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古人“敬惜字纸”说起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3-08-27

我们古人有敬惜字纸之说,传说仓颉造字,令鬼神恸哭。写有文字的纸张,在古人看来是很神圣的东西。一方面那时候是农耕社会,纸张稀少。再者文字文化远未达到今天的普及程度。所以那时候的人拿起书籍,纸张有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还很当作一回事。我们华夏祖先,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汉字,由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演化到隶书、楷书,又衍生出多种优雅的字体,有的写出来沉稳刚健,有的写出来则如行云流水!一行行五言、七言诗,五花八门的曲牌、读出来是那样的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五千年的文明,靠着一个个优雅的方块字,靠着那横竖撇那点勾,诞生了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历史典籍,浩如烟海,流传至今!

但现如今,我们对于书籍,纸张乃至文字,是太不当回事了,纸质的书籍,已经没有多少人看了,一方面是价钱贵,一方面是有了网络,有了电子出版物。很多单位公款订购的报纸,基本是没有人看的,收发员索性也不发了,直接扔到库房里,等攒多了,叫来个收废品的,报纸不打捆直接就卖废品了。单位的文案人员打印、复印东西,有了一点错误,雪白的打印纸,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进了垃圾桶或者碎纸机了。对于我们老祖宗创造的令鬼神恸哭的方块字,从字型,遣词造句,更是被一些人被糟蹋的不成样子,错字、病句、随意篡改或编造的文字、词组、句子充斥在网络上和我们的周围。现在还有多少人对于我们的文字怀有敬重之心。我在网上看到一篇介绍法国文化的文章,文章说法国人非常敬重自己的语言文化,他们为法兰西民族产生那么多的世界文豪和惊世名篇而引以为自豪!在法国,在以法文刊出的报纸杂志中,是绝对不许出现英文的。这是有法律规定的。在这方面我们真应该向人家学学。如今的成年人,有几个能写出一手能说得过去,没有错别字的汉字。在全社会大力推崇英语的同时,很多人妄自菲薄,反而把自己的母语、把我们的方块字冷落在一边。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已经习惯了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每况愈下甚至到了提笔忘字的地步。在我们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的中国,如果能不能够把她发扬下去都成了问题,如果汉字的传承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卡了壳,那将是祸及子孙、愧对先人的悲哀。

最近,央视大张旗鼓地举办了中国汉字书写和听写大赛,很高兴主流媒体总算做了一件弘扬华夏文化的好事。给华夏大地带来一缕清新的春风,我们这些提笔忘字的成年人,看到了我们的小朋友、小选手对于汉字是那样的了然于心,胸有成竹!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让我们自己感到了汗颜。我们看到了汉字书写大赛中的汉字书写之美,体会到作为华夏子孙的自豪!希望我们的媒体,在今后,为我们的汉语、汉字,多做一些宣传、弘扬的工作,使我们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在我们这一代人中,能够很好的传承下去!千秋万代,薪火相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