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的病证。西医亦称为厌食。
儿童厌食诊断要点 儿童厌食辨证分析 本病的主要原因,由于平素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以及长时期偏食挑食,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胃伤则不纳,脾伤则不运,故患儿不思进食或食而不化。脾胃受伤,化源不足,则面色萎黄,形体消瘦。 辨证应辨病在脾或在胃。在胃者,以胃阴不足为主,证见厌食而口干多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在脾者,以脾运失健为主,证见厌食,面色少华,腹胀便溏,舌淡苔白。 总的治疗原则为健运脾气、养阴益胃。 儿童厌食辨证论治 脾失健运 【证见】 面色少华,不思纳食,甚则拒食,形体偏瘦,或可见腹胀便溏。舌淡红,苔白或薄腻,脉尚有力。 【治法】 和脾助运。 【方药】 1.主方曲麦枳术丸(虞抟《医学正传》)加减 处方:白术10克,枳实10克,神曲lO克,麦芽10克,山楂10克,鸡内金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砂仁3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枳术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 (2)小儿喜食片,口服,1-3岁每次2-3片,3-5岁每次3—5片,5岁以上酌量增加,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胃阴不足 【证见】 口干多饮,不喜进食,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质偏红,苔多光剥少津,脉细。 【治法】 养胃育阴。 【方药】 1.主方养胃增液汤(江育仁等《中医儿科学》)加减 处方:石斛10克,乌梅10克,北沙参10克,玉竹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谷芽10克,麦芽10克。水煎服,每日l剂。 口干饮多者,加芦根15克、生地黄10克。大便干结者,加全瓜蒌10克、火麻仁10克。 2.中成药健身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石斛木瓜汤(肖旭腾验方) 处方:石斛9克,木瓜9克,白芍9克,山药9克,山楂5克,麦芽15克,白术6克,鸡内金6克,乌梅9克,甘草6克,砂仁3克(后下)。水煎服,每日l剂。 脾胃气虚 【证见】 精神疲乏,面色萎黄,厌食拒食,如稍进饮食,则大便烂或夹有不消化之食物残渣,容易出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力。 【治法】 健脾益气。 【方药】 1.主方参苓白术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薏苡仁15克,扁豆15克,莲子15克,砂仁3克(后下),桔梗6克,炙甘草6克,山药15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大便臭秽或有不消化物者,加麦芽10克、山楂10克。动则汗出者,加黄芪15克、牡蛎30克(先煎)。 2.中成药 (1)人参健脾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 (2)开胃健脾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 3.单方验方健脾消积汤(蔡化理《小儿难病回春新方》) 处方:白术12克,茯苓9克,鸡内金12克,广木香12克,白芍9克,延胡索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儿童厌食其他疗法 1.外治法 将神曲、麦芽、山楂各10克,莱菔子、鸡内金各5克,烘干后共研为细末,加淀粉1。3克,用开水调成糊膏,纱布包裹,于晚上敷神阙穴,次晨取下。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2.针灸治疗 针刺四缝、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等穴。 3.推拿治疗 刮四缝、捏脊、推三关、揉足三里、分推腹阴阳等穴。 4.饮食疗法 |
|
来自: 神医图书馆318 >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