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性健康食疗方

 诗仙之家 2013-05-19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又名月经失调,是指月经周期、出血量、经色或经质等方面出现异常的一种妇科常见病。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主要是由感受寒、凉等外邪;或情志不舒;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禀赋虚弱;或久病不愈等因素,使得腑脏功能失常,气血运行不调所致。所以临床上常见证型主要有脾虚气弱型、血虚型、肝肾亏虚型、寒凝血瘀型、肝气郁结型、血热妄行型六种。
    脾虚气弱型
    本型多因身体平素比较虚弱,或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节,以致中气受损,脾虚气弱,气不摄血,冲任不固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清稀,脘腹胀满,大便溏薄,神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或萎黄,或见浮肿或消瘦等。治疗此种类型的月经不调要从健脾益气入手。
    母鸡艾叶汤
    【材料选用】艾叶15克,老母鸡1只,黄酒、葱花、姜片、食盐各适量。
    【制法】将老母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与艾叶、姜片一起放入沙锅中,然后按1∶1的量加入黄酒和水,上蒸笼隔水蒸熟,加入葱花、食盐调味即可。
    【用法】分2~3次佐餐食用,食肉喝汤,月经期连服2~3剂。
    【功效】补气摄血,健脾宁心。
    【适应证】适用于气虚不能摄血而致的月经不调,量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等症。高热患者及胃热患者不宜食用本品;肝火旺盛或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头晕、目赤、烦躁、便秘等患者也不宜食用本品。
    人参大枣粥
    【材料选用】人参6克,大枣5枚,粳米50克。
    【制法】将人参洗净,切片,放入清水中浸泡约2小时;大枣洗净,去核;粳米淘洗干净。将粳米、大枣、人参及泡人参的水一同放入沙锅,再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成稀粥即可。
    【用法】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可连服1周。
    【功效】补中益气,摄血调经。
    【适应证】适用于脾气虚弱所致的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乏力等症。如除气虚外,还兼有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盗汗等阴虚症状,可将本方中的人参改为西洋参。因为人参性温,容易助热,而西洋参性凉,不但可以补气,还有养阴生津的功效,最适合阴虚体质者服用。
    血虚型
    本型多因暴饮暴食,思虑过度而伤脾,导致化源不足,血海空虚;或体虚久病,或产乳过多,或出血过多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无血块,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治疗此种类型的月经不调要从益气补血入手。
 
黄芪炖乌鸡
    【材料选用】黄芪50克,乌鸡1只,葱花、姜片、盐各适量。
    【制法】先将乌鸡宰杀,去毛及肠杂,洗净,切大块;黄芪洗净,用纱布包好。然后将鸡块、药包、姜片一起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大锅中隔水炖熟。最后端出沙锅,拣去药包,加葱花、盐调味即可。
    【用法】经常佐餐食用,食肉喝汤。
    【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经。
    【适应证】适用于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白带过多、痛经、头晕等症。内热较盛或者湿热较重者是不适合食用的,比如青春期痤疮严重者,或者胃火上炎牙痛、大便干燥者,或者冬季感冒后容易发热、咽喉肿痛者。
     四物乌鸡汤
    【材料选用】熟地黄15克,当归15克,白芍10克,川芎8克,乌鸡1只,葱、姜、盐、料酒各适量。
    【制法】
    (1)将乌鸡宰杀,收拾干净,放入沸水中汆一下,再入清水中洗净。
    (2)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洗净,放入纱布袋内,扎口;葱切段,姜切片。
    (3)将乌鸡和药包一起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加葱段、姜片、料酒,移至小火上炖至鸡肉和骨头松软,拣去葱、姜、药包,加盐调味即可。
    【用法】月经过后,早晚佐餐食用,连续服3~5天。
    【功效】补血和血,调经化瘀。
    【适应证】适用于血虚所致的惊悸头晕,目眩耳鸣,面色无华,妇人月经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等症。
肾气亏虚型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早婚多育,房事过度,或年老天癸(是促进胞宫生理功能的出现,维持月经、胎孕正常的重要物质)将尽等,以致肾气亏虚,任冲失调。主要症状表现为经期先后不定,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大便不实等。治疗此种类型的月经不调要从补肾入手。
