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水平,全身才稳定
肩膀酸痛的时候转转肩关节、肩背部疼痛的时候就伸伸腰或者用按摩棒敲打几下……这是大多数人对付身体肩部不适的“本能反应”。但实际上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表面功夫,也许疼痛缓解,实际上却完全没有找到根源,甚至因为一时好转而掩盖了病源,衍生日后更大的问题。 人的肩膀不但外观上左右平衡,在功能上更确保了整个人体的平衡。任何影响或破坏它本身结构的姿势和动作都很可能给健康带来大麻烦。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肩周炎,这种看上去只是肩膀疼痛的小毛病,却可以引起许多连锁反应,比如上臂无法用劲、颈椎病,甚至头痛、胸闷等等(具体原因和缓解办法请翻阅本章关于肩周炎的专门部分)。从认识结构入手,顺着身体的秉陸来养护它,往往会让我们不经意地收获健康。
肩胛骨上的肩关节是传递上肢力量到身体主干的唯一支点,无论我们搬运货物还是上提重物,抑或是写字、敲键盘,来自手臂的力量都只能通过这个唯一的一个点传导到身体。为了更好地扮演力量分解器的角色,肩胛骨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它与全身骨骼只有唯一一处连接(在肩关节处与锁骨相连),完全依靠肌肉和韧带的力量维持自身的稳定。相对于骨,肌肉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是如同海绵一般,不但能够分散力量,而且还有缓冲和吸收力量的功能。这些特点都是肩胛骨保护身体主干功能中最为重要的缓解作用,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柔软有弹性的肌肉是肩胛骨赖以生存并且发挥功能的基本条件,但生活中我们却很少关照到它,再加上长期不太正确的姿势,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含胸驼背、睡姿不良等等,这些都雪上加霜地加剧着肩胛骨周边肌肉的僵硬。临床上,现代人几乎90%都存在肩胛部肌肉僵硬的问题。变硬的肌肉不仅不能够缓解压力,还生硬地卡压着从它中间穿过的神经、血管,造成肩胛骨处的疼痛,且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当肌肉重新得到 舒缓,肩胛骨得到新鲜的养分,可以更加有力灵活;来自上臂的力量更能够均匀地分散。所以我常看到唉声叹气而来的人,经过肩膀的缓解之后,整个人变得活力十足。
锁骨:稳定比性感更重要
锁骨呈现S型,它的一段连着前胸正中央缸跑骨,然后顺着胸腔的弧度向外略微弯曲;外端则连接肩胛骨,外侧段向内弯曲。锁骨的结构再简单不过了,每个人只要用自己的手在肩膀前缘一摸就摸到它,但就是这个明摆在所有人眼前、触手可及的骨头,却很少得到重视。 锁骨的外侧通过韧带与肩胛骨相连,这是肩胛骨与全身骨骼的唯一的骨性连接,也是肩关节的所在。因此,锁骨的外侧段不但使得锁骨可以与肩胛骨一起均勻地分担来自上肢的力量,而且还把来自肩胛骨的力量直接通过胸骨传递到身体中轴。锁骨的S形结构也为力量的分解和缓冲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如果锁骨是直的,那么来自上肢和肩胛骨的压力恐怕很快就会把锁骨顶撞得变形了。 另外,锁骨也是保护胸腔上缘的一个必要的屏障。胸腔上缘是心脏血管和脑部神经发往全身的交通要道,血管、神经、经络聚集之地,锁骨刚好像一道门槛一样架在胸肋骨的上方,挡住来自外界的伤害。当然,由于锁骨位置表浅,且又承担来自上肢、颈部、胸腔的各方面力量,所以它是骨折的多发地带,但它实际上牺牲自己换取了内部重要结构的安全。 在锁骨中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缺盆。 《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心为之主”,又说缺盆是心统摄五脏六腑的通道,即“缺盆为之道”。几乎全身的经络都要经过颈椎,而所有走肩颈的经脉都要经过缺盆,所以缺盆气血通畅是确保从心而出的所有命令通达全身的基础。如果这条道路受阻,那么心就无法很好地担当五脏六腑之主。 如要缺盆气血通畅,那么务必保持该处肌肉的放松,因为紧绷的肌肉把经络和穴位牢牢地卡在深处,导致气血淤滞。但是肩颈的肌肉又由于一些不好的习惯,常常处于紧张的状态。
