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地名考

 陈晓松学士 2013-05-02

作者:许盘清 

《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地名在三国时还没有出现,或者有些地名没有任何记载,以致一时找不着。本文将嘉靖本《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时没有出现的地名全部收集起来,作一分析对比,发现不少地名事出有因,少量的极有研究价值,本文收录了其中几个,并说明这些地名的出处以及研究它们的潜在价值。 

《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地名与三国时的地名不一致,有些地名至今没有找到出处,因此有许多专家认为“罗贯中的地理知识太差”,其实远非如此,《三国演义》中的地名问题非常复杂,有些地名仅在一些朝代中出现,或在某一地区使用,它们也许有学术价值,例如有助于研究作者的出生地,成书年代等等,本文将这些数据作一整理,以供学术研究。 

一、 东岭关与滑州

《三国演义》中有一精彩情节:关公过五关斩六将,其中第一关是“东岭关”,经过多年来的研究,至今没有找出“东岭关”出处,所以仅查找“东岭关”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但从上下文来推断东岭应该是崿岭,因为《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句:

(关公一行)投洛阳来。前至一关,名东岭关,把关将姓孔,名秀,是操步下将,引五百军马在岭上把隘。此是三州隘口。

这一句中告诉读者确定东岭关有两个依据:一是该关在“三州隘口”,二是从许昌到洛阳的路上,仔细查阅《方舆纪要卷四十八》中有这样的记载:

崿岭(在县东南三十里,本箕山也。宽平而长,约数里。许由所隐,亦曰许由山。……唐乾元二年,史思明窥洛,李光弼议去洛守河阳。或以东京帝宅不可不守,光弼曰:守之则汜水、崿岭、龙门,皆应置兵。(注:此处的“县”是指河南登封县,即现在的河南登封县)。

这一段记载中可以看到“崿岭”上应有兵把守(事实上历代关键时均有重兵所守,自成一关,历代皆然。)作者为了说明该关的地理位置,依据《方舆纪要卷四十八》以及谭本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特作出明代时洛阳、许昌和“崿岭”关的位置,从地图中可以看到从许昌到洛阳仅有一处为三州交界处,这也完全符合《三国演义》中东岭关具体地理位置,即很有可能东岭关就是崿岭关。

滑州

三国时没有“滑州”,所以查找该地名时颇费周折,可“滑州”在历史上曾是四战之地,官渡之战就在它的西南面打的,历史上在此地所发生的大事件也不少,作者曾经考证过谭其骧的八卷本《中国历史地图集》,从地图可以清楚地到滑州变迁很大,但无法确定每次地名变迁的时间,所以作者再查《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历代州域五):  滑州(汉曰东郡。隋曰滑州。唐因之,亦曰灵昌郡,领白马等县七。今为大名府滑县)。

这一记载中说明了隋朝以前,汉朝以后称之为“东郡”,明朝以前到隋朝为“滑州”,明朝以后称为“滑县”,从这一点上可以肯定写这一故事的时间应在明朝以前!

 更有意义的是“滑县”的地理位置变化很大,下面仅列出两个时期该地点的地理位置变化,下图是金(或南宋)以前“滑州”的区域。

上图的重要意义是:黄河以南有很大一片土地,(其它“滑州”至少以黄河为界。)下图是明朝时滑州的地图,它的地理变化就很大:在明代时才开始将滑州改为“大名府滑县”,且在黄河以南的滑州地区全部划出去了,这时的滑县已经远离黄河,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写这一节故事的作者不太可能是明代人。

 二、虎牢关、汜水关与许田

 虎牢关与汜水关

《三国演义》中九次用到了“虎牢”或“虎牢关”嘉靖本虽一次用到“汜水关”,但毛本中却八次用了“汜水”或“汜水关”(注:《封神演义》中用了58次“汜水关”)。但《三国志》等正史中,均没用到虎牢关和汜水关,所以今天的学者认为三国时没有这两个关,事实上并非如此。

《方舆纪要卷四十七》中对虎牢关的记载非常详细,长达2900余字。从下述记载中可以看到,虎牢关历史攸久,亦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的大战不下十次。

虎牢关,在开封府郑州汜水县西二里。一名成皋关,亦曰古崤关。其地古东虢国,郑为制邑。《左传》:郑庄公曰:制,岩邑也。又为北制。隐五年,郑败燕师于北制。亦名虎牢(《穆天子传》:天子猎于郑,有虎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献,命蓄之东虢,因曰虎牢)。……

