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凍飲甜吃惹的禍

 休閑 2013-08-24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脾主運化、升清;胃主降納、腐熟,脾胃的互相合作能將養分及水液充分運到身體各部。脾「喜燥惡濕」,胃「喜熱惡寒」,生冷食物具有寒冷和困濕的特性,最易損害脾胃功能,令身體消化功能紊亂、寒濕內生。

吃魚生積小肚腩

夏日時分,大部分人少不免因為天氣炎熱而吃些冰冷甜食,如雪糕、乳酪等。但從中醫角度來看,進食冰冷食品不單令脾胃運化減慢,令人體消化功能紊亂,久之更可能會出現胃脹、腹痛、噁心、泄瀉、水腫等徵狀。

另外喜愛吃魚生刺身的人也要注意,雖然吃魚生感覺比較清淡輕盈,但其實長期進食些低於體溫的食物,亦會令脾受損害,致使身體水濕不化,形成水腫或更易囤積脂肪。這也是為甚麼香港大部分人上半身纖瘦,但卻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小肚腩」或腿部水腫的問題。

冰冷食品除了影響我們的脾胃功能,對我們的肺臟也有不少損傷,中醫理論裏「肺主皮毛」,過食冷飲,減慢我們身體血液循環,對我們的皮膚機能有直接影響,例如眼部浮腫、黑眼圈、出現色斑、皺紋和膚色暗啞等肌膚老化現象。

甜吃傷脾

中醫理論中所講的五味與人體五臟關係密切,酸、苦、甘(甜)、辛、鹹分別對應五臟肝、心、脾、肺、腎相對應,各有其特殊的作用。五味適量,則補益五臟,五味太過,便會打亂人體平衡,損傷臟器,招致疾病。

香港工作生活壓力大,很多時吃點甜食可以調解心情,和緩壓力,但過量的嗜吃甜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少壞處,如引發肥胖、面部油脂分泌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甚至骨質疏鬆等問題。那我們日常改如何選擇甜食呢,中醫認為甘入脾,適量進食甘甜食物可補養氣血、調和脾胃、強壯身體。所指之甘(甜)味食物,其實主要是指一些天然甜的食物,例如山藥、南瓜、豬肉、米飯、紅番薯等。

總之,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一個「適可而止」,飲食也是這樣,不能說想吃甚麼了,就多吃、天天吃,而要適度,達到一個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