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其实很简单

 夕阳红10 2013-07-29

作文其实很简单  

2012-06-02 22:32:11|  分类: 邢老师简介 |  标签: |字号 订阅

 

害怕作文是不了解作文的真相

 

从小学到中学,孩子们普遍害怕作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孩子们为什么害怕作文呢?

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把话写在纸上,也就是说,把话写在纸上就是作文。

作文是生活语言的高级形式。

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来表情达意的基本形式只有三种:口头语言、表情语言、肢体语言。人们通过这三种表达方式开展交流,让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换句话说,人们的生活之所以那么丰富多彩,口头、表情、肢体这三种生活语言在信息交流交换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口头、表情和肢体这三种生活语言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转瞬即逝,不易保留。于是我们的老祖先发明了书面语言。书面语言让人们的生活跨越了时空,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在几千年的文言文时代,书面语言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语言是有很大差距的,因而变得十分神秘而高不可攀。

今天,我们生活在白话文时代,书面语言与生活语言已没有多少差别,能不能直接把生活语言的三种基本形式转化为书面语言呢?答案是肯定的,能!方法也已经找到,那就是“我手写我心”。

既然能直接转换,那我们的语文老师为什么不教学生直接将生活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呢?因为我们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就已经基本掌握了口头、表情和肢体三种生活语言。

问题也很简单,原因在于陈腐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人们从心理上很难摆脱其影响。

学生因不了解作文的真相而敬畏,因敬畏而恐惧,因恐惧而却步。

家长不但不能从源头上帮助孩子们打消顾虑,树立信心,反而以成人的眼光,作家的标准过分地求全责备,让孩子们为了“好词好句”,处处缩手缩脚,难以下笔,更加害怕作文。

老师尽管有了“我手写我心”的概念认识,但没有从根本上完成教书匠向“教学生学”的角色的转换,客观上受教材体系、教学条件的种种限制,主观上走老路省心省事,到头来“我手写我心”只能是一句口号,成了摆设。

 

舍本逐末的作文教育现状

 

从小学到高中,作文是为考试,考试是为升学。作文教学如同押宝。语文老师们围绕考试作文拼命地猜题押题,灌输各种应对套路和设计模块,学生围绕着老师给出的套路和模块穷于应付,多方拼凑。

从小学到中学,作文教学成了名符其实的作文技法教学。老师们热衷于“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的训导。

从开始“造句”那一天起,语文老师不停地教学生编假造假。

字数是个硬道理,只要写满就能得高分;背上两篇文章就能应付考试,语文老师如是说。

为作文而作文,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东拉西扯,胡乱拼凑,言不由衷;谎话、假话、废话、大话成灾。

做一盘色香味恰到妙处的佳肴。要有必备三个条件,原料、厨师、厨艺。没有原料是做不出好菜的,有了原料没有愿意做菜的人,也是不行的,厨艺只是第三位的。

一篇好文章也有三个必备条件:素材,想法与技巧。“有了事件(素材),而后才有想法,有了想法,而后才有技巧,三者是递接的关系,若前两条还未条清理析就茫然传授技巧,好比无米无人却做黄粱美梦,天方夜谭,岂非屠龙之术?”(叶圣陶《作文论》)看看我们现实的作文课堂教学,几乎清一色的在拼命教厨艺,至于素材,还有那个愿意做菜的人,老师顾不过来,也没法顾。试想,学生们在没有写作欲望,没有素材的基础上作文,胡编乱造就不足为奇了。

今天,作文教学的现状就是这样荒腔走板,本末倒置,中小学生普遍害怕作文也就不足为怪了。

   假若你走进书店,特别是教辅书店,你会看到作文辅导读物是那么惊人得多。需求决定了市场,课内缺失课外补。看了这些作文选、作文辅导书,就会写作文了?

依然不会写作文的结果,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为什么呢?

因为作文是一种能力,只关注作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作文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力,一是情感能力。而情感能力更重要,它贯穿于作文的始终。

我们知道,作文的问题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它从源头上解决作文的材料的供给,也是写作欲望萌发的触角,情感迸发的出口。不从根本上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作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学生作文应该写什么?就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的思考和发现。学生“两点(家,校)一线(上学路)的生活,如何去发现?

