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极品名茶之乡——黄山区

 黄山怪石 2013-10-17

 

 
    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位于安徽省南端,总面积1775平方公里,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受黄山屏障作用和太平湖大水体效应的影响,形成诸多环境优越的小气候,自然环境特别宜茶。
    黄山区产茶历史悠久,在一千多年前的唐天宝年间,太平就有生产茶叶的记载。乾隆元年(1736年)《江南通志》载:“太平龙门山产翠云茶,香味清芬”。据考证,极品名茶太平猴魁就是由翠云茶演变而来。太平茶叶在清朝中期已相当发达。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长江沿岸的芜湖、南京、扬州、武汉、上海等各大码头市场均被太平茶叶所垄断,仅南京市场年销售太平茶叶就达2万余担。太平茶之盛誉正如《南京市茶商业历史资料》中评论:“徽茶分南北两路;一般品质按色泽、外形、香味、滋味和汤色分等。南京又名尖茶,以猴魁为最佳,全国名茶之极。”
    黄山区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茶区的森林覆盖率均达90%以上。这里生态环境好,高山茶园多,茶树种质资源丰富,所产茶叶品质特别优异,为全国著名的名优茶产区,是全国十大历史名茶黄山毛峰茶的主要产地和太平猴魁茶的唯一产地。全区现有茶园5万余亩,已全部实现无公害化管理,并有6000多亩茶园获得有机茶颁证。全区年产茶叶1300多吨,名优茶比重占85%以上。
    为发挥历史名茶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黄山区以名茶品牌发展战略为重心,全力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实施“茶业富民”工程。全区现已编制了茶业长期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茶业发展的措施,柿大茶良种苗圃、名茶基地开发、茶叶休闲庄园、茶区农家乐旅游以及市场品牌推广等项目建设正在深入实施,茶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观。为进一步做好名茶产业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健康发展,全区已为太平猴魁和黄山毛峰这两大名茶申报了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定了国家级标准,开展技术培训,全面实施无公害、标准化清洁生产。
    黄山区,这一中国极品名茶之乡,是长三角的后花园。这里有雄奇的黄山等您登临,有秀丽的平湖待您泛舟,更有那浓醇的香茶为您送去最诚挚的问候!

猴魁文化

    太平猴魁简史
    太平猴魁,中国绿茶中(尖茶类)的极品名茶。
    它原产于新明乡猴坑、猴岗、颜家一带,创制于1900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时南京江南春茶庄设在新明茶区的茶叶收购站,为了赚取利润,将尖茶中枝头大小整齐的芽叶单独拣出,单独包装,运往南京高价销售,深受嗜茶者喜爱,获得成功。家住猴岗的茶农王魁成(人称王老二)具有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特别精于茶叶加工,且思路敏捷,由此受到启发,认为与其在成茶后挑选,不如在采鲜叶时就开始精挑细制。遂即在凤凰尖的高山茶园内精心选出又壮又嫩的一芽二叶,制出的成茶规格好、质量高,称为王老二“魁尖”。由于它的品质位于尖茶的魁首,首创人又名叫魁成,产于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故此茶全称为“太平猴魁”。
    1912年太平县第一茶商刘敬之先生选购数斤“太平猴魁”,送到南京南洋劝业会和农商部陈列,一举荣获优等奖。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膺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从此,太平猴魁蜚声中外。新中国成立后,太平猴魁一直作为国家礼品茶进行调拨。1955年被中国茶叶总公司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82年、1986年被评为全国名茶。2004年在中国(芜湖)国际茶博会摘取最高荣誉“茶王”桂冠。百年猴魁,以其优异的品质,屡获殊荣,饮誉世界。
    太平猴魁原产地保护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是根据世贸组织产权协定及国际惯例,推行的一次法律保障制度,就是对传统的民族精品实行国家保护。根据黄山区人民政府的申请,经国家质检总局严格认真的评审,确认太平猴魁茶完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于2003年5月19日正式对外公告,自即日起太平猴魁茶实施原产地域产品国家保护。它将有效地保护太平猴魁茶免遭外地产品假冒的侵害,今后凡是非原产地域的茶叶不得称为“太平猴魁”。
