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山金刚经》风格特征简说

 鸿墨轩3dec 2013-08-09

《泰山金刚经》风格特征简说

(周永健)

     《泰山金刚经》风格特征简说(周永健)

被康有为誉为“榜书之宗”的《泰山经石峪摩崖》(习称《泰山金刚经》)书法,是我国古代经典书法中的一朵奇葩,它以湛深的精神内涵,中和的审美特征,兼容的形体和特异的笔法形式,最完整、典型地体现了佛文化的精义和中华民族书以载道的艺术宗旨。

  自清代到民国,碑学的兴盛使《泰山金刚经》的艺术价值为书坛所重新确认,考据家和书法家根据《泰山金刚经》的风格、体貌相较于山东邹县的四山摩崖书法,而不持太多异议的确定其为北齐时书,一时有安道壹为书者的推断。北齐时的佛教尊崇和碑派书法兴盛的人文条件,使《泰山金刚经》书法的产生有充足的精神依据和环境的支撑。《泰山金刚经》书写内容为佛教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该经和《心经》一样,统摄佛学大义,为佛教禅宗和其他一些宗派所持所本的佛祖慧论。是经详论“不空之空”,道 “无相之相”,以“是他、不是他、还是他”的中观精义,说我、人、众生、寿者相,说佛、说法、说心,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幻”总揽其要。这虚幻不是我们熟知的文化意义的“虚无”,而是以因果律作用于形色,以流转意义而辨“色空”,进之以证形色成、住、坏、空的生灭本质,由是而类以“实”返“虚”,由“虚”转“实”的宇宙万物衍生规律。其书法所本经义如斯,书法的形迹和形迹所载的精神亦复如斯。《泰山金刚经》完全可以誉为完美体现佛教文化精神的天下第一书,其后世,只有弘一法师的书艺方可差强与其比拟。
  《泰山金刚经》刊刻于泰山斗母宫上之山涧中,其字大逾尺,雍容伟岸的体态兼草情篆意,纳隶楷特征,其形体卓然实相,气魄宏大,笔力雄劲,有视大山为土丘的气度,有纳百川而泻海的襟怀。得此特点且推为极致,便易落入悍霸和狂躁的恶习中,但《泰山金刚经》的神妙正在于虽大气磅礴而又简静平和,虽体势开张而雍容含蓄;以意象显豁而得神理清明,以实相质朴而溢空寂虚灵。这诸多对立的审美取向被《泰山金刚经》巧妙地兼融,让人面对其书顿生不可思议之感。品其书让人感动而愈见亲切,贻人信心而不施促迫,启人心智而点化无痕,净人心性而润物无声。难怪慧眼有自的人见《泰山金刚经》书法有晤对古佛之感,有混沌迷茫顿去之获。
  在中国书法里,以实相证空灵必须有以下条件做支撑:
  书者精神的自由和自在反映于书写时心无挂碍的自然态上,这自然态作用于书,则体貌疏密聚散合自然之数(形生之理),它既穷尽变化以求异,又相互作用以形迹和神情的自然联系而求合(异合而演生形之则)故变化和谐的汉字形体和作用于形体意态的点画始终和书者的精神相融无间地“流动”,使实相的书法形在自然态中通过自在的意趣和自由的精神拓展出虚灵的空间。
  书法的点画以充满意机、意趣的笔力为基质,因力之用,书法点画有向内而无限可读的丰富。但力不能舍情、意而独用,力之所出则情之所在,意之所行而力之以随,它们应始终水乳不分地融合而用,故书法点画以实为法,虽笔能扛鼎,迳取雄强和雄厚,亦可因情致、意韵、笔力的渗透而显生动,生动则去僵滞和呆板,生动亦可于实相中见空灵。
  复次,综合前二者的因素作用于书之实相,复因汉字形体自具简繁,因简繁的配置而有点画的轻重、疏密/精细、长短、参差的变化,故以实相为貌的书法,仍可在章法(全幅)、字法(单字结构)、笔法(作用于点画形态)上体现出丰富的节律,这节律合于音律之理,故实相之迹亦可因变化律、对比律而得空灵的效果。
