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天才太极讲座(3)

 雪城狼 2013-04-12

我们在练拳的时候,一定是要是柔、慢、圆。首先遵循的规律,然后再进行圆的变化。圆的变化我师傅讲了一句话,“要想拳练好,除非圈练小”,除非这个词就是说一定得练小,练不小就不成功夫。除非能练小,你不练习小,你就不能运用到战场上,你不练小,就保护不了自己。

那怎么练小?“由大圈而中圈,由中圈而小圈”,大圈有多大?就刚才我给大家讲的护裆护头,大圈就这么大,乱摆就不对了。然后由大圈而中圈,由中圈而小圈这样转,一到小圈这里浑身都在动(演示)。

大圈、中圈,中圈、小圈。小圈,小中有直线,这都有联系。这就是圆的变化,这个变化一定是下功夫才能做到,这小圈一动弹,看着非常艺术,怎么艺术?你知道但你做不了,这说明大家眼高手低。你要下功夫,下一份功夫才会有一分的提高,和我们上学一样,你要读博士后,你一定要上个博士才可以,不是一年级不读就上博士了。

通过圆的变化,产生圆的威力。这个威力就是我们太极拳的劲,太极劲这么练出来。刚劲、爆发劲,也是这么练出来的。

科学的说法就是利用我们的放松加速度。我们圆练好了,练变化了,圆小了,通过小的圆变直线,他那个出来一圈一圈都是圆的,这圆的形状慢腾腾的还不行,还得快。所以说陈家沟有一句话叫“慢要慢如纺线,快要快如闪电”。我们在用的时候,一定要放松加速度,非常放松非常自然,一动就出来那个劲。当然对我们来说,我们是下功夫去练,我们去教学生时,他们刚开始也是一点都没有。

太极圆的威力比直线要大十倍的力量,新加坡他们测量过,也做过报道。当一个汽车正在开的时候,他一刹闸的时候,它的冲力比平时你开车的速度,要大十倍的力量。所以说我们太极拳就是这个力,圆的威力。

第四个,圆的玄妙。圆的玄妙中间就是从刚柔上体会,刚才我讲柔的时候,你体内那种感觉。说这句话“肌皮发胀、脚跟发沉、浑身发软、头顶发旋”,就要气往上升出来。再这样的情况下,就产生了一种奇效的感觉,精神倍增。我疲劳了,突然间恢复得非常快,非常有精神,没有病,一些小的感冒都没有了,这就是我们太极拳的玄妙。

最后,圆的艺术,我们太极拳而不纯粹是一种功夫了,是中华文化一种高级的艺术,到时候你随便练,就是我讲的“太极生活化,生活太极化”。当时北京的罗为民(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主任),中国研究太极理论的专家,去我家里一看到我说,朱老师我现在也在研究你写的东西,他是非常赞同我这种方法。

他说太极拳为什么在陈家沟显得非常神秘?你看不到人练拳,当然现在有几个学校,小孩子在练,以前你根本看不到练拳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把太极拳容纳在生活中,一动就在练太极拳。

陈家沟当年还有一个叫陈宝璩的,每天晚上练到11点才回家,白天走着路都在练拳,被小孩们看成神经病。他年轻的时候跟陈发科的父亲陈延熙先生学拳,后来又跟陈发科学。他跟陈发科是同辈,但是两个年龄相差十几岁。当他20多岁时,陈发科老师30多岁,他晚上在陈发科家学,快12点了大家都回家。陈家沟还有一个姓王的叫王雁,功夫也很好但是没有文化,两个人晚上回家时在那聊天。因为都学得差不多,我估计就是三层功夫里的初级。

聊着天不知不觉就一个多小时了,他们回头一看,师傅家的灯还亮着呢,师傅还没睡觉,两人说那就去看看,又回到门口把窗户纸捅个窟窿一看。看见陈发科老师跟他的小舅子,两个人在推手,他一掌把人打出去,(问)你知道不知道我怎么打你的?不知道。不知道再来。因为陈发科老师没有文化,以前都是打来打去打出来的。

