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苓桂术甘汤

 简淡人生 2013-08-11

苓桂术甘汤 英文名称:linggui zhugan decoction ,出《金匮要略》方。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作用。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编辑本段出处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编辑本段组成

  茯苓四两(12g) 桂枝去皮三两(9g) 白术二两(6g)甘草炙二两(6g)

  添加

编辑本段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编辑本段功效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编辑本段主治

  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眩晕,慢支,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溃疡病,神经性呕吐,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关节炎等疾病。

编辑本段病症分析

  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

编辑本段方解

  本方所治之痰饮病,乃中阳不足,脾运失职,气不化水,聚湿而成,故治宜温化利水。方中茯苓健脾渗淡利湿;桂枝温阳降逆,并助茯苓气化以行水;白术健脾燥湿,使中焦健运,则水湿自除;炙甘草,健脾补中,调和诸药。

编辑本段制方原理

  中焦阳气不足,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

  方中立茯苓为君药,是识透了茯苓的药效特性。此药是由千年古松之灵气所结,有益脾助阳,淡渗利窍,除湿化痰,降浊生新之功。能入手太阴、足太阳、少阳等经气分,有浮升下降之力。入手太阴,补肺气,清肺热,养肺阴而化肺中浊痰;入手少阴,补心气,温心阳,育心阴,安心神,除惊悸,止心汗。又是去心下水饮的要药。故入阳明胃腑,能温暖脾胃,振奋升降机能,育养脾胃之阴液。其淡渗利湿之功,与甘温化阳之力,能把胃脘部(即心下)的痰饮水邪化为温暖水液,在脾气升清,肺气肃降,三焦气化等作用下,下输膀胱,经膀胱气化,将胞中陈旧积垢和湿热排出体外。此药入肝肾,能温补肝肾之阳气,又能助元阳化肾中阴水以滋肝木。此药与杜仲相伍是补肝肾的妙药 。方中立桂枝为臣药。因桂枝的甘温化阳之力,能升能降,能阴能阳的双向作用,及温阳化气,温通血脉,调和气血等功效,在方中起主导作用。桂枝又是太阳经去寒解表的主药,它深入太阳经,开发腠理,去除表邪,振奋阳气,使经脉温顺调和。太阳经的温通,对督脉有振奋作用,因足太阳经行于督脉之旁,督脉又为阳经之主。而五脏六腑在后背各开出的俞穴,都立于督脉两侧,故督脉经气旺盛,能温通十二背俞,十二背俞各自向其脏腑传导温和之阳气,这对茯苓、白术、甘草运化痰饮湿邪,健补脾胃都非常有力。所以茯苓、白术离开桂枝的辛甘温热之力和能升能降,能阴能阳的双向作用,则力显单薄而不足;合入桂枝,则力如蛟龙入海。桂枝和茯苓虽都具升降功能和甘温之性,但茯苓不论多用还是少用,其浮降甘温之力远不如桂枝,其淡渗利水降浊之力则远远超出桂枝。而桂枝少用能升,中用能降,重用入肾补元阳和命门之火,误用则多烦多燥。用之得当,外能解肌去寒,内能化气调和阴阳。是开腠理,调和营卫,温阳化气,温通血脉,温补脾胃的妙药。 白术为方中臣药,借其苦能燥湿,甘温能温补脾胃,又能温通中州血脉,运化痰饮水湿,此药具土德最厚,能与金、木、水、火四脏交媾。与凉润药相伍,能补润肺脏,与升散药相伍,能补肝气,同镇静安神药相伍,能安心神,养心气,与滋阴药相伍,则补益肾中精血。故是生养金、木、水、火的妙药。 甘草在方中为使药,以其甘缓之力制茯苓淡渗不过,以其清泻之力,缓桂枝的辛温之热,以升浮施降之功,缓解白术的壅滞之性。故使者,外交也。经其使达,三药温顺平和,共尽相生相益去病康体之职。所以选甘草为使是明识也。因此药是众药使主,又能协调诸药,解百药毒。四味药配伍,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编辑本段歌诀

  苓桂术甘痰饮方,水凌心肺此方尝;

  中阳不足为病因,温阳化饮健脾阳。

编辑本段临床运用

  1.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 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可加枳实、生可消痰散水。.

编辑本段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证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编辑本段使用注意

  若饮邪化热,咳痰粘稠者,非本方所宜。

  

禁忌

本方药性偏温,痰饮而阴虚火旺者慎用。

编辑本段文献

  “《灵枢》谓心包络之脉动则病胸胁支满者,谓痰饮积于心包,其病则必若是也。目眩者,痰饮阻其胸中之阳,不能布精于上也。茯苓淡渗,逐饮出下窍,因利而去,故用以为君。桂枝通阳输水走皮毛,从汗而解,故以为臣。白术燥湿,佐茯苓消痰以除支满。甘草补中,佐桂枝建土以制水邪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赵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