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帖]温病学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

 雨沁青竹的书房 2013-05-24
[转帖]温病学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 
刁吉祥 安徽省郎溪县中医院

  温病学,是明清以来不少医家在从事急性温热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研究发展而成,其独特的学术成就主要有四个方面。
  1.阐明多种“异气”的病源说
  明代医家汪石山,首先在温病发病学上明确提出了新感温病之说。他认为温病不独有“冬伤于寒,至春必发”的伏邪温病,而且还有“不因冬月伤寒”的新感温病,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温病都是伏邪化热的传统观念。明末吴有性,继承前人学术成就,结合自己实践体会,编著了《温疫论》,从此以“异气”作为温热病的病源,这是病因理论上一项重大突破。此前,外感热病在病因理论上一直宗“六淫”外邪致病。这种“异气”病源理论的创立,使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得到了发展,为创立温热病学,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它的主要内容首先阐明“异气”具有传染性。吴有性认为,温病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等六淫为患,而是一种“异气”。又称“厉气”或“戾气”,由口鼻而入,有传染性。所以他在《温疫论》中确认“此气之来,无老少强弱,触之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其次论述了异气的多类型,主要反映在有一定的季节性,不论何种异气,均无例外。这是温病学说在病理上的新进展。
  2.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创立,是中医临床病理学上的重大突破。以叶天士的成就最为卓著,他是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完整体系的杰出代表。这一独特理论,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病理机制。他不仅对温邪由口鼻而入作了有力的论证,而且阐明了温邪入侵机体后,邪犯何处,病发何部,澄清了以往长期争议的理论问题。虽然“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论尚不赅全温邪入侵部位,但其论证是符合多数温病临床实际的。同时该理论还阐发了“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等有关温病病程演变的先后规律,这对探讨温病辨证论治规律有极大的贡献。它说明了卫气营血既有其独特的表里、内外和深浅的关系,又是温病辨证论治的纲要。既有助于判明温病的部位和病势,还能有助于推析病机、归纳病型、提示治则。如温病证见高热出血,既可判明病较深重,病在血分,乃热灼营阴,迫血妄行,治宜滋阴清热,凉血止血。同时更反映出卫气营血的不同病理变化,是由其相应的脏腑所主。如“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阴”。这种将卫气营血与脏腑的病理生理,以及辨证论治的有机联系,成为温病学说独特的理论体系。
  3.揭示温病的传变规律
  温病传变的规律,体现在传变的形式、传变的条件和逆传的临床表现三个方面。集中反映了临床证候的动态规律。揭示这一规律的内在联系,是温病学在学术理论上的又一大成就。
  传变形式分顺逆 顺传:多见温病正盛邪实情况下的传变。其临床证候按卫—气—营—血的演变过程而逐步传变。反映了温邪由表入里,由外而内,由浅而深,由实而虚的一般病理演变过程。逆传:多见邪实正衰情况下的传变。其传变不按上述卫气营血的顺序,而是由卫不经气,直入营血。即由渐进性的顺传,改变为暴发性的逆传。吴鞠通所倡导的三焦辨证亦是如此,三焦所属脏腑的传变,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阴肺开始,由此传入中焦为顺传,如由肺而传入心包的为逆传;中焦病不愈,则多传入下焦肝肾。但亦有上焦证未罢而又见中焦证的,中焦证未除而又出现下焦证的。
  正邪盛衰是条件 温病的临床演变过程,其传变与否,传之顺逆,均视正邪的盛衰而定。所谓传变,实质上是反映温邪出入的病位与证候的关系,无温邪进出,则不存在病情的传变;而正气的盛衰,则与传变的形式有密切关系。此外,病邪的不同也可决定传变的形式,有些温病不出现卫气营血的全程顺传或逆传,有的则可能出现。
  逆传的临床表现 从临床证候的角度看,在温病发展的病程中,若出现神昏、出血、痉厥、闭脱等症状,则提示病已逆传。从病理的角度看,病由肺、胃、肠发展到肝、肾、心包,也属病已逆传。一般在逆传之前,常有高热骤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迫促、唇面发绀、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先兆。
  4.首倡养阴增液新治则
  养阴增液新治则的创立,是随温病的病因、病理等基本理论有了新的学术成就的同时,在广泛地临床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因为耗津伤阴是温病特有的病理机制,伤阴程度的轻重,直接影响到转归和预后,历代医家十分强调“温热存阴,最为要紧”、“温热为法,法在存阴”,更有“若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警语,并对高热伤阴的临床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描述,特别总结归纳出,以辛凉、甘寒、咸寒作为伤阴的基本治则。阐述了辛凉可泄卫清气,透营凉血;甘寒以生肺胃之津;咸寒以滋肝肾之阴等运用于临床。如选用沙参麦冬汤、益胃汤以滋养肺胃之阴;选用增液汤以增液润肠,主治阳明津液灼伤,肠燥便秘,咽干口渴之症;选用加减复脉汤以滋肾阴,用于邪热久稽,真阴被劫,身热面赤之候。这些新治则,为温病的证治增添了新的内容。
  温病学的问世,修正了祖国医学此前一直将外感热病列为伤寒范畴进行辨证施治。它在理法方药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特别是在治疗上有了新的突破。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尽善尽美。需要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温病学的理论,通过大量临床实践,结合现代医学科学,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进一步地进行提高和突破,为新的温病学赋予时代的新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