    原产地域保护的范围为黄山区(原太平县)现辖行政区域。
    太平猴魁工艺规程
    工艺一、鲜叶采摘
    太平猴魁茶采摘之考究,原料标准之严格,措施之过硬,在我国名茶中亦属魁首,超出任何名茶。
    4月中旬左右,当茶园中有10%的芽叶达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开园采摘。立夏前结束,历时二十多天。
    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初展,采用提手采。
    每天的采摘时间是上午六时至十时,即清晨朦雾中上山采茶,雾退即收工。
    采茶要做到“四拣”,即拣高山不拣低山,拣阴山不拣阳山,拣生长旺盛的柿大茶茶棵,不拣其它品种的茶树,拣挺直茁壮的嫩梢,不拣弱梢病枝。
    鲜叶管理:采下的鲜叶必须装在洁净、透气的竹篮中,不可闷压。及时摊放于竹制可透风漏水的大篾盘中。
    工艺二、拣尖
    拣尖就是拣剔出能制太平猴魁的标准芽叶,它是决定成茶规格的重要一环。具体做法是:
    将采回后的鲜叶倒在拣板上,按一芽二叶初展的标准一朵一朵进行挑选,做到“八不要”,即对夹叶不要,过大、过小不要,瘦弱的不要,叶片全开的不要,生长不健全的不要,色淡、紫色的不要,节间过长不要,有病虫危害的不要。将符合要求的第二叶以下叶片连梗折去,末端留一粒米长的柄,保留的一芽二叶的二叶尖同芽尖基本相平,长度5—7厘米左右,芽叶枝枝齐整,老嫩一致,一斤高档干茶约1800个芽头左右。不符合标准的芽叶和拣剔出的叶片,另制魁片。
    天气气温高,空气干燥,晴天采下的鲜叶在拣尖前和拣尖时上面要盖上湿布,防止叶内水分蒸发过多,保持鲜叶鲜活。雨天采的鲜叶,要摊放勤翻去水,将表面的水分晾干,否则干茶色泽发暗,品质下降。
    工艺三、摊放
    对精心挑剔出的猴魁原料要进行摊放。
    摊放的目的,其一是蒸发部分水分,降低茶叶细胞的张力,使叶茎由脆变软;其二是由于水分的散失而引起芽叶中的内含物质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为形成太平猴魁色香味的独特品质,奠定物质变化的基础。
    摊放场所要求清洁卫生、阴凉、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鲜叶摊放在竹匾、晒垫上。摊放时间4—6小时。
    鲜叶摊放程度以叶质由硬边软,开始失去光泽,青气减少,清香初显为宜。
    工艺四、杀青
    猴魁杀青的目的有五个方面:①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氧化,防止红梗红叶;②使鲜叶失水,叶质柔软,便于做形;③加速鲜叶中某些化学成分水解和热裂解,为猴魁香味奠定基础。④促使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去掉青草气,使沸点高芳香物质显露,增加茶叶的香气。⑤理顺茶条,便于做形。
    太平猴魁的杀青一定要采用锅式杀青。
    杀青锅为平口深锅,事先将锅磨光洗净,使锅内光滑发亮。为确保火温稳定,应以木炭为燃料,锅温120℃左右,即手离锅底16厘米(约5寸)时,感觉烫手,下叶后有“噼、啪、噼、啪”的响声。每锅投叶量2两左右,先低低翻炒,每分钟约30次,叶温烫手冒热气时,翻炒高度增加,以散发热湿气,但手在锅里扬的高度不出锅面。翻炒动作要求
    只要杀青杀得透、杀得匀,烘干时头烘火工足,不拼命挤重压茶叶杆子,它也不会变红。
    工艺六、头烘
    猴魁烘干分头烘、二烘、三烘三道工序。
    头烘俗称“子烘”。传统工艺方法是在烘笼上进行,现在基本上改用筛网烘箱。
    烘箱烘茶要注意烘箱不能有木腥气,新烘箱要反复烘放粗老茶,去除异味。
    炭火要烧透,防止出现烟味。
    头烘要用放一面筛网的烘箱,不能用放3、4面筛网的烘箱,放一面筛网,有利于排湿。头烘火工要足,即火温要高,在100℃左右,手贴筛网有烫手感觉。火温高有利于茶叶快速升温,能彻底破坏残存酶的活性,防止红梗。每隔2分钟左右翻一面,6—8分钟后,七成干、叶片已有脆意、基本成形时,下烘拆夹,平伏地倒入篾盘中,摊晾30—40分钟,让茶梗中的水分渗透到叶子上,为第二次烘焙提供条件。
    工艺七、二烘 
    二烘俗称“拖老烘”。
    采用烘笼为宜,火温低于头烘,约70℃左右,每烘顶投叶量半斤至八两,倒入茶叶后轻拍烘顶边缘数下,茶叶平伏落实后,用毛巾垫手在烘顶上全面按一次,使茶叶达到扁平挺直的目的。每隔5分钟左右叠翻一次,经5—6次翻烘,时间约20—30分钟,于九成干、嫩茎一折就断时下烘,将茶叶放在篾盘里摊晾5—6小时,使水分慢慢地重新分布均匀后,再进行三烘。
    如用多层烘箱烘二烘,火温控制在70℃左右,每隔3—4分钟,翻面逐层上移操作,历时半小时左右,下烘摊凉。
    工艺八、三烘   
    三烘俗称“打足火”,是最后一次烘干处理。为了提高干茶的香气,“打足火”一定要用烘笼烘焙。烘顶温度50℃左右,每烘茶叶约1斤半,翻烘4—5次,翻烘时切记按压,历时30分钟,至茶叶足干、手捻茶叶成粉末时即可起烘,并趁热装入铁桶内,摇平按紧,待冷却后盖盖,密封贮存。

后语

