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的最初情绪系统

 乔乃强书馆 2013-08-15
         这部分将描述基本上属于神经学划分二级水平的一级情绪。我们试图描述这些情绪系统在神经系统的大致的位置。它们均属于原始的情绪品种,连接着高等动物和人类之间的界限。这使我们既可了解某些高等动物的情绪行为,也可以认识人类的情绪来源。

(一)寻找—期望系统

半个世纪以来,使用自我电刺激法研究动物的寻找行为效应,已有很多成果。这使科学家们了解到,激活许多具体的神经系统部位,能在动物身上引起自我刺激的行为。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当增加脑的多巴胺系统时,能激起哺乳动物的自我刺激形式,这些自我刺激形式调节着动物的动机性寻找行为。而降低多巴胺系统的成分时,所唤醒的感情成分与对它的增强同样重要。即当这个系统被激活时,感情性唤醒在心理上是相同的,比如它促使动物去探索环境。这同科学家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从经验中获得知识,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Panksepp1993)。

然而,多巴胺动力系统的强化作用,其整合性可能更多地与降低而不是与提高这个系统的唤醒相联系。重要的是,这个系统的起伏变化,可调节许多目标指向行为。这些在动物觅食、求偶活动中是必要的。在人类,这个系统与脑的高级部位相联系,而成为追寻目标的基础。

由于这个系统可被各种不同的正性诱因所激活,也可能由负性的诱因所激起,因此对于这个有争议的系统的作用,研究者基本上认为,这是一个正性的欲望—动机系统,大多数效果是激起预期—寻找行为,但也会有些唤醒是厌恶性的,从而产生回避行为。然而,这并不发生概念上的矛盾,因为成功的回避最终可能在脑内唤醒正性诱导过程,唤起正性的激励过程。

这个系统的脑区定位,在腹侧被盖区(VTA)、中脑边缘和外侧下丘脑—外周导管灰质(PAG)。一般地看,这些位置,均系脑的较古老部位;它发生在哺乳类动物,并延续到人类,可表现为某种程度上带有自发性质的情绪反应。也由于在人的进化中脑组织有大量的扩展,所以,由社会经验和社会规范而来的意识性认知对这种情绪的调节遂有增加,从而导致人类高级的目标指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