    黑豆苏木饮
    【材料选用】黑豆30克,苏木12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黑豆洗净,晾干,研成细末,与苏木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待成薄糊状时,拣去苏木,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用法】代茶饮,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连用5~15日,至痊愈。
    【功效】滋养肾阴,活血调经。
    【适应证】适用于月经后期,量少,或淋漓不断的肾虚有瘀型月经不调。由于本方中有红糖,所以兼有消渴(糖尿病)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
寒凝血瘀型
    多因行经期间或产后过食生冷,或冒雨涉水,外感寒邪,以致寒凝血滞,冲任受阻。主要症状表现为经期滞后,量少,色暗红,夹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治疗此种类型的月经不调宜从温经散寒、养血行瘀入手。 
红蓝花酒
    【材料选用】红蓝花(即红花)100克,白酒500毫升,红糖适量。
    【制法】将红花放入白酒中浸泡,每日摇晃几下,7天后即可饮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调入红糖饮用。
    【功效】温中散寒,活血行瘀。
    【适应证】适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腹中绞痛,产后血晕等。但是由于本方偏热,有咽干口燥、心烦易怒、夜间多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症状的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肝气郁结型
    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以及其他病邪的侵扰,伤及肝脏,使肝气郁滞,气血失调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经期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有血块,小腹胀痛,胸闷不舒,乳房、胸胁胀痛等。治疗此种类型的月经不调宜从疏肝理气入手。
    陈皮麦芽汤
    【材料选用】陈皮15克,生麦芽12克,黄酒适量。
    【制法】将陈皮、麦芽洗净,放入锅中,然后按1∶1的量加入适量的水和黄酒,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温服,一日2次。
    【功效】疏肝解郁,调理气血。
    【适应证】适用于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的月经不调。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本品。
    玫瑰花膏
    【材料选用】玫瑰花蕾(初开)300朵,冰糖500克。
  【制法】将玫瑰花蕾去芯蒂(如果是从药店或茶叶店买的干品,由于干花蕾的花苞比较紧密,里层花瓣的颜色不容易浸出,所以可将花蕾用手碾碎后再熬制)放入清水中煎煮,水沸腾后转小火煮20分钟。滤去花渣后,用小火继续熬煮,直至成为浓汁。然后加入冰糖,熬成膏状。稍凉后,存于瓷瓶密闭保存或放入冰箱冷藏即可。
    【用法】每次取两匙,用温开水冲服,早晚各1次,可长期服用。
    【功效】行气解郁,活血养胃。
    【适应证】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吐血,月经不调等症。比如体内有寒者,可将冰糖改为性温的红糖
血热妄行型
    多因过食燥烈性的食物,或情绪过激,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或身体平素阳热之邪炽盛,内热蕴结;或久病伤阴,虚火内盛所致。主要症状为月经先期,量多,色鲜红,质黏,有血块,烦躁易怒,口渴多饮等。治疗此种类型的月经不调,宜从滋阴、清热、凉血入手。
    黑木耳糖
    【材料选用】黑木耳200克,白砂糖500克,食用油适量。
    【制法】先将黑木耳研成细粉,备用。然后将白砂糖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小火煎煮,至糖汁黏稠时,加入黑木耳粉,边加边搅拌,使之混合均匀。离火,趁热倒入涂了食用油的大瓷盘中,压平,待晾凉后分割成块即可。
    【用法】随意食用。
    【功效】凉血止血,滋阴调经。
    【适应证】适用于血热引起的血痢、血淋、崩漏、痔疮出血、妇女月经量多、质黏等症。但为了保护牙齿,建议晚上睡前不要食用。
 痛经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下腹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脸色苍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冰冷,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痛等症状的一种周期性疾病。
