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德

 孙师傅 2013-12-26

 

 


静待花开

提起教师,大家很自然地想到许多赞美比喻辞,“园丁”“红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个个称呼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辛勤的园丁”。因为园丁它意味着我可以通过辛勤的汗水满足他们学习的渴望,实现他们美好的的愿望,让他们这些祖国的花朵绽放出美丽的笑脸,而我可以坐在树下静静地倾听花开的声音。于是,作为一名“园丁”,我从那一刻起便开始等待,等待着我的“花儿们”可以竞相开放,吐露芬芳。

记得刚走进教师这个行业的时候,我才19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毕业后分配到偏僻的麻姑营中学。新学期开始了,作为一个新老师的我,有点茫然和紧张,真希望能把这些农村的苦孩子都教好啊!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几十颗不大的脑袋,一张张充满憧憬的笑脸犹如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儿正在等待着春天的甘露,我的心中突然涌起一种感觉——他们该是我始耕于教育田地上的第一批花种儿吧!不知道他们的未来会绽放出怎样的美丽,但我深信,只要付出爱与关怀,他们一定会快乐地成长。但是,在他们中间,却藏着一朵孤独的花儿——李思奇。

花中有刺

刚到这个班级,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总是一个人坐着最前面,其他人呢?总是“敬而远之”,原来李思奇经常和其他孩子因为一点小事打起来,而且是屡教不改;他的卫生习惯很差,脖颈上皴多厚,衣服很长时间不洗;成绩呢,虽然脑不笨,但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总是完不成。于是,同学们不愿和他坐同桌,不愿意找他一起玩,不愿和他一小组,说他学习拖后腿。这种排斥,导致了李思奇更加孤独,更加自卑,更加暴戾,更加不愿与人交流。怎么办?

我利用课余时间找其他的教师了解了他家的情况。原来他5岁时由于父亲长年累月的喝酒,什么活也不干导致父母离异,母亲带着姐姐另走他乡。母亲走后,父亲更是以喝酒过活,仿佛早已忘却了身边的孩子,他的生活全靠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把他抚养成人。

上中师的时候就学过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我想我肯定能用我的爱来感化他,于是,无论是在课间还是课后,我便有意地去接近这个孩子。坐在他身边,聊一聊吃什么饭,爷爷奶奶多大年龄了,什么时候洗头洗澡啊……刚开始他很拘束,低着头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慢慢地,他敢抬起头看着我了。

本以为多次地长谈会使他改变,没想这他却无动于衷:作业每天不是这样少做就是那样没带,终于,我忍不住发起火来:

“李思奇,你的作业呢?你做了吗?还是忘带了?”他盯着自己的鞋尖一言不发。

“你把你的作业本拿来!”磨蹭了半天,他很不情愿的把一本破破烂烂的本子从书包里翻出来交到我的手上。我打开一看,上面基本都是空白。在我连连逼问下,他终于很不情愿地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玩……”

虽然我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听到这个答案,还是很生气。怎么用了那么多的办法,一点收效都没有?他甚至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哎!怎么这些美丽的花朵中也有长刺的玫瑰呢?我有些灰心了。

期待花开

周末回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一个曾经在三尺讲台奋斗过的老教师,她对我说:“儿子,所有的花朵都会绽放出笑脸来,只是不同的花花期不同。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不同,有些学生“成熟”地快,接受也快,是早慧的那种,是老师比较喜欢的;而有一些学生做什么事总比别人慢一拍,大器晚成的那种,是“迟开的花”,育花人只有等到花开了,才会真正幸福地笑。你要有耐心啊!