发现离不开思想和情感,生活上处处留心,必有所得,遇悲喜而生情,触佳景而兴感,就有了作文。只要学会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发现离不开情感,情感能力需要开发和训练。

作文选,作文书多得再多,如果没有产生什么想法,对自己作文的提升效果也就微乎其微了。

作文能力需要训练,要把作文知识转化为作文能力需要训练,更不是读几本有关作文的书就能解决的。

 

两个害人的传统观念作怪

 

语文教会了孩子说谎话,“好词好句”和“仿写”坑害了几代人。

第一个害人的观念,是所谓的“好词好句”。

积累“好词好句”,背诵、摘抄“好词好句”成了小学生的基本功课,有些培训机构再火上浇油,组织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学习背诵,俨然没有“好词好句”就写不出文章。试问,你背了那么多“好词好句”,写作文时用上了几个?

现在不是写文言文,非得用多少警句名言。再说,“好词好句”也有一定的局限。最好的好词好句当属成语,你能用多少成语写一篇好文章呢?

写文章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告诉读者。记叙文即为说故事,说明文就是当解说员,议论文就是讲道理,幼儿园的小朋友之间闹意见,在老师面前都能把自己的理由讲得头头是道,情感和思想都能表达得比较完整,如果把他们说的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一篇议论文。你信不信?

事实上,孩子们在学习写作文以后,多多少少都有过用书面语言表达情感的冲动,就像说话,不说,憋得难受。可惜我们的语文教师,还有家长,被所谓的“好词好句”冲昏头脑,将生活语言和书面语言对立起来,弄得学生明明能直接表达情感,写出要表达的东西的时候,由于苦苦找不到或用不好“好词好句”而不敢去表达,放弃表达。孩子们天生的作文能力就这样被一次又一次地毁坏掉了!

写文章的确需要积累,渠道有两个,一是生活积累,二是读书积累。

生活积累来源于孩子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尽管不都是那么丰富多彩,但都会在孩子心里留下痕迹或烙印,只要我们老师稍加点化,引导孩子们细心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认识生活,表达生活的感想,孩子们的作文就会犹如化蛹为蝶般新亮出彩。

而孩子们捕捉信息的手段多元化,有着丰富多彩的感受和体验,不需要开发,只需要帮助整理整理而已。

读书的积累在于通过读书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通过读书,学习思考和感悟,培养情感和思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曾引导和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通过读书成就人生。善于读书的孩子,是不会怕作文、愁作文的。

但是,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孩子们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书包越来越重,电视、电脑、动画等等更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的家长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陪孩子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不得不承认,孩子读书少,没时间读书,已经成为严酷的现实。

孩子读书少,缺少积累,就要强化积累,就去背“好词好句”。这种时时作怪的传统的陈腐的观念,单纯强调读书积累的急功近利、缘木求鱼的做法,实际上也是不会教作文的老师们用以搪塞应付教学的办法。

这种所谓的积累,不知害了多少人。因为背了那么多“好词好句”,到头来还是怕作文,愁作文。

第二,是仿写。

仿写,百度百科的定义:仿写是指仿照给定的句子造句或者仿照所给的语段、短文等写作语段或短文等,其中以仿写句子最为常见。

我们说仿写害人,理由有二:

第一,“仿写”教会了孩子们“编”作文。仿写是针对初学者的一种训练方法。中国传统的书法和绘画教学都是从临摹仿写开始的。视觉艺术是以形达意的艺术,人们凭其形体(内容)借助想象完成艺术再造。而作为语言艺术的作文则不同,语言的运用艺术是可以仿写的。仿写,只能是语言的形式,而语言要表达的内容是“仿”不出来的,况且每篇作文都是作者情感或思想的结晶,触情生情,由情而发,没有感触点,情思何来,所谓的“仿”,那就只能是“编”了。

第二,“仿写”封锁了学生的思维,猎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小学教学中曾盛行过所谓“下水文”,老师的“下水文”,教得全班一个模子刻得一样,埋没了应有的个性。这是懒惰的老师,不会教作文的老师才会做的。

更为离谱的是,有些作文培训班竟把“仿写”当成秘笈。姑且不论教材的编辑意图是何等的高明,但在执教老师手里,“仿写”的意义几乎全部颠覆,艺术技巧没有学会运用,内容都学会了移植。把别人的妈妈换成自己的妈妈,把郑州换成滕州,这种投机取巧的“搬家”模式一遇到就地取材就束手无策,感到老虎啃天没法下牙。上这样的培训班,将会贻误孩子的一生。

