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

 闻鸡起舞者 2013-07-21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材分析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整理 点击数: 4470 更新时间:2007-4-10 4:14:43| 收藏本文 ]
在线投稿】【信箱投稿(qqs18@163.com)】 【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FFFFFF 默认 字号:
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认识除法
   本单元教材教学除法的认识,内容包括认识平均分和认识除法的含义。这是在学生认识了乘法和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既有利于学习除法计算和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本单元教材分为两段:
    平均分: 
    认识平均分,初步进行平均分;
    每几个一份地分,看可以分成几份;
    平均分成几份,看每份是几;
    要求学生对物体进行平均分并进行交流,深化对平均分的认识。
    
    认识除法: 
    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可以用除法算。
    最后安排了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体会生活里存在的除法实际问题,感受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1. 教材不提两种分法,而是突出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个部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每一份有多有少,另一种是每一份同样多。对于后者,不管怎样分,只要是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是除法的物化形式,突出平均分的本质特征并让学生认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从这一点出发,教材先让学生在分和比较的活动中知道什么是平均分,接着让学生把8个桃平均分,并进行相互交流。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分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分法可以不同,只要把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在分一分的第四个例题里,要求学生把12朵花平均分在几个花瓶里,可以怎样分。学生之间分的过程可以不同,分的结果可以不同,只要分得每瓶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是在三个例题后让学生再次通过操作,把握平均分的本质特征,认识平均分。
    2. 加强学生观察和操作活动,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比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日常生活里的平均分东西,如果要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就是除法算式。所以除法的含义是表示把一些东西分成相等的几份。如果学生对平均分已经明确,那么理解除法就会比较顺利,也有利于学生在抽象成算式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所以教材在学生认识除法之前先安排4道例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经历“知道平均分,初步接触平均分的分法——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知道怎样平均分”这一过程,获得“平均分”的直接感知和经验。同时,加强学生的观察和讨论等活动,为认识除法积累比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3. 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平均分的活动,让学生认识除法的含义。
    除法是解决平均问题的数学方法,认识除法算式的意义要和平均分的活动联系起来。
    教材先设计具体的场景提出新的问题,再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或思考过程,然后用除法算式表示,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的含义,在这一抽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除法。同时,在学生的练习里,安排了大量的现实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写出算式的练习,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并为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
    对于平均分和除法的认识,都是先安排每几个一份地分,再安排按分成几份平均分。这样安排并不是把平均分和除法分成两种情况,而是便于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把握住平均分及除法意义的内涵。
    4. 重视学生的探索和交流,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生只要认识了平均分,他们是能够进行操作的。教材让学生根据实际情景所提出的具体问题,自己探索、思考需要怎样分,动手分一分,然后在同学中交流各自的分法。如例题把8个桃平均分成2份,在交流中表达了学生中不同的思考和操作,不是刻意追求与每几个一份在分法上的不同,而是着意体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认识除法时,也都是根据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采用相应的策略去解决:或者用学具分一分,或者用已有的乘法知识和经验来得出结果,在操作交流的基础上引出除法算式表示相应的分法。
    在平均分的时候,教材“想想做做”中设计了许多现象,引导学生从平均分的角度去观察,并交流各人的理解。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后,又从乘和除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说明同一幅图的意思,体会乘和除之间的联系。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也有利于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口诀求商
    教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包括应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学习了有关的乘法口诀和认识了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可以分两段:
    被除数不大于12的除法: 例题及“想想做做”前5题;
    被除数大于12的除法: “想想做做”第6题至第9题。
    教材这样安排,是由于学生刚接触除法的计算,开始被除数小一些,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计算方法。
    1.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除法的计算方法。
    本册教材和前两册教材一样,在学生学习计算方法时,都是联系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探索、学习计算方法。教材选择的打乒乓球这样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素材,学生比较熟悉,便于联系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这样安排计算教学,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2. 鼓励并落实学生的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创造”,让学生面对一个新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采用相应的策略探索解决的办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因此,教材在新的问题出示之后,没有直接说明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算法,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体会到不同的算法从本质上都是依据“5个2相加是10”得出商是5的,从而导出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算,初步理解用口诀求商的原理。“试一试”中出现想口诀时的两种情况,即分别想口诀中第一个乘数和第二个乘数,进一步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3. 提供学生探索交流的学习空间。
