩酪为供,汉、夏公主皆送寒具等食”(醍醐即奶酪,湩酪则是马奶酒);他们所吃的面食,都是从阴山之后两千余里调来,由西域商人负责用骆驼长途运送。 ![]() 我站在“七真殿”邱处机真人塑像前沉思冥想,且不惜多费笔墨回顾这段带有传奇色彩的真实历史,只想说明,邱真人的西域“旅行”,为他,也为草原部落和中原民众的福祉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传说当年他用一块整玉,雕出了一把精巧至极的玉壶献给成吉思汗,深得赞赏;他制造了大量玉器,件件都是出类拔萃的精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吉思汗与邱处机相见恨晚,称他为“活神仙”,封为大宗师,差遣宣官阿里鲜颁布他“口语化”的圣旨:丘神仙你所奏的公事,非常好呀。我前时已有圣旨文字给你,教你把天下所有的出家人都管着。好的歹的,丘神仙你就自行理会吧。自此而后,全真道一派的发展也随之进入鼎盛期。 更要紧的是,邱处机以他厚重的中原文化底蕴和渊博知识深深打动了成吉思汗。元史记载,当大汗问他讨要长生之药,邱对曰:“只有保健养身之道,并无长生之药。”这个回答虽令成吉思汗很失望,但他的诚实坦率也深得大汗赞许。大汗于是又问起统一天下之策,邱处机回答:“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杀人。”他建议成吉思汗“少杀戮,减嗜欲,敬天爱民”。成吉思汗后来曾对部下讲:“朕已深省,神仙劝我良是。但凡神仙劝我语,以后都依也。”从此放弃了攻进中原后大肆屠城掠夺的打算,并让蒙古子民学习中原文化——这就是传流至今的邱真人“一言止杀”的故事。邱处机的历史名声,不因武功高强,也不完全靠玉雕技艺,而是通过他的“核心价值观”对成吉思汗的影响,拯救了无数中原百姓。 ![]() 我终于找到了真实的邱处机,他以诗、玉、道诸术而誉满天下,最终以旅行家青史留名,成为“读万卷书”不及“行万里路”的有力佐证。小说家往往可以生造历史,《射雕英雄传》中武功盖世的邱大侠是一例,《三国演义》中气量狭窄的周瑜也是一例。但历史毕竟不能全信小说所言。偶然,在长春观左路建筑中发现了一座全真龙门精武馆兼养生堂。现在似乎所有的寺庙道观都需要靠武功来“给力”,长春观看来也不能脱俗。邱祖若能从元朝“穿越”到今世,大概也会感叹:贫道创立全真龙门之初,只有保健养身之道,并没有武功拳术之秘笈呀。 不知今天是何日子,长春观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信众们围着一位富态的中年道姑看她的手机短信。信手拍了一张照片,回家上网一查,不禁大惊失色。这位道姑正是长春观刚刚升座的女方丈吴诚真大师,一千八百余年中国道教历史上绝无仅有女掌门。 或许,吴大师正在以手机短信与冥冥之中的邱真人对话。 或许,她转发给长春祖师的短信,正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圣旨: “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官员好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
叶 平
2010年2月18日写于武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