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健:通向完满之路

 章木匠 2013-12-06

李健:通向完满之路


——郭店《老子》甲本的思想脉络

 
  老子提出的道意指完满,老子认为世界有一个终极的先在的元道,即一个完满的存在。元道又是人道的根本依据,人道有两个维度,个人之道和社会之道。个人之道就是实现人生的完满(安身立命),社会之道就是实现社会的完满(和谐共生)。当个人成为圣人时精神就实现了完满,当由圣人来治国时社会就实现了完满。
 
  郭店《老子》甲本是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章次之间具有严密的关联性,行文一气呵成。郭店《老子》甲本共二十章,前七章是讲个人之道,后十三章讲社会之道。本原之元道是在第一章的上半段提出的。
 
  一、元道:完满是道(道“曰大”,大即无限、完满)
 
  老子提出道的概念。道这种存在是终极的、先在的、无限的,道蕴含万物的一切要素,即道和万物并不是分离的。道在天地之前,道是天地的本原。万物具有差异性,万物是杂多,而道是一、道是整体,道是整全的和谐体,道混同和蕴含了万物的一切差异。万物总是处于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循环过程中,即具有相对的永恒性,而道超越了相对性,不依赖他物而恒常存在,具有永恒性。正因为道具有以上的地位,道不仅是天地的本原,还是天下万物的本原。
 
  道无法言说、无法命名的,不能彻底言说它,但是它存在,暂且给他取个字(别名)叫做道。如果给道勉强命名、勉强言说,那道是完满的,也是变化的、广博的、反转(对立统一)的。
 
  一章(上半段):有将混成,先天地生。悦穆,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的本来状态是不可言说的(“未知其名”),但是为了交流的需要,为了体悟客观的道而提供一种途径,只能借助于语言名相,所以老子勉强用“大”字来形容道的本质(“吾强为之名曰大”),大即无限,所以译为完满,就是理想状态,自足无限,完整圆满,没有欠缺。道即大,大即完满,这是老子的核心思想。
 
  二、个人之道:成为圣人(圣人的人格是完满的)
 
  在道的四性中,完满性是最核心的。除了道是完满的,天地也是完满的。由于人有主观意志、欲望欲求,人是不自足不完满的,但人有实现完满的可能。人要实现完满,需要自身的觉悟,需要自身精神的创造。当人实现精神完满时,人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他就是理想的人--王,王与天、地、道同为大。
 
  值得注意的是,王不是指具有阶级性的统治者--“侯王”(也不是指君王、帝王),王是指理想的人,完满的人,这样的人实际就是老子所推崇的圣人。以下三个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一是,“王”和具有阶级性的统治者--“侯王”是两个概念,在《老子》原文中,另有“侯王”的概念,如,“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二是,“王”的本意是让天下所能归往的人,这是一种精神境界,《说文解字》说:“王,天下所归往也。”老子说:“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江海能够处于百川之下,因此能为百川之王。)江海是百谷的王,并不是在说江海高于百谷,统治着百谷,相反是说江海是处下的,而百谷归往于大海,即百川归海,海纳百川。而且老子说完“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一句,接着转到言说圣人:“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说明王就是指圣人,百谷寓意人民,江海寓意圣人,圣人处于人民之下,人民故归往之。老子说的圣人不具有阶级性,圣人在是精神完满的人,如果由圣人来治国,就会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圣人可以治国,也可以不治国,不治国时是个人精神的完满,有治国机会时则是社会的完满。王的字甲骨文是大字上下各一横,上边一横代表天,下边一横代表地,即天地之中王为大(天地之中是人,人之大者是王,大即完满)。
 
  三是,王就是圣,圣就是王,《庄子·天下》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圣和王的生与成,皆源于大道(圣指圣人)。说明圣和王是同一个所指,都是秉承大道的完满的人。当个人成为圣人时精神就实现了完满,当由圣人来治国时社会就实现了完满,这也是《庄子·天下》中推崇的“内圣外王”之道。圣就是王,王就是圣,圣和王还可以连说成“圣王”,《文子·符言》说:“老子曰:……夫古之圣王,以其言下人,以其身后人,即天下乐推而不厌,戴而不重。”这一句与以上面提到的“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一章是同一个内容,《文子》里用的是圣王,《老子》里用的是圣人,两者都是同一个对象。
 
