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古董市场一直靠个人收藏家的财力支撑

 闯王兄弟 2013-11-17
  • 核心提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广州西关一带流行“天光墟”,即凌晨开档,天一亮就收档的集市。而今的广州,在荔湾路有一电子洋垃圾的天光墟,文昌北路则有一个古董发烧友的天光墟。

这里的古董卖家,有不少是在全国各城市的天光墟一路收购、摆卖下来。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买古董考眼力,放大镜和小电筒必不可少。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买古董考眼力,放大镜和小电筒必不可少。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买古董考眼力,放大镜和小电筒必不可少。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文昌北路天光墟:

古董发烧友的神秘乐园

有一种“天光墟”在全国各地都有,在江浙一带被称为“鬼市”,这种“天光墟”营业时间稍晚,早上6点~8点营业,不少收藏家到这些地摊里“淘宝”。广州的这个“淘宝天光墟”就在文昌北路的陶瓷玉器工艺市场。

古董天光墟30年来几经变迁

业内人士介绍,这种古玩“天光墟”古而有之,改革开放后兴盛于中山七路土兴巷,上世纪80年代中迁到清平路和中山八路,90年代再迁到带河路,新世纪前后迁移到现在的西关文昌北路。曾经是每天早上6时至8时左右开档,日日成墟,从2003年开始就仅每逢星期二清晨成墟了。

这里,每周一晚上地摊主人们就会来划定地盘,第二日清晨5点来摆开地摊,市场的管理人员就会来收10元的管理费。地摊可以一直摆到8点,城管人员一上班就会来叫他们收摊走人。

从6点到8点,短短两个小时内,无数古玩爱好者们拿着小电筒和放大镜,将一件件收藏品拿起、放下,放下、又拿起,看中再讨价还价,见到心头好,或者立即付款买下,又或者转悠几圈后再回头又一轮杀价。在外行人看来,这些眼花潦轮的收藏品,似乎件件都是珍品,又似乎件件都是仿品,行家则从中能“捡漏”到宝贝。

全国赶场的“连锁”天光墟卖家

来自杭州的卖家陈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赶集”式的卖家,这趟从杭州过来,经过多个城市,每个城市都做短暂停留,在广州待两天后就会转往中山。他说:“各地的‘天光墟’都有固定时间,例如广州是星期二,中山是星期三。在广州摆完当天下午就往中山,赶第二天的早集。”

这种“赶场”既是出货也是进货。陈先生介绍,古董市场每个地方都不同,业内戏称“南水北调、西气东送”,从各地低价收购,再转到别处高价卖出赚取差价。他说:“总不可能全国都到北京潘家园去买古玩,全国玩古董的人多了,每个地方都有特色,都有市场”。陈先生“下海”前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最初入行完全是因为爱好,后来收藏多了也想卖点出去。他3年前开始下海,现在全国的古董市场都跑遍了。“我们这行其实不累,就三件事,要么就是去逛地摊收购,要么就是摆地摊,要么就是赶火车、汽车。”

这趟来广州,陈先生和朋友张先生同行,两人住在附近的宁夏宾馆,房钱是120元/天,两天就是240元。不过这趟广州之行并不赚钱,摆天光墟的两个小时下来,看得人的多米,问价的人少,买的更是一个都没有。他们告诉记者,这在古董买卖是常见的事情。张先生说:“我前几天在南昌把一个30元收购的玉器以2500元卖了出去”。据他们介绍,像他们这种全国跑的“古董商贩,每个月总能有6000~7000元的收入”。

开价与交易落差百倍的数字游戏

张先生入行比陈先生早,从事古董行业已经十余年。说起刚入行的故事,张先生说他“学了五个月才学懂怎样去开价”。张先生说,刚入行时30元的货最多敢开300元,“当时在后头加了一个零就已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太暴利了”。当时他不仅开价“低”,还因为把握不好价格,常常几十元就把罕见的玉器转手了。一个月下来,他算算自己才赚了900元,完全就是辛苦活。

慢慢的,他学会了开价的规律,罕见货色就是要守得住价钱。他拿起一个玉雕人型配件对记者说:“这是在内蒙古赤峰收购到的,收购价不过是50元。不过,我看它的雕刻工艺和陈化程度,断定至少是辽金时期的文物。所以开价是2000元,不讲价”。张先生介绍,如果是普通一点的货物,他也会开高价,但可以还价,如果合适就卖。但太普通货色就不会开高价,他以一个仿制的良渚文化玉器为例告诉记者,“你看,这个中间的洞用放大镜一看全是螺纹,明显是机器打出来的,根本不可能是几千年前的玉器,所以收购价80元,我卖出去也就120元”。

记者在市场内逛了一圈,发现这种“开价”的现象和荔湾路卖电子产品的“天光墟”差别甚大。在荔湾的“天光墟”,最多开高价10%左右,但是古董市场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在一个地摊前,记者留意到一套据称是清朝的开价1200元的江西套碗,最终以150元成交。

经济不景影响古董交易行情

“今年的生意不好做”是不少收藏品商人的一致意见。陈先生告诉记者,在北方,不少古董买家买古董是为了送礼,今年经济不好,送礼的人少了,连带着北方的古董交易市场也不兴旺。而在广州,古董市场一直靠个人收藏家的财力支撑,按说受影响应该较少,但一些藏家为套现将藏品出手套现,导致市面上各类收藏品量增加了不少,影响了价格。

来自江西的摊主巢先生夫妇和记者攀谈时说,他们不是“流动式”的摊贩,而是固定打广州及周边市场。他们说:“我们主要就是从老家收购一些老东西,拿到广州来卖。不过最近广州的生意也不好做,准备回家种田算了”。

这对夫妇从事古董行业的“动机”很单纯:自由——在田里干活需要天天忙,时时忙,月月忙;到工厂上班需要每天忙上十来个小时,收入也不高。所以“ 还是做古董好,至少每天自由,还可以到处看看到处逛逛”,至于收入,他们没有透露具体数字,只是告诉记者:“做了古董这行,家里盖了房子,而且子女在广州上学的钱也有了”。他们向记者介绍,像他们这种“农民工古董商”在这个“天光墟”里占了多数,也有做了多年古董做成专家。

早上8点,城管人员来了,天光墟的摊主们纷纷收拾地摊,在别人刚开始一日生意时他们就结束了这天的营业。不远处有一辆广州附近某城市的古玩城的专车等候,可以免费接摊主到他们那摆摊,不过应者寥寥。一位地摊主告诉记者:“他们那里又要登记身份证,又要办各种手续,我们做古玩的都是‘自由人’,受不了那么多条条框框,宁愿在露天摆地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