  《泰山金刚经》正是浑化无迹地体现着上述特点,它的撼人的气魄固与形体伟岸有关,但笔能扛鼎的结果亦使点画产生三维深入,而有类似浮雕感的厚重,其厚重支撑书法形体更得蓄气的宽厚,使内斂的笔意而生外拓的气局。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泰山金刚经》并不看重今时或旧时文人书法在纸上惯用的干湿、枯润、散锋、破笔等运笔效果,而善于藏头护尾,笔笔中实,似乎减弱了体现毛笔笔性的运动感和笔痕的生动感,它沉酣以求的对点画圭角的大力排斥,使点画于寂静中愈见肃穆。睹此而不解,这或许是人们对书法时间、空间运动的“定见”所致,《泰山金刚经》沉酣而静穆的点画有充沛的元神内实其中,有微妙而变化的笔致自然和谐的置陈于外,它的运动形式有如盈江春水,在看似平静的表面却有激越、酣畅的内动。缘于《泰山金刚经》书法的碑派归属和隶篆笔法的规定性,它以中锋为笔法的主导形式,相对于晋唐行草书而言,它并不着意侧锋的使用和运笔的“八面用锋”,它对中锋的依赖(这种依赖并非我们今时认为的理性控制,它是书体表现的必须和意趣所主的自然反映,这反映是建立在斯时书写的公共才能和书者独特的控笔能力,以及兴趣、意趣的独特性基础之上的。)和对点画藏头护尾的关注,使书中的任何一个点画都与轻佻和油滑无涉。它对中锋“疾涩”的娴熟驾驭,使快而势畅,涩而意蓄,有读久弥浓的丰富韵致,而绝去清人常常挂怀以避的“中怯”现象。
  形成《泰山金刚经》点画形态的因素还有曲笔的大量使用,使转用曲,且得“疾涩”之助,使《泰山金刚经》的点画和使转有神理的绵密和笔力的韧劲。同时,亦因用曲而使横平竖直的笔画更多意态和体势上的变化。
  北齐的时代条件决定了《泰山金刚经》字体风格上的包容性,它以书写时代的文化给予为依凭,上溯隶篆,使形体主于隶楷的结字方法而出以篆书、隶书的笔意特征,更因隶书雁尾的笔致时时快意书中,强化了隶书的主导倾向。三体交融而化合无痕,这对今时以书法形体求新者是颇具启示意义的;把无类归性的书体和审美通融性的对象杂糅或杂交,只能以削弱各自本有的特点和长处而告终,在中国书法史上,应该说郑板桥的书风是可以说明问题的。而《泰山金刚经》的诸体兼融则可称为成功的范例,因此它于形体上给人的创造性启示也就多了一层现代意义。
  不可否认,漫历1400多年风雨的《泰山金刚经》已非斯时书丹、刻石的原初形态,换言之,它的形体和笔意因风化的因素已漶泐而不同程度地对原作有所改变,但大自然的神力所赋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和谐感和历史感,以及因之而来的解读上的多重可能.因其解读上的非趋一性,才使有才能的书者有多种理解和切入的方便,因而形成取法相类而所获不同的丰富性。
  时代的演变使我们已失去产生《泰山金刚经》书法的人文条件,审美取向的转移和书者知识结构的差异以及今时生态环境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强大左右力,使我们已难从更深层境上去理解《泰山金刚经》,可以印证的是清人对它的推重并未成为今时的推重,人们对渲泄以畅浮躁的艺术领受渐惯,对《泰山金刚经》书法的冷淡或许可以说明这一点,因此,重新解读和理解它就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工作。《泰山金刚经》书法给今世的启示和教益并非仅在可供赏玩的形迹上,它更多的是提示了书道可资阐发的艺术内涵和人文精神,以及以书证道的人的终极关怀。
  
(本文为江苏音像出版总社光盘及文字图录集之临摹指要,后附有碑帖简介和书家简介)
碑帖简介
  《泰山金石峪金刚经》,摩崖刻石,在山东泰山金石峪花岗岩溪床.约刻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字高约35厘米,宽约40至60厘米,现存960余字.书体以隶书为主,间有篆/隶/行草意,含蓄凝练,结体伟岸宽博,气势雄浑,为大字极则.

北齐《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大字高清版之一 - 伴月轩主 - 伴月轩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