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心阳虚欲作奔豚证

 学中医书馆 2013-09-30
5、心阳虚欲作奔豚证:
原文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提要:汗后心阳虚下焦水气欲动,欲作奔豚的证治。
语译:发汗太过伤心阳,肾阳上助于心,无力抑制下焦水寒之气,水气内动,故患者自觉脐下小腹部动悸不宁,似有上逆欲作奔豚之势,当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成因:汗伤心阳,下焦水气欲乘虚上冲。
        症状:脐下悸,欲作奔豚——心阳虚衰,不能镇摄下焦水气,下焦水气欲乘虚上冲,但欲冲未冲,故仅见脐下悸动。
辩证要点:脐下悸,欲作奔豚,小便不利。
病机:心阳不足,下焦寒水欲动。
治法: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用量:茯苓40g,桂枝20g,炙甘草10g,大枣5枚。
上药先煮茯苓后内诸药,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杨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方解:苓枣——健脾培土制水
        桂草——温通心阳,助苓化气行水。
        诸药合用,水得土制不上泛,肾得心温水不寒。
注意事项:A本方重用茯苓半斤(折现代125g)先煎,意在加强排邪之力。
        B煎药要求甘澜水,取其动以去停水而不助水邪。
临床体会:刑锡波说“此方为预防奔豚之方。余常用此治心阳衰弱而诱发之水肿,颇具功效。然只限于初期的两脚水肿,髋部按之亦有指凹痕者。若肿势较甚,延及腹面,此方中必须加黄芪,效果方能理想。临床体验,此方对心阳不足而诱发轻度水肿或停水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