指是不足以全面地按摩到它们的。四指向后搭在肩上,一方面稳定了颈肩部肌肉,让拇指可以更加扎实地按压到缺盆;另一方面,也使得按摩的力量在前后两面得到平衡。平衡是健康之本,更是我们按摩的时候要遵循的原则。 即便实在找不到缺盆也没有关系,那就顺着锁骨附近来回地揉按,实际上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要想获得更好的效果,最好先按摩整个颈椎肌肉,在肌肉放松的前提下来再按摩。 2 每天推压10分钟,插上自由飞翔的翅膀
当肌肉舒展开,胸部扩张的幅度可以更大,心肺功能自然得到提升。所以,我鼓励我的朋友,在家的时候可以每天依照相同的方式为孩子按摩肩颈部,更可以为孩子的父亲这样做按摩,这也是防止肩周炎的绝佳方法。 首先,按摩缓解了后背紧张,并且重点检查了一下肩胛骨。然后,发现右側肩胛骨很明显有向外移的现象,站在右肩前方请他将右手放在腰部后方,左腿弯曲,用膝盖从正面将他的整个右肩连同右前胸向上顶起,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重叠,放在肩胛骨靠近肩膀的位置,由外向内大约45度方向推压,这个动作可以迅速地将向外移位的肩胛 骨调整回位。 之后,换到他的身体右侧,左腿向前跨出一大步,左手握着他的右手腕,将他右手臂自然地放在我的左腿前方固定,左腿顶着他的右上臂,上身稍向前倾,右手臂垂直以掌根按压胸大肌与肩关节处内侧。然后,沿着上臂的方向一直按摩到肘部,平衡他上臂的肌肉。
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的右边,将右手臂自然地放在操作者左腿前,左手握住被按摩者的右手腕,左腿顶着右上臂,操作者上身体稍向前倾,右手臂垂直以小鱼际肌与掌根按压胸大肌与肩关节处. 向下用力按压。 接下来,用右手握住他的右手腕,左手握在右关节上,向前三圈再向后绕三圈。发现他的肩膀不够放松,这导致肩关节僵硬无法转动,这样才能够达到展开肩关节的真正目的。
这个动作也可以自己做:如右上方的小图所示.将手搭在对侧肩膀上,四指紧扣肩膀肌肉之后绕转肩膀。 然后,将整个手臂向下拉直牵引,再抬起他的右手臂,往头部方向拉直牵引。这样能够让他的整个手臂、肩关节伸展开,消除肌肉疲劳,恢复手臂的血液循环。 手臂伤害并不是只有到了50岁的人才会有的现象,所谓“五十肩”现在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长期固定姿势使用电脑、过量参加单边手的运动(比如羽毛球、网球)等,都使得许多年轻人过早地受到肩颈部疾病的困扰,影响曰后的生活质量,因而必须从年轻时就开始注意保养。
注意,请沿与身体平行的方向用力牵拉,这样才是真正拉开僵化,黏连的关节。 所以,我鼓励我的朋友,在家的时候可以每天依照相同的方式为孩子按摩肩颈部,更可以为孩子的父亲这样做按摩,这也是防止肩周炎的绝佳方法。 3.用温暖打开肩膀的锁 刮痧前请先用热毛巾敷在后颈和肩膀处,大约热敷5分钟即可。沿着颈椎先由上往下刮到肩胛骨的下缘为止,之后由颈椎的两侧分别向肩膀的方向刮。最后。不要忽略了肩膀前方的刮痧。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最灵活的关节,但灵活却也是以结构松散为代价换取的。肩关节的关节囊很松弛,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 肩关节处本身就是好几块肌肉的附着点,承受最大的力量,但遗憾的是,血液循环却又不太足。其实很简单,如果您把一根水管缠绕在长方形的盒子外围,是不是会看到盒子四角处,水管受压比较严重,同样,这就是肩关节处血液循环不好的原因所在。 