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药》推割松解“扳机指(腱鞘炎)” 【洪涛信箱】推割松解“扳机指” 【李先生】我就感觉手指头,怎么有点疼,我没当回事,觉得无所谓,我手指经常疼。我就说找点什么东西,膏药贴贴,喷喷它不就完了吗?但弄了两天,有一天晚上,我起来,我一看这手怎么嘎嘣,嘎嘣,怎么这样了? 就这样,有时能上来,有时上不来。 【解说】李先生的描述很奇怪,他的右手拇指为什么会嘎嘣响呢?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我们见到了他说的情况。 【男患者】卡住了,能抬起来嘛?起不来了吧,使劲可以。 【女患者】就这个不能弯了现在,原来还能够弯,抬起就响,今天特别厉害我觉得。 【女患者】使劲弯也弯不下去,巧劲下去了,下去了,上不来了,然后你再掰的时候特别特别疼,嘎嘣一下才起来。 【李先生】就是它动,嘣嘣嘣动,让你觉得特别扭。心里特闹得慌,你说难受不难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 主任医师 郭韧】咱们刚才在拍摄过程中看到它的活动,就像抠动的,打枪的扳机一样,它有跳动感。所以我们又称为扳机指。 【解说】这种叫“扳机指”的问题,除了使手指不灵活,更让患者难受的还有疼。 【男患者】越到早上起来越肿,晚上睡觉时还疼。疼到你能醒了吧。 【女患者】烧疼,有时候我不注意拽一下被子。就这感觉特别烧,烧痛,针扎的似的。 【女患者】自己提裤子自己拽东西什么的都疼,都弯不了。 【女患者】反正是磕一下碰一下,反正用不好就疼。 【解说】您可能会说,不就是一个手指头吗?不算什么大事,其实不然。 【李先生】 疼倒不是特别疼,不敢使劲了,开车咱坐这,一打火就着了,现在不成了,这打不了,左手打就得躺着打。 【女患者】拿点什么东西都吃不上劲,上班写字都没法写,得这么捏,只能这么拿着,特费劲,所以影响停大的。 【女患者】拿碗拿不了,刷碗也刷不了,拧毛巾更拧不了。 【李先生】锻炼身体的那几种东西全都弄不上,这拍子你要想让它转,柔力球它有技巧,主要靠着大拇指在这转,它不转你就没法玩。还有这个拐杖也是,你看这你说老压这,怎么弄。这也玩不了了,出不来了。 【解说】这个问题不仅不小,而且解决起来一点也不简单。 【李先生】当时这几个月我就不服这口气,我就贴这膏药,我就把它弄好了,跟它耗。1天,2天,过去我说10天就行了,20天就成了,好家伙,1个月不成,2个月不成,3个月不成,没招了。 【女患者】还有吃的药,消炎的药,但是都不管用。 【女患者】理疗,激光,还有微波,脉冲都做了。 【男患者】打了多长时间的封闭?打了两年,第一次是管了一年,第二次管了不到一年。也就是说还是犯,犯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 主任医师 郭韧】早期的病人我们通过热敷,通过外用药通过包括西医的封闭,它会取得很好的疗效,但是往往因为病人,可能当初不注意病情,等真正出现“扳机”的时候,再采用刚才说的这些方法,往往效果就不好。 【主持人4】 “扳机指”这个称呼还真是挺形象的:手指从弯曲到伸直的过程,突然动不了,一定要用力才能恢复,所以看上去是弹跳一下,就像扣动扳机一样。可它到底是什么问题呢,怎么用这么多方法都治不好,究竟还有没有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解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手术室我们见到了采访的几位患者。消毒,打麻药,这架势像要手术?而他们中的一些人的确听说过手术的做法。 【男患者】从这剌一个口子,那个刀口应该这么长,整个翻开,从那里边然后从这里面再剌。 【李先生】切开了,弄筋腱,再缝针,过两天再拆线来,这过程没十天下不来。 【解说】难道真要做手术!还是要先来说说“扳机指”,它其实有个学名叫腱鞘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 主任医师 郭韧】这个问题是劳损,腱鞘分为纤维鞘管,下面是骨性鞘管共同构成腱鞘。这中间是肌腱,肌腱正常地在腱鞘中间可以正常滑动的。当它出现了粘连不能正常滑动的时候,它就出现了粘连,不能正常滑动的时候,就出现了我们说的扳机指。 