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BM真的能拯救佛山公交?

 德馨堂206 2013-07-30

据佛山日报报道,美国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即IBM,在佛山开展了一个公益服务项目,派出6人用三周时间为佛山智慧城市建设把脉,并提交报告,建议从食品安全、水治理、智慧交通和产业转型几个领域切入,推荐佛山把握城市管理体系转型和大数据分析科技这两个关键,驱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

IBM公司在2012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企业500强中排名57,是著名的IT巨头,实力雄厚,可谓大有来头。问题是,请这些专家把脉后,佛山的公共交通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吗?市民的出行可以更便捷吗?答案是不确定的。

长期以来,佛山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主要是摩托车,早在2006年,本市的摩托车保有量就达132万辆,平均每5人就有1辆,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半径小,开摩托车最为方便,而当时佛山公交车只有2600辆,数量很少,所以公交出行分担率只有5%。2010年,政府为解决拥堵、加快公共交通发展,开始限制摩托车在中心城区行驶,此举激起很大争议,佛山市政协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8%的市民反对‘限摩’。不过这并未阻止‘限摩’政策的落地。仅仅1年,佛山的摩托车和汽车的上牌量双双突破100万,成为世界罕见的双百万城市,城市交通因‘限摩’变得更为拥堵。

细看佛山这几年公共交通的衰变历程,可以发现政策是整个问题的核心。要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限制摩托车是没错,问题是为什么急急忙忙赶在2010年推行?公开报道显示,2010年,佛山市级仅对公交系统投入590万元,中心城区禅城也只投入5000万元。佛山官方媒体称“十一五”期间佛山对公交财政补贴近2.8亿元,而深圳、广州、常州仅2010年一年的投入就达到20亿元、10亿元、7.5亿元,“佛山五年的公交投入还比不上常州一年的投入”。明明当时公交投入严重不足,还不能满足市民的基本出行需求,却强行限摩,这一政策必然导致大量市民转而购买汽车,同样是上路,1辆摩托车和1辆汽车谁占用的道路资源更多,更容易造成拥堵?答案不言而喻。

其实,佛山交通拥堵问题的症结并不复杂,并不需要世界500强的企业来分析,只要决策者尊重客观规律,加大公共交通投入,使公交高效便捷,市民自然会主动选择,相反,如果相关部门仍然以增长G D P为中心的思路来规划城市,即使请来顶尖专家给出建议,最终也不会变成政策落地,先进的科技真不是万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