这一记载还说明虎牢关自古有之,《左传》就有记载。汜水关同样,但虽远没有虎牢关出名,但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远近闻名之处。其中《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中的记载如下:

《舆地广记》汜水县有故虎牢城,有汜水关,东南有成皋故关,西南有旋门故关。《通释》:成皋关在汜水县南二里。近《志》谓今城即故关城)。

《宋朝事实•卷十八》也有记载:孟州,大中祥符中,改汜水县汜水关为行庆关。庆历三年,以唐洛州王屋县属孟州。

《宋史•卷九十四》中关于汜水关的记载如下:

六月戊申,清汴成,凡用工四十五日。自任村沙口至河阴县瓦亭子,并汜水关北通黄河,接运河,长五十一里。两岸为堤总长一百三里,引洛水入汴。

这一记载清楚说明汜水关不是虎牢关,因为汜水关在汜水县与河阴县之间,因为《读史方舆纪要 卷四十六》中有“任村”的记载:

于是遣内侍宋用臣等相视兴役,自任村沙口(任村,在汜水县西南),至河阴县瓦亭子,达汴口,接运河,长五十一里(每二十里置束水一,以刍犍为之,节湍急之势),两岸为堤,长一百三里。 

 作者依据明代地图特画出如下地图。

关于许田

作者在确定历史上“许县”地名变化时,偶然发现《方舆纪要 卷四十七》有这样的记载:

许昌城(在州东三十里。周时为许国。秦许县,属颍川郡。陈胜将伍逢军于此,章邯击破之。汉仍曰许县。后汉章帝封马光为侯邑。建安元年,献帝都此。……五代唐讳昌,改曰许田县。宋熙宁四年,省入长社,为许田镇)。

这一记载中提到一个极为重要的地名“许田”,由于《三国演义》有“许田围猎”一情节,而且这一故事流传很广,历史上三国戏剧中也常用到它,所以对这一地名非常重视。全书中“许田”用了六次(其中第三十九回五次,第八十四回一次)。从上述说明中可知许田存在的时间是从五代(950年左右)到宋熙宁四年(1071年)止。

那么“许田”是不是另外的一个地名呢,在八十四回有这样一句:

却说关西兵至许田,马腾、黄奎请操点军,并入相府。操喝左右拿下马腾。腾曰:“何罪?”操曰:“吾保汝为将,汝反欲杀吾耶?”二人抵语。

 从这一句中可以清楚地说明:许田就是许都!

 三、南徐、润州、北固山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南徐情有独钟,有三个故事发在南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刘备招亲,而且民间流传很广,如孙权嫁妹——弄假成真。从108回开始,到109回结束,计8200余字。“南徐”在三国时代是一重要地方,因为孙权曾将它作为四年治所,当时称之为“京口”,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标为“京城”。刘备也确实去南徐娶孙权的妹妹。但远没有《三国演义》中描写得那样惊心动魄。

第一次出现“南徐”是106回,这一回中有关“南徐”的地名共四次,主要是讲史太慈的安葬。

张昭请权罢兵,权从之,遂收兵下船,回南徐润州。

这一句中有两个地名:南徐和润州,它们全是现在的镇江,其中润州是镇江市西边的一个大区。

孙权将慈厚葬于南徐北固山下。

北固山确在南徐,历史上还很有名,如“满目风光北固楼”。作者特地考察过两次,后人还真在那儿修了一座太史慈墓,边上供着鲁肃墓。可《三国志》中没提到太史慈死亡地点。

第五十三回中还有一次“南徐”。

用到“南徐”最多的地方是“刘备招亲”,它是全书的重头戏。历史上虽有此事,但与演义的情节相关很大《三国志吴书九》中记载: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关于“刘备招亲”一事共出现了8次“南徐”,其中第107回2次,108回中用了4次,其中有一句为:

玄德… …前往南徐迸发。… ….早到南徐州,船已傍岸,子龙曰:

这一句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它用了“南徐州”,我们知道“南徐”是“南徐州”的简称,所以这一故事肯定与南徐有关系。

第109回中用了两次。

第五十六回中仅用“南徐”一次,第172回中的南徐也不少,共有四次,但曹真征江东是一历史事件,并且就发生在广陵(南徐对岸),因此研究这一节中的“南徐”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有一句值得注意:

