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需要预测,也需要管理 文/王绍凯 华彩咨询集团 咨询总监
2012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玛雅的末日预言终究只是个传说,但对中国这条巨龙而言,却已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2012之所以特别,不仅仅是在这一年里中国经济增速的显著回落给尚在经济危机中挣扎的人们心头又罩上了一层阴霾,也不仅仅是“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又让人们从中看到一丝希望;更重要的是,从这一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收拾起浮躁的心态,坐下来冷静地进行集体反思。 首先是发展范式的创新。未来中国企业能够真正笑傲全球,关键要在发展哲学上的取得突破。世界级企业间的比拼绝非仅在于经营技巧和管理方法上,核心是世界观和认识论层面的较量。最卓越的企业必须走到时间的前面去,基于对发展规律的深度识别和驾驭,努力为世界和人类的未来发展指引一条康庄大道。否则我们将无法理解为何苹果公司会开创出一个绚烂无比的移动互联生态网,将无法理解IBM的智慧地球理念和大数据时代解决方案缘何会提出,甚至无法理解高盛公司拉郎配式的“金砖国家”概念竟然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全球影响力——中国的世界级发展范式创新在哪里? 接下来是结构价值的发掘。未来中国企业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一点:当企业系统具备足够复杂度的时候,优化自身结构本身就可为其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随着中国企业集团化程度的加深,为结构价值的发掘提供了更多可探索的维度。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产品组合、交易关系、组织架构和权责分配等表象结构的优化,更应该从更深层次的复杂系统耗散特征、集团运行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度思考,这核心表现为一个企业的集团管控体系构建。新集团管控理念早已不是如何把子公司管住控牢,而是通过对集团系统结构和运行规则的体系化设计构建起一个激发最大化价值产生的磁力场。由此,未来我们再向华为等优秀企业学习的时候,更应该认识到其卓越管理效果的背后是对复杂系统耗散特征的深度思考。
第三个“富矿区”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运营价值。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除了要在资源配置、流程优化、专业能力建设等模块上持续努力之外,还尤其应该关注两个方面:负向价值和周期价值。过去,由于外部市场机会的大量存在,很多企业热衷于跑马圈地,妄图用发展填补漏洞、用开源替代节流,久而久之连传统的“杜绝跑冒滴漏”、“节能降耗”、“增收节支”这些基本功都荒废了。未来,通过精耕细作、整合压缩从即有的有限资源转化过程中挤压出更多价值。另外,对于许多“浮躁”的企业而言,还必须引入“深周期暴利”的理念。所谓深周期暴利是指企业长期深度沉浸在某个行业并对该行业进行全周期、多周期撇脂和掘金,而非追涨杀跌式的投机行为。在对一个行业长期坚守并持续地揣摩、试错、总结、反思和消化吸收之后,所有积累起的经验和技术诀窍将成为他人最难以逾越的商业壁垒。一句话,看起来再简单的动作,当你练上一万次之后也会变成极难超越的无敌绝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