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我生命的精神支柱” ——记山东东平县高级中学教师李曙光
“最让我自豪的,不是多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而是全班学生无一流失,每个学生都经历了完整的高中教育,都学会了承担责任,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能健康向上地走出校门。”今年,山东省东平县高级中学教师李曙光所带的班级由基础较差而一跃成为全县高考成绩最好的班级,但李曙光却这样说。
李曙光199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回到家乡东平县高级中学当上了一名普通的教师。
刚刚参加工作的他曾经有个追求“名师”梦想的计划:“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教坛新秀,五年成为教学能手,十年成为市县学科带头人,十五年左右成为省市名师,立志为教育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然而,这个宏伟的目标一开始便遭到当头棒喝:有人说他讲课太沉闷,也有人说他讲课不够精练,不但在教学上评价不高,还经常遭到学生投诉。但这并没有浇灭他追求梦想的热情,通过听优秀教师的课,他发现,其实“课备得有多好,讲得就有多好”。为了讲好课,他每次上课前至少都要备三遍以上,很多时候甚至彻底否定前三遍的内容,重新组织教案,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
功夫不负有心人,参加工作6年后,李曙光就拿到了全省优质课一等奖,并成为市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学生张慧说:“李老师上课超有激情,逻辑清晰,语言幽默,想犯困都难。”
然而,正在工作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无情的病魔正在悄悄向李曙光逼近。
从2006年起,李曙光同时担任班主任、学科组长、教科室副主任和高三年级4个班的教学任务,每天一大早就赶到学校,晚上十点多学生都入睡后才离开。由于高速运转,他不仅经常在办公室凑合着吃饭,三分钟就把滚烫的方便面吞进肚子里,连上厕所都要跑着去。
事实上,长期的过度劳累和饮食不规律,已经让李曙光积劳成疾。从2008年开始,他就经常感到食管发痒,胃里反酸、胀痛,但他一直忙于工作,没放在心上。
有一次,实在坚持不住了,李曙光才被校领导逼着去医院检查。2009年4月19日,年仅35岁的李曙光被确诊为食道癌,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如晴天霹雳,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的父亲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妻子则拉着只有4岁的儿子泣不成声。然而李曙光首先想到的,却是自己刚刚带上正轨的班级。为了坚持到暑假,李曙光首先天真地恳求大夫保守治疗,未获同意后又希望能把手术推迟到暑假。医生对这个不听话的病人大为头疼:“鳞癌三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肌肉层,你要是不想活,现在就走吧!”
第二天一早,李曙光还真的偷偷跑回了学校,仔细安排了他放心不下的班级工作,全部改完了学生的作业。过了两天,他又被家人送回医院。
2009年秋季开学前,李曙光就再三请求回校上课,后来又申请担任班主任,因为“能和学生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快乐”。
但是,李曙光不能平躺,睡觉时也必须将上半身垫高45度,否则胃液就会倒流。为了有足够的体力做好班主任工作,他早晚都在学校吃饭,并把电磁炉拿到办公室,及时煮一点面条和菜叶补充营养。
去年9月,李曙光的爱人又因病住院做手术,家里老人老,孩子小,李曙光白天请亲戚帮忙陪护,晚上再赶到医院陪护。等妻子睡熟后,他再打开自己的小灯,坐在病床边备第二天上课的内容,从未请一天假。
李曙光没有时间陪爱人和孩子,却依然坚持家访。班里一位一向活泼开朗的学生,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成绩直线下降。李曙光趁着周末去家访,才知道这名学生的爸爸突然去世,妈妈离他而去,年迈的爷爷奶奶无力支付生活费,即将面临辍学。在李曙光的努力帮助下,这位学生又回到了课堂,一年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然而,当天骑摩托车行程一百多公里的李曙光没吃上中午饭,回家后两次休克,又被送到医院紧急治疗。即使如此,在手术后接手新班主任的半年时间里,他骑着摩托车行程达两千多公里,把全班学生至少家访了一遍。
东平县高级中学校长赵景喜对李曙光的评价是:特敬业、特爱生、特执着、特用心,正是这“四特”精神成就了李曙光,也成就了他心爱的学生和教育事业。
“学生是我生命的精神支柱。”李曙光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他是否为自己的信仰奋斗过、付出过、拼搏过!”(记者 魏海政 实习生 屈阳)
《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20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