【解说】骨骼和肌肉是由肌腱相连接的,肌肉收缩,通过肌腱牵引骨骼,我们才能运动自如。人体有些部位的肌腱因为工作强度更大,还有独特的保护结构,这就是腱鞘。比如我们的手指在屈伸时,肌腱就是在腱鞘中滑动,而当手指运动的频度和强度过大时,比如长期织毛衣,洗衣服,写字,用电脑,用手机,使劲拧螺丝等,就会造成肌腱和腱鞘重度反复的机械性摩擦,引起无菌性炎症,这时候纤维鞘管就会变厚,粘连,使肌腱活动不利,手指的活动就会存在障碍。患者之前描述的手术其实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 主任医师 郭韧】因为我原来也是搞手外科的,我们也做过这样的大量的手术,这种手术快了也得20分钟,因为操作必须要这么个操作,首先消毒没什么特殊的,消完毒的话再切,切口在1.5公分左右,切皮皮下组织,剥离出来以后,把腱鞘暴露出来以后,然后把腱鞘要切下一条,这样它就能够保证在中间滑动,这是这个手术的基本原理,然后再一层一层地缝,这个过程是一步一步做的。需要很长时间,不可能简化。 【解说】正在做的是不是那种手术呢?只见郭韧医生先用刀片划了一个很小的口,再用一个很特殊的工具,刺入手掌靠近问题手指的部分,并使劲朝一个方向推。 【男患者】打了麻药以后,这里面就像刀切什么东西,嘎巴嘎巴地响。 【男患者】嘎吱嘎吱地,就跟嚼脆骨似的。 【李先生】谁愿意扎针,你想手上扎一针,多疼。嘎吧嘎吧的,咱也不知道,咱不敢看。 【解说】在现场,我们看见医生既没有剥离皮下,也没有切腱鞘,就是用这个特殊的工具,这样动了几下之后,让患者来屈伸手指,这和患者们先前的描述并不一样。 【李先生】他说试试怎么样,我说好像不特别灵活,我说再来一下,他也不往哪又来了一下,再一弄,好了。 【男患者】开始切的时候不是不太能弯吗?还有点嘎巴响。三次以后就没事了。 【解说】抽出那个特殊的工具之后,郭韧医生也没有缝针,只是贴上创可贴。 【女患者】想着怎么也得4,5分钟,这也就1分钟,没觉得怎么着就过去了。而且做完了就感觉特别轻松,心里就感觉卸了一个包袱似的。 【女患者】之前有点紧张,然后没有感觉就完了没有想到这么快。现在行了。 【男患者】一次比一次好,现在一点都没有了,就跟正常的手一样了。 【解说】手术做完以后,还有后续的步骤:郭韧医生对每一位患者都要像这样叮嘱一番。 【同期】蜷,伸这叫一下,一天照着300到500下做,300到500下,照着做,别偷懒。每一下都一定要到位,明天早上这一关闯过去了,咱们这手术才能称为成功。 【解说】尽管手术效果如何,要等后续的功能锻炼才能确定,不过它的确快得出人意料。我们在现场拍摄了6位患者,手术时间最短的20秒最长也不过2,3分钟之间。为什么会这么快呢? 关键在于手术的用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 主任医师 郭韧】这是咱们自己设计的这个刀具,这个刀具只应用于这种手术,它是很专的这把刀就叫腱鞘推割刀。它是以推的动作为主体的动作,它最根本的东西,是把腱鞘割开,所以叫推割刀。 【解说】推割刀的外形不同于常规手术刀,它的柄不是直的,而是有一个角度,同时它的刀刃是朝前的,而且非常窄小,所以不用切开很长的口,就能探进皮下,直接接触到发炎的腱鞘。另外手术方法也不同于常规手术,因为刀刃朝前,不必切去一条腱鞘,医生只需向前一推就能把腱鞘豁开,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 主任医师 郭韧】切口基本上在3个毫米左右,皮下就是把腱鞘推开,打开,就像我们剪布一样,就是这一个动作,这样把它的粘连松解开了。我们怎么达到一个最好的疗效,怎么最安全,损伤最小,这是我们要追求的。 【解说】门道就在这:推割刀是为腱鞘炎量身定制的。非常规的外形和非常规的做法,无需剥离皮肉,暴露腱鞘,切去一条腱鞘,自然就没有必要缝合。一推一割,步骤少,但并不意味着简单,因为整个操作是在皮下进行,根本无法看见,这反而对医生的要求更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 主任医师 郭韧】通过手来体会刀下的所有的要完成的东西到达哪个部位了,完成到什么程度了。过皮肤是什么样的感觉,皮下脂肪组织是什么样的感觉,扎在肌腱上扎在腱鞘上它的感觉都不一样。这是要不断去摸索去体会的。 【解说】正是医生多年来练就的精准手感,患者现场感觉立竿见影,就是不知道回到家怎么样。 