    中医学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情志不舒、经期感受寒凉、平素身体虚弱或产妊过多等原因导致冲任不调,气血运行不畅发而致。临床常见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和肝肾不足四个证型。
    气滞血瘀型
    多因平素性格抑郁,或忿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内留,蓄而成瘀,瘀滞冲任,血行不畅,到经前或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故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并伴经前胸胁、乳房胀痛等。治疗此种类型的月经不调,宜从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方面入手。
    山楂汤
    【材料选用】山楂6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山楂洗净,打碎,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加红糖稍煮1~2沸即可。
    【用法】空腹温服,每日1剂,经前连服3天。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痛经、产妇恶露不尽、产后血瘀腹痛等。
牡丹花粥
    【材料选用】干牡丹花6克(鲜品用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制法】将牡丹花洗净,粳米淘洗干净。先将粳米放入锅中,加水煮粥;待1~2沸后,加入牡丹花再煮,粥熟后加入白糖调匀即可。
    【用法】空腹服用,每日2次,连服7天。
    【功效】活血调经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血瘀痛经,产后恶露不净,瘀阻腹痛等。
寒湿凝滞型
    多因经期产后,过食寒凉生冷,或冒雨涉水,使得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运行不畅而作痛。主要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行中小腹疼痛拒按,经量初始较少,后逐渐增多,色暗红,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缓解,畏寒喜暖,得热痛减,并伴腰脊疼痛。治疗此型的月经不调,宜从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方面入手
蜀椒汤
    【材料选用】花椒10克,生姜、大枣各30克。
    【制法】将生姜切片,大枣洗净,与花椒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经前连服3~5天。
    【功效】温中散寒,除湿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寒性痛经,胃寒性胃痛等症。
气血虚弱型
    多因身体平素虚弱,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气虚血少,到经行之时,冲任气血更虚,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面色苍白。治疗此种类型的月经不调,宜从益气养血、和中止痛方面入手。
    鸡血藤煲鸡蛋
    【材料选用】鸡血藤30克,鸡蛋2枚,红糖适量。
    【制法】将鸡蛋洗净,与鸡血藤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蛋熟。然后将鸡蛋捞出,剥去蛋壳,再放回锅中炖煮片刻。最后除去药渣,加入红糖,使其溶化即可。
    【用法】食蛋喝汤,每日1剂,经期或经后连服5~7天。
    【功效】补气养血,活血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尤其适用于气血虚弱兼瘀滞所致的痛经。
肝肾不足型
    多因先天肝肾不足,或房劳多产,或久病虚损,伤及肝肾,肝肾虚则精亏血少,冲任不足,到经行之时,胞脉更虚,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故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清长,面色晦暗。治疗此种类型的月经不调,宜从补肝益肾、养血止痛方面入手。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选用】当归15克,生姜15克,羊肉120克。
    【制法】
    (1)羊肉洗净,除去筋膜,切成小块;生姜切成薄片;当归洗净,用纱布松松地包住,扎紧。
    (2)将以上各物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煨2小时,加盐等调料调味即可。
    【用法】食肉喝汤。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每隔1~2周1次。
    【功效】温补肝肾,养血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痛经、不孕不育,以及妇女产后气血虚弱,阳虚失温所致的腹痛、乳少、恶露不止等病症。如皮肤病、过敏性哮喘及某些肿瘤患者不宜食用。另外,平时手足心热、容易上火者也不宜食用。
崩漏
