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松鼠会 ? “肥胖”的文化史

 皖林专栏 2013-05-06
发表于 2012-02-13 19:00 | Tags 标签:,

 虽然古埃及人早就将肥胖的病人画在墙壁上,认为胖是一种疾病;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也曾称“突然死亡这种情况,往往胖子比瘦子更多见”,但是其后一千多年中,肥胖却不再被欧洲人所排斥——或许是几次大饥荒、鼠疫,使得整个欧洲人口始终挣扎在生存危机之中,从没有安安稳稳地储存过大量脂肪。对饥饿的恐惧使得人们对脂肪有了特别的感情,因此各种绘画都以描绘女性的丰腴为美,“丰满的妇女更易于生育”“婴儿越胖越健康”等各种概念流行。人们爱脂肪、爱肥肉,从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健康或者不美。

直到1800年以前,“肥胖是一种病”这个观念只是少数大夫们的想法和说法。一个例子便是1789年《绅士》杂志写了一个三年没有离开自己的床的胖子,人们为了给他换床单,必须把他用滑车吊起来,而杂志中称他“除了偶有风湿外,非常健康”。胖的小孩在19世纪可能被看作“邪恶的”,但是不会被看作不健康的。

然而在18-19世纪,极度肥胖的人并不少见。根据一则记录,1889年,曾有人试图把一个极胖的法国女人送到博览会上展览,但是“八个男人都移不动她,而且她也出不了自己家门”。这是少有的留在历史记录中的胖子,此外可能还有成百上千个胖子留存在乡里的闲言碎语中,更多的则不为人知了。

胖子黄金时代之终结

对于肥胖的拒斥并不如我们所以为开始于20世纪初,实际上19世纪初,人们对肥胖问题就开始有广泛的讨论。长老会传教士格雷厄姆认为暴食暴饮是一种罪恶,因而提出了一种格雷厄姆食谱,认为食用茶、咖啡、酒、香料都是有罪的,因为这些会引起性欲,提倡喝清水、吃蔬菜、水果和全麦面包等高纤维食物。从杂志来看,《哈泼周刊》在19世纪中期就开始包含节食广告和嘲讽胖人的卡通画。

肥胖人群的出现和肥胖现象被社会拒斥,都与现代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1780年,蒸汽机发明,大规模运输食物成为可能;1820年,铁路普及,蒸汽船也出现了,在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食物运输变得廉价而迅速;1860年代,防腐剂发明,食物可以储存更长时间;1903年反式脂肪酸被发现,大量运用于市售包装食品、餐厅的煎炸食品中,使其保存几个月都不会坏;1890年,超级市场出现,各种各样充满了盐、脂肪和防腐剂的食品也出现了。

直到1900年,欧洲和美国诸多大城市有发达的服务业、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极为繁荣的大众消费文化。超市里充斥着琳琅满目的现代消费品——猪肉、牛肉、鸡肉罐头、油炸食物、充斥着防腐剂和添加剂的加工食品。

中产阶级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最大受益者,但因此也常常被过度肥胖所困扰,因而反肥胖的声音逐渐出现。比如1920年,英国医疗署官员乔治?纽曼爵士将“过度摄入食物,不合理地摄入食物,以及缺乏新鲜空气和锻炼”作为身体状况恶化的原因。他认为很多人摄入太多——他们可怜的肠胃还没有得到片刻的空闲,就又开始吃,以致肠胃被堵塞了。当时的医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怪招以促进肠胃的工作和食物的消化——开着灯睡觉以燃烧脂肪、用烈酒把食物冲下去、食用“醋餐”等等。

1908年,法国服装设计师保罗?波烈在伦敦展示了一件再现人体天然姿态的服装。这套衣服选用轻柔的丝绸,使得人体曲线毕现。自诩品位的上层社会的男性和女性开始疯狂追求体态优美,并爱上减肥(的确,追求身体之美不仅仅在于女性,男性也希望获得如希腊雕塑般的健美的身材。因此从开始到最后,他们都是减肥大军的一员)。这种趋势很快传遍了欧洲和美洲大陆。因此人们说,19世纪初是胖子“黄金时代”的终结。

1933年《柳叶刀》上登载的文章写道:“如今,节食成了谈论减肥的一种流行语,人们不再说‘去掉多余肥肉’。”减肥的专用词汇的出现,可以看出当时减肥人数不再是少数群体,他们的人数多到已经有了重塑语言体系的能力。

