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过“五德四美”说“才、德”

 随缘1972 2013-10-15
                                         透过“五德四美”说“才、德”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只有傻子才不懂得去抓机遇,只有懦夫才不敢去抓机遇,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达到目的,要创造幸福,只能靠自己。因此,对任何摆在前进路上的障碍物都要想方设法搬掉。因此如何运用德才去参与社会竞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
        春秋时期,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嘛!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使人见了就让人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人生而平等,不平等是人造成的。竞争是公平的,不公平也是人为的。既然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不可能绝对公平和不可能平等。没有埋由循规蹈矩让无情流失的岁月消磨自己的生命。     人与人,人和人组成的社会,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聚敛巨额财富,出人头地,其过程也是人与人相互间的较量,其产生的结果是人对人的支配权,即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极点。怎样超出同类人的才与德,怎样把握衡量才与德的尺度,史学家司马光则在《资治通鉴》中以智谣为什么失败和智谣本身才与德的平衡为例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司马光指出: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辩,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夫人也;天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之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胳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绍范,不低励,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金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为善,小人挟才为恶,不若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也无圣矣。愚者虽欲不为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为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天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宗,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苦以来,国亡乱臣,家亡败子。才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有审于才德之分而所先后,又何天人之足患哉
无论《论语》中孔子说的能尊祟五种美德,拥除四种恶政,还是《资治通鉴》司马光举智谣失败为例,都想试图说明才与德究竟那个重要以及才与德究竟是什么关系,通过智谣失败的事实,司马光己经得出的结论,就是智谣才胜过德了,即可谓有才无德。我们不难看出,尽管智谣有五个值得称道的优点,但他为人不仁,心胸窄小,不能容人,必然要遭致失败。司马光认为:才与德的关系,德是第一位,才是第二位的,即: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意十分明显,只有才德相结合,相辅相成,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通过以上古人的论述,我们看到德与才是相辅相成,密有可分的,既有着因果关系,又有着内在的联系,那个重要很难区分,也很难把握,这在实际中更难操作。这就需要我们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干什么事都得深思熟虑,讲究策略。该进则进,当退则退,不讲策略莽撞、自杀的冲锋陷阵最不可取。德才兼备方为完人,有德无才不行,有才无德更不行,把握德才平衡是最关键的。
在当今各领域的管理层面,想要有所作为,关键是如何掌握德与才平衡,在听话与不听话之间,在有意见与没有意见之间,在合法与不合法之间,在合理与不合理之间掌握平衡,也就是说德才。妥协维护正义维护法律,光有正义感是不行的,还得审时度势,把握好时机,作为管理层面的人物,必须德才兼备。德才齐备才能干一番事业,求得好的待遇。才与德的平衡,成功与失败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座位是平等的,如果把任何万一看的过重,这个天平就要失衡。在这个世界生存与发展,不能羡慕成功者的辉煌,而要更看重失败者的自信和坦然,看重能镇定自若面对失败的人,因为每个成功与失败都是德才具备结果。
    
世事如棋,竞争激烈,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我们所处的社会太复杂,复杂到我们很难用一种固定尺度去衡量一个人,一件事儿。不到盖棺时谁也无法定论,反正我现在是说不清的,别人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可能也差不多)。人不可能脱离所处的社会,而去真空般生活,人生百年万事空,再多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后人也不过是在葬礼一番感慨而已,那些建立了空前绝后伟业的人,也如过眼烟云。
所以啊,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盖棺论定后,他人或社会如何着,而关键是你还活着的时候,面对着的有些事儿(包括事儿和人等等一切)究竟值与不值,只要值,就应该去竞争,就应该为之而做出时刻之准备!“世事我曾努力,成败不必在我”,放松心态,努力,努力,再努力,做到人生无憾足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