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wdzajcx 2013-05-17

苏霍姆林斯基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具体概括如下:

1.上课时,教师既要注意讲课的思路,更要注意学生的反应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上课时关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而不仅仅禁锢于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讲课思路。但是他知道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指出,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指导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出十几倍,甚至更多。只有如此,教师在上课时的言语才会运用自如,同时,学生感知这些信息也就不太费力。这样,教师注意的中心就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这时,教师从学生的眼神里就能看出他们懂了还是没懂。如果有必要,他就迅速地变换讲法。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觉察课堂的发展情况,能正好从本节课发展的逻辑(也就是学生反应的情况)出发,按照此时此刻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而不是死板硬套、照本宣科。

2.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多提供事实,少给予概括

苏霍姆林斯基深知,由于少年们有喜欢进行抽象思维和对事实进行深入思考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多提供事实,少给予概括。好的教师是那些多给学生提供事实,并把他们引领到思考的方面,让他们更多地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得对知识的认知,而不是那些代替学生思考和总结的、大包大揽的老师。他指出,“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教师必须学会竭力在教材内容中为学生寻找供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事物,以满足他们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举例说,他在上历史课,当讲到一些具体国家时,就引导学生进行“什么是国家”的概括。学生很喜欢他这样的提问,因为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来发现答案。因此,学生们开始兴致勃勃地议论:在奴役劳动统治的条件下,国家不能稳定的一般原因是什么,等等。这样学生通过思考就会得出结论,从而感到高兴。对学生来说,如果他不能体验到自己思考的自豪感,那么他就不高兴进行脑力劳动,自然教学的质量就不会很高。

3.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思考者

苏霍姆林斯基一次又一次证实这一点:“在少年期,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思考者,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掌握者。”苏霍姆林斯基发现,学科越是容易,学生们对于积累事实的态度就越冷淡。许多学生在童年时期学习很顺利,而到了少年时期,据一些教师鉴定说,却变得愚笨、没有才能、对知识漠不关心了。他认为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正是在这个时期,当学生的头脑需要思考、推论和研究的时候,他却被“解除”了思考的任务。所以,学生没有在思考中得到锻炼,而导致愚笨。让我们感到诧异的是,教师想出各种巧妙的办法,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减轻学生掌握教材的困难。但是结果却是一种很荒诞的情况:按教师的本意应该是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的办法,却在实质上把学生教得不会从事脑力劳动了。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警惕这种替代,一旦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爱思考,甚至是越来越不会思考,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4.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揭示未知跟已知之间的深刻联系,这是培养对知识的兴趣的教育诀窍之一。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讲述古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事件时,有些东西有意地留着不讲完:这些东西是学生借助以前学过的知识能够独立地解释的。从学生对留着没有讲完的那些问题是否愿意去自己寻找答案,可以看出学生有没有积极思维的热情。当他没有思维的热情时,要引导他们,而不能打击他们。当有热情时,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探索答案,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

5.让学生通过逻辑分析来记住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老师要教给学生对听讲或读书得来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老师在开始讲课以前,就向学生提出要求:“你们在听讲的时候,要注意思考材料的逻辑组成部分,不要花力气把一切都从头到尾地记住,而只要记住主要的东西。”只有如此,学生们才能自己学会总结,学会学习,才能高效地记忆知识。当然,运用逻辑分析,学生们需要逐渐地过渡。首先注意思考材料的逻辑组成部分,最后过渡到听讲过程中作简要的笔记,把主要的逻辑点及其顺序记录下来,然后能够自己串联起来。学生学会逻辑分析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掌握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通常运用多种方式来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他让能力最强的学生准备报告和学术论著综述,让科技课外小组出墙报,让学生写书评。他还举行科技晚会或晨会,举行演讲会,演讲者就是学生。还有,组织课外小组的研究活动,把有些问题通过课外小组的活动来研究。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多了,兴趣浓了,自然掌握起来也就快了。在这样的条件下,对所谓的“差生”来说更为有效。通过这些活动,“差生”可以了解许多知识,有许多东西从他们的头脑中通过,激发他们去从事精神专注的活动。这些“差生”由于有了一些不必识记的知识,所以他们理解和学会必修教材也感到容易些了。无疑通过多种活动来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7.让学生掌握知识,要注意学生系统化思维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老师可以在自然常识、化学、历史、文学等科目上让学生把事物和现象按其特点归纳,通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系统化思维的培养。他举了一个例子。如,在一个大纸夹里无秩序地放着各种植物的叶子,要求学生把这些叶子系统整理,并进行说明。苏霍姆林斯基高兴地看到,学生是多么专注而耐心地研究每一片叶子。他们还收集了各种土壤、肥料的样品和各种树木的木料,并进行分类和系统整理。在历史学科方面,我们给学生一幅图片,上面画着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生产器具、武器和衣服,要求他们分辨这些东西各属于什么时代。文学教师让学生读一些不注明作者的文艺作品的片段,让他们根据写作的风格判断谁的作品,或者指出这是原著还是译文。我们也给学生提出一些比较复杂的、有创造性的作业:给他们一张示意图,让他们去设计出活动模型、仪器或设备;或者给他们一张关于模型活动原理的一般说明,让他们画出设计草图。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学质量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