    崩漏,又名“崩中漏下”,是指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的一种病症。通常情况下,凡经血量多而阵下,谓之“崩”;量少而淋漓不尽,谓之“漏”。崩漏在发病过程中经常互相转化,如崩血渐少,可能致漏,漏势发展又可转变为崩,故临床常以崩漏并称。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肾气不足、脾虚、血热、血瘀等原因导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而为病。临床主要有脾气虚弱、阴虚火旺、肾阳不足、血热妄行和瘀血阻滞五个证型。
    脾气虚弱型
    多因忧思过度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脏,导致气虚下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发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淡而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四肢不温,或面浮肢肿,面色淡黄等。治疗此种类型的崩漏宜从健脾益气、固冲止血方面入手。
    人参升麻粥
    【材料选用】人参6克,升麻3克,粳米30克。
    【制法】将人参与升麻放入水中浸泡20分钟,然后煎成药汁,滤除药渣。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药汁和适量清水共煮成粥即可。
    【用法】稍温食用,每日1剂,连服1周。
    【功效】补气摄血,升阳举陷。
    【适应证】适用于脾气虚弱所致的月经过多,或过期不止,色淡质稀清如水,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心悸,肢软无力以及转胎、妊娠小便不通等症。
 阴虚火旺型
    多因先天肾气不足,少女肾气稚弱,更年期肾气渐衰,或早婚多产,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耗伤精血,致使肾阴虚损,阴虚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经血非时突然而下,出血量多势急,或淋漓不尽,血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心烦潮热,尿黄便结等。治疗此种类型的崩漏宜从滋肾益阴、固冲止血方面入手。
    益母草汁粥
    【材料选用】鲜益母草汁10毫升,鲜生地黄汁40毫升,鲜藕汁40毫升,生姜汁2毫升,蜂蜜10毫升,粳米100克。
    【制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中(不要用铁锅)煮成粥。待粥成时,加入上述药汁和蜂蜜,搅匀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服3~5天。
    【功效】滋阴,养血,调经,消瘀,解渴,除烦。
    【适应证】适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妇女月经不调、崩漏、产后血晕、恶露不净、瘀血腹痛以及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等病症。
金凤膏
    【材料选用】白毛雄乌鸡1只,金樱子根30克,酒、盐各适量。
    【制法】乌鸡吊死,用开水烫泡,去毛,除头足及内脏,洗净;金樱子根洗净,切片,放入鸡肚中,加酒、清水,放容器内隔水炖熟,去药渣,加盐调味即可。
    【用法】食肉喝汤,任意食之。
    【功效】收敛固脱,调经养血。
    【适应证】适用于女子崩漏,男子遗精、滑精、小便多或遗尿等症。
肾阳不足型
    多因先天肾气不足,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等,致使肾阳虚损,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暗等。治疗此种类型的崩漏宜从温肾助阳、固冲止血方面入手。
    鹿角胶粥
    【材料选用】鹿角胶15~20克,粳米100克,生姜3片。
    【制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30分钟,加生姜片,并加鹿角胶,待其完全烊化后,拌和均匀,继续用小火煮至粳米酥烂、粥黏稠即成。
    【用法】每日1剂。3~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
    【适应证】适用于肾气不足所致的妇女崩漏、子宫虚冷、不孕、带下,男子阳痿、早泄、遗精、腰痛等症。有口燥咽干、午后潮热、夜间盗汗、手足心热、大便秘结等症状的阴虚火旺之人是不宜服用本粥的。此外,为了避免上火,即便是没有阴虚症状的患者,也最好选择在冬季服用。
 血热妄行型
    多因平素身体阳盛,或情志不佳,肝郁化火,或感受热邪,或过食辛辣助阳之物,致使火热内盛,热伤冲任,迫血妄行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尽,血色深红,质稠,心烦少寐,渴喜冷饮,头晕面赤,尿黄便结等。治疗此种类型的崩漏宜从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面入手。
    苎麻粥
    【材料选用】生苎麻根30克,陈皮(炒)10克,粳米、大麦仁各50克,盐少许。
    【制法】
    (1)先将生苎麻根、陈皮用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取药汁;粳米、大麦仁淘洗干净。
    (2)药汁去渣,加入粳米及大麦仁用小火熬煮,待粥成时,加盐调味即可。
    【用法】分作两服,每日空腹趁热食。
    【功效】凉血,止血,安胎。
    【适应证】适用于血热崩漏、妊娠胎动下血及尿血、便血等症。非实热患者不宜服用。
