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大代表项目

 武汉人文 2013-10-10

 汉剧是以西皮、二黄为主要板腔体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剧目丰富,号称800出,现有资料仅存650余出,较流行的有300多出,主要取材于历史演义和民间传说故事。

    汉剧角色分类颇为严谨,共分十大行当。其唱腔有固定的程式,同时也有复杂的变化,同是一种调子,各类角色唱法不尽相同。

    汉剧在中国戏曲史上影响并催生了京剧的产生,徽汉合流是以汉调为主,融合徽、昆、梆等剧精华在北京的地方化。汉剧首创西皮二黄板腔体合流,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史中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其他地方戏曲剧种,如川剧、滇剧、桂剧、湘剧、粤剧、赣剧等。

    汉剧代表人物以余洪元、吴天保、陈伯华最为知名。汉剧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陈伯华、胡和颜、程彩萍、程良美。


2   武汉高龙的发祥地在汉阳地区,盛行于汉阳区江堤乡鲤鱼洲和永丰乡龙阳湖一带,那里从古至今都时兴舞高龙,其中江堤乡渔业村高龙队、永丰乡龙阳村高龙队是杰出代表。1999年12月,由两乡共同组团的“武汉高龙之舞”代表团受邀晋京参加中华舞龙大赛,荣获金奖第一名和首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第一名,喜得“双冠龙”之美誉。

    武汉高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其截面都是太极、八卦造型。武汉高龙的“开光显灵”与“升天入海”与其他民间民俗传统祭祀一样,都要举行十分庄重肃穆的仪式。其舞技主要包括:叩、扫、举、托、抖、顶以及被称为“神功绝技”的口衔齿托,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光明,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卫祥。 



 武汉木雕船模具有民间气息浓郁、形象朴实优美和装饰趣味性强的传统风格,它运用木船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木船特点和不同的装饰纹样,讲究造型逼真,精雕细刻。

    该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近代木雕船制作始于宜昌,1897年以前艺人龙启胜受前辈影响,以小作坊形式从事木雕船制作,此后共有五代人传承木雕船模制作技艺。

    龙启胜之子龙云华生于1902年,自幼聋哑,随父亲习作木家具和各种雕花、梭花和木刻船。1959年12月,龙云华与子龙从发由湖北省委奉调武汉市百花工艺雕刻厂,专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制作摆件。从此,木雕船落户武汉。武汉木雕船模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龙从发。


4      蜚声三楚的汉绣是武汉的传统手工艺,古已有之,经历代民间绣工辗转相传,融汇各地不同流派之长,逐渐形成一种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针法与国内“四大名绣”相异而富有地方色彩的绣种。它具有色调浓艳、华丽多彩、金碧辉煌、装饰味浓的艺术效果,独具民族风格。

    据史书记载,汉绣始于汉代,兴于唐、盛于清。作为古楚之地的武汉地区,为汉绣发展提供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石首县的绣林镇、洪湖县峰口镇一带的绣花堤,汉口的绣花街皆因刺绣集中而得名。

    汉绣曾与我国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名绣”齐名,其色彩浓艳、构思大胆、手法夸张、绣工精细,在审美和应用中都包含极深的文化取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汉绣的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任本荣。


5    马应龙传统制药技艺起源于河北定州,历经14代人的传承,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明朝万历年间,创始人马金堂潜心研究,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制药技艺,制成眼药。新中国成立时,马应龙第十三代传人马惠民任马应龙制药厂(后改名为“武汉第三制药厂”)厂长,在古方验方的基础上遵循传统制药技艺,生产眼药、痔疮药等多种药品。1995年,武汉第三制药厂组建为股份制企业,更名为“马应龙药业股份集团有限公司”。

    马应龙传统制药技艺对外界绝对保密,在家庭内部只单传长子长孙或择优相传,数百年来从未违例。2004年,“马应龙”成为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


    归元庙会与佛教丛林——归元禅寺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逐步发展、完善起来。归元禅寺始建于1685年,占地约两万平方米,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现存殿堂楼阁二十八栋。

