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纵贯南北的长江如霞帔勾画了她的妖娆,点缀左右的湖泊似珍珠妆饰着她的美丽,密布其间的河汊编织了路桥网布的格局,千年涌动的湖水磨琢了吴歌的委婉,馨风轻拂的荷香熏染了由刚及柔的民风。水是苏州的血液,水占据了她百分之四十二的面积,水琢饰了她的性格,苏州是一座荡漾在水面上的城市。 水无形,却雕蚀了苏州的玲珑。苏州人爱石,特别喜欢太湖石,欣赏那经湖水亿万年雕蚀的空灵,玩味那穿梭于时空间的“漏、瘦、皱、透”的韵味。湖石中剔透的精巧灵光,犹如苏州人配饰于腰间臂腕的美玉,坚实中流露着似水的柔情。 水雕蚀的玲珑光华不仅蕴藏于苏州的精美玉雕中,还闪现在飞针走线的苏绣中。顾盼相守的鸳鸯,逐浪戏波的塘鱼,在苏州绣娘如水般轻柔的手指间得到了永恒的生命。水打磨了苏州的精致,游丝般的头发上镌刻着寒山的钟声,精微的核仁上铭记了泛舟雅集的记忆。水琢饰了苏州的灵巧,线条简洁,结构严密,形制灵巧的家具,建构了苏式家具特有的美学模范;娱情表意,笔精墨妙,清新雅丽的吴门画派,标示了中国画史中独立成派的第一块里程碑。水滋养了苏州的性灵,法乎自然而因心而作的苏州园林,意蕴着“模山范水” 的美学追求 ,突现了“宛自天开”的精神境界。巧密精工的檀香扇,传送着千年吴越的袖底馨风。 水无态,却铸就了苏州的柔美。苏州人性柔,“吴侬软语”那一口一个“爹”的“嗲”,酿造了苏州水的浓度——“糯”。吴语一波三折的音韵、甜糯柔婉的吐字,赢得了“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赞誉,也孕育了从水中流出的戏剧——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那委婉悠扬、细腻优雅的唱腔,如空谷清音,似行云流水,水磨琢的曲调,成就了“水磨腔”的柔美韵致。如歌般的话语吟唱出了似水的清歌,七里三塘的“船乐”,“虎丘曲会”的笙歌,低吟着宝带的串月,浅唱着石湖的荷香。 水性苏州,纳天地之甘霖,汇百川之源泉,融大海之宽广。水滋养了苏州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也磨琢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今日苏州,不同的文化和经济都能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现代化的步法,虽然改变了苏州的容颜,重建了苏州的地标,却无法消散她千年的风情,劲歌健舞的流行歌曲中依然回旋着昆曲“水磨腔”的旋律;玻璃幕墙的摩天大厦中不时隐映着粉墙黛瓦水云间的景色。在善吸纳,巧融合,顺时变的今日苏州,洗涤的是表面千年茧结的丹华,写下的是姑苏那散发着不朽荷香的水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