血液是肌肉、骨骼甚至全身任何一处器官赖以生存的条件,哪里血供不足,哪里就容易出状况。脑供血不足,会发生眩晕、头痛,甚至脑梗;心脏血供不足,易心肌梗死;四肢血供不足,则易四肢冰冷甚至肌肉萎缩……总之,血液是生命之水,缺血的地方肯定容易出现不良的症状。肩关节就是这样一个血供应不是很充足,且容易受到压迫的地方。 肩关节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发生老化,加之肩关节活动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摩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形成原发性肩周炎。 肩周炎在中医学上属“痹证”范围,病因有两种,一是内 因,当人到50岁左右时,肝血、肾精不足,致使筋骨失养、骨节失灵;另一原因是外因,感受外邪,以风寒湿为主。邪气侵犯人体,卡于关节处,阻滞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 所以,无论是单纯地从解剖结构上看,还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促进肩关节处血液循环,或者说是气血循环,都是最基本的预防肩关节炎的办法。 肩关节上连着颈椎,下连着手臂和手,是个非常重要的枢纽,如果轻微的症状没有得到重视和及时的缓解,等到问题加重,例如出现肩关节疼痛、肌肉无力、活动障碍这些比较严重症状的时候,建议还是应该及时去找专业的医师来诊断和治疗。 对于刚刚出现轻微肩周炎症状,或只有三四十岁就开始时常出现颈肩酸痛时,除了按照本章前几节中所述方法进行全面的按摩和调理之外,还可以借用刮痧的方法缓解和预防肩周炎。 刮痧前请先用热毛巾敷在后颈和肩膀处,大约热敷5分钟即可。沿着颈椎先由上往下刮到肩胛骨的下缘为止,之后由颈椎的两侧分别向肩膀的方向刮。最后,不要忽略了肩膀前方的刮痧。前面为阴、后背为阳,只有阴阳平衡才能真正获得健康。在肩膀前方的刮痧方法与后面基本一样,由中间向两侧刮开,让淤滞的气血顺畅地排出。肩周炎严重的人,往往只要轻轻一刮就会看到紫痧出来。刮痧之后休息一两天,我的很多病人都反馈说不但肩膀灵活了,就连头脑也变得更清醒,人变得有精神了。 4.要想乳腺健康,请照顾好双肩 乳房的问題由多种原因造成。从中医角度讲,女性压力过大、心情不畅,造成肝滞气郁,是引起乳腺管、淋巴管和经络管堵塞的根本原因。简而言之,就是乳腺气血循环不畅,导致淋巴无法很好地回流出去,拥堵在乳腺,于是疾病就发生了。 乳房属于内分泌的器官,所以它的健康与整个生活习惯都有很大的关系。按摩只是直接作用于局部的最直接的缓解方式而已,还必须配合饮食和生活习惯作整体改善。 乳房需要您用心去揉按 乳房长久以来被作为女性的性特征和女性美的代言,人们关注的只是它的大小形状。为了追求这种假相的美,有些女性就习惯戴用装饰性的文胸,结果既没保护好胸型也没能防止脂肪外流,更没有起到完整托起的作用。并且,现在大部分文胸都有一个钢托,刚好压在了乳腺外侧肝经通过的地方。 另外,肝胆经由肩颈部位开始与乳房的肝经相连。现代人由于缺乏运动经常会肩颈劳损,直接影响到了肝胆经的畅通。因此,乳房保养跟肩颈有着密切而直接的联系,要想乳房健康,肩颈也要健康。 《黄帝内经.经脉篇》说到,人体经络在内连接脏腑,在外连接筋肉。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发生病变时,经络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于外表。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与所联系的脏腑,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乳腺癌病变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往往是由良性的乳房疾病发展而成的,比如乳腺增生。