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成功”我做主

 万鄄 2013-06-25

梦想与目标确定了前行的方向,但并不意味着成功因此而得到了保障。那么,如何做才能取得成功呢?想要取得有益的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固然重要,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生命的旅程犹如一次单程的人生远航,困难总是不期而遇,挑战也无处不在。面临挑战,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如既往的专注于学习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青春年少的懵懂、情感的漩涡、情绪的夫妇,青春期犹如罂粟花,充满美丽的诱惑。陷入其中这,愈陷愈深,直至迷失方向。学习,不是单纯地依靠大脑就能独立完成的工作,它更需要心的协作。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成绩或者学业,更为重要的还有面对挑战的勇气与心态。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如果立即面对它毫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我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学生,面对同样的困难,勇敢者迎面而上,胆怯者望而却步,他们所收获的结局必然是迥异的,他们的人生也将走向不同的方向。

 

 
 

1.理论铺垫——脑和心的关系

为了便于理解,有必要在此做一个小小的理论铺垫,如果您已经清楚,就当重新温习一遍吧。

人的大脑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调节呼吸及调节体温等生命特征的脑干——“生命之脑”:主要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欲求的脑边缘系统—“情感之脑”;进行思考判断、确定优先级、调节情感和冲动的大脑皮层(即额叶)—“理性之脑”。

理性之脑和情感之脑的发育周期不一致。主管人类情感的情感之脑在青春期末期就已经完成发育,因此,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情感反应十分敏感,多采用冲动的行为表现其情感。与此相反,理性之脑发育起来就相当耗费时间。它虽然在小学四五年级基本形成,但却仅仅局限于像“说谎不是好孩子”、“要遵守约定”等这样的表象。理性之脑完全发育成熟的时期是,女性平均要到24~25岁,男性则要到30岁(甚至40岁)。

理性之脑管控我们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情感之脑管理的领域是于人的情绪有直接相关的内容。他们都不是独立运行的。在情感之脑于理性之脑中,情感之脑占据着优势。例如,大脑很清楚某一件事该如何做,但内心却不同意执行。反之同理。为了使理性之脑发挥更大的能量,应将其与情感之脑及人的目的结成一体,当情感与理性结成一体的同时,能量常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情感之脑的学习能力低于理性之脑,理解的速度也是缓慢的。因此,开发情感之脑、提高情感调节能力是需要时间的。

简言之:

人们在缓解压力的时候,使用的脑是情感之脑和理性之脑;

情感之脑的表现方式是愤怒或抑郁、悲伤;

理性之脑的变现方式是寻找解决方法。

孩子的脑应对压力的能力很低。如果孩子从小受到过多的压力,容易养成乱发脾气的性格;如果孩子从小受到压力很少,容易形成调节压力的能力。

压力无处不在,当孩子不可避免地应对压力时,如果家长能够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或使孩子自己学会缓解压力的方法。帮助孩子使用理性之脑来判断事物,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调节能力。

学习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使孩子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积极面对社会,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中获得成就感。若想孩子取得好的成绩,应先培养他调整自我感情的习惯。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将受益终身。

如果在情感活动模式形成期具备了调整自我情感的能力,既可以提高自尊意识和自我效能感。也可以在从事其他工作的过程中去的更大的成效。

如果孩子在青少年时期能够具备调整情绪的能力,可以说其已将大致具备了驾驭人生的能力,这会为他以后的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自:《我的孩子我来教——家长是教练,孩子是选手》 郑炯权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