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

 昵称14881097 2013-12-04
15.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
    《纲要》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做出了如下阐述。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由此看来,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一、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四、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五、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16.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四、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以上四个方面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四大指定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另一方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
    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
    17.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哪些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下列原则。
    一、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一、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地区合作探究的方式等。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防止浅尝辄止。
    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的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建议每一所学校根据本校和本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推出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产生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价值,并加以运用,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
    各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应当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方向感和更富有成效。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
    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再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
    18. 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认识活动中,二者常常相辅相成、结伴而行。所以本次课程改革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多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既然“研究性学习方式”已经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了,为什么还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分科课程和“讲解式教学”“接受性学习”,教师往往把教学理解为讲解知识、技能、概念、原理,学生往往把学习理解为背诵、模仿和做题,这种被不断强化的习惯势必会成为“研究性学习方式”有效渗透的强大阻力。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这是因为:
    第一,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科性,往往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狭隘视野,研究性学习课程则属于经验课程的范畴,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面向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强调操作与体验,强调综合运用学生的所有知识。
    第二,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手段的、辅助的性质,往往服从于学生掌握系统学科知识的需要;而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把研究性学习本身视为直接的目的,它强调学生需要的优先性,强调对学生独特经验的尊重,强调学生从自己的立场与世界交互作用出发,建构自己的意义。
    当然,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也有内在联系:二者都强调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二者的终极目的都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尽管直接目的有别。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归纳、整合、开拓、提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则可从学科领域细化、深化生活中的主题。
    19. 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无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然而,它的成熟与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还提出了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科技类活动课程吗
    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些什么,学些什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关注“怎么学”,还关注“学什么”。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把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融合起来考虑课程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一种倾向: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等同于科技类活动课程,把学生引向运用理科知识探究科技类问题的轨道。首先,这种倾向会造成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窄化。研究性学习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不仅包括科学,还包括艺术与道德;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还包括社会与自我,自然、社会、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三个向度应当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达到均衡与整合。其次,这种倾向还会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局限于只注重沿袭获得科学结论需要遵循的程序和方法,从而封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探究方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性学习有本质的区别,无视这种区别会导致新的机械学习和另一种形式的灌输教育。所以,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必须防止惟科学主义倾向。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优等生的专利吗
    研究性学习课程有一种深层的教育民主的追求。研究性学习课程绝不以所谓“优等生”为尺度,也不试图建立作为评价标准的常模,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存在种种误解: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理解为是培养小科学家的课程,是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的课程,大多数普通学生只配做“观众”;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城市学生的课程,广大农村学生无法实施等。这些观点背后都隐藏着精英主义价值观。这种精英主义价值观是阻碍研究性学习课程传播与推广的重要根源。研究性学习课程植根于儿童的本性,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与具体性,因此,它必然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学生的;它必然秉持多元价值标准,而不是划一标准。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点、每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点,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一定要体现学生所在地域的特殊性,而不是机械模仿别人的模式。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它尊重每个学生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只有带着平常心走向大众化的时候,研究性学习课程才能有效推广,发挥应有的价值。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在课堂里进行吗
    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信奉的基本理念。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含了一种校外课程的理念。因此,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框,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在要求。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在固定课时中进行吗
    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那种每周某几天安排固定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了,最适应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的课时安排,应该是弹性课时制。弹性课时制意味着将每周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集中使用。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里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有专人来教吗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从指导内容而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儿童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儿童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儿童共同展开探究过程。从指导方式而言,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协同指导。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整体性的内在要求。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研究性学习课程,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六、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用考试来评价吗
    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它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
    20.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它的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各地可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为了方便教师操作,一般来讲,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组织课程内容。
    一、服务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通过观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三、珍惜环境
    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四、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五、善待自己