所以,积极保养乳房,才是让乳房健康的长久之计。对女人来说,具体做法是:疏通、散结和养疗三个步骤。 女性的乳房就像树根一样,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导管,有乳腺管、淋巴管、细小的血管、经脉管等。这些导管在胸部密集,交织成一张张蜘蛛网,乳房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导管的阻塞、血液循环不良、淋巴管毒素过多,乳腺管堵塞。所以,保养乳房的首要方式是疏通。 堵塞的原因是运动不多。相对于身体其它部位,乳房的运动是很少的,也很难运动得到,按摩是比较直接、有效的方式。所以,女性可以在按摩前胸之后,顺左手推动的方向,向右上方移动,也就是沿着胸大肌的走向,用同样的手法边按压边移动,直到胸大肌的止点(肩膀处)。这个动作一来可以放松胸部肌肉,让它们不过度地牵扯胸骨、肋骨,也不再压迫乳腺,让这里得到最新鲜的滋养;二来,同时按摩到了膻中穴、天池穴、乳中穴和神封穴,顺便经过任脉、心包经、胃经和肾经,照顾到了心、胃和肾等 脏器。 最后,在胸大肌的止点,也就是肩膀的前缘,用左手的中指、无名指用力向下按压右肩这个点,多按压几次。感到疼痛是正常的,胸大肌是前胸最大、最有力的肌肉,而它的一端就直接连在肩关节处,所以在肩关节处加强按摩,能够直接缓解它对胸部、乳房的压力,并且疏导淋巴的回流。 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按摩完了右边,请在左边也用同样的方法按摩一遍。 传统中草药中,藏红花、马鞭草对护胸有着很大帮助,它们可以疏通乳络、化淤散结,预防养护,对乳腺炎、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也可以疏通乳腺导管、淋巴管、微循环管道、经络管道,促进阻塞及代谢产物的疏通排泄。 精油也有对护胸很有帮助的,比如迷迭香、茶树、罗马洋甘菊精油等。这些精油,对乳房细胞有强大的激活力,可以增强它们的再生能力,加速乳腺细胞增长及脂肪细胞的聚集,养胸效果持久。 无论使用哪种中草药或精油保健,最好都时常进行前胸的按摩。只有前胸肌肉不再压迫乳房周边的神经与淋巴管道,淤滞的气血才能排除,新鲜的血液与营养才可能进入乳房局部,其他保健也才起到真正的效果。 5.肘关节灵活,运动快乐 虽然仅仅是手肘的问题,但是因为神经、血管都是从肩颈部沿着上臂而下,从肩颈部开始做按摩。用了很多的时间,从舒缓整个后背肌肉开始,然后在肩颈部加强按摩。只有打通了源头,才可以为之后肘部的局部治疗打好基础。 网球肘多数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悄悄登门造访。患者刚开始的时候只是自己觉得肘关节外上方转动的时候有点痛,疼痛有时又可能转移到上臂或下臂,甚至手部。有时候,可能感觉酸胀不适,不愿活动。更有甚者,握物无力,握锹、提壶、拧毛巾等动作都可能使疼痛加重。诊断时一般在肘部外侧有局限性压痛点,有些肿胀,严重的可摸到骨质的增生隆起。有时压痛可向手的方向放散。局部无红肿,肘关节伸屈不受影响,但前臂旋转活动时有疼痛。严重者做手指伸直、手腕抬起或执筷动作时即可引起疼痛,但胳膊打弯儿、手腕外旋时疼痛缓解。也有少数患者在阴雨天时自觉疼痛加重。 “咔”的一声.手肘终于活过来了 虽然仅仅是手肘的问题,但是因为神经、血管都是从肩颈部沿着上臂而下,肩颈部开始做按摩。从舒缓整个后背肌肉开始,然后在肩颈部加强按摩。只有打通了源头,才可以为之后肘部的局部治疗打好基础,否则,如果仅仅在肘部调整,虽然短期内也会见效,但是用不了多长时间老问题又会出现。 后背与肩颈部的按摩后,对肘部按摩摩调整。 肘部的调整方法: 用右手握着他的右手腕,左手托住他的肘关节处。然后,左手固定不动,右手将他的手肘弯曲到极限,再瞬间迅速地将他的手肘伸直,同时左手向内推压,两边手的动作要同步。为他做了3次瞬间伸展,这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活动肘关节,完全没有障碍了。
