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康熙六十年(1721)刻 孔子画像

 率我真 2013-11-13

孔子画像

 

《孔子像》又名《孔丘像》、《夫子像》。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平乡(今山东曲阜东南尼山附近)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冬十月庚子,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这位历史人物对历史最大的贡献是删《诗经》、《尚书》,定《礼记》、《乐记》,赞《易经》,修《春秋》,以传先王之道。第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夏四月乙丑,年七十三。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影响中国社会两、三千年之久,并且远播国外。但是他生前并没有被统治者所重视,他创立的儒家学说也未受到重视。汉代以后,统治阶级对孔子思想不断改造,使儒学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在各朝代皆受尊重。反映孔子的画像,最早的是东汉元嘉元年(151)武梁祠石刻中的《孔子见老子图》。北宋时,曲阜孔庙增加了临摹的相传晋代顾恺之绘孔子随行像、唐代吴道子绘小影、行教像、司寇像石刻。在以后的时代中也多能见到孔子的单幅绘画作品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此幅《孔子像》系清康熙六十年(1721)十一月一日刻,石在四川南溪,裱轴装。无年月。拓片长194厘米,宽62.1厘米。传唐吴道子绘。拓片左下方虽题吴道子笔,但显然是后人临摹吴氏之作。

画像端题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十六字,取自明陈凤梧《孔子赞》,其文为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统承义皇,源启沫泗,报功报德,百王崇祀由此可见,该图绘制年代不早于明正德、嘉靖年间。此图绘刻的孔子慈眉善目,素带佩剑,手背向外相握,栩栩如生。此幅拓本仅为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孔子像》之一。

整幅画像以线刻形式摹勒上石,线条明快,绘刻、棰拓精细,这种道释人物题材的石刻线画发展到明代,无论是题材内容、绘刻形式都较以前精细而出新,极具艺术欣赏价值。对研究孔子这一历史人物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袁玉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