听了母亲的话,我心想:是啊!转化后进生本来就是不容易的事,我怎么遇一点点的小挫折就放弃了呢?可是要静静地聆听李思奇这朵花开的声音,我又能做什么呢?脑袋里灵光闪动出一个名词——闪光点,对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科不就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嘛:“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为什么不去这样对待李思奇呢?之后,我又和母亲交流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母亲听后说:“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宽容和信任可以呵护和催开花朵,太过于严厉只会让这朵花苞闭得更紧啊。”

呵呵,我终于得到治疗他的良方了啊,这使我欣喜万分,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梦见我班窗前花坛里的花全都开了,各有各的姿态,一朵比一朵美丽。

花开有声

我一直认为花开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没有声音而开的花只是漂亮而不美丽。于是我调整了一下心态,用微笑去面对他。每次他课后作业及时完成后,我也不忘在同学面前夸夸他。要是在课上表现不好,我也拿出耐心,不再大声斥责他,而是给他个眼神,提醒他坐端正,或者是在他说话的时候摸摸他的脑袋,让他及时回到课堂中来;每次走到他的座位旁边,我总提醒他明天把脖子洗一下,然后在全班面前表扬他的卫生状况进步多了。渐渐地我的言行举止波及到了学生,接着私下里告诉李思奇要注意个人卫生呀,要主动接纳别人呀,逐渐的,他感到老师是爱他的,是真心关心他,慢慢地,他精神了,衣服干干净净,头发整整齐齐,话也多了,脸上也有微笑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李思奇的学业没有长足进展,但我发现他上体育课做操特认真,而且做得规范到位。一听说要组建体操队参加比赛为校争光,李思奇竟两眼放光。于是我就“开后门”让他进了校体操队。在训练中,他的动作越发娴熟,与其他同学配合得相当默契,虽然每天加班加点练操,可他的作业居然都完成了。我觉得他的精神风貌大有改观,有一种得到“重用”后的自豪、兴奋。能入选体操队,大大增强了李思奇的自信心、上进心。他觉得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们心中是占一席之地的。我就努力为他搭建一个平台,引领他展现自己的才华。久而久之,他的学习变好了,作业也天天完成了。原来的脏衣服不见了,他自己也能帮着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了。

是啊!花儿总会开的,虽然花开的时间不同,可我却愿用爱浇灌,用心呵护,三十年无悔地等待!

 

 

 

 


红烛情深,无私奉献勤耕耘

当人们在黑夜里看到烛光灼灼时,人们的心情会多么激动。诗人们顿时诗兴大发,满怀激情高声吟唱;画家则会为烛光抹上绚丽的色彩。

可是有谁想到红烛慢慢地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多么崇高的红烛啊!它使我惭愧,它又给我有益的启示。

——题记

19819月,我走上了教师这个舞台,至19839月在大新寨中学任教,19839月至19868月在南寨小学任校长,19868月至19943月在榆关小学任主任,19943月至19997月在榆关小学任副校长,19997月至今在榆关小学任校长。

作为一校之长,我十分重视自身的形象建设,着手制定了《领导班子行为规范十三条》,重点要求,认真学习,与时俱进,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把先进教育思想转化为办学思想与实践。我严格执行上级各项规定,廉洁自律,带头深入教学第一线,不求索取,乐于奉献,每天提前到校,坚持早、午、晚三巡,做到手勤、嘴勤、眼勤、腿勤,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直以来脚踏实地的工作,也使我形成了人格的影响力、思想的辐射力、道德的感召力、威信的穿透力。制定民主管理制度,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增强教师主人翁责任感,使领导和教师之间达到理解——谅解——团结,使学校的各项要求能够被广大教师所认同。

对自己要求如此严格,对学校我也实行特色管理,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一个好的校长,不能满足于经验型管理模式,而是应该自觉地接受、学习、运用适合学校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更要带着灵性去工作,不断学习、实践、创新。作为校长,我深知这一点,因此我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培训,不断提升自己。善于从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解决问题。我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针对师生、师师、生生、干群、家校五方面提出“加强心灵沟通,构建和谐校园”这一理念。