    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21. 如何理解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它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起开设。它的开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对于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已有的劳技课程在形态和名称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体现课程综合化趋势、与时俱进的一种改革尝试。“劳动与技术”的名称与以前的“劳动技术”名称相比中间加了一个“与”字,这一方面表明了“劳动”与“技术”二者的联系,另一方面又表明“劳动”与“技术”二者的区别,同时,“劳动与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又体现了综合的特征,是一种课程内部的“小综合”。这种区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有效实施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优秀传统的劳动教育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青睐的技术教育。
    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有一段时间把学生参加体力劳动当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式,只关注它的德育功能和对人的改造作用,忽视了劳动教育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价值。《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国家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下简称《指南》)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强调劳动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关注学生发展为本,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和劳动教育的多途径实施与多学科渗透。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所内含的技术教育,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专科院校所开办的高度专门化的技术教育,它是指普通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技术教育。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将更加广泛、深刻和迅猛。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它是区别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教育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支柱。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看到,技术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一项完美的技术作品本身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科学、道德、审美,也就是真善美的统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因此,技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独到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形成了综合形态的课程设置。过去,小学的劳动课、初中的劳动技术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计划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被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课程形态上的重大变化。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具有内在的综合特征。它综合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对学生来说,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识与新的能力的综合学习。在目前国际性的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形态的推出,无疑是顺应潮流的改革尝试,它必将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性能和实践品质得到展示。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困难,还会有一些理念的碰撞,这有待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二)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最具开发潜力、最易受科技发展影响、最应该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性学习领域。在国际上,作为诸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之一的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一个包括劳作、手工、设计、家政、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商业、职业准备等科目在内的庞大学科群。考虑到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指南》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结构上确立了劳动、家政、技术、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一定独立性又有一定渗透性的内容结构。同时,根据初中和小学的性质、特点,进行了课程内容的学段定位,如在技术方面,小学确立为“技术初步”,初中确立为“技术基础”;在职业准备方面,小学确定为“职业了解”,初中设计为“职业引导”。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现代性和开放性。
    (三)建构了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指南》提出了目标与内容分成基础性和拓展性两部分。基础性内容是完成各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体现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结构性,对不同地区也具有条件上的普适性。而拓展性目标和内容是供各地选择的,实施条件相对较高,有些内容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方向性。不同取向的教育目标的提出,使得各地方、各学校以及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主体成为可能。
    (四)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指南》首次将简易的技术设计、技术产品说明书的阅读、简单的技术作品评价,正式引入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内容,农业技术的学习内容也从传统的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向品种改良、技术试验、产品贮存与加工、市场调研与营销等方面扩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内容在范围上的拓展,必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确立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考核与评价一直是课程实施中的难题。《指南》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点提出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指南》指出,在初中实行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合格证书”制度(在农村初中,应与“绿色证书”结合起来)。
    (六)注重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区分。由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家庭和社区在劳动与技术教育过程中不仅是潜在的教育资源,而且也是负有一定教育使命的教育主体,但我们往往忽视它们的功能定位和功能区分,以至形成了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学校教育功能的扩大化甚至泛化。《指南》注重了这种不同主体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设施和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必要的区分。
    22.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一方面,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这对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提出新的挑战,尤其是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信息化社会的合格基础教育毕业生应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应与读、写、算并列,作为基础教育应培养的学生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的挑战,我国政府决定在中小学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把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三个相互承接的任务。
    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中小学充足而配置合理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面向中小学教学和学习的丰富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需的物质基础。我国已经开始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计划用5~10年时间,加强我国中小学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具体目标是:
    ———2005年前,争取使东部地区县以上、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上网,这些地区的中小学生都能够学会使用网上资源,学会运用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普遍建立远程教育接收站,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接收系列的优秀教学课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使这些地区的广大中小学生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
    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当前,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即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我国教育部于2000年11月14日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必修模块为“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作文”,选修模块为“网络的简单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必修模块为“信息技术简介”“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选修模块为“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必修模块为“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程序设计方法”“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选修模块为“数据库初步”“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我国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规划是: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第三,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在中小学具备充足的信息基础设施,教师和学生具备必需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基础上,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www.)中的普遍应用。正在组织力量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以及各学科领域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整合模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www.)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以及有力的学习工具。15. 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
