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萍乡采茶戏

 民族地志 2013-04-24

       萍乡采茶戏又叫萍乡戏,是萍乡地区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地方戏剧。是产生、流行于江西萍乡与江西、湖南交界地区的一种载歌载舞、乡土风味浓郁的地方戏曲。它形成始于清乾年间,是由民间灯彩发展到有简单故事情节的表演唱,受赣南采茶戏的影响,经民间艺人的创造而逐渐形成的。1895年,安源煤矿开采,湖南花鼓戏传到萍乡,给萍乡采茶戏的影响很大。

         建国后,成立了萍乡县文联戏曲改革工作队,收集整理了散落在民间的采茶戏,花鼓戏曲调以及山歌小调400余首,从中挑选了100余首和萍乡语言相吻合的曲调,作为剧种的常用曲调,整理演出了传统小戏《卖杂货》、《哨笋》等。萍乡采茶戏的传统剧目以小戏和折子戏为主。解放后,创造了30多台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以偏重唱工的文戏为主,也有一部分做工戏。在演技上是唱做并重,丑角的矮子步、扇子功,旦角的手巾功及梳妆、挑水、刺绣等。萍乡采茶戏的唱腔曲调最常用的有40多种,分采茶灯类、神灯类、民歌小调类、词调类、歌腔类。萍乡采茶戏的音乐伴奏以管弦为主,有唢呐、二胡、板胡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