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期持有仓位成本控制很重要

 江苏常熟老李 2013-08-20

长期持有仓位成本控制很重要  

2012-09-29 14:37:12|  分类: 投资理念 |字号 订阅

长期持有仓位成本控制很重要(第一眼)  20071122

高PE时期长期持有的仓位成本很重要,A股大盘基本上60倍PE是个让人无法再安心的估值,持有到这一步,适度的权变、灵活控制仓位成本是必要的。

最近很多朋友问是否调整到位,还有别的一些问题,一起探讨。是否调整到位,这个问题我没有主意,做波段收益我无法回答。5次加息,利率对大盘的影响好象地球吸引力,对大盘重心有往下的拉力。

无法猜清楚政策的不确定性。因为掌控政策的高层自己也承认,股市十几年,高层缺乏经验,他们很多事情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就更猜不到了。此次大调整从长远大局着眼是有益的,长期投资的人,我们需要一个符合企业增长率的股市,否则直冲万点大关,110倍PE,不到奥运会股市可能就得趴下,奥运股市低迷,社会情绪低落,不符合08年高层奥运和谐。

我们不猜这些,回到生意的本质,生意最讲究成本盘算。单从股票估值来讲,下半年除了小规模的战术调整资产配置比例,我的确不知道高估值的市场还有哪些东西,物有所值可以买,前文反复提过买入和持有是两种概念。

1、关于有色

今年一季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幅达20.4%,二季度下降到15.6%,三季度更降为12.4%。一个明显的标志,今年7月份美次贷危机爆发,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出现了大幅回落。美国经济可能歇上一段,需求放缓,最近有色金属价格大幅度下滑,基本面变了,长期持有的有色企业是该考虑要动一动,减些仓了。

年初有色这块30%配置实际上是为09年配置的三、五年种子,配置资金全部来自于前期利润,考虑不指望07、08年能赚多少,根据目前有色情况(显然当时无法预测美国次级国债,还有爆发后的影响力),仓位量降低控制在20%以下,除西部矿业(原因没有择机减仓降低持仓PE),其余有色网上交易成本均已降到零或者负数,依然长期持有,这是具体资产布局问题。

长期持有优秀公司,但合理价格这根弦在脑子里一定要绷紧,首先要考虑本钱不吃亏,才持有考虑赢利。具体到操作技巧,如果仓里的股票成本控制在PE10倍、5倍以下(熊市PE也就跑到这个倍数)就非常好。股价跌了,企业经营没有变化,持有是没有问题的,一旦恢复涨势,股价会回归它本来价值。

2、关于券商

07年全年是券商最辉煌的时候,A股总市值从不到3万亿,变成35万亿,券商收入自然是倍数级别放大,以后这段历史可能不会再有了,年初判断高增长期投资一下,资产配置的仓位比例非常重要,该降要降一定比例,剩下的比例仓位持有到年报,就中信直投业务和可能将要到来的期指成交量再做研判。

3、关于操作

在高估值时期,投资要慎而又慎,包括所谓是否调整到位抄底。不到非常划算的PE估值,执行纪律不做。不同企业有不同企业的合理PE估值,比如工矿,10倍以下;有色,15倍以下;茅台,40-35倍以下;苏宁,40-30倍以下等等。如果不到这些PE怎么办?除非有相当把握,买入后持有一定的时间,能择机降到这些企业的正常年景的PE估值,这个操作纯技巧性的东西,看个人水平,没办法再讲。

西部矿业思考:西部矿业开盘35元买入,后来并没有减仓降低持仓成本PE,比如20元或者15元以下,买的时候给于了仓位量的控制。我们判断,西矿09年是业绩释放期,09年的种子,35元将来不会吃亏。西矿事后统计8次涨到60元以上,可能平时习惯很少关注盘面,没怎么注意,但短期看,浪费了市场高情绪时给的100倍PE的机会。

例:8月3日文章分析茅台,138元买,PE86倍,平常年景茅台PE25倍-35倍,那么到180元考虑要减部分仓,将成本降低到PE35倍以下,比如今年增长率50%,EPS=2.4左右,35倍PEx2.4元=84元,降到84元以下,就是无论牛市或者熊市都可以放心持有的价格底牌,当然会损失一些仓位量。市场情绪好时会给高PE,情绪低落时,会给低PE,我们无法预测市场成万上亿人的集体情绪,但可以不变应万变,采用最直接的笨方法,将持仓成本PE降到无论牛熊都放心持有的价格。之所以138元当时认为也可以买,算帐,138元,PE84倍,按平常年景35%的增长率,07年底PE84/1.35=62倍,08年46倍,09年34倍,也就是说09年的底牌你可以算到,138元不会吃亏。所以我强调,你反复把茅台吃透了,很多有实用的东西就会想清楚了,具体战术就会比较灵活知道怎么打。但根儿不会变,首先要好企业,关键还要能看得懂算得到,A股票90%以上的股票不值得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