      大小蓟饮
    【材料选用】干大蓟10克,干小蓟10克。
    【制法】大蓟、小蓟共置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
    【用法】代茶频饮。
    【功效】凉血止血。
    【适应证】适用于血热引起的崩漏、咯血、吐血、便血等。有胃部冷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等脾胃虚寒症状者不宜服用。
瘀血阻滞型
    多因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感受寒、热之邪,寒凝或热灼致瘀,使得瘀阻冲任,血不循经发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经血非时而下,骤然如崩,或淋漓不净,血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腹痛缓解。治疗此种类型的崩漏宜从活血祛瘀、固冲止血方面入手。
       三七藕蛋羹
    【材料选用】三七末5克,鲜藕适量,鸡蛋1枚,盐、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将藕洗净切碎,用纱布绞取汁液1小杯。然后将鸡蛋打入小碗中,加清水、三七末、鲜藕汁、盐、植物油,调匀,蒸成蛋羹即可。
    【用法】以上为1次量,每日2次。
    【功效】化瘀,止血,养血。
    【适应证】适用于瘀血阻滞型崩漏。
闭经
    闭经,古称“女子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经闭”等,是指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来潮后又中断6个月以上的一种月经病。
    导致本病的原因较为复杂,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获得因素。临床常见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阻滞、气血两虚、肝肾阴虚五种证型。
    气滞血瘀型
    多因七情内伤,情志抑郁,或忿怒过度,导致气滞血瘀,瘀阻冲任,气血运行受阻,血海不能满溢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停闭数月,小腹胀痛拒按,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喜嗳气叹息。治疗此种类型的闭经宜从行气活血、祛瘀通络方面入手。
    月季花汤
    【材料选用】月季花3~5朵,黄酒1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月季花洗净,加水150克,文火煎至水减半,去渣,加冰糖及黄酒即可。
    【用法】随量饮用。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通经。
    【适应证】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闭经、痛经诸症。
  桃仁红花粥
    【材料选用】桃仁10~15克,红花6~10克,粳米50~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桃仁捣烂如泥,与红花一并煎煮,去渣取汁,同粳米煮为稀粥,加红糖调味。
    【用法】温热服,每日1~2次。
    【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气滞血瘀型闭经、月经不调及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等。
寒凝血瘀型
    多因经产之时,血室正开,过食生冷,或涉水感寒,寒邪乘虚客于冲任,血为寒凝成瘀,滞于冲任,气血运行阻滞,血海不能满溢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停闭数月,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缓,形寒肢冷,面色青白。治疗此种类型的闭经宜从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方面入手。
  姜黄蛋
    【材料选用】鲜姜黄20克,鸡蛋2枚,黄酒适量。
    【制法】先将鸡蛋洗净,加水煮熟,剥去外壳。然后将鸡蛋放回水中,加入鲜姜黄和黄酒继续煎煮20分钟,去药渣即可。
    【用法】稍温,食蛋喝汤,每日1次,经前连服3天。
    【功效】行气活血,通经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寒凝型闭经,或气血瘀滞型闭经,对痛经也有一定疗效。
痰湿阻滞型
    多因素体肥胖,痰湿内盛,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致使痰湿、脂膜壅塞冲任,气血运行受阻,血海不能满溢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停闭数月,带下量多,色白质稠,形体肥胖,或面浮肢肿,神疲肢倦,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胸脘满闷等。治疗此种类型的闭经宜从豁痰除湿、活血通经方面入手。
    苓花红糖饮
    【材料选用】茯苓50克,红花6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茯苓、红花放入沙锅,加水同煎,取汁加红糖调味即可。
    【用法】温服,每日1次,连服5~7天。