两个看完出来后王雁就说,人家毕竟是亲戚,真东西我们学不到。陈宝璩回家以后,三个月没有去老师家,就在家里练,他们家就住我家的对面,当时是货坊。货坊里做山药要用很多水,陈宝璩就在货坊里三个月没有出来,里面练拳,妈妈给送饭。热了就在缸里面用水洗洗,洗完睡觉,睡醒练拳。

三个月后出来以后见到了雁,王雁说我这三个月也没去陈老师家,陈宝璩说咱们两个摸一摸,摸一摸就是推推手,两人一摸手,王雁说你不一样了,我没有变,你是真下功夫了。

他晚上就去老师家,发科老师一见他就叫,老弟——因为他们是同辈人嘛——怎么几个月都没见你?来叫老哥看看功夫练得怎么样。

虽然是师傅,陈家沟以前那个时候自己人从来没有叫师傅的,也就是按辈分叫的。试手时,第一下把陈宝璩打出去了,第二下就被他化解了,这就是“打一招得一招”,因为他的功夫练上身后,一打过这招我就知道(怎么用)了,第二招我就能化解。

陈宝璩后来学成的功夫了不得,回家睡觉不走大门,这么高的墙一下子上去,一根教鞭放到那,手指一搓一沾就起来了,那非常高。

小时候我还亲眼见过他,功夫非常好。这种功夫都是练出来的,他每天走路都在练,看见一棵小树,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太极劲太好了,就这么拧呀拧,一下拨出来了。就是说他平时都在练,所以说我们太极拳想练好也并不是容易的,但是我们太极拳练身体很容易,只要你坚持。

 

太极拳“五养”:养身、养心、养气、养性、养神

 

太极拳有“五养”。首先一定要养身,也就是练身,练就是养。练身就是咱们讲的那种太极操,“外练筋骨皮”。这“外练筋骨皮”一定要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学习放松,一定要自然。我们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最后“运动在于适度”,我们也不能练过了。

从来没有练过太极拳的人,你上去就练两三个小时,他就浑身骨头酸痛,你练不了。所以太极拳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力,适当去练习。刚开始你“外练筋骨皮”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体力练,不要去练得太过。

然后通过练身再练心,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跟我们的思想。这时我们不要再想别的,你要在练拳想别的,肯定练不上去了,思想必须专一。

再往后是练气,因为我们的缠丝最终是要求内动,内动就会产生一种气,所以说我们谈到练气。刚开始练拳的时候,一套拳可以练到二三十分钟,二十五分钟左右。练得越慢,你气感就掌握得越好。

现在说到气,什么是气?气就是空气,但是气在我们身上呢,我们大家练太极拳是运气而不是用气。这种气就是我们的呼吸,人的身体有热量,运动会消耗我们的热量。这种热量靠什么?靠呼吸,庄子有句话:“真人呼吸行于脚,凡人呼吸在于喉”(真人息之以踵,众人息之以喉)。这就告诉我们,太极拳练习时的呼吸不是纯粹的肺式呼吸。

我们现在大家坐着的,你感受这个呼吸,这种呼吸叫自然呼吸。我们的呼吸停止了,人的生命就结束了。

这种呼吸也叫后天呼吸,怎么叫后天呼吸呢?因为我们先天是在母亲的肚子里,那个时候那种呼吸才是先天呼吸,我们生下来以后用鼻子呼吸是后天形成的。我们现在为了把身体练好,用那种先天的呼吸,就跟我们现在的呼吸不一样。

我在总结的时候,我就把他写成两个词,一个叫自然呼吸,一个是呼吸自然。把它颠倒一下,两个的意思就不一样了。

自然呼吸,就是不要想呼吸,人的呼吸都是自然的;呼吸自然,就是我们把我们的意识放在呼吸上,这种呼吸叫做先天呼吸。就是刚才庄子讲的那句话。

这种呼吸怎么在身上运行的?就是“气沉丹田而降于涌泉”,就是我们丹田之气。放松以后降到涌泉,通过涌泉气回到脊椎,转到任督二脉然后再回归丹田,这样的反复循环。这种气是丹田气,是腰里面的气,这种气的练习方法,就是婴儿在妈妈肚子里的那种呼吸方法。你鼻子呼吸,吸的时候收腹,呼的时候放松。(朱大师演示)

