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老例儿之为嘛壶嘴不能对着人

 芦苇片语馆藏 2013-07-04

天津老例儿之为嘛壶嘴不能对着人

  天津卫有个老例儿,壶嘴不能冲着人。您看啊,别管是下饭馆,还是在家里请客;也不论是茶壶,醋壶、酱油壶,反正是壶嘴不能冲着人。一旦壶嘴冲谁,谁就会自己拨开,冲着没人的方向,实在人多没有空档,持壶人一般都把壶嘴指向自己。

 

  可是为嘛壶嘴就不能冲着人呢?我请教了一些老人,也查阅了一些资料,结果还真是众说纷纭,不尽相同,索性就一起写在这里,供读者自己斟酌。

 

  按照老人们说,其实说不嘴不冲人,就是说喝茶的茶壶,跟醋壶、酱油壶没关系。因为京津两地讲究喝茶,也讲究以茶待客。一壶清茶,宛如一杯薄酒,君子之交,都在其中。一边喝茶,一边谈论学问或者生意,大家都能心平气和,端杯相邀,更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如若是生客,且话不投机,斟完茶将壶嘴冲着对方,对方便理会是主人送客了。此乃一种礼节性的暗示。

 

  按照《接待礼仪中》解释,。持壶人把壶嘴对着谁,有向对方挑衅意思。或者是持壶人看不起、鄙视壶嘴对着的人。也有暗示“送客”、“不受欢迎”的意思。

 

  其实我理解,壶嘴不冲人,还是以暗示送客为主要的忌讳。看古装电视剧或者电影,很多时候都是主人一端茶杯,下人们就来送客,那如果是客人先端茶杯,岂不是送主人离家出走了,笑话。再说了,那主人和客人情投意合怎么办,就不能端茶喝水叙旧谈天了。所以端茶送客只是文人们笔下的一种描写,为的就是突出那些不受欢迎的人出现的时候,能迅速地将其轰出大门。

 

  分析来分析去,其中有两条可以凭信。

 

  其一,既然主人和客人还可以坐在一起喝茶,一起喝茶就得端杯,但因为其他原因(比如另有急事,或者身体不适)不便直说得时候,就可以暗示一下,客人见到,就会知趣地告辞,主人当然还得虚情假意的挽留,然后送客,大家都落得轻松自然。

 

  其二,如接待礼仪所言,其中含有对方不受欢迎的暗示,将壶嘴冲着来人,来人如若知趣,便可以自动离开,免得发生不愉快。

 

  至于“向对方挑衅”、“看不起、鄙视壶嘴对着的人”的说法,颇有点西方扔手套,发出决斗信号的意思,中国民俗中,还没有这样外在表现意识的先例,只是著书者的主观臆断罢了。

 

  不过天津卫有个“壶嘴不冲人的由来”的传说,是天津民间文艺家协会李云冲老师,在其著作《九河下稍的传说》中讲述的,故事挺有意思,特抄录在此,供大家欣赏。

 

  壶嘴不冲人的由来

 

  据说当年黄三泰住在鼓楼西镇署实胡同,每日外出经常从鼓楼底层穿心洞路过。

 

  这一天黄三泰擦黑才回来,他的轿子路过鼓楼颤动了一下,杠头说:“落轿。”等撩开轿帘一看,吓傻啦。怎么回事?坐在轿里的黄总兵的首级没啦。

 

  随从马上报告了官府,官府立即派人前来察看,并紧闭四个城门、捉拿凶手。官府像篦头发似地挨门挨户地搜查了个底掉,嫌疑人抓了一帮,也没有找着真正的凶犯。捕头儿的屁股都被打肿啦,一点线索也查不到。上边限令十天破案。眼看到期了,急得他吃不好睡不着。难道凶手上天啦?入地啦?这一天他又来到鼓楼探访,见一个老头摆了个茶摊卖大碗茶,就要了一壶,坐了下来,边喝茶边向老人打听案情。

 

  老头不说话,只是将壶嘴冲着旗杆。他斟完茶把壶嘴的方向变动了,老头又把壶嘴掉转过来,还是冲着旗杆。捕头儿挺纳闷儿,这是什么意思呢?他顺着壶嘴指的方向一瞅,见旗杆上端有一个刁斗,莫非刁斗有问题?问卖茶的老头,他还是摇摇脑袋一句话也不说。也是路上说话草里有人,让侠客知道了,他还不吃不了兜着走!

 

  那捕头儿把刀子叼在嘴里,像个猴子一样噌噌地就爬上高高的旗杆,往刁斗里一看,黄三泰的人头就在里边啦。他脱下褂子包裹好,背在身上,又稳稳当当地下来,总算交了一半的差。

 

  原来这黄三泰也曾是绿林中人,后被官府招安。他杀了盟兄霸占盟嫂、用暗器伤了窦尔敦,两家结仇。他们议定比武定输赢,却又盗走窦尔敦惯用的得心应手的武器双钩。窦尔敦失去双钩,只好持单刀出阵,后中奸计,结果被擒。在押解进京途中,又被杀害。窦尔敦的女儿发誓报仇,三下天津卫踩道、深入黄府,因戒备森严未能得手。她一直呆在刁斗里藏身。等待机会。功到事成,她终于取下黄三泰的首级,放进旗杆上的刁斗里,报了杀父之仇。

 

  传说终归是传说,壶嘴不冲人已然成了天津卫一个比较特殊的民俗,如果冲人,就意味着不吉祥、不礼貌,对人不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