 

给你一套解决作文本源的训练思路

 

向你推荐一套我们滕州人自己发明的专利产品:邢老师生活化作文。“自己写、写自己,三位一体,实事求是;2节课不怕作文,10节课不愁作文,会说话的孩子都能轻松写作文”

邢老师生活化作文用三句话概括了它的全部内容:“自己写、写自己,三位一体,实事求是”。

这三句话是邢老师生活化作文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操作要领的高度概括,

“自己写”——学生自主设计,自由发挥,自己修改。

邢老师把作文看作盖房子。盖房子需要设计图纸、建筑施工、装修装饰;作文也一样,也需要布局谋篇、下笔成文、修改润色。

邢老师生活化作文主张把学生当成全能工程师来培养,不仅会设计,还要会修改,一切由学生操作,教师只作指导和教练。

“写自己”——写自身,写身边(人和事),写周围,写心声。

就是写自己最熟悉的、最动情的东西。把自己摆进去,写我的经历、我的思考、我的真情,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等。从身边写起,从身边向外扩展。
   “三位一体”中的“三位”指的是心、口、手三个部位,“三位一体”就是心、口、手协调一致,自然转换,运用自如。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想的怎么写,怎么做的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三位一体”训练法的教学,有效地突破了长期以来制约母语教学的一个瓶颈----能说不会写的问题,实实在在地将“语”和“文”高度统一起来。两节课的阶梯式训练,简单有趣,一学就会。学生只要具备最基本的说话能力和识字能力,就能轻松实现写“话” 写“文”自如转换。这是当前消除学生作文恐惧症最佳的特效的良药。

“实事求是”,“实事”,即事实。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让学生的作文变得真实可信,合情合理,解决学生最普遍的把真实的事都写得像假的一样的问题。  

“求是”指的是探讨作文规律。依作文自身规律教学,教学生探究作文写作规律。即通过“举三归一,以一反类”的方法,让学生学写一篇,学会一类。

“自己写、写自己,三位一体,实事求是”三句话,是一套完整而又便于操作的作文训练体系,这套训练体系,从改变学生思维方式入手,融情感能力、思维能力训练于一体,取道自然,自然天成,轻松地解决了作文本源问题,让那些长期困扰中小学作文教学中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病呻吟等诸多作文问题迎刃而解。

 “2节课不怕作文,10节课不愁作文,会说话的孩子都能轻松写作文”是邢老师生活化作文随时接受家长和社会检验教学效果的检验标准。

学生害怕作文,一是心理问题,二是技术问题,而最突出的还是心理问题。邢老师生活化作文中的“2节课不怕作文”,从生活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的技术入手,训练“心—口—手”三位协调,2小时下来,学生100%的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他们最害怕的“会说不会写”、“会想不会写”的技术问题彻底解决了!

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视觉,世间的万事万物各有不同,如何将它们移入笔端,付诸文字,是孩子们面对的一大难点。孩子们没事可写,没事可说,大多源于视而不见。邢老师生活化作文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入手,教会他们视而可见,视而可现,满眼都是可写的东西,而且知道怎么去写。

孩子们为之恐惧的东西都没有了,写东西还有什么好怕的?

孩子们不怕作文了,并不一定不“愁”作文。这个“愁”字,无非是为面对各种文体,各种要求而不知如何着笔而已。作文无非就是审题、选材、组材,立意、布局,煽情造势、衔接过渡、创意等等程序或过程,这些看似复杂的难题,只要将中小学常见的文体稍作分类组合,就会从中找出基本规律。然后就地取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各个击破,然后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借助系统论,用基本动作打组合拳,学生的“愁”字就会烟消云散。

举例说,根据不同的学生,是解决写不像,还是解决写不长,是解决写不具体,还是解决写不生动?邢老师生活化作文依据其预案,用极简易的方式,点化要领,常常是触类旁通,效果让人意想不到。

这种“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来源于邢老师生活化作文抓住了作文的本源,生活作文化,作文生活化,生活出情感,情感令生活丰富多彩了。孩子们天生就有作文能力,就像吃饭,只要教会孩子们正确使用筷子。

 

让你见识一个开放式个性化的课堂

 

