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学校建设发展的“冒进”之憾

 雪拥蓝关2013 2013-06-01

新学校建设发展的“冒进”之憾

                刘菲菲

 

建设新学校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除了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还需要具备睿智的思想。作为校长,在新学校建设发展的夯实基础时期,既要埋头赶路还要抬头看天,尤其需要防止一蹴而就的超常思维。笔者曾在一所新建学校担任校长三年,回首一路走来,既有新学校首任校长的荣耀,也实现了挥洒梦想的激情,然而,七年之后,初冬的夜里,晕黄的灯下,静静地思考,在新学校发展过程中依然有不少的遗憾。

一、别为“牌子”而应酬忙活

每个校长心里,都隐藏着一个“名校情结”,每一个有雄心的校长都会期待把学校打造成为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名校。而名校往往需要大把的“牌子”抬高身价。三年之内,我带着老师们没日没夜大干、苦干,将“全国平安行动示范校”、“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级示范性小学”、“市级校本教研先进单位”等十几块金灿灿的“牌子”捧了回来。蕴涵在“创牌”过程中的筹备、检查、整改、验收等烦琐程序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行政、教师疲惫至极,也偏离了教育教学主阵地。

由此可见,把“牌子”看得过于重要,心理注定会被沉甸甸的“牌子”压成急功近利的“茫”人。一所学校培养的成果用什么来衡量?应该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之上,折射在师生的品格和言行之中,没有哪块牌子能够精确地标识出人才的规格。所以说,新学校发展最重要的是整章建制,缔造校园文化,完善设施设备,凝聚人心。核心竞争力应该着眼于教师队伍的规划与发展,学生常规的良好养成,从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升学校声誉。倘若新学校真的无法免俗,需要几块“牌子”来迅速扩大影响,最好的牌子莫过于潜心打造几个“名师工作室”,培养几位“名师”。

二、别为“特色”而痛苦纠结

新学校创建之初,局领导将我校定位为艺术特色学校,如何贯彻领导的意图成为了当初学校特色的立足点,这样确立特色既没有事先考虑地域特色、师资特点、学生需求,也没有研究制定学校特色发展的三——五年发展规划。当时,急功近利的我们立马就联系中央音乐学院在长沙的站点,期望借助其专业影响力达成合作。失败之后,又洽谈了一所省级重点中学,挂牌成为其艺术教育生源基地。而事实上,学校刚刚创立之初,并没有艺术教育的专职教师,也无法共享重点中学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曾经定位于平民艺术教育特色,可无论是广泛性地开展艺术特色教育,还是功利性地进行艺术精英教育,都没有任何优势资源。虽然,在市区的一些合唱、器乐展演中获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但是艺术特色依然流于形式,孩子们仍然是上了好多音乐课,却唱不好国歌、队歌、校歌。艺术教育未扎根于课程与日常活动,学生的艺术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因而没有从普适意义上凸显特色。

基于此,一所新学校校长不要急于“快打”特色牌,注意学校自身的文化积淀。首先要有“自己”的坚守,然后再“拿来”。没有“自己”的坚守,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是不会有生命魅力的。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和学生自身出发,在历史、现实、未来的结合点上做文章;而不是好高骛远、哗众取宠。一个学校特色真正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点,说到底是个性文化——学校的文化底蕴,学校的历史、学风、教风、成就等。学校特色一定要有长时间内所形成的学校的“性格”。这种性格是几代人的传递和创新,它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和自我教育诸系统实施整合,最终应该使学校工作在整体上、全方位地反映出这种特点,使学生、学校实现整体优化。一句话,特色一定要根植于学校大多数教师与学生思想之中,一定是对全校学生的终生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别让“文化”成无根之木

新学校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从教学楼区的设计到食堂设备添置,从校园文化的构建到教师团队的打造,小到宣传橱窗和一块班牌的设计全部堆积在我的脑海中,历经多方的研讨和思索,我确立了“关爱生命,呵护童心”的办学理念和“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的校训。大气做人,用心做事是每一位教师恪守的职业操守。倡导“执行与成长”并举的管理文化,“创业与协作”同行的团队文化,“个性与创造”共生的课程文化,“功能与审美”统整的空间文化,这四大支柱逐渐成熟并成为学校发展的行动指南。还撰写了翔实的《青园白皮书》,诗意的《青园宣言》,庄严的《教师誓词》,对于学校文化的解读,我严格地要求教师人人必须烂熟于心,甚至采用了闭卷考试的办法,来进行推广和普及,但是这样的应试教育结果,仅仅是教师能背诵而已。为什么要实施生命化教育?如何呵护童心?教师的修养怎样在点点滴滴中提升?孩子的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里与文本一唱一和?这些理念背后的理论支撑和行动策略十分单薄,集体的缺位成为校园文化的“瓶颈”,文化的失语甚至演变成校长一个人的“独白”。

  要使校园文化焕发勃勃生机,如水般润泽校园,必须在校长行为上做出调整,让校园文化成为师生共同的核心价值追求,像树木一样深深植根,生态引路,将全体师生转变为校园文化的促进者、开发者和研究者。激活教师和孩子生成问题的能力和个人行动理论的重建,引领师生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助推学校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别让“管理”成空谈经验

从任新学校校长的第一周开始,我尝试写《校长周记》来记载学校发展的轨迹,这样的自我观察和诊断效果我当时认为是非常具有历史使命感的。在新学校成立初期,它发布在校园网站上,吸引大家广泛的阅读,无疑是温暖家长、师生和社会的“心灵鸡汤”。然而,现在回过头来读这三年的167篇《校长周记》,发现有一种很大的缺陷,这些文章大多是“工作漫谈”、“就事论事”、或者是“弘扬主旋律”,而少有针对学校管理中的问题去寻求对策,探索出路,更不曾审视问题背后的盲点是什么?因而,出现了一种校长只会谈管理经验,不谈教育理论和教育哲学的断层思考。

毋庸置疑,《校长周记》这样一种反思日常管理行为的记录方式是有益的,但是要朝着科研化的路径来行走。做一周纪实,看自已一周都做了什么事情,看看这些事在所有的时间里所占的比例及它的价值。有的时候,没有价值的事情所占的比例,要高于有价值的事情所占的比例。然后再看这一周的生存状态是经常性的、典型性的,还是偶然性的。之后再想,对这样一种生存状态,自己满意还是不满意,可不可能改变,怎么去改变,朝哪个方向改变?生命是由每一天构成的,做这样的记录,是记录校长的生存状态,从而引发出“怎样做校长”的进一步思考。

千百回的辗转,千万次的拷问,汇成一句话:“校长要读书。”罗曼罗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渐渐地,我感觉,读书的管理者和不读书的校长差别那是相当的大!唯有读书方能防止“冒进”。比如,以前我深入课堂常规听课,虽然创设了“行政课堂问诊”等形式尽心尽力地评议、分析、指导,但是总感觉一些教师长进不大。后来,我在苏霍姆林斯基《与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找到了答案。苏霍姆林斯基听课、评课从来不是针对这一堂课解决问题,他总会从教师课堂呈现出来的状况去探寻他的知识背景、对课程的理解,以及他的教学观、儿童观。随后,他会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也就是说,苏霍姆林斯基注重研究教师的智力实质、学术眼界、精神兴趣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发展。唯有这样指向明确的指导才能切实激励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才是管理的艺术和境界。(作者单位:长沙市天心区黄兴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