  人成为王(圣人)就实现了精神的完满,那人如何成为王(圣人)呢?老子认为,人成为王(圣人)的途径是,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即人要以天地为法则,以道为法则,以人的自然状态为法则。
 
  一章(下半段):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接着论述,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具体方法。二、三章讲人法天地,四、五章讲人法道,六、七章讲人法道。
 
  1、人法天地
 
  人法天地,就是法天地的虚静、复根。二章讲的是天地的虚静,三章讲的是天地的复根。
 
  老子在论述人法天地时,先论述了天地之间的状态。对天地之间的特性的描述,又是通过天地之间现象之物的体验,天地之间的现象之物是无形无象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空气。老子虽然没有用空气来命名,但他确认有空气这种形态的存在。
 
  二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对于人法地,老子通过观察,发现大地上的万物生生不息,无不遵循着循环往复的规律。对于人法天,老子通过仰望天空,发现日月也无不处于循环之中,各自回到自己的根本。
 
  三章:至虚,恒也;守中,笃也。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天道员员,各复其根。
 
  2、人法自然
 
  人法自然,是指人法自身的本然状态,而人的自然状态是赤子(婴儿);人的自然原则:贵身(贵生)。四章讲的是人的自然状态是赤子(婴儿),五章讲的是人的自然原则:贵身(贵生)。
 
  如果任由欲望欲求的展开,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远离自然状态的过程,人与本真状态之间就会出现一种分离状态。人的自然状态是不容易显性和保留的,因为随着人的欲望、欲求的展开,人的自然状态常常被社会化的欲望、欲求所遮蔽,甚至逐渐被抛弃。人的自然状态,就是没有进入社会化过程的状态,那这个状态就是婴儿状态(赤子),婴儿只有生理上的本能愿望,没有被社会化所异化,也就不会有纵欲的行为,不会因社会观念而造成的迷茫、痛苦。
 
  四章: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螝蠆蠆蛇弗蠚,攫鸟猛兽弗扣。骨弱筋柔而捉固,未知牝牡之合然怒,精之至也。终日呼而不嚘,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对人来说,有三样东西经常被人们所珍视,那就是身、名、货,即生命、名望、财富,这三样东西的轻重位置如果没有一个平衡的评估,人就会给自己增加负担,而远离生命本身,其个人之自由就无法得以实现。
 
  五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人法道
 
  人法道,就是法道的反转(对立统一)和道的柔弱。六章讲人法道之反,七章讲人法道之若。
 
  反转,是道的运动规律。反是反转的意思(“反”同“返”),即事物总是向它的对立面转化,也就是对立统一。道是天下万物的本原,那天下之物都生于道,而道又是有无相生的,就可以推导出老子说的“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的结论。人法道之动(反),就是要认识到道既向对立面转化,同时又是一个统一体,因此要消解二元对立的狭隘认识和非此即彼的虚妄价值判断,树立一种辩证法的认识观。
 
  六章: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道的运动特征是反转,“反也者,道之动也”。道的运用特征则是柔弱,“弱也者,道之用也”。柔弱是生命的象征,而刚强则是死亡的象征。
 
  七章:持而盈之,不不其已。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福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三、社会之道:圣人治国(圣人主张自富、自化、自正、自朴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完满的)
 
  前七章是从个人的角度论述人如何实现完满,即人如何成为王(圣人)。人不仅是一个个体,同时是一个群体,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精神完满是否实现,与周遭的社会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往后十三章,就是论述什么样的社会是理想的社会,以及如何实现理想的社会。老子主张由完满的人即圣人来治国,老子的“圣人治国”思想是一种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八、九章讲圣人知足,十、十一、十二章讲圣人不争,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章讲圣人无为,十七、十八章讲圣人无名,十九、二十章讲无事。
 
  1、圣人不争
 
  统治者的智辩、巧利、伪虑,遭殃的是人民,对人民构成直接的伤害,人民没有任何权利,人民成为统治的对象。统治者的智辩,直接侵犯了人民的利益,导致人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统治者的巧利,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因此人民也会反制、反抗、暴动;统治者的伪虑,导致形成一个虚伪的社会,人民处处上当,人民的单纯心也就不会有了。而圣人的人格是: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八章: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老子反对等级制,其理想是平等自由。圣人做到了身后、处下,这就是民本思想、服务思想。把人民作为主体,也就是民主思想。这种不与人民争利的不争主义,也就得到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九章: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圣人知足
 