    教材除了在例题教学时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外,还在练习中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探索交流的机会和空间。一方面,“想想做做”第6题出现被除数大于12的除法计算时,出示了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另一方面,通过一些题组让学生从中体会乘和除的内在联系,感受用口诀求商的合理与方便;再一方面,把用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学习计算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联系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自己去探索并解决日常生活里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安排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练习二的第11、 12题,就是这方面的内容。通过这方面的安排,可以促进学生逐步发展创新意识、数学思考和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加和减
    本单元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已经能解决基本的加减计算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教材可分为四段: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第24页~25页);
    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第26页~27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第30页~31页);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第34页~35页)。
    第二、三、四部分内容之后,都安排了练习,最后还安排了复习,系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1. 整合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自己探索算法。
    知识结构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进行。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100以内的加减笔算方法,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结构,教材对本单元的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整合。
  加减计算交替安排,穿插进行。这样安排,首先可以使学生更能感受加和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利用原有的经验把加法计算中的基本原理和经验类推到减法计算,以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例如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次,加减法穿插进行,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显得单一,容易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  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笔算放在一起学习。学生已经有加减口算的知识和经验,探索算法也比较容易,因此放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学生能从加法计算类推到减法计算,也节约教学时间。
  进位加和退位减由特殊到一般安排教学内容。由于进位加和退位减都是关于“10个一是1个十”的计数原理在计算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和处理,所以,“满十进一” 和“退一作十”是正确计算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关键。对于进位加,教材先安排个位相加得10的情况,着重解决“满十进一”的问题。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的道理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容易想到。当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后,再让学生“试一试”计算进位加的一般情况,学生就能很快掌握。对于退位减,教材也作了相应的安排,让学生先学习个位上0减一个数不够减的情况,再让学生“试一试”处理个位上不够减的一般情况。这样由特殊到一般地安排进位加和退位减,突出了进位和退位的关键。
    2. 让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学会加减法笔算的方法。
    对于数学教学,是直接地告诉学生是什么,还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是什么,这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前者只是以知识为中心,关注学生“接受”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后者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关注学生“创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从中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态度、自我创新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学生认知既有共同规律,也有个性差异。学习是一种个体认知活动,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认知活动的过程有其共同的规律,例如由旧知到新知、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等等,这些是需要研究的。但是我们以往可能忽略了对学生认知差异的关注,不太注意学习活动的个性特征。应该看到不同的学生,由于自幼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所受的教育和家庭、社会影响的不同,因此不同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就不可能相同,这对学生自身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
  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笔算方法的机会。本单元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算,方法是什么,没有用法则一类的东西去制约学生,打破“教材设计算法——教师示范算法——学生记忆算法——训练强化算法”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动手操作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讨论算法 ——体会并发现计算方法”的过程,自己去探寻、体会算法,通过自己的建构来学会计算。这样安排,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供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学会计算,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或方法。