    《纲要》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做出了如下阐述。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由此看来,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一、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四、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五、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16.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四、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以上四个方面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四大指定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另一方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
    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
    17.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哪些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下列原则。
    一、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一、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地区合作探究的方式等。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防止浅尝辄止。
    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的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建议每一所学校根据本校和本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推出三类相互衔接的计划,即“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产生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价值,并加以运用,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
    各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应当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方向感和更富有成效。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
    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再次,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
    18. 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认识活动中,二者常常相辅相成、结伴而行。所以本次课程改革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过去过多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而“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既然“研究性学习方式”已经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了,为什么还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分科课程和“讲解式教学”“接受性学习”,教师往往把教学理解为讲解知识、技能、概念、原理,学生往往把学习理解为背诵、模仿和做题,这种被不断强化的习惯势必会成为“研究性学习方式”有效渗透的强大阻力。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这是因为:
    第一,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科性,往往局限于一门学科的狭隘视野,研究性学习课程则属于经验课程的范畴,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面向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强调操作与体验,强调综合运用学生的所有知识。
    第二,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手段的、辅助的性质,往往服从于学生掌握系统学科知识的需要;而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把研究性学习本身视为直接的目的,它强调学生需要的优先性,强调对学生独特经验的尊重,强调学生从自己的立场与世界交互作用出发,建构自己的意义。
    当然,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也有内在联系:二者都强调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二者的终极目的都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尽管直接目的有别。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归纳、整合、开拓、提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则可从学科领域细化、深化生活中的主题。
    19. 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无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然而,它的成熟与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还提出了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科技类活动课程吗
    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些什么,学些什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关注“怎么学”,还关注“学什么”。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把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融合起来考虑课程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一种倾向: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等同于科技类活动课程,把学生引向运用理科知识探究科技类问题的轨道。首先,这种倾向会造成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窄化。研究性学习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不仅包括科学,还包括艺术与道德;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还包括社会与自我,自然、社会、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三个向度应当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达到均衡与整合。其次,这种倾向还会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局限于只注重沿袭获得科学结论需要遵循的程序和方法,从而封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探究方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性学习有本质的区别,无视这种区别会导致新的机械学习和另一种形式的灌输教育。所以,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必须防止惟科学主义倾向。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优等生的专利吗
    研究性学习课程有一种深层的教育民主的追求。研究性学习课程绝不以所谓“优等生”为尺度,也不试图建立作为评价标准的常模,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存在种种误解: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理解为是培养小科学家的课程,是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的课程,大多数普通学生只配做“观众”;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城市学生的课程,广大农村学生无法实施等。这些观点背后都隐藏着精英主义价值观。这种精英主义价值观是阻碍研究性学习课程传播与推广的重要根源。研究性学习课程植根于儿童的本性,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与具体性,因此,它必然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学生的;它必然秉持多元价值标准,而不是划一标准。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点、每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点,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一定要体现学生所在地域的特殊性,而不是机械模仿别人的模式。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它尊重每个学生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只有带着平常心走向大众化的时候,研究性学习课程才能有效推广,发挥应有的价值。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在课堂里进行吗
    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信奉的基本理念。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含了一种校外课程的理念。因此,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框,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在要求。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在固定课时中进行吗
    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那种每周某几天安排固定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了,最适应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的课时安排,应该是弹性课时制。弹性课时制意味着将每周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集中使用。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里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据需要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等。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有专人来教吗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从指导内容而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儿童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儿童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儿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儿童共同展开探究过程。从指导方式而言,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协同指导。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整体性的内在要求。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研究性学习课程,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六、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用考试来评价吗
    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它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
    20.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它的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化的,各地可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为了方便教师操作,一般来讲,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组织课程内容。
    一、服务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通过观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三、珍惜环境
    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四、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五、善待自己