    太平猴魁作为老牌全国十大名茶,历来十分精贵稀有,品质优异人皆称赞。但近年来,产品质量有下滑迹象,乱改制作工艺较为严重,为保护太平猴魁这一中华民族的精品,我们要认真做好太平猴魁茶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工作,要象珍惜生命一样去珍惜爱护太平猴魁的声誉,严格按照太平猴魁茶国家标准和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加工,保持其传统风格及独特品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让太平猴魁茶永放光彩,永远让人喜爱。
    黄山毛峰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明?许次纾《茶疏》)。又据《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茶在明朝中叶就很有名了。
    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又有一种翠雨茶,亦产黄山,托根幽壑,色较绿,味较浓,香气比云雾稍减,亦轶出松萝一头。”另有《黄山志》载:“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齿腭,谓之黄山云雾。……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据考证,黄山云雾即为黄山毛峰的前身。
    黄山毛峰是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徽州商会资料》)。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歙县漕溪人,以茶为业,不仅经营茶庄,而且精通茶叶采制技术。1875年后,为迎合市场需求,每年清明时节,在黄山汤口、充州等地,登高山名园,采肥嫩芽尖,精细炒焙,标名“黄山毛峰”,运销东北、华北一带。到抗战前,高级黄山毛峰年产量已达百担以上。
    黄山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山峰,素以苍劲多姿之奇松,嶙峋维妙之怪石,变幻莫测之云海,色清甘美之温泉闻名于世。明代徐霞客给予黄山很高评价,写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把黄山推为我国名山之首。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拔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现在黄山毛峰的生产已扩展到黄山山脉南北麓的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歙县、黔县等地。这里山高谷深,峰峦叠翠,溪涧遍布,森林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5—16℃,年平均降水量1800—2000毫米。土壤属山地黄壤,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好,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鳞钾肥,呈酸性(PH4?5—5?5),适宜茶树生长。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黄山毛峰自然品质风格的形成创造了极其良好的条件。
    黄山毛峰采摘细嫩,特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1—3级黄山毛峰的采摘标准分别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一、二叶;一芽二、三叶初展。特级黄山毛峰开采于清明前后,1—3级黄山毛峰在谷雨前后采制。鲜叶进厂后先进行拣剔,剔除冻伤叶和病虫危害叶,拣出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叶、梗和茶果,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然后将不同嫩度的鲜叶分开摊放,散失部分水分。为了保质保鲜,要求上午采,下午制;下午采,当夜制。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
    杀青:用直径50厘米左右的桶锅,锅温要先高后低,即150—130℃左右。每锅投叶量,特级200—250克,一级以下可增加到500—700克。鲜叶下锅后,闻有炒芝麻声响即为温度适中。单手翻炒,手势要轻,翻炒要快(每分钟50—60次),扬得要高(叶子离开灶面20厘米左右),撒得要开,捞得要净。杀青程度要求适当偏老,即芽叶质地柔软,表面失去光泽,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即可。
    揉捻:特级和一级原料,在杀青达到适度时,继续在锅内抓带几下,起到轻揉和理条的作用。二、三级原料杀青起锅后,及时散失热气,轻揉1—2分钟,使之稍卷曲成条即可。揉捻时速度宜慢,压力宜轻,边揉边抖,以保持芽叶完整,白豪显露,色泽绿润。