对教师,我进行有效沟通。以“疑聚人心,温暖人心,稳定人心,振奋人心”为工作主旋律,工作之余,我最喜欢与青年教师闲谈,听他们谈教学,谈生活。我也会向他们谈自己一生寻找教书育人真谛的历程,谈我对教育的感悟。在共同与交流中,我从青年教师那里汲取的是年轻的感觉,时代的气息,在双向的沟通中及时发掘青年教师的亮点,并加以鼓励和引导。我校的韩伟老师担任三四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刚从初中调过来的她不适应小学的教学方式,成绩总是很不理想,她自己也很苦恼,可就是找不到方向。在一次谈话后,从我们的交谈中我得知韩伟老师精通于丝网花的制作,于是我们就一起筹备起在三四年级开设以“丝网花的制作”为内容的校本课程,结果大受学生欢迎,韩伟老师也因此有了大批“粉丝”,自信有了,在学生中间的信誉度提高了,与之相应的英语教学成绩也提高了。对于有特长的老师,我主张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掘他们的潜能,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把他们放在适合他们的位置上。我校的年轻教师杨洪玉,通过谈话了解到她对文学创作情有独钟,根据她这一特长,任命她为我校星海文学社的辅导员,充分发挥其特长,使我校文学社办的有声有色。他创办的“毛毛虫读书会”受到市规范管理先进校评估组的好评。在省检过程中,老师主动请战,为专家展示了一节单元字词整理课,受到省专家的赞誉,说:“这节课无懈可击,当小学语老师多幸福啊。”

经过多次这样有效的沟通,我校的每一位老师都能重新认识自己,找回自信,辨明方向,找准自己的位置。生活中我时刻把大家的大小事情放在心上,主动为老师们排忧解难,以真心换取真心,以挚爱换取挚爱,使广大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来。我的辛苦没有白费,榆关小学造就了一批团结协作、责任心强、育人理念新、善于管理、敢于创新、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对学生,我更是关爱备至。我担任一二年级的地方课程,虽然课时不多,但是我能充分利用这难得的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我不仅关注学生的生活,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和发展学生“求真、向上、求美”的个性。我他始终以一颗宽厚仁和之心对待不同的学生。记得二年级有一个学生叫李小娇,她已经被班主任老师视为问题学生,有交流障碍,成绩差,因此她被放在了教室里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一次上课,我赫然发现她用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显然她很想读书上剩下的一段很短小的内容。教了她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是第一次看见她举手,我怎能不激动,又怎么会不叫她?读完了,虽然不很流利,但全班对她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之后,我经常在全体同学面前表扬她,课上给他更多的表现的机会。作为校长,事情很多,但是我宁可把一些工作放到下班后或拿回家,他们班的课我也不会落下一节,因为对她的教育我会坚持到底。一段时间过后,我惊喜地发现,她变了,原来她也很聪明,原来她也很活泼,原来她也很优秀。期末考试,这个成绩在班中一直是倒数的孩子,居然排在了班中第三名,同学们惊呆了,班主任也是大惑不解,只有我知道,这正是心灵沟通的力量。教师节,我收到了这个孩子送出的第一份也是唯一的一份礼物,上面用稚嫩的笔体写着:“校长,谢谢你”。字不多,但暖人心,也使我这个从教几十年的“老人”又体验了一次什么叫感动,我也更加相信 “善教者以德为先”这句话,也是我更加坚定地追求随和而不随便,严谨而不刻板,谦逊而不保守,热情而不张狂的境界。

“加强心灵沟通”这一理念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拔高,使我校做到家长与孩子,家长与老师,老师与学生、领导与领导,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心灵相通。这种平等交流使教师、学生、家长更亲近了,领导更团结了,教师更和谐了,学生更守纪了,学校也因此没有出现一个劣迹学生。