 遂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镇都督建业、南徐军马。

因为三国时的“建业”应为“建邺”,到了吴国灭亡才改用“建邺”。

全书其出现“南徐”17例,主要在南徐发生了三件大事,它们是太史慈死并葬回“南徐”。第二件大事是全书的重头大戏之一:刘皇叔招亲,最后是曹真征江东。也就是说在三国时的“京口”发生了三件大事,但有真有假,为此作者专门查找了有关史书。

《读史方舆纪要 卷五》关于“南徐”的记载非常详尽:

镇江府:《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吴地,后属越。战国属楚。秦为会稽郡地。汉因之。后汉属吴郡。三国吴曰京口镇(汉建安十三年,孙权自吴徙治丹徒,号曰京城。… …晋初属毗陵郡。……宋为南徐州治(宋永初二年,加徐州曰南徐州。元嘉八年,分江北为南兖州,而南徐州独治京口),并置南东海郡。……开皇十五年,置润州(以州东润浦为名)。大业初,州废,属江都郡。唐武德三年,复曰润州。天宝初,曰丹阳郡。……宋仍曰润州。开宝八年,改军名曰镇江。政和三年,升镇江府(以徽宗潜邸也)。元曰镇江路。明初曰江淮府,寻曰镇江府,直隶京师,领县三。今仍曰镇江府。

同卷中还有北固山的记载:

○北固山(在城北一里府治后,下临长江。自晋以来,郡治皆据其上,三面临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因名,盖郡之主山也。……今有甘露寺据山上,三国吴甘露中所建也)。

四、建邺、金陵、扬州、丹阳和石头城

由于历史悠久,南京曾经用过的名字也不少,三国时的地名尤为复杂,为此作者专门查阅了《南京市地方志》,该书最后一小部分是南京历史,这才对南京地名变化稍有了解。要说明的是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多次用到了秣陵、石头城、建邺、金陵和丹阳,耐人寻味的是作者没有搞混这些地名,仅是时间不太一致。

秣陵

地名“秣陵”与建业(邺)不完全一致,孙权迁治于“秣陵”后才筑石头城,下面是《三国演义》中“秣陵”的用法。第一次出现“秣陵”是在第三十回,这一回中三次用到“秣陵”。第122回中两次用到“秣陵”,另有一个“石头城”:

权曰:“张子纲令吾迁居,吾如何不从!”即命迁治于建业,筑石城。 这一回中还有一个“秣陵”:第134、135和235回中各用到“秣陵”一次。

建业          

《三国演义》中“建业”用得较多,共九次。从说明中可以了解到,建安十七年前,“石头城”称为“秣陵”(即第六十一回前),建安十七年(第六十一回)后改为“建业”。书中的用法与史实相差不大。

金陵    

南京又称“金陵”,但南京称金陵的时间比较繁杂,据载:“公元前333年楚威王36年,楚威王兴师伐吴,打败后在石头城(今清凉山)设立金陵邑,金陵城名始于此。”另载:“625年12月扬州大都督府自金陵迁冶江都有。”(这一句的意义恢复了“金陵”之称)。《三国演义》却突然用了一次“金陵”,在第百四回中有这样一句:却说宗预星夜径到金陵,入见吴主孙权。

五、鄱阳湖和浔阳江的由来

《三国演义》中鄱阳湖用得不多,仅五次,其中有一次为“鄱阳”,而且分散在数章之中,其中第七十七回一次,第八十七回3次,九十八回一次。但鄱阳湖在《三国演义》中非常重要,它是东吴的“海军司令部”和“海军学院”所在地,而且周瑜常年驻扎在那里。但三国时没有“鄱阳湖”,只有“彭蠡泽”,此时的“鄱阳”不是一湖,而是一郡,其中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有较详细的记载,北宋前称“彭蠡湖”,“南宋”后才出现“鄱阳湖”。

《方舆纪要 卷八十三》(江西一)中有该湖的详细历史记载:

鄱阳湖,即彭蠡湖,……赣水总纳十川,同凑一渎,注于彭蠡,清潭远涨,绿波凝净,而汇注于江。自隋以前,概谓之彭蠡。炀帝时,以鄱阳山所接,兼有鄱阳之称。

从这一注释中可以了解到两点:公元605年后彭蠡湖中的水才流到鄱阳山,这时才出现鄱阳湖。

“浔阳”地名比较复杂,三国时有一“寻阳”县,但没有“浔阳”江。寻阳县在现在的湖北省黄梅西南,因此常常会认为没有“浔阳江”,只有“寻阳县”,但历史上确有“浔阳江”,很长一段时间九江人称长江为“浔阳江”,而非另有一“浔阳”江,下图中摘自谭本《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明代(第七册)地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将九江一带标为“浔阳”,见下图。

