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文化管理之三: 要素完整性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5-05

3、要素完整性

职能:企业文化的结构应包括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四个方面;内涵要素应包括企业环境、价值观或企业哲学、精英人物(或模范人物)、习俗和仪式及文化网络五个方面。企业文化的管理或文件化阐述,应该清晰完整的表达这些要素,使其得到完整清晰的管理。

 

要素完整性包含十个管理细节及要点,分别是:

文化结构描述:企业文化结构包括物质文化如产品或服务、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企业标志等,行为文化如企业家行为、员工行为、人际关系、沟通方式等,制度文化如组织制度、结构特点等,精神文化如企业哲学、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应对这些文化的结构要素中,可描述部分进行明确描述。

结构完整性检核:企业的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等四个文化纬度上,会互相影响并形成文化体系。文化的描述和日常的企业营运实践,应有明确规则或证明,表达出四个纬度的文化要求完整。

文化要素描述:为系统性的管理企业文化,企业对工作/生活环境、价值观、模范人物、仪式和习俗及文化网络等进行描述。要素描述使文化的理解与实践,有明确依据并了解其相互关系。

内涵完整性检核:企业应有明确措施,检查内涵下的六要素包括创新、团队导向、集体学习力、进取心、关注细节和结果导向等,进行完整性检查稽核,确定文化描述和执行过程中的完整程度。

要素提炼过程:企业文化的要素提炼,不是简单的提出即可,而应通过一个严谨的程序实现。提炼过程包括目标、内涵、表述、结构、文件化等几个环节,且每个环节都应有讨论、沟通和传导过程。

要素的内部沟通:确定企业文化基本要素,应采取明确的方式,进行内部沟通和宣传。评价员工对文化宣传的感知、认可、理解和实践等成效,是沟通结果与预定目标保持一致的必要手段。评价应明确规则。

文件管理规范化:有关文化的所有书面资料,都应进行归集整理,形成规范文件并按文件管理要求,进行编码、受控、建立文件档案。企业文化相关文件和实践记录,应设定责任岗位负责管理。

要素导向性:文化要素的描述,会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和意识产生强大影响,对文化的导向性应有清晰表述。如鼓励创新、强调绩效、团结互助、注重细节等。文化的导向性应得到监测,以便于及时修正调整。

要素执行度检验:企业应制定必要的程序和要求,以评判文化要素在日常工作中的执行状态。检验的方式可以包括对各类违反规则的行为的记录统计,各级别员工建议和意见的汇总等。检验方法应具体清晰。阐述文字修饰:企业文化毕竟不同于很多系统的制度,部分执行规范应具体完整可执行,但有关理念、愿景、企业精神等,则应具备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的特点,因此对文化的阐释文字应作必要修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