    有着悠久历史的归元庙会既是一项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也是一场热热闹闹的商贸活动。1963年春节,归元寺曾举行过一次庙会。文革期间,时任方丈昌明法师上书周总理,请求保护寺庙,得到总理亲自批示,归元寺因此幸免于浩劫。1977年,归元禅寺重新对外开放,但传统的庙会活动没有恢复。

    为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1989年开始,汉阳区重新恢复举办庙会,2001年正式定名为武汉归元庙会。


7     在大武汉美食小吃中,能将武汉人热情、爽快、爱面子的性格特征与美食特性有机融合的当属热干面。蔡林记热干面以其“爽而劲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的特色而闻名。

    相传二十世纪初,汉口长堤街一带有位叫李包的食贩,一次偶然失误发明了面条的新吃法,立即引起哄抢。在众多拜师学艺的人中有个叫蔡明伟的食贩,不仅学了技艺,还看准了商机,于1928年在汉口满春路口开了家面馆,并以“集木为林,财源茂盛”之意,取店名为“蔡林记热干面馆”。

    热干面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人、现任蔡林记执行总经理王永中结合现代人的口味需求不断创新,拓宽了热干面的品种。“蔡林记”热干面先后被授予“中华名小吃”、“最佳汉味小吃”、“中国名小吃”等称号,在中华特色面食评比中获金奖。


  “贱三爷”的故事从明朝中期开始在民间流传,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其源自武汉市蔡甸区,后流传于武汉市及湖北省内。

    “贱三爷”是一个集中概括了旧时代城镇劳动人民的叛逆精神、丰富智慧和理想愿望的艺术形象,故事内容庞杂,形式多样。“贱三爷”的故事具有鲜明的汉民族特色,对“汉味”民间文学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武汉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你是汉阳来的——‘贱三爷’”就最具代表性。几百年来,人们用本地方言口耳相传“贱三爷”的故事、笑话、歌谣,把他豁达豪爽、敢斗恶势力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2008年,由沈远义整理、蔡甸区“非遗”保护分中心出版的《贱三爷故事集》,共收集“贱三爷”的故事450个。


   流行于武汉市新洲区的牌子锣(牌子锣鼓),由古代鼓吹乐演绎发展而来。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将民间锣鼓音乐引入宫廷,依宫廷诗词歌赋作曲,书于木牌,供演奏时对照,故名“牌子锣鼓”。为牌子锣鼓作曲的一名乐师,被唐明皇封为“老郎”,并规定农历3月18日为“老郎”纪念日。此后牌子锣鼓又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多用于婚丧、祝寿、祭祀等仪式。

    牌子锣(牌子锣鼓)以贯穿武汉市新洲全境的举水河为界,形成风格各异的东、西两大流派。新洲区现拥有牌子锣鼓180余套,从艺人员1800余人,该区每年举办不同规模的牌子锣鼓演奏会、研讨会、邀请赛等,已搜集、整理牌子锣鼓吹谱161套、打谱83套、词牌98套。

    牌子锣鼓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黄新民、黄三龙。


10     武汉是一座有着3500多年历史的城市,文化源远流长,在民间蕴藏着大量原生态的传统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广大文化工作者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与保护作出了积极努力。

    截止目前,我市共有99个项目进入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汉剧等12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贱三爷”的故事等34项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4人入选武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大师陈伯华等11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5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黄鹤楼传说,是以武汉市武昌蛇山黄鹤楼为故事发生地及与其有关的一组传说,起源于三国,成熟于唐宋,鼎盛于元明清。现能见到的最早的文字保存在萧子显《南齐书》中,以后又有四部正史和一些重要典籍、传奇记载。

    黄鹤楼传说大体分为三类,即神仙传奇、名人轶事、历史故事,基本篇目有《子安驾鹤》、《费祎升天》、《橘皮画鹤》等数十篇。独特的地理环境,生动的民间传说,精美的诗、词、文、联使黄鹤楼成为千古名楼,而黄鹤楼传说是这座历史名楼的灵魂。

    黄鹤楼传说激发了从崔颢、李白、苏东坡到毛泽东等历代诗人的创作灵感,而毛泽东诗词(书法)作品采撷了传说中两个重要元素“白云”、“黄鹤”作为武汉的代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