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与茶艺的天人合一思维

 聽雨軒sjh 2013-05-24
书法与茶艺的天人合一思维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内核,它是中国文化的形而上思维方式,是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个互相对应的有机体。“自然界是一个有结构一功能的统一整体.(《中国哲学主体思雄》),它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华审美文化精神发展的一种支配力量与文化底蕴,它不仅仅贯穿于中国书法和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之中,而且还是二者最高的精神理念。
    其一。书法与茶文化的发展受到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影响。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下,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人的情感、观念、思想也来源干自然界。人是结构一功能整体的具体体现.人类能够自觉的将人类社会的产物比附于自然物,寻求合理的来源。“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干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象向性思维在中国人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历史学家认为在中国汉字起源的历史过程中有“指事”和“象形”两个系统,但是象形系统支抹汉字走过从半坡陶刻符到甲骨金文的漫长发展历程,在汉字母体中孕育出了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中国书法文化的形成有赖于中国汉字的象形性,汉字之所以能够成为书法艺术的素材,就在于汉字的象形超越了被模拟的客观对象而获得了独立的符号愈义,却又不乏其象形的质地。在古代书论理论家的眼中,他们更看中的是汉字的象形性系统。中国古代最早的书法理论—六书(《汉书·艺文志》)理论认为“象形”、“指事,’.“会意”构成空间结构的三大基本元素,而且“象形”居于六书之首。其中引含了书法是“象形”,即“观物取象”的结果,但书法的“象形”并不是对自然万象的机械模拟,而是一种主体介入的抽象化提取—立象见意的主体活动。张怀班在《书断》中描述汉字起源时说:“仰观奎星目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他将汉字的起源看成是利用和改造世间万物的形态而成的,对于汉字而言象形性是至关重要的。来源书法 屋,书法 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正是如此世间万物形态各异,也就促生了汉字形体的丰富多彩,这也是世界任何其它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在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眼里也强调的是象形性对汉字的美学意义上的促成作用。他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说:“中国字在起始的时候是象形的,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苹乳浸多’的‘字体’里仍然潜存若,暗示着。”(《中国书法里的关学思想》)。茶之所以能被中国人接受与认可,也是出于自身的内在属性与我们的精神需求和寄托的统一性。正如陆羽在《茶经》中开宗明惫的指出“茶者,南方之熹木也”,那是因为茶的生长、特色、加工和内质等中具有中和、质朴的本性,例如茶的产地“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它符合中国人的阴阳和合的自然观;茶的生命特征“茶不移本,不可移植。移植不复生也”((茶硫))符合矢志不移的君子品德;茶的自身属性为“搜既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案,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大观茶论》),“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论茶品》),符合中国传统的“正德、利用、厚生”的思想,突出了“天地之大德日生”的生民气息;在茶叶的加工时要根据其属性做到“涤芽惟洁,混器惟净”,突出了不妄为的尊重情怀;不仅如此还从茶的内质中引申出“洁性不可污”(《喜团中茶生》)、“精行俭德”的品质,例如朱熹曾以茶喻理“物之甘者,吃过却酸,苦者吃过即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何如,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来阐发人生感悟和世间真理。(来源 书法屋:www.)。
    其二。天人合一书法与茶文化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不仅表明了人的情感与外界事物的感应关系,而且它承认自然界客观存在干人之外,不依审美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美感是与自然物的美相通的。书法与茶的美,就是来源于被我们所意向的事物本身,将人的情感回归自然本身,与自然溶于一体那才是真正之大美。关于书法的天人合一的意境,在古代许多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那里都取得了公认。来源书法 屋,书法 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许懊在《说文解字·序》中指出“书者,如也;如者,意象也”。那么意象究竟是什么,蔡琶在《笔论》中解释到“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其可象者,方得谓之书也”((历代书法论文选》)。要求书法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尽t的向自然物回归,而且这种回归要落实到每一笔,每一划,“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如高峰坠石,碴碴然实如崩也。)陆断犀象。?百均弩发。丨万岁枯藤。乙崩浪雷奔。刁劲弩筋节”((历代书法论文选》)。用书法形式观照自然意象,再将自然万物的林林总总,阴阳契合,刚柔相济,虚实相间,动静相安的精妙通过笔墨熔铸出自然精神。茶文化的天人合一雄界是由作为其主体的“茶道”中的人化自然和自然化的人来表现的。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在品茶时乐于亲近自然,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去体悟自然的规律。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合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
 
    宿醒来破厌鱿船,紫笋分封入晓前。
    槐火石泉寒食后,撰丝禅栩落花前
    一既春茸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邂逅化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