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州】——走进朱自清故居,享受独处时光

 岚韵 2013-05-22

独处是人生中美妙时刻和美好体验,虽然有些寂寞,但这是寂寞之中的充实,是平淡之中的怡然,是我非常向往的日子。每个人享受独处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时的我正享受着独处时光——读书、写字,这样惬意的日子,周国平称为“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我没有那么高深的理论,也没有那么莫测的思想,只是想留置让思绪自由飞翔的时间,忘掉尘世间的多重角色,只剩下我自己,单纯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时候,我的心是宁静的,丰富的宁静。

 

 

    文字的表达是有天赋的,也可以后天培养,真正喜欢上文字应该是开博之后,当文字的表达少了功利色彩,少了浮躁感觉,养成了记录的习惯时,文字的魅力慢慢彰显出来,它可以帮助你学会享受孤独,把那不能诉说的心思都交付给文字,在孤独中与自己谈心,与博友交流,这是独处时光留下的痕迹。

 

 

    学生时代谁没有被动学习过名家名作呢?摇头晃脑背诵的同时,往往想到的是不能失去分数,再美的文章也是得高分的工具,违背了读书的初衷,读书虽然能获取知识,但知识不是智慧,只有读懂人的心才能获得智慧,读书的目的就是培养出抵挡一切苦难的心,在自己的世界里坦然行走,获得前行的方向。

 

 

    曾经一位博友曾经说过,阅读是需要时光的,倘若让一个人的文字沉淀到心灵去,是需要时光缓慢的流逝!前几天再次读到朱自清《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样具有散文语言魅力的文字时,感觉是和学生时代是完全不一样,有了更多的感悟,有了去朱自清故居看看的念头,这是与大师心灵之间对话的源动力。[转载]【扬州】鈥斺斪呓熳郧骞示樱硎芏来κ惫

 

    朱自清先生在扬州生活了13年,北京大学毕业后也曾任教于扬州中学,故自称扬州人”,他的故居就坐落在市中心东关小学的后面安乐巷内,这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小巷,长不过200余米,宽不足3米,如扬州城里其它晚清建筑的风格青砖黛瓦,古色古香,湿气的苔藓在青砖缝隙之间无声地衍生弥漫故居简陋、质朴,以清雅的寂静,抵挡着数百米之外现代社会的喧嚣。

 

[转载]【扬州】鈥斺斪呓熳郧骞示樱硎芏来κ惫

[转载]【扬州】鈥斺斪呓熳郧骞示樱硎芏来κ惫


    跨入两扇敞开着的漆黑大门,就是一方小天井,一棵枇杷树和几根翠竹栽于院落一隅,小院寂静清雅只有我一个游客,这倒是应和了朱自清先生散文里洗去铅华后绝美的意境,他用自己“真挚清幽”的特性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收录在中学教科书里的《背影》 、《匆匆》 、《荷塘月色》 、《春》这几篇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转载]【扬州】鈥斺斪呓熳郧骞示樱硎芏来κ惫

[转载]【扬州】鈥斺斪呓熳郧骞示樱硎芏来κ惫

[转载]【扬州】鈥斺斪呓熳郧骞示樱硎芏来κ惫

朱自清先生出生于小官僚家庭,家庭是重视教育的,让朱先生接受到了完整的教育,是一位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他的一生是贫困的,故居的前言上就介绍到“1948年朱先生因贫困交加在北平去世,时年50岁”,正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物质上的贫苦,彰显出内心的丰满,朱先生才能写出如此优美意境的散文。[转载]【扬州】鈥斺斪呓熳郧骞示樱硎芏来κ惫

 

漫步于朱自清故居,享受独处时间,有了与大师之间的心灵对话,很庆幸有这样的机会,能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这与自身的性格无关,喜欢独处也并不代表交往能力的丧失,杜绝外来新鲜事物的汲取,我只是利用独处的时光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更加执着于自己的爱好,静静的在自己空间做着喜欢事情,我珍惜这样的日子,也珍藏着不多的独处经历!

 


(今天和大家分享歌剧《猫》的主题曲《回忆》--Memory,大提琴演绎,非常喜欢大提琴的音质,在这初夏的夜晚,大提琴的声声倾诉好似我的呢喃,享受着独处的时光,这里有我的书本、有我的文字、有我的音乐,还有什么所求,这就是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