    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21. 如何理解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它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起开设。它的开设,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对于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已有的劳技课程在形态和名称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体现课程综合化趋势、与时俱进的一种改革尝试。“劳动与技术”的名称与以前的“劳动技术”名称相比中间加了一个“与”字,这一方面表明了“劳动”与“技术”二者的联系,另一方面又表明“劳动”与“技术”二者的区别,同时,“劳动与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又体现了综合的特征,是一种课程内部的“小综合”。这种区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有效实施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优秀传统的劳动教育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青睐的技术教育。
    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有一段时间把学生参加体力劳动当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式,只关注它的德育功能和对人的改造作用,忽视了劳动教育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价值。《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国家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下简称《指南》)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强调劳动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关注学生发展为本,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和劳动教育的多途径实施与多学科渗透。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所内含的技术教育,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专科院校所开办的高度专门化的技术教育,它是指普通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技术教育。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将更加广泛、深刻和迅猛。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它是区别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教育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支柱。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我们可以看到,技术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一项完美的技术作品本身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科学、道德、审美,也就是真善美的统一,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因此,技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独到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形成了综合形态的课程设置。过去,小学的劳动课、初中的劳动技术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计划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被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课程形态上的重大变化。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具有内在的综合特征。它综合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对学生来说,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识与新的能力的综合学习。在目前国际性的课程综合化的趋势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形态的推出,无疑是顺应潮流的改革尝试,它必将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性能和实践品质得到展示。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困难,还会有一些理念的碰撞,这有待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二)进行了课程内容的结构性重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最具开发潜力、最易受科技发展影响、最应该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性学习领域。在国际上,作为诸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之一的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一个包括劳作、手工、设计、家政、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商业、职业准备等科目在内的庞大学科群。考虑到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指南》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结构上确立了劳动、家政、技术、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有一定独立性又有一定渗透性的内容结构。同时,根据初中和小学的性质、特点,进行了课程内容的学段定位,如在技术方面,小学确立为“技术初步”,初中确立为“技术基础”;在职业准备方面,小学确定为“职业了解”,初中设计为“职业引导”。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现代性和开放性。
    (三)建构了富有弹性的目标体系。《指南》提出了目标与内容分成基础性和拓展性两部分。基础性内容是完成各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体现了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内容上的结构性,对不同地区也具有条件上的普适性。而拓展性目标和内容是供各地选择的,实施条件相对较高,有些内容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方向性。不同取向的教育目标的提出,使得各地方、各学校以及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主体成为可能。
    (四)拓展了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空间。《指南》首次将简易的技术设计、技术产品说明书的阅读、简单的技术作品评价,正式引入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内容,农业技术的学习内容也从传统的作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向品种改良、技术试验、产品贮存与加工、市场调研与营销等方面扩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学习内容在范围上的拓展,必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确立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考核与评价一直是课程实施中的难题。《指南》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点提出了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指南》指出,在初中实行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合格证书”制度(在农村初中,应与“绿色证书”结合起来)。
    (六)注重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区分。由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家庭和社区在劳动与技术教育过程中不仅是潜在的教育资源,而且也是负有一定教育使命的教育主体,但我们往往忽视它们的功能定位和功能区分,以至形成了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学校教育功能的扩大化甚至泛化。《指南》注重了这种不同主体在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设施和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必要的区分。
    22.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一方面,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这对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提出新的挑战,尤其是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信息化社会的合格基础教育毕业生应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应与读、写、算并列,作为基础教育应培养的学生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的挑战,我国政府决定在中小学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把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三个相互承接的任务。
    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中小学充足而配置合理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面向中小学教学和学习的丰富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需的物质基础。我国已经开始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计划用5~10年时间,加强我国中小学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具体目标是:
    ———2005年前,争取使东部地区县以上、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上网,这些地区的中小学生都能够学会使用网上资源,学会运用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普遍建立远程教育接收站,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接收系列的优秀教学课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使这些地区的广大中小学生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
    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当前,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即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我国教育部于2000年11月14日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必修模块为“信息技术初步”“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作文”,选修模块为“网络的简单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必修模块为“信息技术简介”“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选修模块为“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必修模块为“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程序设计方法”“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选修模块为“数据库初步”“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我国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规划是: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第三,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在中小学具备充足的信息基础设施,教师和学生具备必需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基础上,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www.)中的普遍应用。正在组织力量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以及各学科领域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整合模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www.)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以及有力的学习工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