邢老师生活化作文教学,是一个全新的开放性的个性化的课堂。学生每天学一次,每次2小时,在预先安排好的时段(上午,或下午)随到随学,没有统一的上课下课时间。家长可以随时陪读或随堂听课,亦可共同参与管理学生。

基本的特色是一对一、手把手,一个学生一套教学计划,100%的因材施教。

邢老师生活化作文教学“五没有”:没有黑板,没有教本、没有背诵,没有仿写,没有课下作业。学生轻松快乐,无压力、零负担,在交流中学习作文,在作文中品味生活,在感悟中提升表达能力,其乐融融,是真正的快乐作文。

邢老师生活化作文更像老中医的做堂门诊。

基本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是诊断咨询。

诊断咨询有三种基本方式:一是与学生谈话沟通,一是作文基本知识的测试问卷;一是现场作文的分析研判,然后根据学生作文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病因探究,研究制定具体的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计划。这个环节须家长陪同学生共同完成。

诊断咨询环节全程免费。家长和学生同意接受老师的剖析和教学计划设计,要签订质量保证(包教包会)协议书,协议签订后生效,即可进入因材施教环节。

值得强调的是,邢老师生活化作文旨在帮助那些迫切需要解决作文难题的学生。在免费进行诊断咨询和免费制定目标计划设计之后,须在学生积极自愿的条件下,接受签约报名,家长一项情愿而学生愿望不强烈的一律不签约,一律拒收。

第二步,培训,对症治施治。

这个过程一般为十节课,基础较差或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家长必须陪同听课。教师围着学生转,用探讨的方式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作文问题。

第三步,鉴定。

这一阶段先由学生复查总结,再让家长验收,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协议履行效果,落实协议承诺。

自2009年春至今,邢老师已成功帮助400多名小学和初中学生解脱了作文的困扰,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家长参与了课堂听课。只有1名学生的家长(家长单位电话有索即给)表达出不甚满意,邢老师为兑现承诺,坚持为其办理了全额退款手续。四百分之一的比例,足见其教学效果经得起考验。

不搞花拳绣腿,不用广告用实效,家长介绍家长,口碑相传,成就了邢老师生活化作文。邢老师生活化作文得以发展,完全仰仗了这些家长的现身说法。

 

没有爱就没有作文

 

邢老师生活化作文工作室2009年春创建于滕州市,曾名“新法作文”、“速成作文”,2011年秋,被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课题组重新命名为“邢老师生活化作文”。

邢老师从事初中语文教学30多年,其中任专职初中语文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10年.系山东省中语会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会员、山东省中语会会员、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会员。

邢老师对作文教学情有独钟,自86年起潜心作文教学研究,先后担任过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中心“作文三级训练实验研究联合体”实验研究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中心”研究员。曾担任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学术指导、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观摩研讨会”优秀论文、课堂教学评审组评委。

离岗后,邢老师被他的学生们举荐给自己的孩子,他们要让这位被公认为“所教过的学生没有害怕作文的”语文老师再教自己的孩子。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邢老师当然乐此不彼,把兴趣、爱好与工作融为一体,是一种享受。邢老师自2009年春创立工作室以来,常年招生办学,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培训了城区小学和初中学生400多名,枣庄市中区、微山欢城、薛城等地专门前来参加培训的学生达20多人。

“没有爱就没有作文!”是邢老师作文的一大亮点。

作文就是“写事情”,通过叙事把自己的情感告诉给读者。情感是作文的灵魂。

文如其人,作文即做人。世界上的事都没有什么意思或意义,所谓的意思或意义都是感受到这件事的人所悟出来的,一件事对于不同的人也就有了不同的意义或意思。

邢老师认为,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改出来的。

学生学习写作文,一定要先学会爱;学习爱,从学习感恩开始,从学会感恩父母做起。

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要从感恩生活中培养,从改变思维方式上开始,思维方式的改进带动思维方法的改变,思维方法的改进改变行为习惯,进而改变人的性格和命运。

生活作文化,作文生活化,用爱去生活,用爱去传播爱,同时享受着爱的馈赠。这是邢老师生活化作文工作室的生活照。

一个老顽童簇拥于五、六(上午或下午,每个时段限五、六人)个天真烂漫的学童之中,遵循自然,因材施教,择良木而雕之,知足矣,老有所乐,其乐也融融。

谢谢您的关注和厚爱!

 

 

欢迎您来邢老师生活化作文工作室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