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工作爱为本

 怡蘭轩 2013-11-30

    我们班的学生来自五河、怀远、固镇、淮北、淮南、宿州、砀山……等许多地方,平均年龄只有15—16岁,这样的年龄正需要精心呵护,耐心教育。但他们远离家乡、亲人来到蚌埠二中求学。如何把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拢在一起,变“一团散沙”为一个坚强的班集体呢?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们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在工作中,我像保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关爱着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有缺陷的,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我和学生是朋友,是知己,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我们融为一体,互助互爱,共同发展。人人都能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人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人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先赞许他人的每一份成功。
    一、尊重学生、真诚地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知识掌握,智能发展无不同他们的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教师只有真诚地爱学生才能通情而理达,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接受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班主任是学生直接教育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的关心,都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热爱,使他们受到鼓舞、积极向上。学生张××,怀远人,纪律观念淡漠,经常上学迟到、不做作业,还拿家里的钱泡网吧,上课不用心听讲,总想着玩,学习成绩下滑严重。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家访,了解到这位学生母亲过早的离开了他,跟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下岗为生计四处忙碌。他穿的衣服经常是脏兮兮的。有一次,我找到他,叫他把外套脱下,然后带回家洗好、晾干。看到自己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通过对他生活的关心,不失时地对他进行教育,慢慢地他变成了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学生邹××,生活自理能力差,卫生习惯不好,脚穿球鞋,从不洗脚、刷鞋“臭飘千里”,同寝室、楼层的同学意见极大。于是,我手把手地教他刷鞋,盯着他洗脚,从此,他变成了一个爱清洁的学生,事后他对同学说:“他当时多想叫李老师一声妈妈!,他还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成绩由班级的35名上升到21名,并且在省生物学科奥赛上获得全省二等奖。
    ▲为学生创造显山露水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即某一与众不同而特别显著的优点。如果抓住这一优点赞美,这“一枝红杏”其实就意味着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全班38人,我鼓励、支持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积极大胆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青少年科技活动。多名学生获得省级、国家级奖励。其中彭一凡获全国第四届“明天小小科学家”等五项大奖,学生雷伟、尹军获2004年全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比赛一等奖,金牌两枚,并代表大陆地区赴澳门参加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澳门大中华选拔赛。在学科竞赛中,学生魏蓥龙两次获得奥数全国三等奖,三次省级一等奖;另外还有31名学生获得省级奥赛二等奖,获奖学生占班级人数的90%,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为学生构造自尊自强的阶梯
    学生的转化需要阶梯,用阶梯引导他们自尊自强,这个阶梯就是对抗时的疏导,迷惘时的引导,反思时的指导。对抗时疏导,“顶牛”是常事,有时会发生强烈对抗行为,教师就要放下架子,冷静思考、耐心疏导、化解矛盾。学生贺某,行为散漫、怪异,经常和老师对着干、学习成绩差。我作为班主任没有排斥他。经了解,他父母离异,使他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于是我没法接近他,把他当作自己的知己,尝试用慈母般的爱去关心他。尊重、理解和“母爱”产生积极的教育效应,个性很强的贺某愿意接近老师了。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信赖的桥梁。我启发他:“一个有个性的人应该勇于并乐于展示自己的特长,而不是追求与众不同的怪脾气”。我发现他字写得好,擅长美术,就建议班委员把黑板报“承包”给他,要求必须办出特色来,就是这种激励,就是这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小舞台成了贺某长足进步的起点,从而把这个怪异的孩子拉上正常的轨道。
    迷惘时的耐心引导、反思时细致的指导,对抗时积极的疏导,就事论事、恰如其分、从不渲染、步步指导,尽快把他们从错误中解脱出来,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平等地爱,把爱给予全体学生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教师要有一颗“爱满天下”的心,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并激发学生善良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可以说爱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爱是教师一切教育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与源泉,如果一个学生能经常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真诚而热切的爱,他就会对人生充满希望和愉快感,他的求知欲将会得到激发,灵魂将会得以净化;他就会更加尊敬和信任自己的老师。在教育中,爱就等于成功,付出一点,就会得到学生真诚的回报。学生许某上体育课时,不小心把脚摔伤了,两个多月不能上学,很悲观。为了鼓励他,我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到他家里探望,向各科老师借讲义给他复习,安排同学去补课。他终于摆脱了悲观、失落的心情,明白了老师的苦心,在家里坚持自学,成绩不仅没有因缺课下降,反而上升,本学期期末考试名列班级前10名。现在,他正在积极备战,参加省、市级物理、数学学科的奥赛。
   学生赵某,学习默默无闻,相貌平平,毫不引人注目,他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胆小,连上课站起来回答问题都脸红。为此,他很苦恼。我发现了他这个弱点,特别选他为英语课代表,早读要他带读;班会课请他上台发言;搞艺术节要他参加男声小合唱比赛,虽然他的歌喉并不出众,赵某心里感动极了。后来大家发现,赵某变得胆子大了,开朗了,班级工作热心参与,各类活动、比赛都积极投入,综合能力大有提高,连平平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惊人的进步。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要克服弱点,不让老师失望。”
    还有杨××脚扭伤了,家在淮南,我赶紧买来膏药给他敷在脚上,他热泪盈眶地说:“李老师,我要用好的成绩报答你……”
    三、理智的师爱是取得教育效果的保证
    现代社会,中学生竞争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带有普遍性,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坚强意志,健康的心理是班主任面临的新课题。师爱不是一般的爱,而是体现我们对新一代的关怀和爱护,是感情和理智的结合。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不能简单地裸露于外,而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具体的环境,学生的情况决定情感的表现方式和分寸。对学生进步表扬,对性格外向容易满足的同学取得进步含而不露,对……我自觉把握自己情感,融严父、慈母于一体,灵活采用不同方法、态度进行引导教育,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目的。
   我由于坚持把爱倾注于教书育人的实践中,用爱作为推动学生前进的力量,创造了良好的班级德育环境和学习环境,因此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班级班风良好,学生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学习风气浓厚、集体荣誉感强,班级连续在校卫生、纪律评比上获得优秀。学科竞赛更是捷报频传。
    看着孩子们一拨一拨在涓涓细流的浇灌、和煦阳光的照耀下健康成长着,我由衷地感受到为人师的欣慰,自己也在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过程中创造了为人师的幸福。
    21世纪,中国的教育是走向世界、共同参与的教育。作为21世纪的教师中的一分子,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我将继续用无私奉献的师魂塑造人,用全面发展的师观陶冶人,用学贯中西的师能武装人,用高风亮节的师表鼓舞人,谱写出无愧于前人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