【李先生】撕心裂肺那感觉似的,好像动了多少手术似的,根本没有,一开始我们肯定要疼,麻药过去就疼,根本不是,隐隐作痛,特别能忍受,第二天呢,一样,过了4,5天慢慢连疼都不疼了,我4天我到郭主任那去拆创可贴,他拆创可贴,我这个东西有眼没眼,一看都找不着眼。 【解说】现在李先生又能做家务,运动了,恢复了他的正常生活。 【李先生】从那以后基本上就是稍微有点别扭。到四天以后我摘了,干什么都行了,我认为就是,1把刀,2分钟,3滴血,4天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 主任医师 郭韧】到目前为止的话,我们做的病人有4000多例的病人,现在实际上发生复发的只有2例。 【主持人5】一个小小道具的发明,就让原本复杂的手术变得简便易行,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实我们的手上脚上的肌腱都有腱鞘,但因为平时用手更多,所以腱鞘炎最常见于手部,而且多发在拇指,食指和中指上,推割刀是专门为手部腱鞘炎设计的。并不针对所有部位的腱鞘炎,这一点医生也是反复对我们说明,而目前由于人们工作生活习惯造成的腱鞘炎,发病率是很高的,早作预防更关键,郭医生推荐了几个一看就会的小动作,帮助大家预防手部的腱鞘炎。 【解说】今天介绍的几位患者,他们是如何得上腱鞘炎呢? 【患者】是不是跟我钩围巾织毛衣有关系?再有平时洗,就是干家务比较多。 【李先生】墙上想弄个铁丝固定它, 墙不好拧,我就使劲拧,使劲拧,拧螺丝钉,弄完了等到第二天,我就感觉我这个手有点疼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 主任医师 郭韧】最常见的就是中老年妇女,这个病它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它是慢性劳损,它需要时间。实际是一个重度的反复的机械性摩擦造成的。 【解说】除了常年做家务劳损引起,现在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鼠标手”等等也是腱鞘炎的一种。所以我们要避免长时间同一个动作反复用力,另外一旦手指疼痛了,还一点需要注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 主任医师 郭韧】不要去揉,我不太推荐,越揉肌腱腱鞘组织有一个特点,越揉越厚。金属的东西是越磨越薄,但是人体的东西是越磨越厚。也刺激越肥厚,越肥厚症状越重。 【解说】间隔休息能预防腱鞘炎,这时候别忘了做一些小动作:第一个动作是: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 主任医师 郭韧】腱鞘炎从中医角度讲是气血凝滞造成的。从西医讲,它早期是无菌性炎症。然后出现组织液渗出,就变成粘连的情况了。改变一下姿势。比如说,手抬起来,会增强血液回流。只要高于心脏,它自然就回流了。 【解说】举高胳膊可以通过血液回流减轻手的压力,缓解机械运动在腱鞘周围的血液凝聚。举1分钟即可。第二个动作是: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 主任医师 郭韧】这种活动对于腱鞘,为什么呢,它实际上并不直接针对腱鞘,而是改善手部的循环和肌肉的张力,抖一抖,肌肉是放松的,是这么个目的。抖1,2分钟放松放松,都可以,工作上一段做一下这个动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解说】抖的时候,手部要完全放松,以自己舒服的抖动就可以了。再有一个动作就是: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 主任医师 郭韧】凡是你觉得通过工作觉得手很酸的很累的是,就拿一盆热水,在那泡。尽量避免用凉水,因为血管会收缩,血管收缩的话,整个循环就差。只要觉得比体温热就行,搁进去很舒服热的就行了。 【主持人6】您记住了吗,一举,二抖,三泡,如果长时间进行机械性的动作,可以每1个小时做一次上述的保健。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收看,别忘了《中华医药》牵挂您的健康,咱们下周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