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追溯童年,复演成长 ——追梦书生学读《教育机智》之七    随着阅读的逐渐深入,我们对范梅南所谓“教学机智”的认识也越来越趋于深刻。无论是他对教育者素质的剖析,还是对教育学意义的解读,抑或他对生活

 中外比上 2013-05-10
7、追溯童年,复演成长
——追梦书生学读《教育机智》之七
   随着阅读的逐渐深入,我们对范梅南所谓“教学机智”的认识也越来越趋于深刻。无论是他对教育者素质的剖析,还是对教育学意义的解读,抑或他对生活现象中的教育细节描述和教育者内心真相的揭示,都比较清晰地告诉我们:这里的“教学”,其实不是我们通常讲的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儿童教育;这里的机智,显然又不单纯指教育教学中的临场应对的技巧和策略,它应该包括渗透于教育生活方方面面的教育者赖以主动实施关心的言行的教育理解、儿童认识、职责定位、关系协调以及自身的道德、精神、人格等一切隐性支撑。在这种理解下,我们就会发现:范梅南的论述虽然非常条理细致,但是却有一个先天的弊端,即在先入为主地认定父母、老师、成人等教育者身上存在着太多问题的成见下,指出了我们生活经历中存在的许许多多的教育问题以及他自己理解中的教学机智的内涵和具体体现,可是却却始终没有告诉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形成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机智。对一线教育实践者而言,这恰恰是更具意义的理论引领和更被需要的操作指南。
   我实在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个群体比教师更爱孩子,更懂孩子,即使他们在年复一年的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失误。日复一日,教师得无私亡我地替芸芸众生排忧解难;日复一日,教师得靠入不敷出的经费努力工作;日复一日,教师还得忍受官员、公众、媒体的指责。“我们在轻慢教师本已够亏心,动辄怪罪教师则更显失德”,帕尔默教授的提醒,值得我们深思。确实,谈起今天在物欲横流中挣扎的教育,似乎人人都有发言权,都可以说三道四。但是,唯独没有发言权的却正是教育的主角——教师。我相信,范梅南教授显微镜下教师支离破碎的形态,但是,我更坚信阳光下教师们慈爱亲切的笑容。因为,我知道:一定有一种远比无穷无尽的苛求和无情无义的非议更为合适的东西,那就是欣赏、尊重、理解和倾听。所有能促进教师成长的方案和行动也充分证明:教师最需要的不是被修正和帮助,而仅仅是被接受、被倾听。可是,在惺惺相惜的同行之外,还有谁能真正蹲下身子来,听听教师的心声呢?既不尊崇教师心灵,也不能构建起学习型组织。显然,在教育现象的庐山中寻找真面目的范梅南教授不想做这样的人。
   最后,我想简单一谈教师怎么形成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机智了。个人以为,最好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追溯自己的童年,唤醒自己的童心和同理心,认真审视自己的教育言行,不断改进并重塑自我。童心,主要表现为好奇心、好胜心和宽容心;同理心,主要表现为同情心、谦卑心和公平心。只有先回到童年,摘除了身上用权威、成见、功利等编织面具,我们才能够有资格与孩子对话、玩耍、学习,相伴成长。真正的教育智慧,其实,就是不断擦拭慈悲而保持喜悦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