将手肘伸直时,注意要瞬间迅速用力,左手还要同时向内顶,这样才可刺激局部神经,让肌肉韧带重新灵活起来。 自我保健的“小秘方”,自己做。先将自己的手肘弯曲到极限,然后瞬间用力甩出前臂,将整个手臂伸直。这样可以随时保持肘关节良好的血液循环,让关节得到很好的滋养,才能足够灵活,不再受到相同的伤害。 这个动作不只是常打网球的人需要做,其实总是保持固定姿势的人,例如长时间打牌、打麻将、伏案工作的人,也可以常常做。它不但可以舒展肘关节,就连整个上肢都会更加灵活。 6 上肢养护,从手腕处开始 很多人颈椎病的问题仅仅表现为“鼠标手”。病灶与病因距离比较远,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话就使我们不小心忽略了更严重的问题。 手腕并不是独立的,在腕关节处,掌侧由腕横韧带,背侧由桡尺关节远端,它们围成一个如同拱形门的结构,通往手掌的血管神经大部分由此通过。 长时间用电脑的人,不但手腕不动,而且往往从颈部到肩膀、手肘都僵在一个固定的姿势上,几个小时不动弹。如果可以固定在一个能够让血管与神经保持通畅、不受压迫的状态,那倒也好。可是大多数人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时间一长,上半身向后躺、臀部向前移,整个人就“滑”了下去,但鼠标和键盘又通常摆在桌面上,所以肩膀、干肘和手腕相对来说就越抬越高,整个手臂骨都处在畸形的状态,肌肉受到压迫,骨骼怎么可能得到很好的滋养?骨骼不正,沿着骨骼延展的神经自然也就不畅通。神经传导不畅会产生严重的麻木感,如果再加之长时间的血流不畅,不但会加剧神经障碍,还会造成肌肉萎缩等症状。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鼠标手”,防患于未然。 预防“鼠标手”,关键是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固定、机械而频繁活动的工作状态中,如握着鼠标或打字等。每工作一小时就要起身活动活动,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松手指的动作。 使用电脑时,电脑桌上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的肘部高度,这样可以减少操作电脑时对腰背、颈部肌肉和手肌腱鞘等部位的损伤。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以减轻手腕的压力;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减少手腕受力;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用力轻松适中为好。另外,最好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的鼠标,有助力的分散。 因为手腕的血液与神经来自于颈椎,有些人的“鼠标手”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是在颈椎。血管和神经在颈椎处已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了,但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上臂还能够得到一定的滋养,而下臂则稍逊一筹了,更别说到了手腕这个“边疆”。因此,很多人颈椎病的问题仅仅表现为“鼠标手”。病灶与病因距离比较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话就使我们不小心忽略了更严重的问题。 要彻底缓解“鼠标手”的困扰,根据我的经验,必须先从梳理颈椎开始,校正好颈椎之后,可以继续按摩整个上背部、肩膀和手臂。一些不严重的鼠标手,甚至在按摩完手臂之后,就能痊俞了。 |
|
来自: niuniuyumami > 《养生(理论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