  让学生借助学具来探索笔算方法,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教材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数学活动的经验,让学生用认数和学习口算时经常使用的小棒和算珠来探索笔算方法。在不进位加的学习时,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拨算珠进行计算,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必要性,并让学生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获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直接经验,接着提示学生可以用竖式计算,并完成竖式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减法笔算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在进位加和退位减里,教材同样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来体会进位和退位的方法,学会进位加、退位减的笔算计算,完成由不进位、不退位到进位和退位的发展。教材没有告诉学生加减计算的笔算法则,在学生经历探索笔算方法的过程,自己去体会、感受计算的方法以后,要求学生“说说笔算加法(减法)要注意些什么”,这是最有效的归纳,学生真正掌握的笔算法则。
    3. 重视让学生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学会和进行估算,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发展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例如练习四第8题,本身并不需要有精确的结果,而且生活里也大量存在,它所需要的只是一种估计。学生经常这样估计,就可以增强把数学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产生估计的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指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对计算或者具体问题结果的估计,经常需要对数的实际意义的感受,需要对数的大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作出一定的判断,需要灵活地选择方法和策略进行合理的推理,逐步地积累实施计算的经验等,因此加强估算将有利于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材结合加减运算,合理安排学生进行估算,例如练习四~练习六里都安排了“你能看出得数是几十多吗?”这样的题,让学生进行估算,逐步提高估算的能力。
    4. 联系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问题。
    本单元在教学加减计算的同时,注意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  由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出新的计算。从数学内容上看,计算一般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一部分。本单元加减计算的新内容,都是由现实的具体问题引入的。教材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引出了新的计算,要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探索新的算法。这样的解决问题,就和计算融合在一起了,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增进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  在练习中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解决问题。在“想想做做”和“练习”中,教材创设了许多学生生活里的和学生常见的实际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利用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  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解决新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学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这是用加(减)法解决的新的实际问题。教材从学生摆花片的游戏活动开始,让三个学生摆花片:一人摆11个红花片,另一人摆绿花片,要比她多摆3个,于是就产生了新的问题:绿花片要摆多少个?教材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小组的相互合作中通过实践操作,感悟数量之间的联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可以先让学生摆花片,讨论怎样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用花片来排一排,在操作中体会数量之间的联系,感受到11个再添上3个就是绿花片的个数,联系加法的含义列出加法算式来计算解决。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初步的数学思考,使学生获得合作学习的感受和体验。
  利用实际情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想想做做”和“练习”中安排的许多实际问题是开放性的。例如第33页第10题,需要选择有效的信息解决问题;第35、 36、 37、 39页的“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去提出相关的问题;第29页第9题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
    5. 练习设计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
    苏教版数学教材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一套适应社会发展的求新务实、便教利学的小学数学教材”。从“想想做做”和“练习”的设计安排上,编者精心考虑,以使其真正能便教利学。例如练习四的安排,先着重组织对已学的笔算加减进行练习,体会算法;接着重点进行笔算的练习,再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后把估算和笔算结合在一起进行练习;最后是实际问题的估计和挑战性的问题。又如复习的安排,先是通过算一算让学生整理所学的笔算方法,体会加减法笔算在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接着让学生进行笔算,并在笔算的基础上借助笔算的体验或经验进行估算,再进行计算的综合练习;然后安排本单元学习的解决问题,注意从解决问题到根据实际场景自己提出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找规律。像上面这样的安排,既考虑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并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存在与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乘和除
    乘和除(一)、(二)这两个单元教学表内乘除法,内容包括7~9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口诀求商,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 1~6的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获得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和方法、学会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分为五段: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乘除法的竖式;
    8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
    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及应用;
    整理乘法口诀表;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实践活动“算24点”。