榆关小学,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凭着对我所从事的事的业热情与执着,走过似水年华,历经世事沧桑,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我已经走过了32 个年头,回顾自己奋斗的历程,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切的感悟: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投入与无私奉献;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发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不懈怠地追求与持久的探索。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而我将会一直坚守着这个座右铭,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做一支燃烧的红烛,无私奉献勤耕耘,谱写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

 

 


爱,从心开始

      ——不要再让遗憾发生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让我终生遗憾的故事。

02年我教高一。一切都是新的,学生是来自各乡镇中学的学生,彼此带着新奇和梦想兴致高昂的来到了这所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起点。一股强烈的压力油然而生,来自一张张稚嫩的面孔,一份份家人殷切的企盼,一个个无限憧憬的未来。

开学第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军训。在军训的过程中我第一个认识的孩子叫孙秀婷,是一个女生,长得很漂亮,很白皙。人非常的认真和刻苦,刚军训没多长时间,就被教官选出在前面做示范动作。站军姿半小时,有的同学没十分钟就晕倒了,有的同学借机请假,站在前面的做示范的她大喊了一句:站直了,别趴下;坚持就是胜利。同学们有的受到了鼓舞,但一些人发出了嘘唏声,一些人脸上有一些不屑的表情。军训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整理内务,每次检查,都会发现她的内务整理的最优秀。-------根据她的开学表现,和同学们的意愿,我任命她为我班的生活委员。她依然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比如哪位同学或哪个组卫生没做好,或提醒,但大多数时候她总会主动处理好。

9月底,学校要组织召开运动会,这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好机会,也是展现自我的绝好机会,大多数同学踊跃报名,但是女生的1500没有人报,大概是都怕累吧,后来她说没人报我报。她报了名,并且每天都抽出时间锻炼。但在比赛的前一天,她的脚受伤了,一瘸一拐的,但不听大家的劝告,仍坚持比赛,比赛结果当然不好。之后,她因为脚伤不断的请假,后来办了休学手续。

与此同时,有一些非议和真实的情况开始流向了我的耳朵,比如她军训时的内务原本都是教官做示范的杰作,她为了被表扬,一直留着,晚上睡觉也没有拆开;她很爱慕虚荣;她脚伤是装出来的,就是想让大家觉得我这样做都是为了集体……尽管有些情况属实,但学生的闲言碎语也让我很是不满,为此我也还狠批过班里的同学。

一年后,我歇完产假回来,又教高一,她休学回来,又来到了我们班,我知道她是奔我来的,我和她的同桌打了招呼,让她多关心她,多帮助她,我也多次找她谈话。但在这个新的班集体里,她依然显得孤单。记得一次晚自习,班里灯光明亮,但她点了蜡烛,我走过去问了她,原来真的是她的生日,我让大家祝她生日快来。当然,仍然会有一些同学对她点蜡烛表示不理解和不满,后来在大家的要求下,她吹灭了蜡烛。再后来没多少天,她提出了退学。我几次联系她和她的家人,但都没有联系成功。一年后我到“大世界”闲逛,偶然遇到了她,一见我面她就哭了,我了解了她退学后的情况。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再到“大世界”的时候,她又辞了。

这时,我开始深刻的反思。至于她辍学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我想,在高中的那段日子,应该是她终生难以忘怀的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采取这样或那样表现自己的学生,方式虽有非议,但无非是单纯的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假若当时我能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看待每个人的优缺点,引导学生要给每个人一定的成长空间,引导学生采取怎样的方式表现自我,正确的引导学生弘扬正气,而不是简单的采取批评大家的方式,或许就能为她创造更加宽容的环境,或许她就不是这样一个见我面就哭、不敢面对我的孩子,真的不希望这个影响她的一生。

尽管我也曾和她和她的家人谈过话,但似乎并没有真正的为她创造更加宽容和理解的环境,对于她这样一个十分在意人言的人来说,终于没能忍受,这就是我一生都觉遗憾的地方。

从事教育的我们,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是硬道理。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要真正关注、正确对待每个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敏感而脆弱的内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