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杂谈

 山东中医竹林 2013-08-07
中医业医者首先要过六经辨证这第一关,此关不过,是不能从事中医的。六经辨证过关了,就不会误诊误治,就不至于逆治,弄得变症丛生。如果过了这第一关,即使不能够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精细辨证,但用药思路基本是对的,就不会误治逆治,不至于变症丛生。
   这第一关是很好过的,只要看看书,都会总结,都会明白,关键是一看书就明白,一临证就糊涂。俗话说得好:“学会三六九,敢把天下走,遇到疙瘩帐,一点使不上。”有很多人认为中医是因为缺乏当面传承和从师实践,这固然不是没有道理,但更重要的是根本没有把书读明白。为什么呢?
   如果疾病是如此简单,可以概括地分为这六类,临床上为什么老是对不上号?为什么用药总是无效?为什么总是会误治,即使是伤寒大家?
   要想业医,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进入第二关了。第二关是精华的精华,这才是胡希恕老先生讲的辨证的尖端。可惜胡老先生只说个头,就仙逝了。
   胡老先生说六经病的六经不是经络学说上的六经,而是指的病位,这在整个伤寒界是振聋发聩的。可惜,他就说了这么多,别的更深的东西,他还没有讲出,就走了。
   这一法眼大关节,惜乎没有几人认识。这才是整个伤寒论最大的法眼所在。这才是整个伤寒论最大的脉络所在。尤其是金匮要略里面又夹杂了许多新的病因,似乎又超出了伤寒理论解释的能力了,更使人摸不着头脑了。也正是因为此,历史上才有那么多的温病学家对伤寒大放不敬之词,自以为别创一学问。
   伤寒原文里面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说过太阳病一定是寒证,阳明病一定是热证,少阳病一定是半寒半热,少阴病一定是阳虚证,太阴病一定是阳虚寒证,厥阴病一定是半寒半热。这么解读都是后人自以为是的解读。
伤寒论太阳病篇开头,仲景先师就明确指出了太阳病的若干分类。
第二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三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病,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第六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燻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这说明太阳只是指头面体表部位而言,太阳病至少可以分为中风、伤寒、风温三种。
   在伤寒论里,直接说数经合病或并病的条文不多,但实际讨论数经合病或并病的条文很多,在所有这些条文里,很多时候并没有出现我们想象的必然是寒证热证阳虚证半寒半热证的情形。固然,仲景在使用这些概念的时候,一般太阳就是伤寒,阳明就是热证,少阴就是阳虚,太阴就是阳虚寒。但是这些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其他的地方,他的意思就是指病位。
   
   例如:
   33条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6条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172条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33条如果是阳明热病,还能使用半夏吗?
   36条如果是阳明热病,还能使用麻黄吗?
   172条如果是阳明热病,还能使用半夏生姜吗?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就透漏了一个大消息:阳明不一定是热证。阳明在这里是水证,还有寒证,所以要半夏生姜逐寒利水温里。水、寒一去,呕自然就停了。
   又如:
29条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30条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腔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腔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56条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67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29条貌似太阳伤寒,实际上可能是好几个病,第一个是阳明肺热和阳明里寒证,所以要用甘草干姜汤,第二个是阳明肺热和阳明里热证,用了甘草芍药汤,第三个是阳明里热证,用调胃承气汤,第四个是少阴危证,用四逆汤辈。30条类似。56条也貌似太阳伤寒,但是六七天不来大便,十分痛苦,确确实实是阳明热证,当用承气汤。67条是太阳伤寒误治入里,但是里边并没有热,不是阳明热证,是里有停水,所以要使用茯苓来利水。
   所以,这个第二关就是要重新认识六经病,这个认识是重新发现伤寒论,不是我们发明的,是仲景先师早就说过的,几千年来都被我们误读了,但是这个影响肯定不亚于胡希恕老先生的影响,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太阳病可以分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伤热、太阳伤湿、太阳伤淤。
   太阳中风就是桂枝汤证,脉浮但有点缓,出汗,发热恶寒,这个怕寒轻,是伤寒轻证。
   太阳伤寒就是麻黄汤证,脉浮但紧,不出汗,发热恶寒,这个怕寒重,是伤寒重证。
   太阳伤热就是伤寒论里的风温,风温这个词容易混淆,后代的温病学家也不使用这个词,所以还是改成伤热好,脉洪大,出汗,这个汗出如洗,发热怕热,这个不怕寒,怕热,总想到温度低的地方去,口大渴。咱们民间常说“热伤风”就是这个。伤热和伤寒脉象不一样,怕热怕冷不一样,口渴不渴不一样。所以中医临床一定要辨清病人属于哪一种太阳病,不要有门派之见,不要戴有色眼镜,不要自戴紧箍咒。伤热根据轻重程度选用清法或者下法,切切不可使用汗法、吐法。
   太阳伤湿就是内里有水饮了,水饮流走于体表了,在金匮要略里叫溢饮、皮饮。咱们老百姓通俗的说法就是有湿了,而且这个伤湿也好和里饮区别一些。伤湿脉滑,不出汗,浑身疼重。伤湿要根据是寒湿还是湿热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寒湿应该使用温法和汗法并举。湿热应该使用清法和汗法并举。
   太阳伤淤就是血流不畅造成体表的某种肿胀麻木,疮疖斑等证,这个也要分寒淤还是热淤,如果是寒淤,就要温通,如果是热淤,就要清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