    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对于乘法口诀的编制和应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学会了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的基础,同时乘法口诀又要有一个逐步熟练的过程。从这两方面考虑,教材改变了以往的编排结构,以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便于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习和应用中逐步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
  7~8的乘、除计算交替安排,9的乘、除法同时出现。乘法口诀应用于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计算,也是以后学习乘除法的直接基础,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由于7、 8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多,有的又容易混淆,学生不易记忆和掌握,因此,把乘法和除法分开安排,穿插进行,可以提供学生较多的应用机会,通过应用逐步巩固和掌握相应的乘法口诀。到9的乘除法计算,一方面,口诀的规律比较特殊,另一方面,学生对一句口诀一般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两道除法算式比较熟悉,可以直接应用口诀进行相应的计算。因此,9的乘除计算同时出现让学生去完成。
  8和9的乘法口诀和求商的编排更具有开放性。学生经过1~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和计算,应用口诀已经具有一定的能力,基本掌握了用口诀求积、求商的方法。在这两个单元里,除了7的乘法在口诀之后像前一学期一样,安排“想一想”进行求积的计算并安排求商的例题外,8的乘法口诀之后便不再安排“想一想”,而是直接安排“想想做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应用口诀求积。8的乘法口诀求商和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安排例题教学,其中8的乘法口诀求商安排在“想想做做”里,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通过乘法算式直接写商进行计算来掌握方法;9的乘法口诀求商安排在“试一试”里,和乘法计算一起同时出现,让学生自己根据口诀进行计算并掌握。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体会和感受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  出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在7的乘除之后,安排乘除法的竖式计算,一方面可以增加练习的形式,提高学生乘除法练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和乘除法笔算作适当的准备。
  整理乘法口诀表。在学完乘法口诀以后,教材让学生自己来整理出乘法口诀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乘法口诀的完整结构,以便于记忆乘法口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观察、分析表里口诀的排列规律,可以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规律、整理概括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  学习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学生学完表内乘除计算之后,教材安排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运算,既可以增加练习乘法口诀的机会,又可以初步掌握乘除同级运算的运算的顺序。   2. 让学生自己编制乘法口诀。
    学生通过2~6乘法口诀的学习,已经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来的,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策略和方法。为了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材把编制乘法口诀让学生去完成,留给学生更大的空间。7、8的乘法口诀都是创设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自己编口诀。其中7的乘法口诀承接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先让学生按活动情景思考,获得几个7是多少的经验,再依据几个7相加所列的乘法算式编制出口诀,进一步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体会相邻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8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安排了适度的跳跃,先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活动情景获得几个8是多少的经验,接着就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策略和经验直接编制出口诀,并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对于9的乘法口诀,由于几个9是多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想,口诀的记忆方法也有多种,所以例题用了一幅每行10格、一共9 行的图,让学生观察其规律是几个9比几十少几,帮助学生用不同的策略自己去编制口诀,并在同伴中进行交流。为了帮助学生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一些规律,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口诀,教材提出“怎样才能很快记住9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进行探索、交流,发现9的乘法口诀里的一些规律,感受数学的趣味和魅力,并选择记忆方法。
    3. 利用已有基础在活动中解决新的实际问题。
    这一单元结合除法的计算安排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的新的实际问题。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倍”,学会了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学习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  在操作中感知数量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素材,自己看一看,动手圈一圈,激活已有的认识,直接感受到两种花比较,黄花的朵数里有几个2朵,以利于探索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方法。
  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在学生获得直接感知之后,确定黄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了。接着教材提出“你能求出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使学生从前面活动的结果里理解问题的本质是看黄花里有几个2朵,获得解决问题的直接方法。
  引导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在活动、思考中初步学会解决这一类问题后,教材继续提出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在解决、交流中获得理性的思考。
  在充分的活动中加深理解。“想想做做”中安排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获得谁是谁的几倍的直接结果以及对数量关系的进一步感知,加深理解这类问题为什么要用除法解决。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之外,对于其他一些用除法算的实际问题,仍然和过去一样,结合计算的练习进行安排,通过现实的场景让学生去收集有效信息,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4. 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
