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骨从中轴线开始

 雪峰读书 2013-11-11

我们身体的绝大多数疾病都与骨骼有密切的关系,若病根是出在了骨骼,通过调理骨骼,便能将其治好。本书的意义就在于,揭示疾病与骨骼之间的联系,并阐述其治疗方法。

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从永定门到钟鼓楼,是老北京的中心位置,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北京中轴线”,它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中轴线”本是中国古代建筑里的一种专用词汇,在中国建筑史里面,人们习惯把大建筑群中统率全局的轴线,称为“中轴线”。由于中轴线的成功运用,我国古代建筑取得了辉煌伟大的成就和效果,比如故宫和老北京的四合院,始终令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穿梭于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叹为观止。有人说,中轴线最宝贵的要点,就是它驾驭了人类创造物中最核心的部位,使之始终居于人类创造物的核心位置。并认为只要坚持了这一点,整个创造发明就会独具一格,长留天地之间。

人体也有中轴线,在人体这个伟大的“建筑系统内”,双腿、双手和头不正像一个小四合院一样,围绕着脊柱这根中轴线左右对称地分布排列吗?正像一所房子,要建得牢固,稳如泰山,就必须得找正中轴线,将重力均衡分布一样,养生也要从人体的中轴线开始,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的身体中轴是脊椎,它是人体的第二生命线。要知道,人体所有软绵绵的内脏组织与器官都是要靠骨骼系统“悬挂”起来,而脊椎正是这些骨骼系统的支架。它上顶着头颅,下基于骨盆,中间还要支撑躯干,对人体切切实实地起到一个大梁的支撑作用,试想,如果“大梁”脊椎出了问题,那人体岂不是要散架?

脊柱,位于背部正中线上,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椎(由5块骶愈合为1块)、1块尾椎(由4块尾骨愈合为1块)组成。其实,它除了是“人体的大梁”,起到支撑、承重的作用,还是人体全身神经的高速通道。大脑和脊髓都是人体的中枢神经,其中,人体有31对脊神经分别从脊椎的椎间孔穿出并贯穿全身,调节支配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大脑(司令部)发出的所有指令,都必须首先通过脊椎,才能传送到全身各部分;而发向大脑的任何信息,最终也都需要汇集到脊椎之后才能上传到大脑。所以如果脊椎这条通道出了问题,你的身体就像没有了指挥官的散兵游勇,不听使唤,而大脑也陷入光杆司令的尴尬境地。

脊椎骨是一个中空的管道,椎管内有脊髓、脊神经、植物神经、动静脉等。人体每个部分的末梢神经,也都随着骨骼而行,如果骨骼发生问题,尤其是脊柱发生错位,使生理弯曲改变,该弯的地方不弯,该直的地方却弯了,身体往往就容易陷入亚健康或慢性病的状态。例如,脊椎骨位置的改变使椎间隙变小,挤压里面的神经,引起一系列的感觉运动障碍和脏腑生理机能改变,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多种疾病发生。

事实上,养骨未必需要特别摄入动物类的食物,原因是:动物类食物属于酸性食品。如果为了补钙而额外添加摄入,则不但骨汤里的钙质在不平衡的酸碱度环境里不可能被身体吸收,有时候还增加了体内酸性负担,甚至破坏天然的新陈代谢。其次,现在圈养的动物包括猪肉、鸡肉等,大部分是用饲料催生大的。饲料含有激素,有的激素已停留在动物的骨、肉里,被人体摄入,对抵抗力强者,当然没受多大的影响,而对体质比较弱者,往往容易成为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因素之一。

“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我把这句俗语改为,人们合理膳食五谷杂粮,才能有效抗击疾病。因为五谷杂粮都是生长在土里摄取了充足的天地之气,在土壤、水分和阳光的共同养育下,植物杂粮体内蕴藏着整个宇宙间的精华。人们摄取植物杂粮,就是借它的力量为我们汲取天地的能量。稻米麦面是中国人的主要粮食,而营养价值比较高的玉米,在我国东北和南方部分地区是主粮之一。玉米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E、油酸、镁等成分,能够舒张血管,软化动脉血管,降低胆固醇,增加胆汁,促进身体废物的排除。黄豆有“豆中之王”的美称,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各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物质。经常搭配吃黄豆或黄豆加工制成的豆腐食品,对人体有宽中下气、利大肠、消肿毒、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黑芝麻具有补血、润肠、生津、通乳等功效。花生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纤维素、可溶性无机物等成分。炒熟吃,对人体具有“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宜餐,滋润燥火”的功能,又有“长生果”之称。

红薯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 B2、维生素C、钙、铁等营养物质,能补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堪称营养最平衡的经典食品。用红薯加工的粉条,同样是具有营养的食品之一。

在豆类中,除了前面讲到黄豆是“豆中之王”外,还有营养价值程度不同的青豆、黑豆、白豆、绿豆、竹豆、扁豆等。豆类、骨粉等食品,含有丰富的钙和大量乳糖、维生素等,多吃豆类包括豆制品、骨粉等食品,有助于人体吸收钙的营养素。

由于人体生理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一日三餐时间不同,每餐的食谱也应当调整。如早餐食用低糖低脂肪食物,午餐以高蛋白为主,晚餐以高糖、低蛋白为主。

春夏秋冬轮回,天气变化反差大,人的生理和心理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的季节,人吃的饭菜也要讲究调整。如此,春季要吃温补阳气之类的食物;夏季要多吃清热去火的食物,并注意补足水分和钠、钾、钙、镁等营养物质;秋天气候比较干燥,要重视食用具有养阴润肺功能的营养食物;冬季寒冷,进食的重点在于保阳滋阴,多吃敛阳护阴的食物。

《养骨能救命》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韦贵康 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