    【功效】运湿化痰,活血通经。
    【适应证】适用于脾虚有痰湿所致的不孕、闭经、经期延后等症。夜尿频多者不宜食用。
 气血两虚型
    多因身体平素虚弱,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气虚血少,致使血海不能满溢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由量少色淡而渐至闭经,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言懒语。治疗此种类型的闭经宜从大补气血方面入手。
    当归羊肉羹
    【材料选用】当归、党参、黄芪各25克,羊肉500克,葱、姜、料酒、盐各适量。
    【制法】
    (1)羊肉洗净,除去筋膜,切成小块;当归、黄芪、党参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
    (2)将羊肉、药包与葱、姜、盐、料酒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大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煨炖,直至羊肉熟烂即可。
    【用法】食肉喝汤,早晚各1次。
    【功效】益气养血。
    【适应证】适用于气血亏虚型月经量少、闭经以及病后、产后体弱、脘腹冷痛、血虚宫冷崩漏及各种贫血。气血两虚兼有寒者(兼有怕冷等症状),可多加一些温中散寒的生姜。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牙痛等患者不宜食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南瓜是发物,这道药膳是由中药和羊肉共同组成的,所以在食用药膳期间应忌食。
  肝肾不足型
    多因先天不足,少女肾气未充,精气未盛,或房劳多产,久病伤肾,以致肾精亏损,冲任气血不足,血海不能满溢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初潮来迟,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闭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足跟痛,手足心热,甚则潮热盗汗,心烦少寐等。治疗此种类型的闭经宜从滋阴养血方面入手。
 通经乌贼肉膳
     【材料选用】乌贼鱼肉30克,桃仁6克,葱、姜、花椒、盐各适量。
    【制法】将乌贼鱼肉泡软后,去骨、皮,洗净;桃仁洗净。将两者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葱、姜、花椒、盐等,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乌贼鱼肉熟透即可。
    【用法】每日1剂,连服3~5日。
    【功效】滋阴养血,活血通经。
    【适应证】适用于妇女经血量少、痛经、闭经,以及产后血瘀腹痛等。服用与乌贼鱼肉有关的药膳时,忌食茄子。
 倒经
    倒经,又称“经行吐衄?”、“逆经”,是指每值经前或经期出现有规律的吐血或鼻出血,并伴有全身不适、精神不畅、烦躁不安、下腹部胀痛等症状的一种病症。?经血上行由口鼻而出,必致下注冲任者少,甚或全无,故经行吐衄时,月经量减少,甚至无月经。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火热上炎,值月经期冲脉气盛上逆,损伤阳络发而为病。临床主要有阴虚肺燥、肝经郁火两种类型。
    阴虚肺燥型
    多因素体阴虚,或大病久病,耗损精血,阴虚内热,或忧思不解,积念在心,心火偏亢,致使经期冲脉气盛,气火上逆,灼肺伤津,损伤肺络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吐血、鼻出血,量少,色鲜红,头晕耳鸣,手足心热,潮热干咳,咽干口渴,月经量少,或无月经。治疗此种类型的倒经宜从滋阴润肺、降火止血方面入手。
    茅根地黄饮
    【材料选用】白茅根30克,生地黄20克,牛膝20克。
    【制法】将以上三味药洗净,放入沙锅,加3碗半清水浸泡20分钟。然后置于火上,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煮至1碗即可。
    【用法】1次饮完,每日1~2次。
    【功效】滋肺肾阴,凉血止血。
    【适应证】适用于阴虚肺燥引起的经行吐衄及血热经枯而闭。
肝经郁火型
    多因抑郁,或忿怒伤肝,肝郁化火,致使经期冲脉气盛,气火上逆,肝脉人颃,气火循经上犯,损伤阳络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吐血、鼻出血,量较多,色深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两胁胀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经量减少,甚至无月经。治疗此种类型的倒经宜从疏肝泻火、降逆止血方面入手。
    黄花藕节汤
    【材料选用】黄花菜30克,藕节60克。
    【制法】将黄花菜、藕节分别洗净,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取汁,晾凉即可饮用。
   【用法】每天1剂,服至血止。
    【功效】疏肝解郁,清热凉血。
    【适应证】适用于肝经郁热,血热妄行引起的倒经。
带下病食疗方