《方舆纪要》中的记载为:

浔水城(在州东。《浔阳记》谓之兰池城,古浔阳也。后汉建安十四年,孙权以吕蒙领浔阳令。又吴建兴二年,诸葛恪图起田于浔阳,是也。又百十里即江南望江县之雷港驿也。亦曰浔阳江,盖大江之随地易名耳。

上两记载中说明有“浔阳”县,且吕蒙当过县令,这一记载与《三国演义》情节相符。后一记载清楚地说明浔阳江是九江一带人对长江的称呼。至此“浔阳”的地名完全可以确定了。

富池       

富池仅用过一次,第83回中写到甘宁死于“富池口”。今查证明1992年的《中国地图册》确实标为“富池口”,位于武穴市的西南边,地处网湖于长江之间。查2002版的湖北地图中改名为“富池镇”。

 

 

                     

                  这一地名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一小地名,大比例地图中找不到,要比较详细的地图上才有,而且是一小字,可知作者对这一地区比较熟悉。

 

 

                     

                 

这一句的问题是:夷陵之战的主战场在夷陵—夷都一带,而富池口离该地区的直线距离达550里,与夷陵战场相差太远。但也说明一点作者对富池口深有情感。原文为:

 

                      (甘宁)带箭而走,到于富池口,坐于大树之下而死。树上群鸦数百,围绕其尸。

                      《读史方舆纪要 七十八卷》记载为:

                     

                 

富池湖(州(作者注:州为兴国州)东六十里。《志》云:自州西之西碎石至三溪,汇上流诸水,经州治南。至此,众流益集潴而为湖,北注于江。《水经注》:江之右岸,富水注之。是也。今置河泊所司之。)

 

 

                      从说明中可知,富池湖在兴国州东60里处,这一记载与谭本《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明代(第七册)地图完全一致。

                  六、青泥河、玉泉山

                     

                 

由于历史上有一出名的“青泥城”,位于甘肃“蓝田县”,因此许多史书中认为“青泥”就是“青泥城”,但当时的关羽绝不可能到蓝田县去,因为中间隔着曹操占领的汉中,《三国志

 

                  蜀书二》曰:

                      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于鲁。

                      根据这一历史事实,《三国演义》第120回中改写了一下:

                      次日,孔明总守荆州;关公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

                      第123回中也用到了“青泥”之处,原文为:

                      虚言曹操令部将乐进引兵至青泥镇,弟关某等抵敌不住。

                      作者翻阅了《明史•卷四十四》,其中记载道:

                      (襄阳)又西北有青泥河,南有浮河,西南有檀溪,下流皆入於汉。

                      这一记载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关羽所镇守的“青泥隘口”!又说明襄阳府的西南还有一檀溪,这与史实完全相附。

                      同样《方舆纪要 卷七十五》中对青泥河的记载更详细(下面引文的“府”均指襄阳府):

                      

                 

○木山,在府治东一里,一名武陵。《春秋》庄四年,楚武王卒于木之下,即此。上有青泥池,一名青泥山。《三国志》:魏乐进与关羽相拒于青泥。祝穆曰:即此山也。考《乐进传》,进与羽相距于襄阳,或是襄阳之青泥河)。

 

 

                      在同一卷中还有一记载:

                     

                 

清泥河(府西北三十里。自均房间东出,达于汉江。后汉建安中,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距。陈大建二年,萧岿畜舟舰于章陵之青泥,章昭达谋袭之,是也。)

 

                      以上两条清楚地记载了“青泥河”在襄阳府西北三十里。

                  玉泉山

                      第七十七回是“玉泉山关公显圣”,有这样一段:

                      忽至一处,地名荆门州当阳县一座山,名为玉泉山。

                      由于所说之事属“子不语”中的鬼怪力神,笔者曾误以为“玉泉山”是乌有地名,没想到《方舆纪要

                  卷七十七》中有很详细的记载:

                     

                 

○玉泉山(县(作者注:县指荆门州当阳)西北三十里。山有泉,色白而莹,本名覆船山。三国时易今名。隋置玉州以此。宋末,蒙古陷襄阳,张梦发请城当阳之玉泉山,是也。)

 

                      如果这一地名远离麦城,那书中乱用地名,但绘制地图时发现玉泉山离麦城不到七十里地,请详见下图。

 

七、图曹真三路犯东吴中的洞口、阳城与东关

                     