    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所以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包括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对数学乃至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等,使一般能力得到发展。教材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前提下,在学生经历数学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安排了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或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探索解决新问题。数学学习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前面所说的学生自己编制口诀就是学生的自主探索。再如,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很快记住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从9的乘法口诀和它的排列中探寻其中的许多特点、规律和有趣的现象等等。
  在练习里安排学生主动探索。学生学习数学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更不要过份地重复操练。自主探索必须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为此,教材一方面设计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或者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索、解决,例如第59页的第1题,在练习中通过比较发现口诀之间的联系;再如,练习九的第5题,学生可以在计算中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奇妙,感受数学内在的一种结构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设计了不少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体会问题解决问题方法和问题结果的多样性。如第77页第 3题,比比“谁说的算式多”,第6题在叶片上填数等,还有多处让学生思考“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都具有思考价值和一定的挑战性,拓展了学生的探索空间。
  在总结知识时探索规律、特点,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往往需要整理、归纳所学的内容,组织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教材注意在整理的过程中探索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一些内在的规律或特点。例如,让学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诀表,并观察乘法口诀表,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交流”,“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所有的乘法口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探索,发现口诀表的结构和排列的特点,然后采用适合自己思维方式或习惯的策略和方法进行记忆。
  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探索。本单元教材还安排了实践活动“算24点”,让学生在问题的变化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注意有层次地安排让学生解决“算24 点”的问题,由3张牌算24点发展到用4张牌算24点,在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中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数来探求恰当的算法去解决每一个问题。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有“三认图形”、“五观察物体”、“六量长度”、“十确定位置”;“概率与统计” 领域的教学内容有“十一统计与可能性”。现将这几个单元和“数与代数”领域的“八时、分、秒”的认识的教学内容、编写思路和特点作简单的介绍,并提出有关教学思考。
认图形
    单元教学内容:
    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实践活动《有趣的七巧板》。
    教材编排思路:
    内容方面,从摸长方形、正方形地砖的边,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数多边形的边,来初步认识多边形。又从围、搭、折、剪、分多边形等操作活动,来加深对多边形的认识。
    思维方面,让学生通过体验边的存在到初步认识多边围成的图形,从感知图形间的联系到领悟多边形的变换,将学生从感性认识引入初步理解;从简单判断引入综合变化。
    教材编排特点:
    1 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实际体验,知道用边的数量来分类、命名多边形。
    2 通过折、剪、拼活动,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变换,培养空间观念。
    抓联系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教材第18页“试一试”中的平行四边形、梯形和菱形尽管形状、特征各有不同,但“有四条边”是它们的共性,联系这一点来认识四边形,应该说比单纯地识别四边形进了一步。
    求变换为的是培养学生在动态中认识事物。教材第20至21页的2、3两题,正是通过折一折、数一数、想一想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变换。学生每折一次,手中的多边形就发生一些变化,继续往下折,折法有多种,折出的图形也就不同。这样安排,在突出“变”字中,将学生对多边形的认识引向深入。
    3 用开放性问题激活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数学能力。
    教材在第20至21页第2、3、7三题中提出的问题都具开放性。第2、3两题的开放是通过折的多样化,来讨论所折出的多边形的变化,学生可以在不断变换的折叠中发现,折出的图形在变化,但边的数量时而变化时而又不变;第7题的开放是通过剩下图形的多样化,来确定不同的剪法,使剪去三角形后的多边形符合设想。这样安排,学生的认识就能在问题的不断变换、开放中获得发展。
    有关教学思考:
    1 让学生认真经历“实践→认识”的过程。(实践: 摸、数。意识: 围成。认识: 多边形。)
    2 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清晰而持久的表象。(经历: 看、围、搭、数、折、涂、剪、分。建立: 实物和图形交替产生的形象。)
    3 保留初步认识的色彩,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 能识别、会操作、有兴趣。)
    4 给《有趣的七巧板》教学增加一点文化品位。(文化: 民主氛围、学科整合、游戏活动。品位: 文化氛围、成功体验、美的熏陶。)
观察物体
    单元教学内容:
    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简单的物体。
    教材编排思路:
    内容方面,以观察为基础,通过提供的场景照片,判断拍摄者的位置;通过提供的视图画面,判断观察者的方位;通过提供的实物模型,判断观察结果的可能性。感受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情形,获得不同的图形。同时渗透一些形体的特征。
    思维方面,在观察物体过程中,通过比较判断、想象判断、推测判断和抽象判断,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材编排特点:
    1 以观察活动为基础,在多次体验中建立图形与实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空间感。
    空间观念不是凭空生成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培养和发展。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也不尽相同,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教材以观察活动为基础,安排了多次实际观察,经过前后两面的,前后左右四面的,前后左右上五面的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观察,逐步积累判断方位的经验。