    带下病,又称“下白物”,是指妇女阴道分泌物量多或色、质、味异常的一种病症。此病常反复发作,不易速愈,而且常并发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疾病,是妇科病中仅次于月经病的一种常见病。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经期涉水淋雨,感受寒湿;或产后胞脉空虚,摄生不洁,湿毒邪气乘虚内侵胞宫;或脾虚运化失职;或肾阳不足,导致水湿内停而为病。临床主要有脾虚失运、肾阳不足、湿热下注三种类型。
    脾虚失运型
    多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忧思气结,损伤脾气,致使脾运化失职,湿邪下陷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神疲倦怠,四肢不温,或两足浮肿,口淡无味,大便溏薄,面白无华。治疗此种类型的带下病宜从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面入手。
    莲芡粥
    【材料选用】莲子30克,芡实30克,鲜荷叶10克,糯米120克。
    【制法】将莲子、芡实、糯米洗净,鲜荷叶洗净切碎,然后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成即可。
    【用法】随量服用。
    【功效】养心安神,健脾止带。
    【适应证】适用于脾虚下陷、湿浊下注之带下病,以及神经衰弱属心脾两虚者,症见失眠心悸、气短乏力、食少倦怠,或食后腹胀,或大便溏薄等。
 扁豆散
    【材料选用】白扁豆60克,粳米适量。
    【制法】将白扁豆放入锅中,用微火焙干,取出,研成细粉,分成10份。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稀饭,取米汤。用米汤送服一份扁豆粉即可。
    【用法】每日2次,连服5日。
    【功效】健脾,利湿,止带。
    【适应证】适用于妇女赤白带下、脾虚泄泻等症。白扁豆治疗脾虚带下病,民间有一偏方,就是取白扁豆30克,用淘米水浸泡后去皮,加山药30克、红糖适量一同煮熟服用,1日2次。
肾阳不足型
    多因先天肾阳不足,或恣情纵欲,肾阳虚损,导致气化失常,水湿内停,下注冲任,损及任带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带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小腹有冷感,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头晕耳鸣,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频数,夜间尤甚,面色晦暗等。治疗此种类型的带下病宜从温肾助阳、涩精止带方面入手。
    淡菜炖韭菜
    【材料选用】淡菜60克,韭菜60克,黄酒、盐、麻油各适量。
    【制法】
    (1)将淡菜放入碗中,加黄酒浸泡1小时;韭菜择洗干净,切段。
    (2)将淡菜与黄酒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至八成熟时,加入韭菜,继续煎煮至淡菜熟透,加入盐、麻油调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肾阳,治带下。
    【适应证】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腰痛、小便淋漓不尽、小腹冷痛、带下量多等症。
 白果莲肉粥
    【材料选用】白果15克,莲子肉15克,糯米50克,乌鸡1只,胡椒3克。
    【制法】
    (1)乌鸡宰杀,去毛及肠杂,洗净;白果、莲子肉研末;糯米淘洗干净。
    (2)将白果、莲子末放入鸡腹内,缝线,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用慢火炖煮。
    (3)待乌鸡将熟时,再下入糯米,继续熬煮,至鸡肉熟烂,糯米成粥即可。
    【用法】空腹食用,食肉饮粥,每日2次。
    【功效】补肝肾,止带浊。
    【适应证】适用于下元虚惫、赤白带下、遗精、白浊等症。
 湿热下注型
    多因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肝热脾湿,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损及任带而为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质黏稠,或浑浊如米泔,气味臭秽,并伴有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差,小腹疼痛等。治疗此种类型的带下病宜从清热利湿方面入手。
    马齿苋蛋清饮
    【材料选用】新鲜马齿苋适量,鸡蛋1枚。
    【制法】先将马齿苋洗净捣烂,用纱布绞汁60毫升,再将鸡蛋打开,取蛋清与马齿苋汁和匀,冲入适量沸水即可。
    【用法】趁热顿服,每日1剂,连服2周。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止带。
    【适应证】适用于湿热型赤白带下。马齿苋不宜与鳖甲同食,正在服用鳖甲的,最好停药后再食用“马齿苋蛋清饮”。
加味蒲公英粥
    【材料选用】蒲公英60克,木棉花、金银花各30克,粳米50~100克。
    【制法】先煎蒲公英、木棉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成粥即可。
    【用法】每日2次,温热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止带。
    【适应证】适用于湿热带下及急性扁桃体炎、结膜炎、乳腺炎、胆囊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