BMI令脂肪无可遁形

二战爆发后,备受摧残的欧洲物资匮乏,减肥文化暂时消失,政府、营养学家、家庭主妇们都在忙着用不多的定量粮食分配维持日常的健康和消耗,“肥胖”不再是他们担心的问题。医生们也对过度肥胖失去了兴趣,1940到1950年间,欧洲没有人发表关于肥胖问题的文章。在战时和战后的困难时期,减肥产品也从广告中消失了。

然而,肥胖研究和减肥文化在美国这片新大陆更加繁荣起来:1940年,路易斯?都柏林,美国大都会保险公司的首席保险精算师正式提出用身高/体重比率,来作为确定肥胖程度的客观公式,这个公式正是今日BMI的前身。而都柏林则在商业利润和科学之间,划下了人类肥胖史上第一道健康体重的界限。

医生和健康专家们也开始关注肥胖对健康的影响,195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物理学家约翰?葛夫曼认为胆固醇含量与冠心病的关系很大,并且发现血液中含有胆固醇的脂蛋白与心脏病有关联。早期研究认为,肥胖和血液脂蛋白有关系。而对高血压、高血脂的研究也证实肥胖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科学家和医生们也加入了“反肥胖”大潮。

1972年,安塞尔?基的《慢性病日记》正式将BMI(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用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其使用方法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于18至65岁的人来说:BMI在18.5-24.9为正常;BMI在25-30时为超重;BMI超过30则为肥胖。在BMI的精确计量下,科学家可以统计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胖子比例,每个人都被规划在一个“胖”或者“不胖”的框架之内,肥胖顿时无所遁形,此时,肥胖已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整个社会津津乐道、指手画脚之事。

艾米?埃德曼?法艾尔所著《肥胖耻辱:美国肥胖文化史》就在历史的语境中研究现代观念中人的体重与社会地位、公民身份之间的关系。她认为我们如今是在一个对肥胖特别的敏感文化中。举例说明:2008年《纽约时报》制作了一个海报,名字是“如何衡量一个男人”,发布了自19世纪末以来美国所有总统候选人的身高和体重——只有在很关注体重的文化媒介上才会有这种海报出现。这种影响下,肥胖的身躯被看作不健康也不美观,在现代文化的人际交往中普遍不受欢迎。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肥胖就不仅仅是一种医学或者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减肥运动

减肥运动其实自19世纪就开始了——1863年,威廉?班廷发表了世界上第一本明确提出依靠节食减肥的书——《一封写给公众的关于肥胖的信》,减肥这事才算真正进入普通人的视野。这本书记录了作者的减肥历程。该书一度十分流行,以致于节食减肥法,至今都被称为“班廷减肥法”——但此时,人们既不觉得肥胖不健康,也不觉得需要费多大力气去减掉肥肉。

20世纪是减肥的开始。1918年,《食谱和健康》是当年的畅销书,其作者露露?亨特?彼得斯博士让读者关心摄入的卡路里,而非吃了什么食物,他写道:“你应该尽可能多用卡路里这个词,这样你吃东西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自己在摄入卡路里,而非仅仅吃了一片面包、一块派。”这本书畅销了20年。1920年代,开始出现低卡路里食谱。“好莱坞18天减肥计划”建议人们每天摄入585卡,主要从柑橘类水果摄入。

减肥药诞生于1910年代,其中很多都包含绦虫,正如劳拉在《美国传奇:1930-1940年代美国小伎俩》中声称,1930年代,美国人会有意吃几条绦虫下去,觉得这样可以减肥——最著名的是歌剧演唱家玛利亚?凯勒斯,报纸热炒她因为吃含绦虫的鸡蛋减了50磅,绦虫都在以吃她的内脏为生了。后来她不得不辟谣,说自己是通过低卡路里的沙拉和鸡肉减肥的。

1920年代,香烟商人还在推广用香烟减肥的促销广告。1930年代,包含二硝基酚的减肥药短暂盛行,后因为有致盲和致死的案例,销声匿迹。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许多可疑的减肥药和减肥器具,有减肥饮料、饼干、冰激凌、鞋垫、眼罩,以及包在腹部和大腿上的减肥带。尽管有些听起来完全匪夷所思,还是有人愿意在上面花钱。

1948年,伊斯特?曼兹这位重208磅的主妇建立了TOPS(TakeOff Pounds Sensibly,理智减肥小组),这是第一个号召团队减肥的小组。她是从参加产前教育小组获得的灵感,女性们可以互相支持,互相鼓励。2004年,理智减肥小组有了23万会员,成功减肥的人成为KOPS小组成员(理智保持体重小组),也会时不时地举行聚会。

