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字乾坤》10、意志

 学欧堂 2013-11-02
《文字乾坤》10、意志

《文字乾坤》10、意志

1

 

心之所谓意。——《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从心察言而知意也。——《说文》

总包万虑谓之心,为情所意念谓之意。——《礼·大学疏》

从心从音。意不可见而象,因言以会意也。——《魏校曰》

 

“意”字,从音,从心。首先是个音字,而“音”字,从立,从日。立物于日下,这就是我们说的立竿见影。用“影”的读音,来通“音”的读音。以上表示字形是阳面,字音是阴面。影是一种形,音却是无形的声。声音通心就能明白其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音”,是能够互相理解其意,互相心灵沟通的人。若闻其音而不能明其意,那就是对牛弹琴了。

“意”是什么?“意”就是心思、心愿、愿望。意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语言(音),有了共同的语言,听音通心,那就能明白其意。心音,是内心的振荡、波动、起伏,流露出来为声,或言或语,写出来为文,画出来为图,刻出来为篆,塑起来为像,保存在内心成为记忆就是志。如果内心相通,产生共鸣的话,根本就不需要流露表达,此所谓心心相印、拈花微笑、尽在不言中、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如果言语拙劣,互不理解,就会出现言不由衷、词不达意、意在言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等问题。 这就是《说文》里面解释的“从心察言而知意也。”

《庄子·天道》中称:“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意思是说,语言有时跟不上人的心理变化,所以有的心意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陶渊明有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以古人传授心意,思想往往是口传心授,强调心领神会。

那么,“意”与医有什么联系呢?常言道:“医者,意也。”关于这句话有多个版本的解释论述,其实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了。这句话就是:“巫者,神也。”巫觋用神通看病,望(望诊)而知之,祝(祝由术)而治之。医生还需要用后天的意来看病,没那么神,但是一样有效,而且不伤医生的身心,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胤宗:“医者,意也,在人思虑。”这句话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或者说三种境界积极思考,自出机杼是第一种境界。《新唐书本传》:“医特意耳,思虑精则得之。”这是“医者,意也”的基本内涵;知常达变,园机活法是第二种境界。曹炳章亦说:“医之治病,虽有成法规矩,成法之中,尤寓变化之巧。规矩之法有尽,而用法变化无穷也。”都是说要知常达变,园机活法;出奇制胜是第三种境界。有时遇到疑难病症,既或博极医源,亦无现成模式可循,只有临机应变,发挥创造性思维。或者能触类旁通,独出心裁,恍然有悟,所谓“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素问·示从容论》:“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是说良医治病,既能遵循法度,还能援引同类事物进行比较,通过思考而变通创新,即所谓“化之冥冥”。

以上是作为一个医者来说的,那么作为我们普通人呢?或者是说作为医疗对象呢?那么,我们应该知道,人为的思想、意识如果符合自然之道的话,我们称之为德。违反自然之道的思想,可谓无德或缺德。养生处世之道,不过就是调和后天的意志与先天本能、神明的关系。《灵枢·本藏论》中讲:“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御精神”是防御精神外泄,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胡思乱想,我们知道胡思乱想本身就是病,并且可以引发多重的病症,我们疾病源于情绪,情绪的产生多为胡思乱想而已;“收魂魄”就是收敛内藏的意思,人不可以被欲望牵制,从而放纵了自己,这就违反了收敛内藏之道,也会导致疾病的产生;“适寒温”,就是让我们顺应四时,人是不能违反自然而生存的,所以,天有四季,地有四时,我们都是要遵循的;“和喜怒”,就是心情安详,达不到安详,至少要安静,这样能百病不生。既然疾病大部分是源于情绪的胡思乱想,那么安静、安详就是治病的良方。

人胡思乱想,安静不下来,安详不了,原因是因为人有记忆。《内经》曰:“心有所忆谓之意。”是故“意”与“忆”通音。并且“忆”的繁体字写做“憶”。忆”就是记忆的意思,某人某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就是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像用刀子刻的一样,留下了刻痕,使人永远地记住了。所以,“意”字授音以“忆”。

那么,简单地说“忆”就是思考,忆的结果是“意”。“意”是出生以后人为训练培养出来的意识、思维、思想。古人将归于后天之本——脾,认为“脾藏意”。记忆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太多的对过去不良的记忆,会产生情绪长期波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记仇”。记仇的人容易生病,这是因为他们把仇恨等负面的能量不断的在头脑中累积和使用的结果,因此,从量变到质变,慢慢的从负面的事情,转化成负面的人,以至于负面的思想,从而导致了负面的疾病信息,负面的人生灾祸。 

但是,记忆又有它好的一面。意识思维让人们懂得利用火焰、工具,趋利避害。记忆正面的信息使其得以代代相传,增益累积。这是好的方面,道理是一样的,只是取决于我们个体的观念的变化。所以说,观念一转,不但你的疾病转变了,你的人生境遇就转变了。

意的最初阶段是识,也就是辨识、意识。辨识就是目辨色,耳辨音,鼻辨臭,舌辨味,身辨觉进而人们能够辨利害、美丑、善恶等等,形成判断,这就是意识了意识的主要手段是学,以学获知,通过学可以掌握前人积累的经验教训。学的重要手段就是背诵,以此来大量存贮知识。有了知识以后还需要亲身实践,使得死板的知识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前面的知识积累谓之“学”,后面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所谓。正如荀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学习,再加上自己独立的思考,就会形成自己的思想形态《礼·大学疏》中总结的非常好:“总包万虑谓之心,为情所意念谓之意。”以上就是关于“意”和“记忆”的双面性,掌握好双面性,驾驭我们自己的“意”,就是在驾驭健康,驾驭生命。

