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犬獒效应

 不知所蘋 2013-05-14
心理导读:在管理学上,有一个很有名的经营理念叫"犬獒效应"。这个效应来源于一个关于藏獒的故事: 


犬獒效应



在古时的西藏,当年幼的藏犬刚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让它们互相撕咬,最后幸存下来的犬被称为"獒",通常十只藏犬中才能产生一只獒。可见这是一场残酷的竞争,幸存下来的犬之所以变成了獒,是因为有之前的那场激烈"厮杀"。因此,它有理由感谢死去的那九只犬。

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同样面临着这些藏犬一样的处境,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需要积极面对竞争。让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困境是造就强者的学校。这就是"犬獒效应"。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挑战和机遇同在,竞争是它的最显著特征。竞争是一种刺激,一种激励,也意味着新的选择和新的机遇。竞争产生动力,竞争提高战斗力,竞争导致优胜劣汰。只有经受竞争的考验,我们才能成为强者。

犬獒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1:面对竞争,主动迎上去

人们常说"竞争与机遇同在",面对竞争,谁积极主动,谁就容易把握主动权,率先抢占先机,实现飞跃式发展。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应该谨记狄更斯说过的这句话:"机会不会上门来找你,只有你去找机会。"

有一项针对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调查,发现他们最欣赏那些主动尝试和挑战新工作的员工。无论做得好不好,这些员工都比那些被动接受上级指令的员工更令人欣赏,因为他们不求安稳、有勇气挑战新事物、积极上进,而且能从尝试中学到东西。

可是有些人想过安稳的日子,他们不去主动接受竞争的挑战,不去积极争取。而面对危机时,不懂得积极应对,而是一味等待,结果只能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

有个人不小心掉进了洞穴里,他没有主动寻找出路,而是坐以待毙。在他即将死去的时候,死神告诉他:"原本你有很多出去的机会,但是你没有主动去创造。"那人听了后悔地说:"我只知道等待机会,而没想到去创造机会呀!"

对于企业而言,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安于现状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增强竞争意识,主动迎接挑战,才是企业生存发展之道。

蒙牛乳业自1999年成立于内蒙古以来,成为中国近几年连续增长最快的民营企业之一,销售额由1999年的4000多万元增长到2003年的50多亿元,可谓"牛气"十足。在蒙牛创建初期,伊利已经成为同城的乳业巨头。即便如此,蒙牛依然选择了主动迎接竞争的考验。在一片"向伊利学习"的口号声中,蒙牛以低姿态进入了乳制品行业,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成为了可以与伊利抗衡的乳业大户。正是主动迎接竞争,才造就了今天的"蒙牛"。

市场经济是天然的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竞争才有高效率,竞争才能出效益。如果没有竞争,每个行业都会成为一潭死水,事业就缺乏生机与活力。这个道理已经被无数企业发展所证明。因此,为了保证企业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许多企业都积极倡导内部竞争,以保证员工队伍随时保持忧患意识和进取的动力。很多企业实行全员竞争上岗,使企业的人才成了富有活力的"流水",有的企业甚至喊出响亮的口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些都是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竞争的表现。

社会在发展、在变化,仅靠已有所学的东西难以适应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不坚持学习就不能及时吸取新知识,提高自身修养,不能适应社会进步,也就难以胜任工作。因此,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应该放弃贪图安稳的想法,时刻铭记"不进则退"的道理,保持学习的心态,以保证不断进步。

启示2:竞争之前,保持必胜的信念

十只藏犬,最先死亡的往往是丧失斗志的犬。在竞争和危机到来之际,信心往往比物质更重要。信心能激发我们竞争的斗志和潜在的能量,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在竞争面前,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一旦失去了必胜的信念,就意味着缴械投降。

有个故事说,在明朝年间,有个秀才进京赶考,来到京城后,他在一家旅馆里住下。考试前两天的晚上,他做了两个梦。一个是梦见自己在墙壁上种白菜,另一个梦是在下雨天他既戴斗笠又打伞。秀才觉得这两个梦有些寓意,第二天便去找算命先生解梦。