1945年7月5日,巴黎时装设计师路易斯?里德发明了“比基尼”之后,肥胖彻彻底底与不时髦联系起来。在这个观念的推动下,减肥栏目在各个网站报纸杂志都被归类到“时尚专栏”里。同时无数以“美女”“沙滩”“比基尼”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广告、海报,都在不断强化这个观念。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却越来越容易造成肥胖——1950年代电视的时代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窝在沙发上看电视,而非在户外锻炼;1960年代,汽车基本可以代替人的双脚,带你到所有的地方去。因此发胖率急剧上升,肥胖已经不是少数人面临的问题,减肥成为一种全民运动,一个有利可图的商业市场。

1956年,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减肥节目开播,全美女性开始随着电视在家里蹦蹦跳跳以减掉脂肪。同时,越来越多的减肥互助组织出现——1963年5月,美国纽约长岛的家庭主妇吉恩开始了流行到现在的“体重观察”减肥运动。在这种活动中,朋友们一周一聚,互相支持鼓励,并监督彼此锻炼、节食。如今“体重观察”成为一个庞大而受欢迎的公益组织,为肥胖人群制作了一系列便捷节食菜单、减肥锻炼计划、菜谱、健康食物以及一本杂志,目前有超过百万成员。

1960年代,化学的进步为怕胖的人提供了很多甜味代替品,让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甜点而不因为摄入大量卡路里而担心,比如人造糖精,尽管后来因为可能引起膀胱癌而退出市场。1968年,两位美国大夫加入到倡导减肥的行列里,《快速节食减肥法》一书成为当时的畅销书。1972年“吃肉减肥法”正式面世。创始人阿金斯博士建议想减肥的人不吃或是极少吃碳水化合物,敞开吃肉。尽管这种方法非常流行,但近来的研究表明其危害比想象的要大很多。

当1994年,导致肥胖的基因被发现时,人们以为很快就能够找到简单的解决肥胖问题的方法。但是这个科学上的进展只是印证了人类与肥胖的斗争之艰难。直至如今,人们还在年复一年地花费大量金钱在减肥上。在亚马逊上浏览关于肥胖的书,可以看到《肥胖,愚蠢和丑陋:一个女孩的生存努力》《好女孩不肥胖》《前胖女孩的秘密》《减肥的科学》,诸如此类,不是推销减肥方法,就是推销苗条与美好相连、肥胖与“丑陋、愚蠢”相连的观念。这些书的数量、畅销度和大量评论,让人们确信,肥胖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占据了重要位置。

全世界的精神恐慌

1980年代,“肥胖流行病”这个词在报纸上广泛出现。医生和公共健康官员开始警告人们一种新的流行疾病——肥胖——正在威胁整个社会的健康,尤其是孩子们。减肥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甚至成为政府健康官员关注的问题。

尽管1983年2月美国著名歌手卡伦?卡彭特死于厌食症,科学家也开始关注因为过度减肥而造成的营养失调问题,但是总的来说,人们还是怕胖超过了怕瘦,各种减肥食谱、减肥药丸、减肥项目无处不在。2005年,报告称三分之二的美国成人超重或者肥胖,三分之一可归类为稍有肥胖,30%的美国儿童体重超标。

一波波新的减肥节目出现——如今热播的美国电视比赛节目《减肥达人》,可以说是美国电视减肥风潮的继续。而关于胖子电视剧也越来越多起来,尽力扭转人们对胖人的偏见——比如2010年推出的美剧《胖子的爱情》,它在2011年获得艾美奖。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坐在桌前的时间越来越长——1990年代,电脑开始普及,需要坐在屏幕前进行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在娱乐方面取代了电视的位置,人们有了各种可以长时间坐着,不需要怎么动的消遣——电视机、电脑、PSP、iPad……肥胖人口与日俱增。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忧心忡忡地估计,全世界肥胖人口约有十亿之巨,并且在20年内,这个数据可能翻番。美国政府甚至将肥胖问题提到了“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讨论。因为肥胖成为许多应征参军青年遭拒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使得美国出现“兵荒”。

在人人都担心胖起来的时候,人类正式进入对肥胖的恐惧时代。自此,“肥胖”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精神恐慌”。

后记:本文已以“肥胖:不止与你有关”为名刊发于《看历史》2012年第1期。此文最初曾约青方老师撰写,后因他较忙而自己写。仍然参考了他的“世界肥胖史纲要”一些事实。在此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