    烘焙:分初烘和足烘。初烘时每只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先高后低,第一只烘笼烧明炭火,烘顶温度90℃以上,以后三只温度依次下降到80℃、70℃、60℃左右。边烘边翻,顺序移动烘顶。初烘结束时,茶叶含水率约为15%左右。初烘过程翻叶要勤,摊叶要匀,操作要轻,火温要稳。初烘结束后,茶叶放在簸箕中摊凉30分钟,以促进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待初烘叶有8—10烘时,并为一烘,进行足烘。足烘温度60℃左右,文火慢烘,至足干。拣剔去杂后,再复火一次,促进茶香透发,趁热装入铁桶,封口贮存。
    黄山毛峰分特级及1—3级。特级黄山毛峰有分上、中、下三等,1—3级各分两个等。
    特级黄山毛峰堪称我国毛峰之极品,其形似雀舌,匀齐壮实,峰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金黄片”和“象牙色”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茶文化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颗明珠。
    茶文化的出现,把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了更高的境界。茶与文化关系至深,涉及面很广,内容也很丰富。这里既有精神文明的体现,又有意识形态的延伸。无疑,它有益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茶书
    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茶刊
    茶刊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性茶叶专业出版物。据不完全统计,经整顿后的我国茶叶期刊共有22种,其数量之多是其他产茶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茶与婚礼
    茶与婚礼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婚礼中应用、吸收茶叶或茶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其实,茶叶文化的浸渗或吸收到婚礼之中,是与我国饮茶的约定成俗和以茶待客的礼仪相联系的。因为,婚礼不仅仅是向社会公布或要求社会承认婚姻关系的一种形式,实际也是通过宴庆,为新郎、新娘举行认亲拜友的一次"招待会"。所以,结婚喜庆的一天,一般也是缔姻两家至亲好友大聚会之日,客至献茶,这样,婚礼也就自然而然地和茶叶结下不解之缘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茶与婚礼的联系,最早可上溯到我国开始盛行饮茶的时代。但是,这里要说的还不是缔婚过程中以茶待客,而是婚礼中直接用茶为仪的各种礼俗。
   茶与祭祀
    茶作为祭品始于何时,我们的先人似未作过专门研究。一般都认为茶叶的利用,是由药用到饮用,由饮用再派生出一系列的茶叶文化现象的。这也即是说,只有在茶叶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之后,才慢慢被用诸或吸收到我国礼制包括丧礼之中。我国随葬用的明器,《释名》称"送死之器",主要是一些"助生送死,追思终副"的物品。至于祭礼,如东汉阮珞七在哀诗中所吟:"嘉肴设不御,旨酒盈觞杯",都是死者生前享用和最喜欢吃的那些东西。在上引诗句中,可以约略看出,我国大致在东汉时,至少这时的北方,还没有用茶来作祭礼。
   茶与佛教
    佛教是公元前6~5世纪由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的王子释迦牟尼创立的。最初从西域传入我国。但佛教在我国的正式流传,还是东汉初年的事情。至魏晋特别是南北朝这一时期才有了较大发展。不过,佛教特别是寺院经济有突出发展,还是在隋唐尤其是盛唐时期。
   茶与诗词
    我国既是“茶的祖国”,又是"诗的国家",因此,茶很早就渗透进诗词之中,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如左思《娇女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为数众多的诗人、文学家已创作了不少的优美茶叶诗词。
   茶歌茶舞 
    茶歌、茶舞,和茶与诗词的情况一样,是由茶叶生产、饮用这一主体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茶叶文化现象。它们的出现,不只是在我国歌、舞发展的较迟阶段上,也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用形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经常内容以后才见的事情。从现存的茶史资料来说,茶叶成为歌咏的内容,最早见于西晋的孙楚《出歌》,其称"姜桂茶舛出巴蜀",这里所说的"茶舛",就都是指茶。在我国古时,如《尔雅》所说:"声比于琴瑟日歌";《韩诗章句》称:"有章曲日歌",认为诗词只要配以章曲,声之如琴瑟,则其诗也亦歌了。宋时由茶叶诗词而传为茶歌的这种情况较多,如熊蕃在十首《御苑采茶歌》的序文中称:“先朝漕司封修睦,自号退士,曾作《御苑采茶歌》十首,传在人口。蕃谨抚故事,亦赋十首献漕使”。这里所谓“传在人口”,就是歌唱在人民中间。