  统治者政治腐败,生活糜烂,维护统治利益,而践踏人民利益,必然与民心相背,与人民的关系是对立的。圣人则超越了一己之私,知足廉洁,返璞归真,清心少欲,以民为本。
 
  十章: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统治者的纵欲和贪婪,一方面表现在对权力的攫取,对财富的占有,对情色的痴迷,一方面表现为对土地的掠夺、扩张,以武力称霸天下,以强凌弱。作为为民服务的圣人,廉洁知足,不仅不执著于名利,还表现在和平外交上,不霸道,不侵略。

  十一章: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圣人微妙玄达、谨小慎微、充满敬畏,而又焕然敦厚、宁静超脱。遵循大道,不欲求自大盈满。
 
  十二章: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3、圣人无为
 
  圣人超越了一己之私,所以坚持无为,这种无为是为民服务的民本思想,只有圣人的无为才能成就人民的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不是消极避世,而是指无伪、顺自然。
 
  十三章: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临事之纪,慎终如始,此无败事矣。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圣人无为的依据是什么呢?老子认为来自于道,因为道是无为的,道成就万物却从不干预万物。道是无为的,而圣人遵循道,与道保持一致,故圣人也是无为的。如果统治者侯王能够坚守道的无为,也就成为了圣人,成为圣人坚持无为,对人民不干预、不控制,人民则自我进化。
 
  十四章: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
 
  圣人坚守无为,把无为作为一种行事准则,圣人不为自己争利,为的是无为。圣人不折腾事,不劳民伤财,不搞形式主义,事的是无事。圣人少私寡欲,不搞享乐主义,没有享受之心,味的是无味。圣人超越了一己之私,不索取,不争利,举重若轻,凡事以平常之心待之。圣人总是谨小慎微,心怀敬畏,小心翼翼,不强作妄为。
 
  十五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圣人的无为,除了上文说的不争利、不折腾、不纵欲,还表现为不搞虚妄价值判断。统治者的智,即具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之分别心,并以此去教化人民。殊不知这种做法,是强加给人民的,是违背人的自然状态的,人的自然状态没有分别心,没有美丑善恶之别。
 
  十六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
 
  4、圣人无名
 
  圣人不仅是无为的,还是无名的。无为是针对行动而言的,无名是针对动机而言的。行动上的无为是因为动机上的无名,无名是因,无为是果。
 
  十七章: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
 
  圣人治之于未乱,是最大的功,却让人感觉是无功。统治者等到大乱再治,实际是无功,却让人感觉是有功。
 
  十八章: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垒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5、圣人无事
 
  由于道表现为整全性、整体性,故体道也需要打破二元对立的认识论,需要一种玄同的体悟状态。由于道是整全的,体道即是与道同一,需要一种玄同的体悟状态。体道如此,那么处事也如此。圣人就是以一种玄同之心来对待每一个人,没有分别心,没有势利眼,一视同仁,众生平等。
 
  十九章: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闭其兑,塞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当社会已经背离了大道,已经处于混乱之中,则需要以正义治邦,以奇术用兵,使得社会结束混乱。通过以正治邦,以奇用兵,社会已经结束混乱,则要回到道的状态,而舍去正与奇的术的使用,回到无事无为的道的本来状态。所以以正只能治邦,以奇只能用兵,而要取得天下人的人心则要坚守无事,对人民不干预、不控制、不盘剥,一切顺自然,以无事则能得民心、得天下。“以无事取天下”就是坚守无事、无为、好静、不欲,这样就能成就一个人民自富、自化、自正、自朴的理想社会。自富,就是自由社会,人民自己致富。自化,就是平等社会,人民自己进化,没有意识形态的异化。自正,就是公正社会,没有阶级压迫。自朴,就是简朴社会,回到一个质朴、单纯的人心状态。老子主张的理想社会,就是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社会,就是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就是一个自发秩序的社会。
 
  二十章: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李  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北京元学文化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学博士课程班进修生,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道商委员会讲师,著有《老子解惑》、《回归本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