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能及动量定理复习讲义

 昵称3826483 2013-12-07
动能及动量定理复习讲义
四川省眉山第一中学 冯 源

  1 知识结构示意图

 

 

  2 推导过程及应用举例

 

  ① 动能定理

 

 

  推导:==-

 

  结论1:

 

  结论2:

 

  简述:该推导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举两得。一来寻找到了动能的表达式,即(结合“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来讲述);二来整个表达式也是个有用的定理,即动能定理。虽然是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的推论,但功能更强。

 

  例1:如图所示,一光滑圆弧槽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半径为R。现从左侧无初速度释放一小球,试问当该小球滑至槽底时,速度为多少?

 

 

  分析:用动能定理求解即可,解略。

 

  答案:

 

  总结:此题简单易做,目的在于告诉学生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匀变速直线)不能解决的问题,其推论动能定理却能轻松求解。

 

  例2:若上题中圆弧槽是出粗糙的,且已知小球滑至槽底时速度为V,求该过程中,摩擦力对其做功为多少?

 

  分析:求变力做功,用动能定理的第二种结构,即

 

  解:由动能定理可知,

 

  

 

  得:

 

  答案:

 

  需要说明,非恒力是不适于用这个公式来求做功的,此时往往要借助于动能定理。但有些不是恒力的情况,却也能用其他公式来展开。比如公式:以及.前者针对的是以恒定功率启动的汽车,后者尤其适合于非均匀电场中的电场力做功。而对于弹簧做功,有时会用初、末弹力之和的一半,做为平均值,方能代入求解。

 

  ②动量定理

 

 

  推导:

 

  结论1:

 

  结论2:

 

  简述:大家现在已经知道,都能得到具有特定含义的物理量。那么,运动学所涉及的物理量还有t,若是尝试把力和时间积累,是否也可以得出具有特定含义的物理量呢?该定理的推导过程即可顺理成章地引入了。类比动能定理讲解。

 

  例3:如图所示,两质量为m的相同物块竖直悬挂,现把之间连线剪断,且知当下方物块下落至速度为V时,上方物块刚好弹到最高处。求此过程中,弹簧弹力对上方物块的冲量为多大?

  分析:变力冲量,用动量定理求解,其中的分力是恒力的,可将其冲量用Ft展开。

 

  解:根据题意,设弹簧弹力对物块冲量为I,且该过程时间为t,则由动量定理可知,

 

  对上方物块:

 

  对下方物体,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两式联立可得:

 

  总结:此题关键在于,对两物块来说,时间是相等量。

 

  例4(自编题)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块用一根绕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在一定距离内,物块M在某一外力作用下能沿平台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保持其速度为V0.与此同时,物块m随之上升。在此过程中,当物块M依次经过A.B两点时,其轻绳与水平线所成夹角各为:а、β。试问:(1)在物块M途经A.B两点的过程中,轻绳对物块m做功多少?(2)同样针对该过程,轻绳对物块m的冲量又为多少?(提示:在该过程中,轻绳对物块m的拉力是变力,且物块M、m皆可做质点处理)

 

 

  略解:以m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共受到两个力作用,其中的重力为恒力,做功(或冲量)可以展开,而拉力为变力,只能写成W(或I)待求。而m的初、末速度,则需通过对M的速度进行分解得到,用来表示初、末动能(或动量),从而由右求左。相应方程列出如下:

 

  W-mg()=m-m

 

  I-mg=m-m

 

  答案:略

 

  总结:该例题即针对后两种结构提问,并且对于每次展开,左右两部分都有涉及,可做范例。本应分步骤列式求解,但此题旨在让学生能对上述结构图的应用有所了解,才故意把方程写得较为“冗长”,以展其全貌。为节约时间,不必求出其繁琐的答案,知道解题思路即可。

 

  例5【05天津卷,第24题如图所示,质量mA为4.0 kg的木板A放在水平面C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4,木板右端放着质量mB为1.0 kg的小物块B(视为质点),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木板突然受到水平向右的12 N?s的瞬时冲量I作用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滑离木板时,木板的动能EM为8.0 J,小物块的动能为0.50 J,重力加速度取10 m/s2,求:

 

 

  (1)瞬时冲量作用结束时木板的速度v0

 

  (2)木板的长度L

 

  分析:第(1)问较简单,由动量定理求解即可;第(2)问的木板长度可从动能定理角度去寻找,但要先求出木板A和物块B之间的摩擦力才能实现。此时,注意到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相等。将其假设出来参与运算,对两物体分别应用动量定理,再消去时间,余下问题便迎刃而解。

 

  解:(1)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  I=mAv0

 

  代入数据解得  v0=3.0 m/s

 

  (2)设A对B.B对A.C对A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ABFBA和FCA,B在A上滑行的时间为t,B离开A时A和B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由动量定理可知:

 

  -(FBA+FCA)t=mAvA-mAv0  以及  FABt=mBvB

 

  其中  FAB=FBA    FCA=μ(mA+mB)g

 

  再设A、B相对于C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A和sB,由动能定理得:

 

  -(FBA+FCA)sA=mAvA2mAv02  以及  FABsB=EkB

 

  动量与动能之间的关系为  mAvA=  以及  mBvB=

 

  木板A的长度L=sA-sB

 

  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  L=0.50 m

 

  总结:此题的关键在于,用两个动量定理求出物块A和物块B之间的摩擦力。而找到这两个动量定理的线索在于,两物体的运动时间,即“准已知量”,应该将其假设出来参与运算。关于“准已知量”的应用,详见拙文《巧用“准已知量”解题》(《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0第6期)。当然,也可单纯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求解,以使学生更加明了,所谓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实质是推论。其详细解答过程此处略。

 

  同样,非恒力不适于用这个公式来求冲量,多数时候应考虑用动量定理。而特殊一点的,变力冲量也能直接展开,比如:水平放置且单侧接通的两根光滑导轨,处在竖直匀强磁场中,现在该导轨上,有一导体棒以某一水平初速度出发,在其切割磁感线发电并产生电流的同时,会对自身产生安培力(变力),其冲量可展开为:.此式得益于其中所隐含的的“巧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