听完秀才的讲述,算命先生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在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还打伞岂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顿时灰心丧气,回到旅馆准备收拾行李回家。

店老板觉得奇怪,就问他:"你明天不是要考试吗?怎么今天就回去呢?"秀才就把做梦与解梦的事告诉了店老板,店老板听完笑着说:"我也会解梦的,我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又打伞不是双保险,有备无患吗?"秀才听了觉得更有道理,于是他精神振奋,信心大增,果然在考试中发挥不错,中了个探花。

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心态的重要性。只有相信自己、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保持积极与乐观的精神状态,在竞争中才能沉着冷静,从容不迫。往往具有自信心的人才能勇敢地接受挑战,才有可能在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贡献。

美国成功学奠基人、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奥里森·马登曾经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如果我们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品质,就会看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开始做事前,总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由此可见,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重要。特别是在竞争面前,充满必胜的信念是强者应有的心态。

拿破仑·希尔也说过:"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而失败人士则运用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因此,如果你希望获得成功,就要有勇气和自信去面对竞争和困难的挑战,当你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接受挑战时,你就成功了一半。

启示3:无论成败,都应感谢竞争对手

感谢对手,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和成功道路上的一面镜子,让我们随时随地注意提升和完善自己;感谢对手,因为他们给我们压力和鞭策,使我们更进取;感谢对手,因为他们开拓了我们的胸襟,使我们变得从容、淡定、宽广……

小雪在广告公司工作,是策划部的最得力干将,深受领导的器重和同事的欢迎。可是有一天,策划部又来了一个美女--小芳,她不但长得漂亮,字也写得漂亮,且创意很独特。在小雪看来,小芳除了自信与潇洒外,还有一股挥之不去的傲气,这让她觉得受到了威胁:

平时小雪负责文案兼策划,公司领导和同事都夸她才华横溢,一人顶两职,这也是小雪最引以为傲的地方。现在,小芳来了,也做策划,还做得那么好。这样下去,小雪很可能被晒成咸鱼干了。

小雪预测得不假,终于有一天,总监对小雪和小芳说:"公司接到一笔业务,你们俩每人做一个广告策划,谁做得好,谁就会得到重用,做得不好,自己看着办。"听了这话,小雪立刻感到有压力,她认为小芳肯定会胜利,自己干脆识相点,辞职算了。那天晚上,小雪坐在书桌前,流了一夜的泪,她决定放弃了。

第二天早上,阳光非常灿烂,小雪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尽头又恢复了。她对自己说:"怕什么?不能自己输给自己。我一定要搏一搏!即使输,也要输得光彩!"说干就干,小雪在短短的几天里,竟然做了十几份策划方案。重压之下,她爆发出了超强的竞争力,最终她获胜了,留了下来。

感谢竞争对手,一个人,如果没有遇到竞争对手的刺激和威胁,那将是一种遗憾。因为竞争对手会促使你奋发向上,竞争对手会让你愈加顽强拼搏,鞭策你创造奇迹。

比斯高公司行政主管唐纳·肯杜尔说过:"在生意上遇到强劲、精明的竞争对手,是用钱都买不到的'好事'。"在他看来,竞争乃是重燃斗志、维持成功的真正力量。如果一个人毫无竞争之志,那将是一种悲哀。打从做生意以来,肯杜尔一直很感激生意竞争对手,他说:"我的生意竞争对手有的比我强,有的比我差;但不论其行与不行,他们虽令我跑得更累,但也让我跑得更快,这足以保障一个企业的生存。"

感谢竞争对手,因为正是他们的存在,才使我们有机会变得更强大。在我们迷茫时,对手给我们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在我们得意时,对手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我们成功时,对手告诉我们该应对挑战,如何在胜利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竞争对手给了我们无形的压力,也给我们前进的动力。竞争对手是我们的教练,教我们如何在竞争中提升,在较量中升华,教我们如何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惊人的成绩。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诅咒竞争对手,而应该对他们满怀感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