用这种方法呼吠你还要靠想的,一定要想。这就是我们大家经常听说的导引吐纳,导引就是靠我们思想来引导我们的呼吸;你要不想的话,就是我们的肺胸呼吸。

但是我们太极拳又讲了,怎么讲呢?讲“气沉丹田,降于涌泉,运于周身,而达于四梢”。这个四梢不是指大家经常说的,两个手、两个脚,这四梢是“发是血之梢,血是气之海”,头发代表血的梢径,“血是气之海”,我们气能练到血液里面,可以怒发冲冠,怒发冲冠这个成语就这样来的。

当时杨露禅到北京以后,所有的北京人都打不过杨露禅,称杨露禅是“杨无敌”,最后有一个董海川,拿八卦拳和他比试,董海川的头发是小辫子,可以竖起来打人,证明了他已经把气练到梢节,练到血液里面了。“发是血之梢,血之气之海”,这是第一梢。

第二梢是舌,“舌是肉之梢,肉是气之囊”。我们的功夫练到时,肌皮为什么发胀呢?是因为里面的内气膨胀了,膨胀起来后它把你的皮肤给带动。所以说“肉是气之囊”,肌肉像布袋一样,里面是空的,往里面灌入空气就胀起来了。这是我们肉。

三是指甲,指甲是骨之梢。牙齿是筋之梢,这是我们的四梢。

我们在练习当中,练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柔着练,练得慢一点的话,你的气会很好。慢练练好了才可以慢慢地加快,最后就到有快有慢,有刚有柔,内外皆修,我们一定要明白这点。

我们人有三宝,精气神。所以经常看到“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的说法,这精气神是人类自然的规律,不练拳照样也有精气神。如果研究道教的理论,因为太极拳本身就是道教的理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练虚合道”,又回来了。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是道家讲法。按中医来讲不是这样讲的,中医讲我们是“炼气保精、保精全神”,所以精气神的顺序应该是“气精神”。首先练气,所以说从我们的《易经》到我们医学,它是这样讲的,我们的百会穴“应天而主气”,我们的涌泉穴“应地而主神”,我们的心是璇玑穴,“应人而主精”。所以说我们一定是“气精神”。

我们后天如果要把我们人体练得非常的健康,必须得是气精神,而不是精气神。我那天讲这个理解,罗为民教授也觉得很有道理。有气才有精神,叫气精神。所以说我们后天一定要经常练气,通过练气,来养性。把你的性情、性格、性欲养好,这对我们练习太极拳,对你的养生、养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第四个叫养性。

最后是养神。通过养神、养心、养气、养性,最后才可以达到养人。我们在练习太极拳一定要这样去练。

 

最后讲一讲我们大家练习太极拳时,在套路上怎么去练习?陈家沟有五个套路,五个套路都是不一样,练好了都好,练不好了都不好,你练好了,哪家都好,都是陈家祖传出来的东西,就看看你下不下功夫。

练拳要掌握住八个字,哪八个字?我们把太极拳分为上半身和下半身。下边要求“轻灵沉稳”,我们腿上要求非常轻灵。人家杨式说“发步如猫行”,走起路来非常轻灵,像猫一样。“运劲如抽丝”,在走劲的时候非常慢,越慢越均匀,就象纺线抽丝一样。

在我们上半身一定要松柔圆活,一定要放松。当然开始你不会这么转,最起码转得慢吧。练的时间长了你就会产生了这种“松柔圆活、轻灵沉稳”的感受。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练功方法,加上你练的时间的长短,你会得到不同的体会,所以这有一句话,“若得太极妙,勤学苦功恒。一层又一层,层层妙无穷。”每一层的感受都不一样,就跟我们上学一样,你一年级上小学再上初中,上初中再上高中,然后再去考大学再去读研究生、硕士、博士这样一级一级往上学,跟我们学太极是一模一样的,循序渐进、不可跃级。

其他我就不多讲了,我想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探讨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