   茶与戏曲
    我国是茶叶文化的肇创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由茶事发展产生独立的剧种--"采茶戏"的国家。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吉安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虽然名目繁多,但它们形成的时间,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这一阶段。
   茶与美术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通过构图、造型、施色等手段,来创造可视形象的一种艺术。所以,它的范围或内容,除一般认为的绘画、雕塑以外,甚至还包括建筑在内。
   茶与楹联
    茶联,乃是我国楹联宝库中的一枝夺目鲜花。它字数多少不限,但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在我国,凡是有"以茶联谊"的场所,诸如茶馆、茶楼、茶室、茶叶店、茶座的门庭或石柱上,茶道、茶艺、茶礼表演的厅堂墙壁上,甚至在茶人的起居室内,常可见到悬挂有以茶事为内容的茶联。使人见之,不但有古朴高雅之美,而且有"公德正气"、情操高尚之感,还可以给人带来联想,增加品茗情趣。
   茶叶谚语
    茶谚,是我国茶叶文化发展过程中派生的又一文化现象。所谓“谚语”,用许慎《说文解字》的话说,“谚:传言也”;也即是指群众中交口相传的一种易讲、易记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语。茶叶谚语,就其内容或性质来分,大致不外属于茶叶饮用和茶叶生产两类。换句话说,也就是茶谚主要来源于茶叶饮用和生产实践,是一种关于茶叶饮用和生产经验的概括或表述,并通过谚语的形式,采取口传心记的办法来保存和流传。所以,茶谚不只是我国茶学或茶叶文化的一宗宝贵遗产,从创作或文学的角度不看,它又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枝娟秀的馨花。
   茶业艺苑
    茶史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传说中的神龙氏之时.《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当时,茶主要是作药用,后把茶作为祭品、煮羹食用,而后煮水清饮直到泡饮。西周初期,我国就开始记载茶事,随后茶业文献不断出现,但大多是只言片语或断简残章.直到唐代中叶,陆羽撰写成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才从根本上改变上这种状况。随之唐.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温庭筠《采茶录》,宋.蔡襄《茶录》,微宗赵佶《大观茶论》,明.朱权编的《茶谱》;现代吴觉农的《茶树原产地考》、《茶经述评》,庄晚芳的《制茶》等论著后继之
    茶经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是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的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茶经》共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主要内容为:一之源,概述我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 赏。七之事,讲我国饮茶的历史。八之出,详记当时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位次。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十之图,陆羽主张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详地,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茶不但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颗明珠。茶文化的出现,把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了更高的境界。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也很广泛,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还是茶在精神领域的延伸。弘扬茶文化,有益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艺术欣赏的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