    2 以生活经验为依托,内容安排由易到难,逐步拓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材从熟悉的教室场景,到可爱的玩具;从容易四面观察的小物体,到需要想象推理的大型建筑;从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到观察几何形体,这种由熟悉到不太熟悉,从具体到半抽象的安排,既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也容易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和积极思考。
    3 从熟悉的情境和事物出发,联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
    第41页“想想做做”第2题,就是利用学生熟悉的房子,判断观察它的方位,与此同时还渗透了有关长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的特征。这样联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有关教学思考:
    1 组织学生观察的材料要准备充分。(材料: 实物、图片或照片。要求: 易观察、情景熟、有动感。)
    2 无论是以个人还是以小组为单位,都要组织好学生的观察活动。(要求: 多观察、细判断、说理由。)
    3 教学安排要适度。
    教学进程要适度。要充分估计学生在判断位置方面的困难,比如“想想做做”第3题中间一组呈现的钢琴四个面的图,学生容易判断,而最后一个是在钢琴的正上方俯视得到的图形,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教学时不要节奏太快,更不能一讲而过。可以引导学生以看到钢琴的顶板和琴键去想像这是从哪里看到的面。也可以制作钢琴在荧屏上旋转的课件,让学生观察钢琴不同的面,甚至可以用其他的实物来代替钢琴让学生观察。
    教学要求应适度。要尊重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差异性,允许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存在“时间差”,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能一刀切地提出过高要求。至于接受能力稍差一点的学生,要多让他们体验、感悟,求得逐步的发展。
量长度
    单元教学内容:
    线段的认识;厘米的认识;米的认识;实践活动“量一量”。
    教材编排思路:
    内容方面,通过实际操作,突出线段的特点;通过对比不同测量方法,体会“用尺来量更好些”;通过参照物,形成1米有多长的表象。完成对线段、厘米和米的认识。
    思维方面,是想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不断体验,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教材编排特点:
    1 注重体验,感悟知识。要让第一次接触用尺子量长度的学生学会测量,就要让他们对“测量什么”、“用什么测量”、“怎样表示测量结果”等有所体验。本单元一开始认识线段,就让学生体验了“有限长度”是“可以量”的,“直”就“容易量”。接着体验了用尺子量比用一、一个文具盒、一枝铅笔来量更好些。之后又体验了1米长与1厘米长的差距。经过多次体验,学生从中获得了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并知道生活中测量物体长度有着不同的方式,这些测量方式都需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从而形成了对线段、厘米、米等概念的感悟和对量长度方法的了解。
    2 建立表象,支撑理解。对长度单位1厘米、1米意义的理解,需要丰富的表象支撑。教材让学生自己在看一看、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又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认识1米,从而建立起厘米、米的长度表象。教材还安排了量食指宽、手掌宽、黑板长、教室长等实践作业,来加深对厘米、米等长度的印象,不仅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应用,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重视估测,数形结合。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本单元教材对估测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米的概念。如第47页第2题、第6题和第49页第 5题是看图形估测;第47页第4题和第48页第2题是先估测再测量,这两种类型的估测题,都强调数、形结合进行比较,积累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4 加强积累,鼓励创新。“会”,通常是指掌握了方法;“能联系实际”,则体现了对方法的运用。后者的综合要求高一些。实践活动“量一量”,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测量,不仅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又要体现合理选用测量工具,联系实际进行创造性测量的用意。这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有益。
    有关教学思考:
    1 突出认识线段的过程。(过程: 捏住、拉直、端点、画、特征。)
    2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认识厘米。(特点: 形象、表象。认识: 理解、记住。要求: 估测、画整厘米。)
    3 在合作交流活动中认识米。(合作: 量、数。交流: 估计长度、测量结果、互相评价。)
    4 实践活动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要求: 分组活动、室内室外、经历过程、交流成果。)
时、分、秒
    单元教学内容:
    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时、分、秒的有关知识。教学分为三段: 首先是认识时、分,其次是会看几时几分,最后是认识秒。
    教材编排思路:
    内容方面,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将生活与钟表建立联系,体会认识钟表的现实意义;通过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大格与小格、时针转得慢与分针转得快来认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并发现时、分的关系;通过认识几时几分(会看、会读、会写),使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再应用于生活;通过比分更小的单位来计算时间,认识1秒的短暂和时间的珍贵。
    思维方面,教材试图以钟面的变化(形象),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变化(抽象),进而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应用)。
    教材编排特点:
    1 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化的素材为例题和练习,安排知识教学的进程。例如,用学生上学时先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间来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钟表的作用,学习认钟表;联系学生每天的作息时间来巩固时、分的有关知识;以跑步、呼吸、跳绳、脉搏跳动等学生生活中最容易感受到的现象来体会时间短暂。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
    2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探索中获取知识。教材安排的几个例题都只有一、两句最基本的解释,没有过多的讲解。不少知识,教材都没有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去获得。例如,1时=60分、1分=60秒的教学,教材安排学生在动手拨钟的活动中去发现的。再如,认识几时几分是重点,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是难点,教材一改传统的编写思路,将它们单列一课时,例题也只有寥寥数语作为点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都要靠学生对钟面时刻的观察、对比和给钟面画上分针等活动来完成。教师只在其中做一点适当的引导或提示。