                 

《三国演义》中两次用到“洞口”这一地名(167和168),虽然《三国志》中有这一记载,但许多三国志研究人员均不太清楚洞口的具体位置,记载洞口地理位置再全面的数郭守敬的《水经注疏

 

                  卷三十五》:

                     

                 

《环宇记》和历阳县下云,洞口浦,魏将曹休、张辽伐吴至上,与吴军相望。《水经注》云,江水左列洞口。《书叙指南》云,《水经》和州地名洞浦。《初学记》和州引《水经注》云,江水北迳乌江县之丰浦,上通湖池。又云,次得阴塘水,同受皇后湖,湖水连为包湖,西翼潭湖。

 

 

                      《初学记•卷八•州郡部》也有记载:

                      《魏志》曰:魏使曹休张辽伐吴,出洞口。郦元注《水经》曰:江上左对洞口江浦。已上和州。

                     

                 

从上述记载中可知“魏使曹休张辽伐吴,出洞口。”之“洞口”在和州(安徽省和县)与江浦(南京市江浦县)之间,即在江苏和安徽两省在长江的交界处。

 

                      《三国演义》的第192回中有这样一句:

                      曹休引大军径取皖城;贾逵引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径取阳城,直向东关;司马懿引本部军径取江陵。

                     

                 

这一句中突然冒出一个“阳城”,三国时确有阳城,但离长江很远,在荆扬的腰,当时条件下,曹魏不可能打“阳城”去,因此本文肯定“阳城”的地理位置不对,东关也不可能跑到巢湖(安徽无为县)附近,详细研究《读史方舆纪要》后,查明“阳城”很有可能是“蕲春”附近的西阳城,理由是《方舆纪要》第七十七卷有记载:

 

 

                     

                 

西阳城(府(作者注:武昌)东南百三十里。汉县,属江夏郡。三国魏以为重地。黄初中,吴阳言欲猎江北,豫州刺史满宠度其必袭西阳,先为之备。吴主闻之而退。

 

                      在同一卷中记载了东关:

                      东关:嘉禾三年,分道伐魏,遣陆逊、诸葛瑾入江夏沔口,向襄阳。司马懿尝言,东关夏口,敌之心喉,是也。

                      下图是根据《方舆纪要》所绘制的武昌一带的地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上述地理位置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完全一致。再查《三国志 魏书十五》:

                      太和二年,帝使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军,从西阳直向东关,曹休从皖,司马宣王从江陵。

                      看来《三国演义》中这一情节取自《三国志》,几经传抄,误将“西阳城”抄成了“阳城”。

                  八、姜维斜谷大败邓艾中的黑龙江

                      在第228回中,突然冒出了一个黑龙江:

                      瓘被四面蜀兵攻急乃投黑龙江而死余兵尽被姜维坑之

                     

                 

当时仅作为“胡说”看待,由于现在的黑龙江与故事地点相差太远,也就没有在意,但在《水经注疏》中查找其它地点时,发现“黑龙江”有几处,其中一处就是现在的“褒水”《水经注疏•卷二十七》云:

 

 

                      斜水出其北,褒水出其南。斜水见《渭水》篇。褒水今名黑龙江。东南迳大石门。

                      再查地图就可以发现,第228回的记载完全对得上。同时发现《读史方舆纪要 卷五》的也有类似的记载:

                     

                 

黑水(在县西北百里。《水经注》:黑水出北山,南流入汉。北山,王日休以为即县北太白山也。或云,褒水一名黑龙江,县西北接褒城界,此即黑龙江矣。)

 

                      这里的“县”是指明代陕西汉中府城固县,今陕西城固县。

                      同一卷中黑龙江的记载还有好几处,又如:

                      褒水(在县城东。自凤县流入境,一名黑龙江,又名紫金水。)

                      此处的“县”是指明代陕西汉中府以北的褒城县,现在的汉中市北边。其地理位置与《三国演义》中的“褒水”完全一致。

                  九、黄河之源

                      《三国演义》本中有这样一句:

                      祭毕,葬于黄河之原。将陶谦遗表,申奏朝廷。(第二十五回)

                     

                 

从现在与三国时期来看,黄河与下邳没有任何关系,但在历史上真有一段时间黄河经过了“徐州”和“下邳”,大概是从北宋到清朝前期,当时的黄河的大致流向请详见下图。

 

从地图中可以看到,即流过“徐州”(三国时为彭城),也流过“邳县”(三国时的徐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