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季养胃 有“四暖”

 tuzididie 2013-11-23


 

 

         病困扰了很多人,因为慢性胃病常常迁延难愈,反复发病,影响饮食,给患者带来很多烦恼。秋季气温下降,又成为胃病的好发时期,怎样预防,怎样养胃是很多患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秋凉腹部需保暖
        随着气温的下降,寒冷对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低温会刺激胃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发生胃痉挛,引起疼痛、反酸、恶心、呕吐等;低温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溃疡,引起疼痛、出血等。所以,不少慢性胃病患者,一到秋冬换季的时候就容易发病。
        本报特约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周福梅教授指出,秋季天气变化较大,早晚温差悬殊,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上腹部的保暖,要逐渐加衣,以逐步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不要一下子增加很多衣服,以免身热出汗;或一下子脱掉很多衣服,以防寒气侵袭,诱发胃痛。晚上睡觉时,也要盖好被子。
        虽然“秋冻”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但是平时脾胃虚寒、怕冷的人群,要量力而行,不要勉强自己去抵抗寒冷,以免着凉生病。
 

饮食有度宜暖胃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慢性胃病患者不宜吃过冷的食物,以免冷食刺激而引起胃痛、反酸、恶心、呕吐,甚至溃疡出血等。生冷瓜果、螃蟹、柿子等性寒凉的食物也要少吃,更不可多种寒凉的食物一起吃。早餐可以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米粥、馄饨、面条等,可以暖胃热身,帮助抵御早晨的冷意。但也不宜进食太烫的食物,以免烫伤口腔、食管及胃的粘膜。
        周教授建议,秋季气候比较干燥,饮食可以多吃些芝麻、蜂蜜、枸杞、乳品、水果、蔬菜等柔软甘润的食品。胃不好的人,秋冬季节吃水果可以煮、炖、温后再吃。少吃辛辣燥品,如麻辣烫、水煮鱼、炒货等,不用或少用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如辣椒、生姜、胡椒等。
 

坚持锻炼可暖身


        秋季是一个适合户外锻炼的季节,有条件的人可以多参加一些室外活动,进行一些适合的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能增强体质,减少发病。经常锻炼,血液循环畅通,使身体温暖,有助于抵御寒冷。但需注意,不要选择剧烈的运动项目,锻炼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周教授介绍说,腹部锻炼有助于锻炼腹肌和胃壁肌肉张力,使腹内保持一定的压力,以支撑胃部。如,采取仰卧位,双膝关节稍屈至舒适位置,两手置于脐上,使小腹回收,同时用脚跟支撑,臀部稍抬起,然后放下臀部,腹部鼓起。如此做腹部一鼓一瘪的腹式呼吸,反复10~30次,每天1~2次。
        胃病活动期,建议做一些柔缓的锻炼,如床上操等。有胃下垂的患者,不宜进行负重或长时间站立的运动,建议选择一些垫上、床上运动,年轻身体条件好的还可以进行倒立锻炼。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则恰恰相反,不宜进行增加腹压的运动,如负重、屏气、弯腰等,更不可倒立。
 

舒畅情绪暖人心


        情绪对胃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周教授解释说,高度的心理紧张,情绪波动的长期刺激可使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平滑肌痉挛,粘膜下血管痉挛、缺血,是诱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原因之一。精神因素引起的病证,以心、肝、脾为多见,如精神刺激影响脾胃的机能,多表现为不思饮食、大便不通或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这是脾失健运,脾虚及胃,胃失和降,胃气不和所致。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逆转这种非健康状态,那么就会脾胃同病,如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秋季更有“悲秋”一说,树叶枯黄、百花凋谢、秋风瑟瑟,给人一种悲伤的气氛。这个时候,我们更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与亲朋好友多交流,增进感情的同时,也有助于情绪的调畅、豁达。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疗七分养”,秋季养胃着重在一个“暖”字,科学调养不仅可以预防胃病复发,还有助于胃病的康复。
 

 

专家简介
        周福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诊治脾胃病(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等)、咳喘(老慢支、慢阻肺、支扩)、亚健康及慢性病的调理。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记者 蒋美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