 3 注重时间观念的建立。尽管时钟是生活的必需品和常见物,但由于时间概念具有相当的抽象性,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具有特殊性,所以建立时间观念并不容易。为了使这一矛盾得到解决,教材设计了让学生说说1小时能做哪些事、测1分钟的脉搏、做1分钟的眼保健操、跳1分钟的绳、看着秒针的走动拍手等多种活动,让学生体验1时、1分、1秒的长短,在积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时、分、秒的概念。
    有关教学思考:
    1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来认识时、分。(要求: 谈对钟面的了解、感知1小时和1分钟的长短、自己探索发现1时=60分。)
    2 加强指导,经历感受,突破认识几时几分的难点。(指导: 观察、读写。突破: 表达、分层、由易到难、变式练习。)
    3 通过具体事例,明白“秒”的短暂。(事例: 百米赛跑。感受: 1分和1秒的时间。明白: 1分=60秒。)
确定位置
    单元教学内容:
    物体相对位置的描述方法。具体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第二部分是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第三部分是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相对位置及行走路线。
    教材编排思路:
    内容方面,通过坐标方法来描述物体的位置;通过已知的一个方向来确定其他方向;通过平面图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及行走路线。
    思维方面,通过确定位置(定点)来训练判断;通过确定方位(定向)来训练推理;通过确定位置关系(互为参照)来训练分析与综合。
    教材编写特点:
    1 选取的素材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为了把生活中的这些知识和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教材大量选取了生活中的事例、场景、现象和现实问题。因为这些素材源于生活,学习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很容易被唤起,这样,学习就有了基础。
    2 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空间。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习内容多以实践活动为主设计,例题和练习中有多处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经过合作学习、探讨交流,不仅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确定位置的方法多样化,而且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有关教学思考:
    1 设计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操作,在实践的基础上交流确定位置的方法。(真实: 经历过的、熟悉的、身边的。)
    2 让学生在课前就方位问题收集和整理一些相关资料,上课时组织交流,扩大课堂信息容量。(目的: 互相补充。)
    3 平面图与现实空间相结合,让学生从中体验,积累经验,真正提高认识平面图的能力。(方法: 设计立体模型、重新绘制校园平面图。)
统计与可能性
    单元教学内容:
    进一步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认识方块统计图。另外,本单元还首次安排了可能性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可能性。
    教材编排思路:
    内容方面,在已有的统计经验和统计知识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一分、数一数的整理数据方法,将象形统计图发展为方块统计图,让学生体会统计图逐步优化的过程。可能性问题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都遇到过,但作为数学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因此教材用简单、直观的摸彩球活动来说明其结果的三种可能性“一定”、 “可能”、“不可能”。
    思维方面,用方格统计图代替象形统计图,体现形象到抽象的思维发展。可能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只有让学生通过摸球这类具体的活动,才能真切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不确定,产生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初步认识。
    教材编排特点:
    1 唤起统计意识,在活动中学习整理数据的方法。教材第90页例题的场景设计,生活气息很浓。如果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提出“你能数出各种家禽的只数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容易唤起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愿望。再经过分一分、数一数的整理数据活动,或许会有多种不同的统计方法。如果在学生出示的象形统计图基础上,启发学生用一些符号来代替实物,进而抽象成方块统计图,便完成了逐步简明、优化象形统计图的过程。
    2 鼓励接触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第91页的“想想做做”设计的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调查、统计,经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更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也为他们今后将数学应用于实际打下了基础。
    3 创设宽松氛围,让学生自主交流中有所收获。关于这一点,教材在两处体现得比较明显。第一处是第90页例题在统计各种家禽的数据时,先让学生自由表述分类和整理数据的方法,然后才出示象形统计图,并把它也作为方法之一。第二处是用例题最后的一句话“从这个图里你知道些什么?”和“想想做做”最后一句话“你还发现了什么?”来激发学生考,有的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考虑统计的结果,有的学生可能会从其他学科的角度考虑统计的结果。这样的设计,既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学习过程活动化,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无论是统计知识部分的例题与练习,还是“可能性”部分的例题与练习,都设计成能让学生参与并且愿意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学会知识,习得方法。
    有关教学思考:
    1 教学统计知识时,要把学生引入需要统计事件的实际情境中,并以适当的问话,唤起学生统计的愿望。有条件的话,可以将场景设计成动静结合的课件,营造一种真实的生活化氛围。
    2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问题,对“可能性”的解释也比较抽象,所以教学时节奏不宜快。要让学生多观察实验,获得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可以让学生亲自摸一摸、拨一拨,通过实践、体验,更好地理解可能性。
    教学时,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一些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现象,为今后能更好地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打下基础。
    3 第94至95页的练习十,可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自己去完成。
    4 实践活动课《田园风光》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看图,仔细、有序地观察画面,从中收集解题信息。收集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有的场景,教材只给了一个问题,还可以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再提出其他问题,如白兔是黑兔的几倍、灰兔比白兔少几只等等。有的场景,教材提出的问题,要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多角度去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