 

(2)

 

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志,从士从心。“士”是一种称谓,他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一般指有文化、有理想的读书人,称学士、壮士、志士。这种人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他的心是积极向上的,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但是“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说文》里面解释的“士,事也。”士,说的不但是学识,更确切的说,指的是把学习能够用在生活工作中的人,正所谓学以致用的道理。《后汉书·仲长统传》讲:“以才智用者谓之士。”这个解释就更加贴切了。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志”,志,就是有才学,又有心将才学用到实践中的意思。《内经》曰:“ 意之所存谓之志。”由于对向往的目标记忆不忘,要坚定无改地争取达到,这就叫做立志。

志是一种非智力的因素,它属于道德行为的范畴。它是促使一个人走向求知、走向开智的动力条件。知识是怎么来的?毛泽东说:“知识是抓来的。”怎么个抓法?孔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必然努力地求知,“知底若日,高明生智”,是故“志”授音以“智”。他为什么要获得知识智慧呢?是因为他“有志”,就是有理想,并且要行动。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志是在“意”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我们叫“意志”。“意志”又音通“一直”,他们有共同点,所得都是努力不懈、持续不断的意思。从生理的角度讲,人体心、肝、肺、脾、肾五脏,以心脏为中心。心脏跳,五脏摇。心的跳动,推动了全身气血的流动。心神正常,则五脏交和;心神失常,则五志皆紊乱。脾脏藏意,统血;肾脏藏志,化血。脾和肾为血的生成提供基础保证。我们说某人脾气好,意志专一,在生理上就是指脾和肾的功能良好。从行为上讲,就是知和行的关系。所以,意志很大层面上是一个道德因素,它能起到抑制、专一的作用。所以,一个人要在知识的基础上,树立起有理想和抱负的志向。在志向的基础上,磨炼出坚强的毅力和意志。在运用知识和智慧的前提下,实现最初的志向。这种如一,就是对心肾系统及人体造血功能最好的保健。所以,古人很多的事情是不求多变的。比如《弟子规》中就讲到了“居有常,业无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以为居处总是换新的是好事,古人认为是坏事,就是因为我们不明白生命科学的道理。不但居所不能常变,这里还涉及到居住环境与气场的关系,就是连工作也不能多变,不然就会发生心肾系统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要敬业爱岗的原因。

关于意志的形成过程,《灵枢·神本篇》从心理的角度作了详细的说明。“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就是能反映外部世界,反映外界事物,而产生人的思维活动的过程,是由心来完成的。谈物不谈心,物就不存在;谈心不谈物,心就无反映。心与物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心有所忆谓之意”,是说由心产生的动机或想念,则称之为意,意是心的向往。意是心所向往的目标,达到记忆不忘,趋而不改,称之为“志”。“因志存变谓之思”。人有了志向,要精心来作计划,在自己心田上耕耘,这就是思,思就很细微,思绪万千,亦如丝细万千。“因思而远慕谓之虑”,思考问题,一个是细,一个是远,思考的材料多了就会有所顾虑,顾及到危险的方面,失败的方面,故虑字从虎从心。“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因有顾虑,凡事就要经过周密的考虑,周到的安排,小心的处理,这是建立在知的基础上出现的智。这个智的原动力来源于意,来源于志。“智音通志,可图大事”。到此,意志形成了,“意志”又音通“抑制”,有了意志,便可以抑制。抑制什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胜不骄,败不馁,一直到达到目的,取得胜利。这中间要经过多少百折不挠的努力,从最初的意立变成后来的毅力,最后屹立起来。这就是意在人生道路上所起的作用。所以,当我们有了正念,我们不断加强,并不断如一的实践,就能够把知识变成智慧,用智慧来修正人生,不至于偏离正轨。正轨是什么?正轨就是“道”,那么我们就可以几近于“道”,所以,我们随顺自然,也就是“顺其自然”,就是保养身体、长养福报的最佳的方式。

但是,这个“意志”又不能跑偏,所以需要来“抑制”,它是来防止我们在人生中跑偏的。如何我们能够循规正道而不偏离呢?《国语·晋语》中讲到:“德义之府也。”志是道德的府邸,我们要在内心中深藏“德”,我们就会永远走正道并且生活也自由和谐。孔子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什么从心所欲,又可以不逾矩呢?这里我们就可以很明白了,因为心里面深藏着“德”,所以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古人所谓的“德”,指的就是儒家的“八德”。宋代有了古八德,也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到了近代,蔡元培等提出了新八德,也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在一九九九年,用了一年的时间,组织八位文科博士编写、并由红旗出版社于出版了《大众道德》丛书,每位博士撰写其中一部,这八部书解释了我们现代人需要的八种德行。他们分别是: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我们国家近些年,也提出了“八荣八耻”,这些德行都是需要深藏于我们内心,化为“意”,也就是知识。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那就是“志”,通过这个过程转化为“智”,就是智慧,有了智慧,我们对人生、人体就通达明了,生命之路变成了坦途,那么人体生命也变成了健康与安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