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热剂 第六节 清虚热2

 淄水渔夫 2011-06-26
清热剂 第六节 清虚热2
2010-07-14 17:59
  

.
清骨散-《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组成】银柴胡5克,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克,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或研末,每日叁次,每次9克,冲服。
  【功用】清虚热,退骨蒸。
  【主治】骨蒸潮热证,表现为午後或夜间潮热,骨蒸心烦,形瘦盗汗,两颊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肺结核、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证属阴虚内热、虚劳骨蒸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方解】方中银柴胡善清虚劳骨蒸之热,而无苦舌之弊,为主。胡黄连、知母、地骨皮入阴,退骨热以洽骨蒸劳热。青蒿、秦艽清伏热,共为辅。鳖甲咸寒,滋阴潜阳,并引入阴以清热,为佐。少用甘草为使,调和诸。现代研究证实,本方具有解热、镇静、消炎、滋养强壮、降低植物神经系统兴奋性等作用。
  【方论】方中银柴胡能清骨髓之热,治虚劳之骨蒸;地骨皮、胡黄连、知母均入阴分,而清伏热于里;青蒿、秦艽均具辛散之功,能宣内伏之热而出于表;更以鳖甲滋阴潜阳,补益肝肾,又引诸药入里;甘草调和脾胃,以免寒凉滋腻之味损伤脾胃之气。配合成方,共奏清骨退蒸,滋阴潜阳之功。
  【加减法】A.如果血虚者,可加当归12 熟地12 白芍12 生地10
  B.如果咳嗽者,加桔梗10 五味子8 阿胶10(烊化) 麦冬10
  【使用注意】本劾退热作用较强,而滋阴作用较弱。若阴虚较甚、潮热较轻者,不宜使用。

.
清骨散-《得效》卷九

  【来源】《得效》卷九。
  【组成】北柴胡2两,生地黄2两,熟地黄1两,人参(去芦)1两,防风(去芦)1两,秦艽1两,赤茯苓1两,胡黄连半两,薄荷叶7钱半。
  【主治】妇人、童男童女初觉劳瘵。
  【制法】上锉散。
  【用法】每服3钱,以水1盏半煎,温服。先服荆蓬煎丸1服,微泄脏腑后服此。
  本方为治疗劳热骨蒸的常用方。术对肝肾阴亏,虚火内扰所致之骨蒸潮热有效。肾藏精而主骨,精乃阴之属,精不足则阴虚,阴虚则生内热,故发潮热骨蒸;阴虚不能制阳,故虚火上炎。方中银柴胡清虚热,退骨蒸;地骨皮、胡黄连、知母内清阴分之热;青蒿、秦艽除肝胆之热;鳖甲滋阴清热,退骨蒸;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肾而滋阴液,使骨蒸潮热得以清退,故名「清骨散」。 
  【文献摘要】《医方集解》:“此足少阳厥阴药也,地骨皮、黄连、知母之苦寒,能除阴分之热而平之于内,柴胡、青蒿、秦艽之辛寒,能除肝胆之热而散之于表,鳖阴类而甲属骨,能引诸药入骨而补阴,甘草甘平,能和诸药而退虚热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