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茶馆里的人生滋味

 苏迷 2013-04-23
 

 

        早上5点,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睡梦中,而老城区南门坛上、丰乐桥一带的早市就已经开始,卖菜的摆出摊头,卖早点的生起炉子,卖日常百货的卸掉了门面的塞板……七转八弯,走走停停,我打听了三次,终于在一条弄堂里找到了传说中的老茶馆———丰乐茶馆。


  老茶馆依家舍而设,门面简陋陈朴,看得出年代很久远。室内的墙面经煤炉常年熏烤,已经黑乎乎了,土瓷的茶壶排列在进门的收票口,桌凳很多已残缺不全。虽然如此,茶客们却已早早地坐满了,边喝着烫口的绿茶,边和老友们谈天说地,有些人干脆把早饭也带来了。炉子上架着七八个水壶,烘得人暖暖的,浑身通泰。
  85岁的老张好公是丰乐茶馆的老茶客,365天几乎从不间断。据老人回忆,这茶馆有70多年历史了,当年与常熟的老得意楼齐名,如今老得意楼早已消逝在闹市里,连翁同龢亲手书写的门楣都已经不知去向,而丰乐茶馆每天还是茶客盈门,基本固定的人,坐在固定的桌子,甚至同一方位。
  茶馆历来是各种消息的集散地,大家畅所欲言、评头品足,有点像民间的新闻评论部,所以常熟有句老话:到茶馆里去出出行。意思是有了纠纷后,去茶馆里让人评论一下,孰是孰非。老张好公说:“大家欢喜来这里,一是图个热闹,讲讲章(说说话),二是喝杯清茶,还有就是茶馆是个言论非常自由的地方,可以说出平时憋着的心里话。有一段时期,连话都不能随便说了,茶馆就没人来了。”
  现在,丰乐茶馆也许是常熟城唯一的老式茶馆了,这里活跃着一批热爱生活的老人们。往低了说,市井俗人,往高了说,他们在捧着茶壶的同时,难保没有在心里裹挟着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持和认同。或许在茶浓到茶淡中,他们正回味着人生如茶,翻滚、沉淀,最后从容。

  Tips

  地道的文化人,对这样的地方一定会感兴趣。这是一个充满了老城乡气味,氤氲着简朴和岁月的地方。到南门坛上,找到菜场。就在菜场前那条窄窄的巷子里。这里都是喝了一辈子茶没挪窝的老人们来的地方,大清早营业,麻将声就哗啦啦的。如果你爱这种调调,千万到这里来一趟。如果说咖啡店让时光慢下来,在这里,时光是负增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